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導《中醫藥發展看河北》之前重點關注了中藥,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轉向中醫。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診斷之後怎麼治療呢?除了服用中草藥,有些傳統療法比如針灸、刮痧、拔罐、推拿等等,以其簡、便、廉、驗一直在發揮作用。放眼全省,有些地方在繼承傳統療法的基礎上,立足當地中醫資源,辦出了特色,深受廣大患者歡迎。
扁鵲與中醫診療技術
邢臺內丘縣是名醫扁鵲生前的封地,蓬鵲山一帶是他行醫的地方,「望聞問切」四診法與師徒相授的民間醫學制度,都在這裡發源。行走在內丘大地,記者發現扁鵲廟、扁鵲大道、扁鵲製藥廠等等扁鵲文化元素無處不在。縣城西邊,緊鄰扁鵲大道,有一座二層小樓名叫「鵲灸堂」,屬於內丘鎮衛生院的特色科室。
鵲灸堂
鵲灸堂中醫適宜技術診療現場
院長劉勝蘭說,今年1月初,她從內丘縣衛生健康局調任到衛生院後,這座二層小樓在疫情初期被列入隔離點,4月份隔離點撤離後,劉勝蘭牽頭對小二層樓進行了裝修升級,5月31號正式開診。
內丘鎮衛生院鵲灸堂簡介
劉勝蘭接受媒體採訪(資料圖)
記者在濃鬱的中藥味和熱鬧的診療中,參觀了整棟樓,從藥房到煎藥室,再到四個特色診療科室……儘管是下午,有些診室依然人頭攢動,原來這裡正舉辦免費培訓。
內丘縣鄉村醫生觀摩拔罐現場
小兒推拿學習現場(劉勝蘭提供資料圖)
劉勝蘭院長說,鵲灸堂一開診就在當地迅速走紅,成了網紅打卡地,理療室門口經常排起長隊。
三焦灸和葫蘆灸是內丘鎮衛生院的特色之一
中醫講究「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將疾病消除在萌芽狀態。內丘縣是全國第二批「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區,縣中醫院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治未病中心。
內丘縣治未病中心大樓
李曉蕾(左)給記者王謙介紹跟從胡廣芹教授學習的經歷以及刮痧用具
李曉蕾是中心的副主任,從2018年起跟隨在北京工業大學醫院工作的胡廣芹教授學習痧療罐療,並以胡老師為引領,創辦了內丘縣痧療罐療傳承工作室。
近年來,內丘縣正全力打造「全國痧療罐療第一縣」,縣政府辦還專門下發了紅頭文件,而作為傳承工作室的負責人,李曉蕾沒少跟同事下鄉入村做對口支援。目前每個鄉鎮衛生院已培養出 5到10 名骨幹,三年時間下來,痧療罐療技術走進了千家萬戶。
李曉蕾(右二)在內丘鎮衛生院做對口支援
走訪中,記者發現在治未病和養生保健方面,我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首選中醫。針灸、拔罐、超微針刀等中醫適宜技術,也為老百姓祛除病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此同時,掌握了適宜技術的醫生通過診療,也增加了一筆收入。
閆如彬(左)給記者王謙介紹堅持走中醫路線的經歷
邢臺巨鹿縣閆橋村有一對夫妻,丈夫閆如彬河北醫科大學畢業後,跟妻子馬佔紅一直堅持走中醫路線,把村衛生室辦成了基層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站。閆如彬說,他出身中醫世家,對中醫適宜技術從小耳濡目染。記者在村衛生室看到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來。
巨鹿縣閆橋村衛生室內患者送來的錦旗
記者手記:
從村到鎮再到縣,我省基層診療機構正在釋放中醫潛力。為進一步激發活力,近年來河北省及時出臺了中醫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先後新增、修訂了推拿、鉤活術等35項中醫診療價格項目,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夠獲得艾灸、拔罐、推拿、刮痧、穴位貼敷、耳穴埋豆等服務。同時很多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又結合藥膳,八段錦、太極拳等,推進全社會從注重治病,向更加注重防病轉變,逐步實現讓居民不生病,少生病,少住院、少花錢的目標。
巨鹿縣醫院福緣居醫養中心護士長張曉輝(中)介紹說,老人在中心平時除了接受適宜技術理療,還能品嘗藥膳,練習太極拳。
記者|王謙、赫振賢
編輯|魯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