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速遞君!
導語:上個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央視的綜合頻道以及少兒頻道播出了一系列極具中華特色的國產動畫。
文/速遞君
經歷過當時的年代的人可能都還記得,那一批國產動畫有《西遊記》、《哪吒傳奇》、《小鯉魚歷險記》等至今來看都十分優秀的作品。
這些作品的劇情詼諧幽默,角色十分立體且深入人心,最重要的就是它故事的本身就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這樣優秀的作品在當時立馬佔領了各個衛視的黃金播放時段,在很多時候重播也能夠作為收視率的保障,同時它的作品風格也被當成央視製作的特點深深地刻在了90後的心裏面。
近幾年來,在央視播出的《雷鋒的故事》、《瘋狂小糖》等存在嚴重抄襲以及製作的質量低劣的作品瞬間就把央視製作的優點全部毀了個稀碎。
即便是它作品的本身並不是央視製作而是由民營企業製作以競標的方式在央視播出,但這樣的質量只能說「爺青無」。
而當時那一批央視播出的精品中,《圍棋少年》可謂是一股清流。它並不是一個小孩子能夠看懂的動畫片,關於圍棋的技法以及當時中日的關係的確不是一個小孩子能夠看明白的,所以它沒有重播過,當時的收視率也是一個迷。
先來說一下圍棋的技法。圍棋的技法是在小時候大家都看不懂的情況下我們看完的一部動畫。
長大後也會有人真的學習了圍棋的技法回來觀看這一部片子,其實在當時就已經有人指出《圍棋少年》中出現圍棋時某一局的對局落子和布局有問題,亦或是覺得這一部動畫在一開始就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圍棋顧問。
圍棋顧問是有的,他就是薛至誠先生。他曾經出版過《我的圍棋之路》、《棋霸天下》等優秀的圍棋書籍。在片中的確有出現一些很低級的錯誤或者很啼笑皆非的錯誤,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薛至誠先生會犯下的錯誤。
換句話講,我覺得薛至誠先生並不能全盤參與當時的動畫製作。主創的團隊並沒有讓薛至誠先生進行深入的討論和研究。這也是當時的中國動畫界的一個無奈,也反映了當時主創團隊對這部動畫缺少敬業的精神。
很多外國的熱血番也是毫無邏輯,也是不科學的。比如說日本的《足球小將》中的「拼死的空中颶風」;《黑子的籃球》中消失的運球等等都足以反映並不是所有的動畫番劇都有科學性的。
《圍棋少年》在當時的人看來都各有各的感受。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不同階段的人看的《圍棋少年》都有不一樣的理解。
懂圍棋的人看《圍棋少年》要麼包容要麼批評,不懂圍棋的人看的都是氛圍和畫風。
現在看來,《圍棋少年》的人物刻畫是很好的,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很飽滿,不過我是不會否認畫質渣這個真實存在的缺點,它也的確在繪製人物的時候仿造了日本的畫風但是又模仿得不像。
現在依舊有很多人懷疑《圍棋少年》有對日本的動畫《棋魂》進行抄襲。不過據我所知《圍棋少年》的劇本創作是早於《棋魂》的,這並不是抄襲。如果硬要說《圍棋少年》抄襲,那說它抄襲射鵰英雄傳可能還有信用一點。
在片中我很欣賞製作團隊的地方就是它並不會把單純的戰勝日本當成抗日勝利的表現,而是將中國人和日本人放在對立的角度來看。
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發現在中日文化的差異下,也就說明了中國勝利是在胸襟之上。
好啦!看到這裡的小夥伴們,你們喜歡看《圍棋少年》嗎?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