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東鐵匠營街道16小區成立物管會

2020-12-10 瀟湘晨報

「幸虧樓裡6名長期參與居民自治的黨員業主站了出來,促成三家產權單位合作,我們才能成立物管會。」「也正是在抗疫的特殊時期湧現出了一批敢擔當、能作為的黨員志願者,居民一致推舉在疫情防控中貢獻最為突出的黨員、群眾擔任物管會委員。」日前,記者從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獲悉,在紅色行動力的引領下,街道首批16個物業管理委員會同期成立,助力街道物業管理體系加速構建。

木樨園第一社區東木樨園5號樓物管會委員討論桶站設置情況「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定,首先要考慮黨組織的覆蓋情況,有成熟的黨員隊伍、良好的黨群關係構成深厚土壤,物管會才能更順暢的落地生根。同時,我們結合老舊小區微提升項目,儘可能多的將待改造區域納入試點清單。」東鐵匠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丁嶽興介紹說,以木樨園第一社區為例,這裡老舊小區、失管小區、多產權小區較多,劃定物業管理區域的難度較大,但由於社區黨委注重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尤其是疫情期間發動黨員志願者帶動居民參與「院落自治」,建立起強有力的黨員隊伍和良好的群眾基礎。比如東木樨園五號樓,只有三個單元卻分別屬於三家產權單位,樓裡6名長期參與居民自治的黨員業主站了出來,創新性的提出「化零為整」的點子,並得到樓內居民的一致支持。在街道和社區的協助下,促成了三家產權單位達成合作,共同委託其中一家單位下屬的物業管理中心對該樓進行整體管理,成為共享資源、共擔責任的聯盟。這樣這個樓跨越產權界限合併為統一區域,並順利成立物管會。

劉家窯第二社區的蒲黃榆路7號樓、11號樓始建於80年代,屬於無物業、無保安、無封閉管理的「三無」小區,疫情防控及推行垃圾分類期間,物業缺失導致的管理壓力倍增,居民對引入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維修保養、保安保潔和停車管理服務的呼聲強烈。「也正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湧現出了一批敢擔當、能作為的黨員志願者,自發到卡點、垃圾桶站值守,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讓居民看到了這支隊伍的敢擔當,能作為。因此當我們在居民群眾發布物管會組建通知後,反響特別熱烈,居民一致推舉在疫情防控和垃圾分類工作中貢獻最為突出的四名黨員和四名群眾擔任委員,最大程度的體現了民意所歸。」社區黨委書記張燕告訴記者,蒲黃榆路7號樓、11號樓物管會成立後,著手推進的第一項工作就是11號樓下的停車場改造項目,將規劃35個固定停車位,緩解居民停車難。

