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172個縣市區名稱是怎麼來的

2021-01-19 古陘小事兒

因「唐山」得名,「唐山」,在唐山市路北區境內,現名大城山。

路南區:以處京哈鐵路南得名。

路北區:以處京哈鐵路北得名。

古冶區:由「古代千金冶鐵之地」演化而來。關於古冶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之前,山東一古姓老漢攜妻兒躲避連年旱災,落腳此地。古老漢身懷打鐵技藝又樂善好施,因而在村民中獲得了很高的威望,稱其為「古爺」。古爺死後,後人為紀念他,將他居住而後形成的村子成為古冶。

豐潤區:「豐潤」之名始於遼金,相傳,因此地「負山帶水,湧地成泉,疏流導河,隨取而定」而得名。又有「縣產鹽場,故名豐潤」之說是(見《豐潤縣誌》)。又據《今縣釋名》:「按屯政考,夾史家河五十餘裡,皆可屯之區。又自水道沽關黑巖子墩,至諸家營處,東西百餘裡,南北百八十裡,皆瀕海,平曠可耕,故以豐潤名縣。」

豐南區:以在豐潤縣之南而得名。

開平區:明朝永樂元年(1403)設開平中屯衛,永樂二年建開平鎮,開平由此得名。開平自古為商賈重鎮,素有「填不滿的開平城」之說,被譽為「京東四大名鎮」之首。

遵化市:據陳鐵卿《河北省縣名考原》:五代梁時屬燕,後入後唐置縣。因新附,故以遵化名。

遷安市: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喜縣為遷安縣(因居民多由定州安喜遷至得名),取自「遷自安喜」之意。

灤縣:據《明一統志》卷5永平府《建置沿革》:灤州「因灤河而名」。今灤縣又因灤州為名。

灤南縣:以在灤縣之南而得名。

樂亭縣:《水經·濡水注》:「濡水又逕故城南,分為二水,北水枝出,世謂之小濡水也。東逕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樂亭縣因古樂安亭為名。

遷西縣:以在遷安縣之西而得名。

玉田縣:玉田之名源於「陽伯雍無終山種玉」的故事。

曹妃甸:《灤縣誌(卷二地理河流)》記載:「曹妃甸在海中,距北岸四十裡,上有曹妃殿,故名。」




海港區:因秦皇島港得名

山海關區:以駐地山海關為名

北戴河區:以境內北戴河更今名

昌黎縣:據考漢之交黎縣,東漢改為昌黎縣,三國魏置昌黎部

撫寧區:唐武德二年(619年)始設撫寧縣,取「撫我黎庶,寧我子婦」之意而得名

盧龍縣:《大明一統名勝志·直隸名勝志》卷3:「《元和志》雲,盧龍鎮有山如龍形,黑色,縣以此名。鎮在縣西一百九裡。」

青龍滿族自治縣:因境內青龍河而得名





叢臺區:以境內叢臺得名。

邯山區:以境內邯山街得名。

復興區:以境內復興路得名。

峰峰礦區:以處峰峰周圍而名。

武安市:《史記·秦本記》: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為武安君」,蘇秦、白起、李牧均見封於武安,名曰武安君。張守節《正義》稱:「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邯鄲縣:「邯鄲」之名始見於《春秋·穀梁傳》(前546年)。

臨漳縣:西晉建興二年(314年)為避愍帝諱,改鄴縣為臨漳縣,因其北臨漳水,故名。

成安縣:秦末趙王歇封除餘為成安君,因有成安名。明嘉靖《廣平府志》卷1《封域志》:「成,善也,平也;安,止也,定也,若邑之可稔而安居也。」

大名縣:據《左傳·閔公元年》載:卜偃曰:「萬,盈數也;魏,大名也。」大名之得名以此。

涉縣:〈元和郡縣誌〉卷15潞州涉縣:「因涉河水為名。」

磁縣:因縣西有磁山,故名。

肥鄉縣:以戰國趙相肥義封此而得名。

永年縣:《大明一統名勝志·直隸名勝志》卷10:「《寰宇記》雲,邯山在郡(廣平府)城西,紫山之一峰也。志云:此即古之邯山,周圍俱石,形勢高峻,蟠踞廣闊,上有聰明神廟,一名聰明山。在城西六十裡之石碑社。社口有村曰石碑村。其上為兔山。又十裡為紅山,踞紫山北山,山形延袤,回峰環澗,其下有屯曰豐稔屯。縣名永年取此。」

