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打了媽媽,我不買了」6歲孩子痛哭求饒,家長失控有多可怕?

2020-12-14 BaBa很忙

我們總是把孩子比喻成祖國的花朵,他們是那麼的天真可愛,那麼的朝氣蓬勃,值得每一個人去呵護,去關心。

尤其是作為孩子的父母,就更應該竭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一切,盡全力去保護孩子,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這一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幸運地擁有父母之愛,在一家商場裡,一個6歲孩子的哭聲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

在孩子的身邊,一個30多歲的女人雙手叉腰正氣勢洶洶地看著他,孩子大聲哭喊著:「媽媽,我不買了,你別打了!」

據旁邊一位店員說,這個小男孩應該是看上了一個玩具小汽車,他不停地央求著媽媽幫他買,可是媽媽一直在拒絕。

不過小男孩並沒有死心扯著媽媽的衣服久久不願意從貨架前離開。這似乎惹怒了媽媽,很快就聽到媽媽大聲責罵他的聲音。

後來這位媽媽越罵越激動,最後乾脆抓起孩子拳打腳踢,還一腳把孩子踹倒在地上。

男孩或許是摔疼了,又或者是從來沒有看過媽媽生這麼大的氣,才會不斷地向媽媽求饒,希望媽媽能夠手下留情。

可是媽媽不僅沒有手下留情,反而是越打越重,好在後來旁邊的人實在看不過去了,上前制止,才讓這位媽媽終於停手。

不過雖然停手了,但是媽媽嘴裡還在不停地罵著孩子,完全不顧這麼多圍觀,只是在不停地發洩著自己不滿的情緒。

01父母容易情緒失控,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1、導致孩子性格懦弱自卑

如果父母總是責罵孩子,不管孩子做什麼都能找到指責他們的理由,那麼必然會導致孩子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

他們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好,所以才惹父母生氣,久而久之孩子便會變得自卑,不再相信自己。

這甚至還會導致他們不敢去嘗試新事物,因為害怕一旦犯錯又會被父母責罵,漸漸的孩子就會變得膽小懦弱,從而與很多機會失之交臂。

2、導致孩子失去安全感

孩子從剛出生時就對父母有一種本能的依戀,在小時候,孩子們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大部分是由父母給予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種安全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安全感強的孩子,才會活出最真實的自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但是如果父母總是不停的指責,甚至打罵孩子,那麼孩子的安全感自然會缺失,導致他們很難適應社會。

3、導致孩子產生叛逆心

孩子都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但是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身上找缺點,不停地否定孩子,甚至用暴力的方式毆打孩子,那麼孩子很可能會走上極端。

他們認為既然自己怎麼做父母都不滿意,那麼不妨破罐子破摔,他們會把怨恨深深地埋在心底,一旦找到合適的機會,便會釋放自我,用叛逆的行為作為對父母的報復。

02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學會尊重孩子

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即便孩子有些時候做得不夠好,父母也只要點到為止,適當指出就好,尤其是在公眾場合更是要學會尊重孩子。

和孩子耐心的溝通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這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做到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和孩子成為朋友,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

2、以身作則

孩子總是喜歡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因為在他們看來父母就是生活中的榜樣。很多父母對孩子有著很高的要求,但是卻從來不會規範自己的行為。