木樨園第一社區西木樨園2號樓及平房區物管會功能性黨支部成立東鐵匠營街道老舊小區眾多,在物業管理區域摸排階段,街道物管會專班做了大量細緻工作,經過社區四至範圍核定、宗地建設資料查詢、產權單位意見徵詢會商等環節,共核定出151個樓房小區區域,其中有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小區111個,物業管理覆蓋率達73.5%。截至目前已經有10個小區組建了業主委員會,6個小區進入業委會籌備組組建環節,16個小區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業委會(物管會)組建率達到17.6%。下一步東鐵匠營街道將以物業管理體系構建結合「失管小區專項治理」和「接訴即辦」工作,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託業委會、物管會法定職能,組織業主共同參與社區治理,探索「先嘗後買」物業服務模式,切實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引導多方力量營造共治、共建、共享的和諧宜居社區。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你歸心似箭 我保駕護航
    溪溪的爸爸媽媽向東鐵匠營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連聲道謝。十二小時歸家之路的辛苦,十二小時接返工作的忙碌,在這一刻化為感動和欣慰。3月30日,是溪溪期盼已久的回家的日子。早上8:00,一家四口帶好行李證件,準備好行程單和健康碼,從湖北的家中出發,前往車站乘坐返京專列。此時,東鐵匠營街道接返專項工作小組的工作人員也已到崗,為今天在鄂返京人員的轉運服務工作忙碌著。
  • 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精準施治 飛絮瞬減
    4月6日,東鐵匠營街道居民劉先生給街道打電話反映,零星楊絮已在蒲黃榆四裡附近「出沒」,作為鼻炎患者,一年中最難熬的時光就要到來,希望街道能夠幫忙解決。此前,根據北京市氣象局、北京市園林局聯合發布的2020年楊柳飛絮預報,東鐵匠營街道制定了治絮工作方案,計劃於第一次飛絮高峰期4月上旬開展治理行動。接到居民來電後,街道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到蒲黃榆四裡附近核實情況。
  • 豐臺東鐵匠營街道「90後」青年幹部 將社區工作繪成「教程」
    5月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豐臺區獲悉,東鐵匠營街道「90後」青年幹部高會,結合社區防控實際情況、嚴格按照政策要求,把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案例做成了「教程」。她先後繪製了《街道涉鄂及返京人員社區防疫指導流程圖》、《2020年2月14日起居家觀察和集中觀察流程》、《居住小區出入口值守工作流程圖》,把複雜的政策要求「化繁為簡」。高會出生於1992年參加工作短短一年,她迅速進入角色,成為街道社區建設辦公室的骨幹力量。
  • 集中優勢力量,提升工作效能 豐臺東鐵匠營街道試水「戰區」協作法
    位於東鐵匠營街道一家超市的店長董凝發現,疫情防控檢查的「節奏」已經悄然發生變化。這是東鐵匠營街道的新式聯合執法,前端以宋莊路為界劃分東西兩個「戰區」,避免多頭重複執法,後端建立起涵蓋防疫宣傳、數據上報、問題處置等各環節的合作機制。
  • 東鐵匠營街道開展慶「六·一」 垃圾分類趣味活動
    為讓轄區小朋友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一起動手打造整潔美麗的綠色家園,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組織各社區開展慶「六·一」垃圾分類系列趣味活動,寓教於樂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紅獅家園社區120餘名小朋友和家長參與了垃圾分類模擬投放遊戲。
  • 豐臺東鐵匠營街道環境衛生大掃除:抗疫愛衛 清潔城市
    4月18日上午,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辦事處組織26個社區和轄區單位積極行動起來,人人動手、人人參與,投身到「抗疫愛衛、清潔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大掃除行動中來。東鐵匠營街道工作人員、豐臺區下沉幹部、社區工作者、黨員志願者共三十餘人,來到木樨園第二社區公園打掃環境衛生,參與綠地鋪種。
  • 東鐵匠營街道:疫情期間政務服務持續在線
    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溫悅宏正在給辦事居民發放聯繫卡、講解用法。小小卡片上,清楚地列出一老一小、靈活就業等政務事項以及對應的服務電話。通過這張卡片,居民可以在工作時間內隨時預約、諮詢各項業務,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網上或電話辦理。疫情期間,許多居民打來電話諮詢:「老人孩子著急看病,想到大廳修改定點醫院,又怕出門不安全。」
  • 東鐵匠營街道:公益性崗位讓「失業困難戶」變身「就業領路人」
    在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一個公益性崗位撐起了一個家庭的幸福生活,也為更多困難群體帶來了就業的希望。再就業讓三口之家有了奔頭12月3日一早,天剛蒙蒙亮,家住東鐵匠營街道的閆文敬和王長雲兩口子已經準備好了熱騰騰的早餐,上初三的兒子小閆一邊吃飯,一邊抓緊時間跟父親匯報期末複習的情況。
  • 東鐵匠營街道政務服務更加貼近民生
    隨著放管服改革不斷推進,各項優化營商環境措施逐步落實。東鐵匠營街道政務服務中心在政務服務體系變革過程中,敢於自我革新,勇於擔當作為,圓滿的完成了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局的各項考核指標。改革過程中,我街道辦事處領導高度重視,對改革方案進行多次研討,以給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為目標,創新服務模式。通過統一部署,統一思想,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為居民打造家門口優質規範的政務中心。經過區政府專項督查後,東鐵匠營政務服務中心針對督查中提出的新規範逐一整改落實。