邱縣:清《嘉慶重修一統志》卷184臨清州《山川》載:平丘山在邱縣治東。《爾雅》小陵曰邱,縣因以名。清雍正三年為避孔丘之諱更名為邱縣。

雞澤縣:《春秋·襄公三年》:「同盟於雞澤。」古雞澤在今永年縣東南(永年舊城西南10裡)。據《寰宇通志》卷5廣平府雞澤縣:「取界內雞澤為名。」因春秋之時其地人民多養雞鴨,且當時為水窪之地,遂名雞澤。

館陶縣:《元和郡縣誌》卷16魏州館陶縣:「陶丘在縣西北七裡。《爾雅》曰:再成為陶丘。趙時置館於其側,因為縣名。」

魏縣:水經·淇水注》:「魏縣故城,應劭曰:魏武侯之別都也。城內有武侯臺,王莽之魏城亭也。」縣以戰國時曾為魏國別都而得名。

曲周縣: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酈商為曲周候,曲周之名始有記載。因位於古曲梁之邊陲,故名。

廣平縣:廣平是以地處平原而得名。金置廣平縣,遙取漢廣平縣為名。





橋東區:因位居京廣鐵路地道橋東得名。

橋西區:因在京廣鐵路地道橋西而得名。

南宮市:《史記·仲尼弟子傳》亦載:「南宮括字子容」,司馬貞《索隱》稱:「蓋居南宮因姓焉。」舊之南宮縣及今之南宮市因南宮為名。

沙河市: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沙河縣,以境內沙河得名。

邢臺縣: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邢州升信德府。二年龍岡縣改名邢臺縣,始有邢臺之名。

臨城縣:《元和郡縣誌》卷17趙州臨城縣:「以縣西南十裡有古臨城。因改名焉。」

內丘縣:原名中丘,隋開皇元年(581年)因避文帝父楊忠名諱,改名內丘。

柏鄉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分高邑為高邑、柏鄉二縣,柏鄉縣因築城於鄗南柏林關故名。

隆堯縣:1947年由隆平、堯山二縣合併,設置隆堯縣,縣治在原隆平縣城,取兩縣首字為名。

南和縣:《太平寰宇記》卷59邢州南和縣:「《水經注》雲,北有和城縣,故此縣雲南。」

任縣: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43年,鄭羽頡奔晉,晉平公授以「任大夫」,「任地」始有文字記載。《左傳·襄公三十年》:「羽頡出奔晉,為任大夫。」即此。

寧晉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癭陶縣為寧晉縣。

巨鹿縣:《漢書·地理志》巨鹿郡巨鹿縣:「禹貢大陸澤在北。」秦始置巨鹿縣,為巨鹿郡治。故城在今平鄉縣西南。縣以大陸澤為名。

新河縣:宋皇祐四年(1052年)升南宮縣之新河鎮為新河縣(故城在縣西21公裡處之埝城附近。因漳河幾經更迭,俗稱「新河」,新河鎮即以瀕臨新河而得名)。

廣宗縣:東漢章帝置縣,取「以廣先帝基業」之意,名廣宗縣。

平鄉縣:《漢書·王子侯表》:神爵四年《前58年)封平千頃王子為「平鄉侯」,即此。

威縣:據明嘉靖《廣平府地》卷1《封域志》:「井陘者山之阨塞也,斥漳者河之津要也,屏蔽天邑,防禦暴客,此其所以用威也。」舊以威州、今之威縣得名以此。

清河縣: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清河郡,因以郡臨清水故號清河。

臨西縣:因處臨清之西故名。




新市區:1961年置新市區,以轄境為新建市區得名,2015年撤銷。

蓮池區:保定市內此區域有蓮花池而得名。

競秀區:取自此區域競秀公園而得名。

涿州市:《長安客話》卷5「古涿水」條載:「涿故以涿水名。涿水合範水東北入海,州在範水之陽,故又名範陽。境內有獨鹿山,土人呼獨為濁,復訛濁為涿,謂即古涿鹿山,因謂涿州為涿鹿,誤也。」

