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前,極右翼大聯盟宣稱「為了下一代改造歐洲」

2021-01-11 澎湃新聞
歐洲議會選舉前,極右翼大聯盟宣稱「為了下一代改造歐洲」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5-19 11:35 來源: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5月18日,歐洲極右翼政黨領導人在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前舉行了一次「大集會」。東方IC 圖

「改造歐洲,不是我為了我們自己,而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義大利副總理、聯盟黨領導人馬泰奧·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在義大利米蘭的一場歐洲極右翼集會上表示。

據《衛報》報導,當地時間周六(5月18日),薩爾維尼帶領下的歐洲極右翼政黨領導人在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前舉行了一次「大集會」。在集會上,薩爾維尼承諾將讓其領導下的民粹主義極右翼聯盟成為歐洲議會中最大的黨團之一,並在即將進行的議會選舉中創造歷史。

參與此次集會的還有法國國民聯盟領導人瑪麗娜·勒龐,荷蘭自由黨的Geert Wilders、丹麥人民黨的Anders Vistisen和德國AfD的Jörg Meuthen等人,他們堅持打擊非法移民的共同論調,並宣稱「保護歐洲文明」。與此同時,他們對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進行了一連串的攻擊。

儘管不同國家的極右翼政黨就移民等問題有著共同看法,還是有許多議題在撕裂這個剛剛形成壯大的聯盟。

上周早些時候,當薩爾維尼表示準備打破歐盟預算赤字和金融市場規則時,一些對預算較為謹慎的極右翼合作夥伴感到了擔憂。其他分歧還包括移民分攤問題及與俄羅斯的關係問題。丹麥和愛沙尼亞的民族主義政黨堅決反對俄羅斯,而這與薩爾維尼和勒龐的立場相矛盾。波蘭執政黨的法律與正義黨也可能會被排除在任何正式集團之外,部分原因正是由於其對俄羅斯的擔憂。

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將在本月23日進行。薩爾維尼與勒龐正努力推動其領導下的民粹主義極右翼黨團歐洲國家和自由(ENF)成為23日進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的第三大黨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極右翼,歐洲議會選舉,薩爾維尼

相關推薦

評論(50)

