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勇士2歲女兒被鄰居砍死:兇手家長2個失誤引發情緒失控

2020-12-10 總裁老爸安全育兒

復盤貴陽大學生楊某突然暴怒將小區裡一對抗疫一線勇士的2歲女兒,用菜刀生生砍死的現場經歷(詳情看文尾連結)發現,在當天裡,2個無意中的應激刺激:先是來自學校或同學,然後來自楊某父親的無意刺激,雙重疊加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產生。

而悲劇發生的更深層次原因,還要追溯到楊某某在新入大學中,無法成功融入新環境時,家長與老師在教育引導上的聯合缺席。

剖析此案背後的深層原因。目的之一就是要幫助家長引以為鑑,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

當天的2個刺激

據貴陽警方通報介紹,犯罪嫌疑人楊某某就讀於廣東某高校,其因病休學在家。3月15日案發當天,楊某某情緒波動較大,其父楊某經過與其交流談心後,才發現孩子在校讀書期間的人際關係緊張,學習生活不愉快。

在其父與校方電話溝通過程中,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從自家廚房裡拿了菜刀衝出家門,竄至小區平合處將正在玩要的被害人劉某連砍5刀致死!

從心理學意義上分析,報復社會的心理一般源於在現實中的刺激事件給當事人的內心帶來衝擊和影響,而當事人在自我的心理防禦機制下,加上個體存在的認知方式偏激,容易衝動等人格缺陷,從引發極端行為,通過「補償反應」去報復他人和社會。

在當天,楊某某一共有兩次現實的應激刺激。

楊某某第一次的情緒劇烈波動,應該是受到學校中的某些信息的應激刺激導致。因為楊某「因病休學在家」的原因之一是其在學校裡人際關係差,融入環境不成功。

這個時候,楊父的第一步做的還不錯,「與其交流談心。」

但此後,楊父得知孩子在學校的不如意時,當場直接「與校方電話溝通」的這個舉措,卻是將楊某某推向了犯罪深淵的一種錯誤行為。

因為楊父的這個錯誤行為,也是直接導致了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暴走殺人的根本原因。

這種情緒失控的背後則是楊某某心理二次創傷的應激表現。

為什麼楊父打給學校的電話,會對楊某某產生心理二次創傷?

「這如同一個人手指有了傷口後,應該先讓手指自我修復慢慢癒合。而不是過一會再撕開傷口,過一會再撕開傷口。這種行為會導致創傷加劇變得更嚴重。」有專業人士這樣分析。「心理上的創傷恢復也是同樣的原理。」

楊父當場打電話給學校的行為,其實是再一次刺激了孩子內心。導致當天第二次的應激。

讓長期累積的嚴重心理問題,在瞬間裡暴發。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在與孩子交流完以後,不要急著去向學校求證。而是繼續耐心地幫孩子一起,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甚至可以陪他去戶外,通過運動來緩解一下孩子的心理壓力。

待其心理癒合或情緒真正平復下來後,再悄悄聯繫學校進行相關的溝通與協調工作。

新環境裡,家長與學校的雙雙缺席

據相關介紹,楊某某是廣東一大學的大一年級新生。他剛經歷了高考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學。成為了一位「天子驕子」。對於大學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但在實際中,卻發生了與寢室同學、老師、宿管關係緊張的全面人際關係失敗的問題。

這種巨大的心理反差,以及持續較長時間得不到改善的應激刺激,從而導致楊某某的嚴重心理問題積累,最後甚至「因病休學」。

楊父一直到在其病休在家,發生「情緒波動」後,才開始發現問題存在。

這說明,在過去半年多的時間裡,不僅是家長對孩子在新環境裡的日常學習、生活的關心與交流,即不充分、也無效。

同時,學校在新生入學的心理輔導與幫助也是不到位的。

尤其是楊某在行兇後嘴裡卻不斷喊著「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的行為上,可以看出,楊某某在學校新環境中的不適應及其它的應激刺激,使得他在人際關係等方面的應對上,不夠理性甚至失控,這反過來又加劇了人際關係的惡化。

