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實戰測試改裝版福特福克斯MK3.5整體動力表現如何,這臺以蛇彩繪的福克斯MK3.5在前陣子還是比較多出現在很多地方的,在很多地區改福克斯的群體頗多,但去跑賽道的卻沒看見幾個小夥伴,所以在7月就先在專業賽道測試改裝後的車輛整體狀態如何,時間2分16秒對新手來說快不快。雖然不是什麼RS版或ST等級的福克斯,但原廠1.5T的Ecoboost引擎還算誠意滿滿,水冷式的中冷器面對市區走走停停的駕駛環境能提供較佳的降溫,也是各家推廣的主流設計。小排量渦輪引擎搭配Select Shift六速手自一體的油門反應在街道超車還算輕快,加上不過於點頭的操控性能滿足大部分年輕群體的需求,運動化的馬丁造型成為熱門的改裝清單。
如果想在山路或賽道激烈操駕還是需要強化才行,據官方公布的原廠動力數據是180hp/24.5kgm,但經過Dynapack馬力測試機實測後,我們發現實際數據只有134whp/20.8 kgm,這樣的能量消耗也不感到意外。對於山道型殺手的,改裝廠師傅對於動力升級作出一套計劃。其實原廠的1.5 Ecoboost的性能相當好,0-100km/h的秒數只有8秒,而且在幾乎原廠件(只有進排氣的強化)的情形下改裝的內寫電腦,跑進7秒內不是問題,而且速限也被破除達240km/h工作溫度仍控制得宜。RCE的車用超級電容擁有70法拉的最大電容量,能提供動力升級後需要更大的瞬間電流,讓點火效率更穩定,減少電瓶的負荷,也是改裝要注意的環節之一。
屬於OBD II寫入式電腦的,在保留原廠ECU的條件下先輸入編好的Stage 1程式碼,動力達成154whp/24.4kgm。接著進行Stage 2的調校,將增壓值範圍設定在1.3-1.35 bar(原廠範圍在0.9-1.1 bar)空燃比調整到11:1左右,加上進氣管路的提升和排氣管的直通化,動力輸出達到169.9whp/26.7kgm,從數據上來看增加的幅度並不大,但穩定的溫度控制才是山道型/賽道型改裝街車的長遠計劃。為避免工作溫度的偏高,讓油溫和變速箱油溫皆保持在110度以內的最高值(水溫103度),排氣頭段溫度落在845度,使引擎的負載值下修到66.2 %,比起原廠的90%負載值下降了23.8%,即使在炎熱的專業環境下實戰(地面溫度50度、氣溫36度、輪胎溫度90度)仍保持這樣的工作溫度(最高轉速到6200rpm的水溫才107度)。
為了提升變速箱的效率,在不觸動保護模式下只優化換擋邏輯,擺脫原廠錯過預設最佳轉速區域換檔的現象(簡單說就是反應慢半拍),讓換檔期間都保持在動力充沛的區域。變速箱也沒經過強化,只是改寫換擋邏輯的程式,使換檔時機能精準的在最佳的轉速區域內,為了高速動力的表現,換檔區域約在5500rpm到5700rpm。即使在短促多急彎的山路,扭力峰值仍能在設定的2900rpm到5100rpm內發揮傳動效率非常高。為了滿足嘗試跑賽道的需求Stage 2 +是專為高負荷的賽道而設,經過整體的升級完成後,在不改變輪上馬力值的狀態下,上修平原扭力值為27.7 kgm,也就是在2900rpm到5100rpm區域中維持27.7kgm,只要轉速落在這區域內再踩油門就能快速出彎,跑過賽道的人應該知道過彎速度遠比直線的末速來得重要。
LSPI意思是在低轉速1600rpm到2500rpm時,活塞仍進行壓縮行程但火星塞未點火就預燃,是機油的汽化和氧化所造成缸內的自燃現象(Group IV以上的機油和ZnDTP、MoDTC成分的添加劑可以預防),通常發生在低轉速高檔位時大踩油門,高輸出的扭力衝擊往復運動慢的活塞,形成的反作用力導致活塞裙斷裂甚至是連杆變形,是小排量缸內直噴引擎的通病。因此改裝廠師傅將渦輪的瞬壓值設在1.5 bar(原廠1.2 bar)來避免過高的負載,並將扭力峰值往後移來避開容易發生LSPI的轉速區域,適合駕駛在走停的市區(改變開車習慣也是其一)。
其實1.5 Ecoboost的福克斯MK3.5操控型還算不錯,但為了逼近山路操駕的極限,防傾杆和拉杆加起來只有4支,讓底盤保留一定的彈性去吸收坡度帶來的彎折力而不過度死硬。另外為了增加前驅車的路感而換上前強化三角架、李仔串,讓前下防傾杆能更好的作動,搭配自家的JK Racing避震器,設定跑山的最佳彈簧磅數和阻尼係數。不是愈多拉杆就愈好,讓底盤有一定的韌性去吸收地面坡度帶來的彎折力和各方面的受力,避免死硬而造成輪胎離地,像這臺福克斯的防傾杆和拉杆加起來只有4支就足夠跑山。為了強化路感換上強化前三腳架、李仔串、和尚頭,同時將李仔串下移,以修正前下防傾杆的位置,還原防傾杆的功能。
基於的需求前輪換上RS版的四活塞剎車系統,但Brembo的來令片耐熱程度已經不能滿足她,美國Hawk賽道版來令片是不錯的選擇但沒有RS版的尺寸,車宮的改裝廠師傅就修改Hawk來令片尺寸然後裝上,跑了專業一回都沒有任何問題,這就是改裝的魅力。不過缺點是剎車系統很重,雖然輪轂改用鋁製,但整體上的頭重腳輕似乎沒有減少,改裝廠師傅加長前避震器的行程及配上高磅數彈簧來製造重心的後移,減少推頭的現象,另外足下搭配半熱熔的V720(225/40 R18),比原廠(215/50 R17)多出40mm的接地面積,對沒有作任何輕量化就下賽道跑圈的1.5T 福克斯來說也能秀出不錯的表現。搭配魚眼避震器,加長前避震器的行程和配上高磅數彈簧使重心趨近後移,降低前驅車推頭的弱點。
為了應付賽道則調校成更高的阻尼係數,及調整Camber和Toe Out來提高過彎的輪胎接地面積。因應的需求而換上RS版的剎車系統,配上車宮修改尺寸後的Hawk賽道版來令片,效果不錯但也增加不少簧下重量。於是換成英國專業的Bola 18寸鋁圈,而且在不加墊片下還能閃過碩大的RS版卡鉗。經歷專業賽道的搖搖晃晃,決定換一張桶型賽車椅開車比較安心,不過下次就要拆空座椅來作初步的輕量化了。由於只跑過動輒100km/h以上的高速山路,對於很多地區的短促狹窄山路的跑法非常不適應,所以開著的福克斯時需要花時間找合適的剎車點,但剎車力是足夠給人信心的。前Camber也開了-1.5度,Toe Out 0度吸收側傾和坡度的彎曲力的能力可以讓人再提高一點彎速,加上輕踩油門就隨傳隨到的充沛動力,穩定的平原扭力輸出能快速脫離彎道,即使是爬坡也不會感覺1428kg+車內3個人的重量大幅拖累出彎速度,整體的平衡性非常好,期待未來輕量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