高碑店市:曾名高密店。昔有「燕南趙北」4字高碑,故改名高碑店

安國市:《漢書·王陵傳》載:「陵卒從漢王定天下。以善雍齒,雍齒,高祖之仇。陵又本無從漢之意,以故後封陵,為安國侯。」取「安定國家」之意

滿城區:《元和郡縣誌》卷18易州滿城縣:「以縣北故滿城為名。」

清苑區:據《太平寰於記》卷68保州清苑縣:「因縣界清苑河為名。」

易縣:《元和郡縣誌》卷18易州:「以州南十三裡易水為名。」

徐水區:據《河北通志·縣沿革表》:「縣內有徐河,因以為縣名。」

淶源縣:據《地學雜誌》1914年第3號載《擬改各省重複縣名呈文並批》:「該縣有淶山,淶水(按,即今拒馬河)之源出焉。縣南半裡,又有淶源泉。」故名

淶水縣:《元和郡縣誌》卷18易州淶水縣:「近淶水(今拒馬河)為名。」

定興縣:金大定六年(1166年)析易縣、淶水、容城三縣連境地區設定興縣。

順平縣:國務院1993年5月20日批准將完縣改名為順平縣。

唐縣:據《漢書·地理志》註:「應劭曰:故堯國也。唐水在西。張晏曰:堯為唐侯,國於此。」縣以唐堯取名。

望都縣:據《漢書·地理志》註:張晏曰: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登堯山見都山,故以為名。

高陽縣:《史記·五帝本紀》《索隱》曰:「宋忠雲,顓頊名高陽,有天下號也。張晏曰,高陽者所興地名也。」另一說,據《漢書·地理志》註:「應劭曰:在高河之陽」,故名。

安新縣:取安州與新安鎮為名。

雄縣:《讀史方輿紀要》卷12保定府雄縣:大雄山「縣治西南二裡,高峙數十丈,峰頂廣夷,一名望山,以其標領群岫,為眾望也。其左翼為小雄山,奇峰牙列,石罅甘泉出焉。五代周置雄州,蓋因山為名。」

容城縣:《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載:「容城攜侯徐盧」為中元三年(前147年)十二月封,「以匈奴王降侯」。容城之名始此。

阜平縣:據陳鐵卿《河北省縣名考原》:「縣北四裡舊有村名阜平臺。蓋縣境多山,此地適當平坦,遂有此名。縣名蓋本諸此。」

曲陽縣:曲陽因古時建城於恆山彎曲之陽而得名《見水經注》。

蠡縣:因蠡州為名。

博野縣:據《太平寰宇記》卷68寧邊軍博野縣:「以地居博水之野,故名。」




橋東區:因在清河橋東得名。

橋西區:因在清河橋西得名。

下花園區:〈遼史〉記載,下花園因為蕭太后遼聖宗耶律緒隆時期建上、中、下三個花園而得名。

宣化區:唐代為武州,明代為宣府鎮。清朝改為宣化府。

張北縣:以在張家口北而得名。

康保縣:據《察哈爾蒙旗暨各縣概況》:康保「因附近有唐保泊,故名」。

沽源縣:1915年獨石縣改為沽源縣,因沽水源於縣南九龍泉而得名。

尚義縣:尚義,寓崇尚禮義廉恥之意,取「尚義」二字為縣名。

蔚縣:《郡縣釋名》山西卷下蔚州:「後周始置蔚州,郡名蔚蘿,今縣名因蔚州得名。

陽原縣:據《地學雜誌》1914年第6號《擬改各省重複縣名呈文並批》:「該縣在漢時為陽原縣地」,故仍名陽原。

懷安縣: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取「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懷恩而安」之意,置懷安縣。

萬全縣:據河北省地名辦公室編《河北政區沿革志》說:據傳因這裡「地勢險要,屯兵甚多,防備周全,萬無一失」而得名。設縣時取萬全衛為名。

懷來縣:後周太祖改懷戎縣為懷來縣。「懷戎」和「懷來」均有安撫北方少數民族,使之臣服、照順之意。

涿鹿縣:張守節《正義》:「涿鹿,山名。……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黃帝所都之邑於山下平地。」涿鹿因涿鹿山而得名。

赤城縣:《讀史方輿紀要》卷18萬全都司龍門衛龍門守御千戶所載:赤城堡「其地有古赤城,相傳蚩尤所居」。又說:赤城山「堡東五裡,山石多赤。志云:古赤城在北山,坐據高險,最得形勝,蓋即此山矣」。縣因赤城山而得名。

