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寶塔區融媒體中心特別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之《融媒帶您看寶塔》鄉鎮宣傳報導周。今天帶您走進青化砭鎮,讓我們一起感受脫貧工作開展五年來百姓的生活變化。
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不讓一戶一人掉隊。近年來,寶塔區青化砭鎮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八個一批」的總要求,按照「因戶施策、精準滴灌、整村推進、全面提升」的脫貧攻堅工作思路,層層夯實鎮村兩級脫貧攻堅責任,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已經58歲的劉延鋒是寶塔區青化砭鎮林坪村的村民。7年前,由於家中有5個孩子,孩子上學和生活都比較費錢,身為民辦教師的他當年工資也很低,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在2013年他家就被識別為貧困戶,提起當年家庭的生活狀況老劉至今還是記憶猶新。
劉延鋒告訴記者:
一到星期四、五就晚上睡不著,盤算去哪裡借錢、借學費,非常困難。在被識別為貧困戶後,政府每年給每戶貧困戶補貼5000元用於產業發展,同時村上發展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建設大弓棚並對外承包,受益後給貧困戶分紅。老劉老兩口有勞動能力,自己也以每年每個棚700元的承包費,承包了5個大弓棚種植甜瓜和蔬菜。同時發展肉雞養殖產業,這使得收入極微的家庭慢慢有所好轉,2015年就實現了脫貧。
現如今,隨著孩子們就業和成家,老劉的家庭支出減少了,收入卻在逐步增加。今年上半年老劉的大弓棚種植甜瓜收入20000元。按他的計劃下半年準備種植豆角,還有300隻肉雞,保守估計也能收入20000元。
劉延鋒說:
」近年來國家對建檔立卡戶貧困戶的扶持力度比較大,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我親身享受到了。原來是吃了上頓盤算下頓,現在就是想吃什麼就有,就買的吃什麼。國家政策這麼好,我對將來的生活還是充滿了信心,將來肯定會比現在更好,越來越好。「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林坪村以發展產業、改善生產生活基礎條件、增加農民經濟收入、落實各項扶貧保障政策為發力點,以推進整村脫貧致富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脫貧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林坪村第一書記宜祥告訴記者:
「為了確保扶貧工作的精準性,我們將貧困戶分為產業扶持、就業解決和兜底保障三大類。因戶施策、精準扶持,扶貧效果和民生改善成就顯著,農民收入得到較快增長,生活的消費水平和質量也大幅提升,生活條件和環境明顯改善,為林坪村與全國一道邁入小康社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據了解,近年來,青化砭鎮以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按照村村過硬,戶戶過硬,全面過硬的要求,以聚焦識別抓精準,聚焦特色抓產業,聚焦建設抓雙基,聚焦責任抓提升四個聚焦層層夯實工作責任。全鎮1063戶貧困戶, 其中500戶有了穩定產業, 275戶有就業, 246戶兜底保障,以及43戶的政策兜底,並制定了鞏固提升計劃,提出具體目標。同時按照三排查三清零的要求,把政策落實、整改任務和長效機制全部落實到位,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寶塔區青化砭鎮黨委書記高龍說:
」按照區上的總體要求,目前已建立了11項長效機制,特別是預警監測機制,保證了第一書記和村支部書記每月一報,確保所有農戶不返貧。如有返貧可能,我們及時建立幫扶的長效機制,確保在這個小康路上特別是鄉村振興的路上,不能有一戶掉隊,使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與全區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