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明心君
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深以為然。
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人,要認識一個人容易,要認清一個人卻很難。
人心難測,人心難猜,但也不是無法去看清、去猜透。
時間久了,隱藏再好的人都會露馬腳。
我們只有看清一個人,才知道那個人值不值得我們付出和信任。
1
患難,看真情
湯顯祖說:「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
患難時,是最好看清一個人對你是否真心的時候。
俗話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對你真心的人,雖然平時會很少注意到,但在關鍵時刻,他們都會出現在你身邊,向你伸出援手。
小晨,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
有次,客戶寄來了要拍攝的物品,是一個價值不菲的花瓶。
小晨接到快遞電話取件時,她正在開會。
因為當時快遞員著急派其他的件,便告訴她快遞放在快遞櫃裡,就走了。
中午時,她和一個關係很好的同事下去取件,打開快遞後,發現花瓶碎了。
快遞員走了,小晨只好和老闆說明情況。
可老闆大發雷霆,問她怎麼證明收到的時候就碎了,如果無法證明,那甲方肯定會責怪公司,那小晨就得自己賠付那個花瓶。
於是她喊來一起下去的同事,說明情況。
那個同事怕被小晨連累賠付那個花瓶,就說拆開的時候,花瓶還是完好無損的。
小晨很驚訝,同事為了保全自己,居然說謊。
正當沮喪時,一個曾和她有過節的同事進來。
對老闆說她們在拆快遞的時候,她剛好路過,看到收到的花瓶確實是碎的。
老闆這才相信,收到的花瓶是碎的。
小晨很是感動。
曾經她因為不服氣那個同事批評她,兩人還吵過架,可在關鍵時刻卻能出來幫助自己,而平日裡那個關係很好的同事,卻因害怕而污衊她。
她感慨道:「誰是真心對自己,誰是虛情假意,只有在自己有難時才知曉。」
確實,人心隔肚皮,人也可以虛情假意。
一個人在你落難時,對你付出,這種好是演不出來的。
有句話說:「對友情唯一不變的考驗,還是長久不變的真誠。」
一個人的真心,不會因為你貧窮或富貴而改變。
患難,最能看清一個人的真心。
2
細節,看修養
詩人但丁說:「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
修養比學識、財富更重要。
一個人的修養,會體現在他舉手投足的各種細節上。
那些細節,可以讓你記住一個人,也能讓你討厭一個人。
在一家餐廳,一位老婦人端著湯坐下後,發現自己買的麵包忘記拿了。
於是,她回去取麵包,回來後發現一位男子坐在她的餐桌前喝她的湯。
老婦人氣急敗壞地來到桌前,剛要發火時,男人向她微微一笑。
老婦人僵在那裡心想:「算了,或許他沒有錢吃飯,還是讓他喝吧,不過也不能讓他一人把湯全喝了。」
老婦人便坐在男人的對面,拿起湯匙,不聲不響地喝起了湯。
就這樣,兩個人一起喝完了那碗湯。
後來,男人又點了一大碗麵條,並且吩咐侍者拿兩副筷子。
熱氣騰騰的麵條上了桌,兩個人依然默默無語地吃完。
老婦人心想:「他可能在向我賠罪,算了,接受吧!」
吃完後,兩人起身準備離去,彼此還很友好相互告了別。
男人很開心,因為他覺得自己幫助到了一位窮困潦倒的老人。
而在老婦人離開轉身時,發現旁邊一張桌上,放著一碗無人喝的湯。
她才意識過來,自己坐錯了位置,內心很羞愧,也十分敬佩那個男人的修養。
面對一個陌生人都能這樣,可見他有多麼好的修養。
王安石說:「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
好的修養,不僅體現在大是大非面前,還體現在待人接物的細節中。
一個人的氣質,不只是學識的體現,更是修養的體現。
所以,你要判斷一個人的修養,只要觀察他為人處世的細節就好了。
修養好的人,會有更多善意的行為;無修養的人,則有更多傷人的行為。
3
利益,看人品
《論語》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講義氣,小人講利益。
利益,瞬間就能看透人心,測出人情到底幾分冷暖。
要看一個人的人品如何,只要看他對利益的態度便知。
人品不好的人,會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而人品好的人,不會因利益違背良知。
古代,有個叫孟信的人,被罷免官職後,家裡十分困難,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一天,孟信外出辦事後,他的家人實在太餓了,又沒東西吃,他們便想起了家裡還有頭病牛。
於是他的家人將病牛拉去集市,隱瞞了病牛的實情,將牛賣給了別人。
孟信回家知道後很生氣,認為家人在欺騙別人。
他立刻找到買主,告訴買主實情,並把錢財退還給買主。
後來,孟信不賣病牛的事很快傳開了,連皇帝都聽說了。
皇帝認為孟信是一個人品端正的人,值得為自己所用,就立刻派人召他進京,封他做了官,直到年老才榮歸故裡。
孟信即使身處逆境,依舊堅守自己的底線,這樣的人品值得敬佩。
古語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人都喜歡利益,所以利益最能看清一個人。
因為在利益面前,一個人的人品會暴露無遺。
這個時候,也是識人、辨人的最佳時刻。
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良心,可以不要親情,可以拋棄道義,那他的人品肯定是不好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人品好的人,即使在利益面前,也會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利益,是一塊試金石,可以很好地檢測一個人的人品。
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會對你真心以待,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為你分擔苦難。
所以,無論擇友還是共事,都要認清一個人,才能與之交往。
曾國藩說:「大旨亦辨清濁,細處兼論取捨。」
看清一個人,不僅要看他人品,還要看他的真心和修養。
你只有和真心實意、人品好的人交往,才能將讓自己人生的路越走越順。
願你以後懂得識人心、辨偽善,與良人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