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現如今已經不再提倡「棍棒式教育」,但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在氣頭上,為了讓孩子長記性,往往還是會選擇打罵的方式去管教孩子。
殊不知家長如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危害要遠大於益處。
上周末和閨蜜逛商場時,剛從二層的扶梯上到三層,便聽到了一陣小女孩的哭喊。聞聲我和閨蜜都決定要前去探個究竟。
結果上了三層後,只見在一家玩具店的門口,有一個看模樣6歲左右的小女孩跪坐在地上哭喊,而她的媽媽則是在一旁正對她各種拳打腳踢。
小女孩邊哭邊求饒:「媽媽,求求你不要打我,我不要了還不行嗎。」如果不是聽到小女孩的哭喊,相信任何一個在場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是一對母女。
在問過玩具店的店員後得知,原來小姑娘非常喜歡店裡的一個毛絨玩具,於是便拽著媽媽跑到毛絨玩具前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要這個可以嗎?」
在得到媽媽的拒絕後,小女孩仍不願離開,媽媽見此頓時發作了起來,開始對孩子各種打罵。
其實像這種一言不合就打罵孩子的家長並不在少數,選擇以打罵的方式讓孩子聽話確實能夠立即得到想要的效果,但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管教之下,很可能會出現問題。
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影響
1、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
我們知道,孩子對於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加以觀察、學習、模仿,如若家長總是情緒失控,打罵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便學會了這樣的處事方式。
孩子在面對其他很多事的時候,往往也會變得十分暴躁,卻找不到問題的根源。
2、孩子變得不自信
情緒失控的家長就像是一顆炸彈一樣,無論任何事都可能會成為他們爆炸的導火索。
當家長長期用失控的情緒面對孩子時,很可能會引起孩子對自己的懷疑「我是不是做的不夠好、是不是有出錯的地方」,從而導致孩子產生不自信以及缺乏安全感。
家長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1、深呼吸,讓情緒得以平復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種種問題出現是在所難免的。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時,家長首先要進行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冷靜、平復下來,然後再心平氣和的去處理孩子的問題。
2、要學會尊重孩子,並進行正確溝通
有很多家長都會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孩子必須要聽從自己。然而孩子們即便年齡再小,他們也同樣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家長要學會去尊重他們。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要能夠心平氣和、以朋友的姿態去和孩子進行溝通,而不是一味的以暴力相對。
每一個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其背後都離不開家長正確的管教,家長情緒失控打罵孩子,最終所能夠得到的往往只是親子關係破裂。
由此可見家長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