崇禮縣:崇禮縣取「崇尚禮義」之意。

宣化縣:宣化縣取「宣揚教化」之意。

赤城縣:城東二裡多山石,色多呈赤,清晨日光照映石上,紅光漫城,故名赤城。



雙橋區:1958年並為虹橋、翠橋2區。1980年又並為雙橋區,雙橋由此得名。

雙灤區:以轄區雙塔山、灤河兩鎮首字名區。

鷹手營子礦區:以駐地鷹手營子得名。

承德縣: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熱河廳為承德州。自此承德之名沿用至今。

興隆縣:據陳鐵卿《河北省縣名考原》:「境內有興隆山,山下有興隆山鎮,縣治其處,因名。」

平泉縣:《熱河新志》第7章《熱河的地方志》稱:平泉縣「因縣城的街內有水泉叫平泉,並於冬日嚴寒不凍,所以本縣的名稱叫平泉。」

灤平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喀喇河屯廳為灤平縣,因喀喇河屯瀕臨灤河,又有嚮往「太平」「安寧」之意,故名。灤平縣,因縣城瀕灤河之濱,故名。

隆化縣:清宣統二年(1910年)由承德縣析置,以駐地而得名。

豐寧滿族自治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廳建縣,取「豐蕪康寧」之意,定名豐寧。

寬城滿族自治縣:《明史·地理志》載:寬河守御千戶所「東南有寬河,一名豹河(今作瀑河),下流經遷安縣西北,又東合於灤河」。寬城以寬河為名。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熱河新志》說:「本縣的區域是昔日的清朝皇帝狩獵的場所。北方人俗呼打獵為打圍,故名此地為圍場。」




運河區:以境內南運河為名。

新華區:以境內新華路為名。

泊頭市:《明史·地理志》載:交河縣東有泊頭鎮巡檢司。故有泊頭鎮之名。今市因泊頭鎮為名。

任丘市: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巡海使中郎將任丘築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為地名,因任邱故城為名,今作任丘。

黃驊市:1945年9月,為紀念抗戰時期犧牲的黃驊烈士將新青縣易名為黃驊縣。

河間市:《水經注》、《禹貢》所載,原系九河流域之間自然區域的泛稱。據《漢書·地理志》註:「應劭曰:在兩河之間。」故名。《漢書補註》引何焯曰:「兩河謂滹沱河、滹沱別河。」河間縣因河間郡為名。

滄縣:因滄州為名。

青縣:《宣和遺事》:「大觀元年,黃河清。詔曰:『國家承百五十年三有河清之應,而乾寧軍河清逾八百裡,凡七晝夜,上天眷祐,敢不欽承,其以乾州為清州。』」明初降州為縣,不久河決,故改清為青,稱為青縣。

東光縣:西漢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因此地原為東陽侯之封地,取「東陽」之義,始置東光縣。

海興縣:因地處渤海之濱,漁、鹽業頗盛,故名。

鹽山縣:據《太平寰宇記》卷65滄州鹽山縣:「以東南八十裡鹽山為名。」

肅寧縣:宋會要輯稿·方域八》:「瀛州肅寧城,雍熙中置,名平虜橋寨。淳化二年改平虜城。景德二年改今名。」

南皮縣:春秋時期為齊國之域,齊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為繕修皮革而築城。時章武有北皮亭,故稱這裡為南皮。

吳橋縣:因縣城南門外吳川上有橋,故名。

獻縣: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封其子劉德為河間王,劉德卒,諡「河間郡王」,故有以後「獻州」、「獻縣」之稱。

孟村回族自治縣:明永樂二年(1404年),回民孟氏應詔遷此定居,以姓氏命名孟村。以縣治所在地孟村為名。




安次區:西漢置安次縣,區名因古縣名。以其字義釋為:「安」,安定、平安,「次」處所、駐留,取「地方安定,人民安居」之意。

廣陽區:廣陽,因地處廣闊的燕山之南而得名,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霸州市:《日下舊聞考》卷119京畿霸州引《郡縣釋名》稱:「(霸)州以霸水為名。」另一說:五代後周959年於益津關(今霸州市區)置霸州,以霸為名,乃取威烈之義,以示武功。