相關焦點

  • 歐洲議會選舉:主流政黨席位流失大,極右翼勢力大增
    當地時間5月26日,為期4日的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結束。最新出口民調結果顯示,歐洲主流政黨雖保住多數席位,但優勢減弱;綠黨、自由派和極右翼政黨勢力大增。《衛報》公布的數據顯示,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雖然繼續保持議會第一大黨,但失去39個議席,目前得到議席數180個;中間偏左的社會黨也失去39個議席,目前得到152個席位;綠黨則比上次選舉取多17席,目前得到67席。綜合《衛報》《紐約時報》報導,在法國,瑪麗娜⋅勒龐領導的極右政黨「國民聯盟」以23.4%的得票率領先於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共和前進黨。
  • 派屈克·布坎南:歐洲議會選舉——一個幽靈在歐洲遊蕩
    【英法兩大國的極右翼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得大勝,震驚歐美政壇和輿論界。本文作者從美國老牌保守主義政客的視角出發,分析了歐洲新民粹主義的一些特徵。當人們拒絕自由主義的「普世性和跨國性」時,作者頗為理解,認為「人們只是想保持他們原本的樣子」;但當論及普京「試圖佔領美國所留下的文化與道德的真空地帶」,作者卻略帶醋意:「在充滿反美情緒的歐洲,人們對此拍手叫好」。
  • 歐洲議會選舉結束,新一屆歐盟班子將如何產生?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新議會首次大會前完成黨團組成磋商  歐洲議會的運作是按黨團進行,而組成黨團的要求是議員來自於至少7個國家、人數不低於25名。在7月2日新一屆歐洲議會舉行首次大會之前,需要完成議會黨團的構建。
  • 川普失利下臺,他的歐洲右翼小弟們到底有多失望?_世界_澎湃新聞...
    反移民的保守派人士揚薩是歐洲民粹主義者之一,他在大選前支持川普。早在計票結束前,當川普在推特宣布自己獲勝時,揚薩甚至為川普加油。堅定支持派愛沙尼亞內政部長馬赫-赫爾梅(Mart Helme)與兒子財政部長馬丁-赫爾梅(Martin Helme)堅持認為美國大選被操縱,哪怕被迫辭職也在所不惜。
  • 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當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黨基民盟在柏林地方選舉中遭受慘敗,德國右翼勢力民粹主義政黨選擇黨歷史性跨入柏林市議會時,默克爾在選後就對自己的難民政策作出了反思,近日的歐洲與伊斯蘭宗教乃至伊斯蘭國間的爭端更是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難民計劃推上風口浪尖。可以說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正在引燃歐洲。
  • 美國大選2020在幾月 2020美國總統選舉日期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特稿:2020年,國際上這七場選舉有看頭  新華社記者  2020年,從南北美洲到歐洲、亞洲,多個國家將舉行選舉。在民意分裂加劇的美國、陷入政治僵局的以色列、社會運動不斷的法國、國內局勢不穩的玻利維亞和委內瑞拉,以及韓國、斯裡蘭卡等國,各自的選舉都有哪些看點?  美國大選:川普能否連任?
  • 法國大選讓歐洲一體化雪上加霜 夢魘時刻抑或夢幻未來?
    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攝法國極右翼國民陣線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從未如此接近總統的寶座,歐洲一體化也從未面臨如此嚴峻的時刻。4月23日,第一輪法國總統大選將啟動。旗幟鮮明反移民、反歐盟的勒龐似乎已無疑問將進入第二輪。雖然幾乎所有的分析都指出,勒龐沒可能衝過第二輪,順利組閣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然而,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英國公投「脫歐」之後,再沒有誰敢保證,不會有「黑天鵝」飛起。
  • 歐洲議會與歐盟成員國就新的長期預算達成共識
    來源:央視在經過數月緊張談判之後,當地時間10日,歐洲議會與歐盟27個成員國就新的歐盟2021年至2027年長期預算達成共識。歐洲議會表示,在今年7月達成的共識基礎上,歐盟成員國同意再劃撥160億歐元的額外資金,其中150億歐元將用於疫情中加強對公民的保護、為下一代提供機遇,另外10億歐元將用於加強應對未來危機的制度性建設。上述額外資金將從對違反歐盟規則的企業所實施的罰款中獲得。
  • 歐洲奇怪的王位繼承:為什麼歐洲國家喜歡讓外國人來當國王?
    英國議會只能從安娜女王所在的斯圖亞特家族中挑選新國王,但是第2到第51順位繼承人都因為信奉天主教,與英國的新教不相符,失去繼承權。最終王位輪到了第52順位繼承人,德國人喬治。喬治是英王詹姆士一世外孫女的後代,從輩分上講是安娜女王的表哥,當然是八桿著也打不到的表哥。他也是德國的貴族,是德國漢諾瓦選帝侯(擁有參選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德國公爵)。
  • 希臘極右翼金色黎明黨核心成員罪名成立被判重刑
    根據當地時間10月14日希臘首席大法官瑪麗亞·勒本尼奧提宣讀的判決書,希臘極右翼政黨金色黎明黨(Golden Dawn)領導人尼古拉斯·米哈羅裡亞科斯以及另外6名核心成員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其中包括包括克裡斯託斯·帕帕斯、阿爾特米斯·馬塔伊奧普洛斯、伊利亞斯·帕納吉奧塔羅斯、伊利亞斯·卡西達裡斯、伊亞尼斯·拉各斯和吉奧戈斯·熱爾曼尼斯,他們均為前希臘議會議員。伊亞尼斯·拉各斯更是現任歐洲議會獨立議員。