但楊某積攢了這麼長時間的嚴重心理問題,甚至要「因病休學」。說明了學校與老師在這方面上是沒有盡到責任的。沒有幫助學生尤其是新生,開展相對有效的情緒疏解與引導工作。

而這個過程中,只要學校老師或家長多用心一些,就能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就不會出現後面的楊某某突然暴走殺如果童的惡性事件發生。

學生的第三個心理關鍵期

從發展心理學上看,一個人的求學成長路上,有兩道心理成長的關鍵大關,家長們都會極度重視和全力引導:一個是初入幼兒園時期,一個是幼升小時期。

第一個心理挑戰應對,是怎麼樣讓孩子從一個單純的家庭環境,成功順利地融入到集體與社會中去。

第二個心理挑戰應對,是幫助孩子由玩耍為主階段,順利進入到學業競爭階段。

現在看來,還得加上第三個挑戰——從高中到大學這一個關鍵節點。

一般的學子們,在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後,都為以為一朝金榜名考上大學後,生活裡會從此全是一片的美好與燦爛,甚至從此「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但實際上,大學校園只是成年社會的一個提前預演。除了學業之外,學子們還要學習怎麼應對融入校團、人際關係、職業規劃等方面的更多、更難的挑戰與成長。

只是,很多家長們本身其實也沒有做好這方面調整與準備。往往仍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健康。