三河市:以洳河、鮑邱河、洵河三水流經縣境而得名。

香河縣:因城東裡許,有一條小河俗名長溝,溝中多栽芰荷,夏秋之間,其香馥鬱,沁人心脾,故稱之為香河,香河縣由此而得名。

文安縣:西漢高帝時置文安縣,取「崇尚文禮,治國安邦」之寓意,日下舊聞考》卷122京畿文安縣引《郡縣釋名》稱:「文安,潭名。潭在縣北一十五裡。」

固安縣:據《太平寰宇記》卷70涿州固安縣:「隋開皇九年自今易州淶水縣移固安縣於此,屬幽州。取漢固安縣以為名。」其含義以字義釋為:「固」者,穩固也,「安」者,平安、安全也,取「江山穩固、人民平安」之意。

大城縣:西漢置東平舒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改名大城縣。

永清縣:據《長安客話》卷5「古益昌」條:永清縣「取邊境永清之義」。唐天寶元年(742年),又更名永清縣,因境內桑乾河(今永定河)水流湍急,渾濁多沙,時常為患,幽州節度使張守珪上請取沙漠永清(即永絕水患)之意為名。

大廠回族自治縣:燕王朱棣曾在此地設過牧場,當時稱為大場。嘉靖初年,海氏先祖海南悉從河北滄州遷此定居,後逐漸發展成村,仍沿用「大場」之名。後改稱大廠。




桃城區:西漢時為桃縣地,史稱桃城,故名。

冀州市:冀州當以冀國為名。今冀縣又襲冀州之名。

深州市: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於安平縣置深州,以城西故深池為名。

棗強縣:據《元和郡縣誌》卷17冀州棗強縣:「其地棗木強盛,故曰棗強。」

武邑縣:據《路史》卷29《國名紀》:武「《世本》云:夏武羅國,冀都之武邑」。武邑縣或因古為武羅國而得名。

武強縣:《畿輔通志》卷66《山川》引《縣誌》說:「武強山一名弓形山,晉名縣取此。」(武強山今無考)。

饒陽縣:漢高帝(劉邦)始置饒陽縣,因地處饒河北岸而得名。

故城縣:元至元元年(1264年),於漳南縣治舊地置故城縣。

安平縣:《史記·趙世家》:惠文王四年(前295年)「公子成為相,號安平郡」,即此。

景縣:明初省蓨縣入州,民國初改州為縣,故景縣襲景州之名。

阜城縣: 因境內地勢高,多土崗、沙丘,為求物阜民豐而得名。




辛集古稱廉官店。明朝時與毗鄰的彭家莊、李家莊、王家莊三個自然村合併為一個村子,名為新集,取新集合成村之意。1453年,此時仍有「彭家莊」之名,說明尚未合為「新集」。及到清康熙十年(1671)修纂的《束鹿縣誌》上,已有「新集」之名。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束鹿縣誌》已改「新」為「辛」,稱為辛集。