  • |歐洲議會|西方國家_網易訂閱
    在歐洲冠狀病毒死亡人數超過500,000的時候,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關於新疆的決議,要求歐盟國家對新疆官員實施制裁併禁止進口包括所謂的「強迫勞動」在內的棉花。  歐盟議會法國議員拉斐爾·格盧克斯曼(RaphaëlGlucksmann)在情感上模仿了著名的法國小說家埃米爾·佐拉(ÉmileZola),他在議會演講中多次表示「我指責」。看到新疆的情況,任何人都會覺得很有趣,甚至有點毛骨悚然。  中國幾十年來沒有發動過戰爭。在21世紀減輕貧困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 為了「操縱」歐洲,俾斯麥使出了怎樣的外交手腕?
    德意志帝國建立後,俾斯麥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明確將德國外交政策的重心向歐洲大陸傾斜,推行「大陸政策」,從保持歐洲和平中謀求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使柏林成為舉世矚目的國際政治中心。但是,俾斯麥這種不計後果的統一方式,尤其是為了兼併阿爾薩斯和洛林而發起戰爭,引起了鄰國的不滿與仇恨。德國外交的彈性空間大大被壓縮。
  • 直斥選舉結果「不可原諒」!德國執政黨危機談話 要求圖林根州重新...
    新華社直斥選舉結果「不可原諒」參會的執政黨代表支持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立場,直斥這次圖林根州州長選舉結果「不可原諒」,不能容許藉助極右翼選票組建政府或形成議會多數派,有必要重新選舉。自由民主黨人士託馬斯·克梅裡希5日在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助選下,成為圖林根州新州長。德國輿論譁然,抗議活動在全國遍地開花。克梅裡希6日迫於壓力宣布辭職。二戰後,德國主要政黨普遍拒絕與極右翼政黨合作,默克爾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一直秉持這一立場。
  • 歐洲黑人女議員:歐洲不屬於白人,更不屬於白人男性
    文|米君,專欄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歐洲黑人女議員說:歐洲不屬於白人4月14日在歐洲議會上,一位黑人女議員演講說道:「歐洲不屬於白人,更不屬於白人男性。沒有少數族裔的歐洲是不民主的。
  • 美國大選後歐洲有人歡喜有人沉默:那個熟悉的美國會回來嗎?
    川普上臺之後,馬克龍在2017年就邀請他訪法,也是為了能說服川普改變立場,不過依然無濟於事。美國最終在2020年11月4日,也就是總統大選的次日,走完所有程序,正式退出了《巴黎協定》。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單方面退出歐洲耗費十數年心血才達成的伊朗核協議。從2003年英法德三國首次與伊朗開始談判開始算起,到2015年最終達成伊朗核協議,歐盟為了實現伊朗的無核化,努力了12年。實現伊朗無核化,解除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對歐盟來說不光有益中東的穩定,同時也是向歐洲企業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市場。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後,德國的汽車企業,法國的軍工企業,無一不是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
  • 曝胡爾克在美國購豪宅,疑似要去美國大聯盟 球迷:去歐洲賺得少
    於是,這家外媒猜測道:綠巨人是否會前往美國大聯盟呢?目前並不得知。豪宅相當豪華據《clickpb》介紹說:胡爾克將會攜帶家人在豪宅中度過假期,當不使用的時候,房屋也將會被出租,整套房屋的單日價格高達499美元。
  • 你要懂的世界史:法國、德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革命前的法國資本主義工商業在歐洲大陸上排第一,雖然法國工商業在歐洲首屈一指,但它的農村資本主義很薄弱,不像英國和美國。路易十六,是法國爆發大革命前的最後一個國王,也是法國歷史上有名的鎖匠國王,不理朝政,整天修鎖、修表,跟明朝的天啟皇帝有一拼「木匠皇帝」。路易十六結巴,不願意見大臣,整天就是修表修鎖,他宣稱歐洲沒有他打不開的鎖。他的王后是奧地利公主瑪麗安託瓦內特,特雷西亞女皇最寵愛的小女兒,從小慣到大的姑娘,嫁給人家做王后,花錢大手大腳,導致王室債臺高築!
  • 羅馬尼亞舉行四年一度議會選舉
    新華社布加勒斯特12月6日電(記者林惠芬)羅馬尼亞議會換屆選舉於當地時間6日7時拉開帷幕。全國1800多萬選民將投票選舉新一屆參眾兩院議員。羅馬尼亞現議會由參眾兩院465名議員組成,其中參議院136席,眾議院329席。
  • 歐洲人意識中的國王有多大權力?
    歐洲人意識中的國王的權力中世紀歐洲一個最突出的特徵是王權有限。1222年的《金璽詔書》和1215年的《自由大憲章》是當時制約王權的代表性的法律文件。同期的歐洲法學家以契約論作為限制王權的理論依據,提出了法律在國王之上,制約國王而不是相反,反抗暴政具有合法性。
  •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歐洲的革命史
    革命形勢的產生1848年革命運動的主要前提,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急劇惡化,人民生活之所以急劇惡化特別是由於1845-1846年遍及法國愛爾蘭、德意志的許多邦、奧地利和歐洲其他許多國家的農業歉收。1847年,除歉收外,還加上使整個歐洲經濟發生大動蕩的工商業和財政危機所造成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