從而導致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們在應對這個環節挑戰上的不順利與不成功。

而楊某隻是其中的一個極端失敗的個案。但並不是孤案。比如,北大吳謝宇弒母案;雲南大學馬加爵連殺4名同學案;旅日留學生弒母案;復旦大學飲水機投毒案等等。

2歲女童在小區玩耍被鄰居砍死 家長要學會這4招應對惡性突發傷害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胡亂殺人,致使抗疫一線勇士的2歲女兒無辜身亡。怎麼判?
    3月15日下午3點40分左右,小女孩劉某某和抗疫一線媽媽在小區樓下正在玩耍,此時,受了父親「有本事,你去殺人放火」一句刺激的犯罪嫌疑人,19歲大學生楊某某拿著把菜刀從樓上衝下來,從小女孩媽媽背後繞過去,突然將小女孩劉某某按倒在小車上,用菜刀照著小女孩的頭連砍五刀;無辜的小女孩劉某某倒在血泊之中
  • 19歲大學生為洩憤砍死2歲陌生女童:抽刃向弱者,是人性最大的悲哀
    在我以為一切都在不斷向好的時候,卻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貴州19歲大學生持刀將素不相識2歲女童砍傷致死。」根據目擊者描述,事發時,遇害女童騎著踏板車在看其他孩子玩鞦韆,突然,一名身穿睡衣,手提菜刀的年輕男子衝過來,對著女童的頭部狠狠砍了5刀。
  • 貴陽一大學生持刀殺害2歲女童,刀刀致命
    在其父與校方電話溝通過程中,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從自家廚房裡拿了一把菜刀衝出家門,竄至小區平臺處將正在玩耍的被害人劉某某頭部砍傷。目前,犯罪嫌疑人楊某某已被清鎮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案件正在進一步依法辦理中。
  • 女兒半夜發高燒,嘴裡念叨「鉛筆盒」壞了,媽媽打開後情緒失控
    女兒半夜發高燒,嘴裡念叨「鉛筆盒」,媽媽打開情緒失控莉莉的父母因為性格不合的原因,所以便在她5歲的時候離婚了,離婚之後莉莉跟著媽媽到了另外一個地方生活。本來媽媽為了莉莉不想再婚。但是卻遇到了王先生,兩人情投意合,並且王先生答應一定會照顧好莉莉,所以媽媽便嫁給了他。
  • 老爸輔導作業情緒失控,竟點燃練習簿,差點燒了鄰居家
    不少父母和子女鬥智鬥勇、卻把自己也弄得個雞飛狗跳,甚至險些釀成大禍!12月14日晚上,上海一小區上演驚險一幕:一位家長輔導孩子功課時情緒失控,一氣之下點燃筆記本>並將燃燒的筆記本丟下樓,差點燒了鄰居的家!
  • 貴陽一19歲大學生殺害2歲女童,其母親還是抗疫的一線護士
    導語:3月15日下午,貴陽清鎮市一名19歲男子持刀殺害一名兩歲女童。只是可憐了才2歲的孩子,手無縛雞之力,他明明可以有美好的未來,最終卻。19歲,可以判刑了!受害人才2歲!怎麼可以下得去手,疫情還沒過去呢,你這個人就出來禍害人間了,你配得起「大學生」這三個字嗎,已經成年了,可以為自己的行為付最沉重的代價吧。
  • 輔導作業情緒失控,爸爸點燃本子丟下樓,差點燒了鄰居家…
    12月14日晚上, 上海一小區上演驚險一幕: 一位家長輔導孩子功課時情緒失控, 一氣之下點燃練習簿 並將燃燒的練習簿丟下樓,
  • 女兒被親媽虐待傷口化膿:把孩子當情緒發洩工具的家長,甚是醜陋
    從5-11歲這個階段,我做了整整六年的留守兒童,雖然舅舅和舅媽待我很好,但我對父愛和母愛的渴望依然很濃烈。小時候這種安全感的缺失,讓我如今特別重視自己對女兒的陪伴。母愛,在世人眼中都是神聖的,是不計較得失的,是永遠值得被歌頌的。是的,大方向絕對沒錯,但依然有一小部分母親,枉為人母,成了打壞一碗湯的那顆老鼠屎。
  • 輔導兒子作業情緒失控!這個爸爸竟然一怒之下點燃練習簿……
    12月14日晚上,滬上一小區上演驚險一幕:一位家長輔導孩子功課時情緒失控,一氣之下點燃練習簿並將燃燒的練習簿丟下樓,>差點燒了鄰居的家!在事發小區,許多居民聽說了這一情況,事情發生的起因很簡單:家住該小區的一對夫妻正在給小學四年級的兒子輔導作業,但是沒想到的是,孩子頑皮不聽管教,30多歲的父親勃然大怒,將一本練習簿點燃後放在陽臺外燃燒。
  • 「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情緒失控的父母多可怕?
    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影響1、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我們知道,孩子對於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加以觀察、學習、模仿,如若家長總是情緒失控,打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便學會了這樣的處事方式。孩子在面對其他很多事的時候,往往也會變得十分暴躁,卻找不到問題的根源。
  • 女兒半夜發高燒,嘴裡卻念叨「鉛筆盒壞了」,媽媽打開後情緒失控