定州市

《長安客話》卷18定州:「以安定天下為名。」古名盧奴,據《水經寇水注》載:「寇水南有盧奴故城,管仲築,城內有水,淵而不流,水色正黑。或云:黑水曰盧,不流曰奴,故城籍水以取名 。」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你家鄉名字如何來的嗎?忻州14個縣市區名稱由來……
    原標題:忻州14個縣市區的由來 編前語 山西歷史悠久,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建立在晉南。每一個朝代,山西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大同有望「撤縣設區」的縣,「領跑」市區闖出野路子,不是陽高縣
    文/小螞小蜂看天下(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天空一直都在,是雲來了又去,要揣著一口袋的快樂,滿載而歸。在大同的管轄之下一共有6個縣城,接下來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裡的其中一座縣城,我們接著往下看。天鎮縣,地處山西省東北方位,這裡距離內蒙古、北京等地特別近。天鎮縣國土面積寬廣,發展歷程悠久,追根溯源可以到新石器時期。在2013年啊時候,天鎮縣的地區生產總值為18.9億元,如今好幾年過去了,天鎮縣的經濟生產總值也在穩步提高。
  • 廣西71個縣市區森林覆蓋率超60%
    原標題:71個縣市區森林覆蓋率超60%  近日,廣西發布2019年度市縣森林覆蓋率監測結果,全區111個縣市區中有71個森林覆蓋率超過60%。  根據監測結果,2019年,全區森林覆蓋率為62.45%,比上年增加0.08個百分點。全區森林面積1483.9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92萬公頃。各設區市的森林覆蓋率均較上年度有所提高。梧州市和賀州市的森林覆蓋率最高,分別達到75.25%和72.65%。森林覆蓋率提高幅度較大的是百色市,增幅達1.87%。
  • 一個字來形容溫州11個縣市區,太贊同了!
    溫州有2000餘年的建城歷史,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溫州還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溫州方言也被評為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一……溫州的每一個縣市區都有自己的特色與亮點,小編詢問了各個縣市區的小夥伴,讓他們用一個字來概括家鄉的特點,快來看看都有哪些字吧!
  • 河北石家莊一個縣,以姓氏命名,是「南部新城、經濟強縣」
    河北省省會石家莊下直轄縣很多,今天我們進入一個縣,以姓命名,那就是元氏縣。元氏縣位於石家莊市區南部約25公裡,屬於市區近郊縣,布局優越,石家莊是離市區最近的縣之一,元氏縣的交通也在四面八方,非常方便,境內有很多高速公路、鐵路過境、國道、省道等。
  • 河北保定市區西部一個縣,擁有白銀坨景區,還被稱為「腸衣之鄉」
    順平縣城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區以西約20公裡,保定市管轄下的區縣很多,包括5個區、4個縣級市、15個縣,順平這個縣在這些區縣中,不管是面積還是人口、GDP都不算突出,那麼順平有什麼特色呢?今天就來簡單了解一下。
  • 涉及25個縣!河北在丘陵縣山區縣組織謀劃風電項目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潘文靜)河北省發改委日前印發《河北省2020年風電項目謀劃工作方案》。方案以《中國縣(市)社會經濟統計年鑑(2012)》劃定的「丘陵縣」「山區縣」名單為基礎,結合近年行政區劃調整情況,明確以下除張家口、承德和秦皇島、唐山、滄州市以外的「丘陵縣」和「山區縣」。
  • 長春繼九臺之後,又有一縣市或將「撤市設區」,併入長春市區
    在發展過程中,長春一直都在擴大著自己城區面積,2014年,九臺成為長春的一個市區。如今長春一共有7個區,1個縣,3個縣級市。其中的公主嶺市就是在2020年劃歸為長春代管的。除了公主嶺市,德惠市也是長春的一個縣級市。
  • 廣東「巨無霸」縣,等於5個香港172個澳門,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
    在廣東有一個「巨無霸」縣,等於5個香港172個澳門,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這個縣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的人類歷史可以追溯到10萬年前,先秦為南越之地,秦朝時屬南海郡,有「嶺南古邑」之稱的英德市,英德市是廣東省縣級市中最大的縣,有5634.21平方公裡,作為廣東省的歷史名城和旅遊勝地,環境十分優美,森林覆蓋率達61.8%,野生動物資源豐富。
  • 組圖:棲霞牟平福山,這三個縣市區交界的地方在哪裡?
    觀看煙臺市區劃圖就可發現,棲霞、牟平和福山是三個彼此相鄰的縣市區,因此就會形成一個地理上的特殊現象,就是有個點會成為「三縣交界」的地方。那麼,棲霞牟平福山「三縣交界」的點在哪裡呢?因此,三縣交界的地方,其實也就是三鎮交界之處。(紅圓圈處就是三縣交界的點)交界的鄉鎮相對好找,但具體的村莊就不太容易確定了,此時,專業的民政勘界人員就開始發揮自己的特長。在前段時間,棲霞民政部門在勘界工作中,就與牟平、福山方面一起,對這個「三縣交界」的點,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縣市區之間,彼此都有界樁,通常是兩面。而在三縣交界點上,就要設置三面界樁。