  • 東鐵匠營街道南方莊社區「抗疫愛衛」紀實
    一回想起上周社區義務為居民清掃樓道雜物的事兒東鐵匠營街道南方莊1號院4號樓六單元的何阿姨便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看到「鳳姐」在「豐臺鐵營」微信公眾號滿懷激情的留言南方莊社區黨委書記單中慶眼圈一熱特別感謝4號樓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 東鐵匠營街道溫馨家園開展「庭院式」法律講座
    11月26日下午,東鐵匠營街道溫馨家園組織宋莊路第二社區殘疾人朋友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講座。豐臺區殘聯常駐律師王麗麗為殘疾人朋友們授課,講解殘疾人特別是老年人關心的如何立遺囑保護好個人權益等知識。活動切實幫助殘疾人朋友提高了法律防範意識,知道以後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勇敢面對人生。
  • 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從「失業困難戶」到「就業領路人」,公益崗位...
    看著兒子坐上公交車,兩口子騎上自己的電動車,匯入早高峰的通勤車流中……今年58歲的閆文敬是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橫七條路第二社區居委會的一名協管員,能夠忙碌地去上班在閆文敬看來是「最美好的時刻」。而能夠享受這樣的美好,得益於街道穩保就業,一個公益性崗位撐起了一個家庭的幸福生活。
  • 北京肺炎疫情小區名單公布(附各區每天更新)
    北京市3月3日新冠肺炎新發病例活動小區或場所  豐臺:  東鐵匠營街道南三環中路65號院月壇街道復興門外大街甲20號  月壇街道三裡河一區  廣安門外街道三義東裡  海澱:  紫竹院街道鑫德嘉園  2月17日新發病例活動小區或場所(共6處)  西城:  月壇街道復興門外大街甲20號  豐臺:  新村街道富豐園小區
  • 豐臺193條背街小巷完成整治 「摸黑路」變敞亮道兒
    今年9月14日,豐臺區城管委、規自分局、工商分局、交通支隊、新村街道一起來到富豐園小區,向居民代表徵求意見,共同研究整治設計方案。「背街小巷的整治就是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居民的具體問題。」豐臺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說。  鋪設瀝青路面、消除路面積水、拆除不合理圍牆、打通人行通道、增設路燈、增加擋車樁實現人車分離、梳理架空線……一項項居民需求被記錄下來,一一落實。
  • 北京「一校一品」體育教學改革 豐臺成果展示活動順利舉行
    2019年5月24日上午,在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由豐臺區教委、北京師範大學「一校一品」項目組主辦;豐臺第一小學、豐臺區扶輪小學、北京市教科學院豐臺第二實驗小學、西羅園第六小學、東鐵匠營第一小學、和義學校、東羅園一小,承辦的「一校一品
  • 深化「1+2+3+4+N」新模式 黨建引領無物管小區新治理
    原標題:深化「1+2+3+4+N」新模式 黨建引領無物管小區新治理   興化市昭陽街道現有16個社區228個小區,其中無物管小區117個(含失管小區27個),佔比高達
  • 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方案制定之初先回答「三連問」 豐臺193條「煩心...
    原標題: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方案制定之初先回答「三連問」 豐臺193條「煩心路」成「舒心路」資和信北路是條背街小巷,是附近居民買菜、乘車的必經之路。經過治理之後,路面平整,小門臉也不見了。2020年9月14日,豐臺區城管委、規自分局、工商分局、交通支隊、新村街道一起來到富豐園小區,與社區幹部、居民代表面對面座談,徵求居民意見,共同研究整治設計方案。是否便於停車管理?是否有效實現門前三包?是否有助於提升居民滿意度?這是背街小巷設計方案制定之初要回答的三個問題。「背街小巷的整治就是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居民的具體問題,對失去的道路功能進行微更新。」
  • 中山16家物管被住建局「點名」!有你家小區嗎?
    2020年度中山市物業管理示範項目評選結果出爐,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雅居樂新城都薈等16個項目達到中山市物業管理示範小區標準,市住建局予以通報表彰
  • 華富街道探索「戰區+特種部隊」社區小區防控模式 嚴密築牢疫情...
    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臨時黨委,下設1個臨時黨總支和18個臨時黨支部,把黨的戰鬥堡壘建到防疫最前線、建到一線各個角落。二是謀劃部署「8戰區+5特種部隊」社區小區防控集團作戰戰術。「8」即成立8個社區管控小組,以社區黨委為單位開展工作,實現轄區人員管控到位;「5」即成立由街道班子成員領銜、機關部門和社區有關人員組成的5個專項小組(物業督導小組、企業督導一組、企業督導二組、工地督導小組、消殺整治小組),重點管控物管、企業、工地等,督導落實主體責任。三是強化「8+5」集團作戰合力。街道班子成員既擔任掛點社區「網格長」,又牽頭相關專項督導工作,一線負責、一線指揮、一線解決問題。
  • 豐臺一小區「因鳥屎拆毀鳥窩」引發關注,官方通報來了……
    原標題:豐臺一小區「因鳥屎拆毀鳥窩」引發關注,官方通報來了……因有鳥屎掉在居民的車上,綠化公司派人將樹上的鳥窩拆除……這一事件近日引發關注。通報稱,5月8日,網上出現了「豐臺區東高地梅源裡小區拆鳥窩」的事件。當日下午17時許,豐臺區園林綠化局與東高地街道辦事處趕赴現場進行調查,現將調查及處理情況通報如下:圖片來自新浪微博@豐臺園林據了解,梅源裡小區為航天一院家屬區,物業管理單位為天津天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