    女兒遭遇家庭暴力卻不敢說,媽媽知道後淚如雨下只有6歲的芳芳,小小年紀爸爸媽媽就因為性格不合離婚了,她跟著媽媽一起生活。媽媽離婚後帶著芳芳到了一個新地方重新開始了生活,又要工作又要獨自一個人帶孩子,確實勞累辛苦。
  • 6歲女兒獻上「萌畫」,為抗疫一線媽媽送祝福
    10日,6歲的蔡思淼撥通了媽媽的電話,為媽媽送上祝福。聽到女兒的聲音,頃刻間,越豔雙眼噙滿幸福的淚水。越豔是長沙市婦幼保健院的一名護士,3月2日接到上級通知,和蔡麗霞、黃勝汝、宋曉童一起奔赴抗疫一線戰場。知道媽媽在抗疫一線,6歲多的蔡思淼懂事地要為媽媽畫一幅畫:"我要畫最漂亮的媽媽,打贏最漂亮的仗。"
  • 家長衝動引發悲劇,讓孩子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平時這種做法要不得
    向明錢9歲時的一天,和鄰居家小男孩在家門口往小水溝扔石子,因為飛濺的水花濺溼了彼此的衣服,兩人因次發生爭吵,兩人的吵罵驚動了小男孩的奶奶,這位奶奶不但訓斥了向明錢,還推搡了他幾下,恰好被向明錢的姐姐看到。於是姐姐就上前理論,為什麼打孩子?
  • 老者砍死檢察官6歲兒子
    6歲的煊煊幼兒園放學後,被當檢察官爸爸鄧某開車接走了。後來發生的悲劇徹底給幾個家庭帶來了無法抹去的傷痛。2019年3月29日,鄧某開車前往湖南新邵老家解決與鄰居宅基地排汙井歸屬引發的矛盾。隨行的有6歲的兒子煊煊和自己的姐姐。
  • 作曲家王懷堅教授創作「抗疫三部曲」 獻給奔赴一線的抗疫勇士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關鍵時刻,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理事、廣州市音樂家協會音樂創作委員會副主任王懷堅教授傾情創作 " 抗疫三部曲 " ——《因為你的愛》《風中的木棉》和《平安回家》,獻給奔赴一線的抗疫勇士。據介紹,王懷堅教授是二級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教授。
  • 女兒半夜高燒不退,迷糊中一直念叨「鉛筆盒」,媽媽打開情緒失控
    琪琪在女兒出生不到半年就離婚了,之後一人帶著孩子生活,後來經人介紹和一個看著憨厚老實的人結合到了一起,共同照顧女兒。本來以為能彌補孩子缺失的父愛,自己的負擔也能減少些。可誰知,有天半夜女兒高燒不退,半夜迷迷糊糊的一直念叨鉛筆盒壞了,開始琪琪並沒有在意,可後來女兒情緒越來越激動,始終念叨鉛筆盒壞了。
  •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線的勇士們
    新華社武漢2月24日電題: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線的勇士們新華社記者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危機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英勇奮起。84歲的鐘南山院士逆行武漢、義無反顧;73歲李蘭娟院士進入重症病房、挺身一線……「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一番話,盡顯共產黨員擔當。「入黨誓詞裡有一句話——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 「媽媽我好痛」,4歲女兒回家後抓緊褲子,脫下褲子後媽媽失控
    「媽媽我好痛」,4歲女兒回家後抓緊褲子,脫下褲子後媽媽失控給孩子挑一個好的幼兒園,是很多家長想做的事情,因為現如今關於幼兒園的負面報導並不少,很多家長如果不找一個讓他們省心的幼兒園,很容易在上班途中一般想孩子的事情而走神
  • 臺灣內湖隨機殺人案兇手亂刀砍死4歲女童,為何三審均逃過死刑?
    2016年臺灣3歲女童「小燈泡」當街被砍死一案震驚兩岸,小燈泡媽媽王婉諭在2019年底辯論終結時,請求法院判處兇手王景玉死刑。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又稱王景玉隨機殺人事件、內湖殺童案、內湖隨機尾隨殺人案、小燈泡事件等,為2016年3月28日上午11時許發生於臺灣臺北市內湖區的一宗隨機殺人事件,造成一名4歲女童死亡。
  • 你情緒失控的樣子,都進入了孩子的靈魂,成了孩子性格缺陷的推手
    知名作家、出版人洪晃推薦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時拍的一個視頻,她的核心觀點是:「中國式家長,拒與孩子溝通,固執維持自我人設。」並解釋:「我在看這個劇的時候,最有感觸的一點,就是家長有什麼事情,應該直接跟孩子講。」還現身說法,說自己就出身在一個父母離婚的家庭裡,當時父母沒有告知自己實情,但自己是有感覺的,所以10-12歲一直過著焦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