  • 河北國保第一縣,蔚州古建築群觀
    真武靈巖常平倉南安玉皇古城牆暖泉古鎮華嚴寺代王釋迦與城隍河北省下轄縣,燕雲十六州之一,最古樸的古城。河北省當之無愧的第一文保大縣,國保單位2倍數量於正定古城,直接將其隸屬的地級市抬進河北省前三強,僅次於保定市與石家莊市,但這戰績足夠輝煌,蔚縣獨撐張家口地區一邊天,而保定下轄涿州、易州、定州等人文歷史名城,石家莊市區歷史雖頗為短暫,但其管轄區有正定、趙州等等。或者可以這樣說,河北省國保單位排名前三的是:保定市、石家莊市、蔚縣。
  • 珍藏版:河北省105縣20市44區名稱由來!
    珍藏版:河北省105縣20市44區名稱由來!按照古代「九州」之說,河北屬於冀州,故簡稱「冀」。戰國時期,南部屬趙國,北部為燕國,故別稱「燕趙」。唐時主要屬於河北道(位於黃河之北),始有河北之稱,故稱「河北」。石家莊
  • 2018年江蘇13市市區、縣級市、縣GDP排序排名表
    今天,我們把縣和縣級市這一區域單獨拎上來,和地級市市區一起排一排,因此叫做混排。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市區和縣域在一起衡量,經濟表現究竟有哪些特徵?  目前,江蘇有13個地級市和41個縣(縣級市)。江蘇整體經濟發展實力較強,經濟大市多,其各市區、縣(縣級市)也相當給力。
  • 河北邢臺有個縣,以動物來命名,是國內最大的枸杞生產基地
    願你踏遍山河,仍覺得人間值得,在河北省邢臺市,有一個唯一用動物名字命名的縣,就是巨鹿縣。那麼,巨鹿是如何命名的呢? 巨鹿的原名被稱為「 大麓」,古代漢字「大」的意思是「 巨」,「麓」的形狀類似於「 鹿」,巨鹿縣位於中國北部平原,地勢平坦,河流平坦,縣城駐地巨鹿鎮,縣城規模較大,城市面積約30平方公裡。
  • 河北「最應該撤縣設市」的縣,一個是京津冀後花園,一個是固安縣
    河北是我國北方的沿海省份,實際上各地區發展也有許多難忘的城市,例如,像以省會石家莊為代表的蓬勃發展的城市一樣,在全國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另外,產生了很多發展動力,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城市發展,所以今天河北的整體實力超過了很多其他省份。
  • 河北一座由廊坊代管的縣市,2條鐵路貫穿境內,被稱京都「寵兒」
    眾所周知,河北是華北地區的一大重量級省份,緊靠京津,區位優越,是我國的強省之一,而提到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石家莊和唐山,石家莊不僅是河北的省會之地,也是北方的交通樞紐,是省內最耀眼的城市,而唐山則是省內的經濟大市,多年來經濟穩居省內第一,是內部一座備受期待的城市,這兩都是省內最耀眼的地方,但除去這兩座城市外,內部還有許多的寶藏城市,很顯然,廊坊就是其中一座,廊坊是河北境內的一大歷史古都
  • 河北邯鄲一個縣,是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擁有二祖寺景點
    河北邯鄲一個縣,是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擁有二祖寺景點,河北省邯鄲市下屬區縣較多,今天進入其中一個成安縣,看看這個縣有什麼特色?成安縣在邯鄲市的東南部,是市內近郊的縣,由於其比較優越的地區,臨近市區,成安縣被列為邯鄲市「1+6」中心城市發展規劃的重要群體之一。
  • 民國河北地區部分大專院校的英文名稱
    河北省立農學院,保定,現河北農業大學。Ho-pei Provinci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見河北省立農學院氣象觀測所《氣象季刊》1932年6月第1卷第2期)、(Hopi)Provinci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見《園藝季刊》1937年3月創刊號)。
  • 河北要建1條新高鐵
    新建雄安新區至忻州高速鐵路起自雄安新區雄安站,新建線路向西經雄安新區、保定市、望都縣、唐縣、曲陽縣、阜平縣、五臺山風景名勝區、五臺縣、定襄縣、忻州市,引入大西客專忻州西站。1.項目名稱:新建雄安新區至忻州高速鐵路2.工程概況:新建雄安新區至忻州高速鐵路起自雄安新區雄安站,新建線路向西經雄安新區、保定市、望都縣、唐縣、曲陽縣、阜平縣、五臺山風景名勝區、五臺縣、定襄縣、忻州市,引入大西客專忻州西站。
  • 2019年廣東省縣市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 南山超龍崗居第一
    一、深圳市南山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300億元 居廣東省縣市區第一深圳市南山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08.74億元,超龍崗區居廣東省所有縣市區第一,比2018年增加40.52億元,佔當年深圳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