這只會給孩子產生負面影響,讓孩子同樣出現錯誤的言行,父母只有以身作則起到榜樣作用,才能給孩子正面的教育,讓孩子變得更好。

相關焦點

  •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了」,6歲女孩痛哭求饒:父母失控有多可怕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6歲的女兒向媽媽提出了一個這樣的要求。因為商場上有一個非常漂亮的芭比娃娃,孩子特別希望李女士能夠滿足。可是李女士覺得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這樣的芭比娃娃家裡面已經有很多了,於是就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
  • 「我不買了!你別打了!」孩子超市跪地痛哭:失控的父母太可怕
    「我不吃了,你別打了!」孩子跪地求饒:失控的父母有多可怕?曾經聽說過這樣的一個事情,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6歲的小姑娘玥玥跟著爸爸媽媽逛超市,本來父母只是想去買點日用品,結果玥玥走到零食區就走不動了,非要買糖吃。
  • 「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情緒失控的父母多可怕?
    雖然說現如今已經不再提倡「棍棒式教育」,但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在氣頭上,為了讓孩子長記性,往往還是會選擇打罵的方式去管教孩子。殊不知家長如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危害要遠大於益處。聞聲我和閨蜜都決定要前去探個究竟。結果上了三層後,只見在一家玩具店的門口,有一個看模樣6歲左右的小女孩跪坐在地上哭喊,而她的媽媽則是在一旁正對她各種拳打腳踢。小女孩邊哭邊求饒:「媽媽,求求你不要打我,我不要了還不行嗎。」如果不是聽到小女孩的哭喊,相信任何一個在場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是一對母女。
  • 「回家別打我」!杭州小學生家長會前寫求饒信擺課桌上
    「回家別打我杭州小學生家長會前寫求饒信擺課桌上 12月23日,據浙江日報,杭州有家長爆料開家長會時在課桌上發現孩子寫的求饒信。「回家別打我」等求饒文字寫於座位立牌背面。網友感嘆:人間真實。
  • 「媽媽別打我,我不要玩具了」,女孩大哭求媽媽,家長失控多嚇人
    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要太過於寵溺孩子,也不要在裡邊的長輩太過於。你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長大以後不聽父母的話,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主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應該批評,但要注意不要太過於激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否則會適得其反。
  • 「媽媽,求你別打了,抱抱我」,無法克制的脾氣,事後不會痛嗎?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遇到孩子不聽話或者做錯事怎麼辦?很多家長都會選擇最直接也是所謂的最「有效」的方式——打。家長普遍都會認為,孩子只有知道怕了才會真的長記性,所謂的耐心教育,那都是育兒專家在紙上談兵。試問誰在盛怒之下還能夠保持所謂的冷靜呢?但是家長放任「怒氣」這匹瘋馬肆意衝撞,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將是巨大的。
  • 孩子哭喊著:「媽媽別打了,我聽你的」;真的別再逼孩子了
    ——梁啓超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每個家庭的寶貝疙瘩。有小孩的家庭,總缺不了哭喊打鬧,但伴隨的也是他們最天真無邪的歡笑,回想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狀態,真的很讓人追憶。然而現在的孩子是有多苦啊!有次見到鄰居教育孩子,小孩哭喊的可憐勁,我是真的感慨。
  • 3—6歲的階段很關鍵,孩子有這4種行為該打就得打,別慣著!
    朋友小靜有一個兒子叫牛牛,我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所以我也是看著她兒子長大的。牛牛一兩歲的時候很是可愛,白白胖胖的特別招人喜歡,但從三歲左右開始,牛牛就像是變了個人,脾氣越來越大,只要是想要的東西,不買就立馬大哭大鬧,但是小靜認為,這是小孩子的天性,長大就好了。
  • 6歲女兒被洋娃娃嚇哭:娃娃對著我笑,這3類玩具別再給孩子買了
    6歲女兒被洋娃娃嚇哭:娃娃對著我笑,這3種玩具要避免有些父母疼愛孩子,會給孩子買各色各樣的玩具,但是往往就忽略了玩具身上隱藏的"危險",這些危險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敏敏一直想要買一個漂亮的仿真洋娃娃,但是因為孩子已經有了很多的玩具,媽媽就沒有同意敏敏的請求。
  • 一部真實的影片告訴你,你情緒失控的樣子,在孩子眼裡有多恐怖
    前些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則臺灣的影片《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視頻運用了VR技術,可以讓人以第一視角看到孩子眼中父母情緒失控的樣子。影片開始,有些調皮的小男孩拿著玩具槍射擊其他玩具小人,在一旁的父親開始追著孩子大聲訓斥,一邊追一邊揚言要揍孩子。
  • 6歲女童被母親鉗掉牙齒、掰碎胳膊:為人父母不用考試,有多可怕?
    因為9天才被送醫,童童身上有多處感染,頭部毛囊已經壞死,無法再長出頭髮!童童媽媽解釋,孩子是洗澡時被開水燙傷,又滑了一跤才骨折的。直到手術前十分鐘,童童才把真相告訴了姥姥:她的胳膊,是媽媽的男友掰碎的!
  • 這6句話最傷孩子心,爛肚子裡也不能說,家長別讓孩子遍體鱗傷!
    真是白養你了,你知不知道我和你爸工作多辛苦,在你身上投資了多少錢,你就是這麼回報我們的嗎?」然後便聽到撲通通的把書扔到地面上的聲音,無疑,一定是這次孩子又沒有考好,讓林姐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能她是覺得恨鐵不成鋼,也是覺得自己心裡不平衡。
  • 可怕的2歲,孩子究竟怎麼了?家長該怎麼陪TA度過?
    文|全文共219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有位媽媽在群裡說,我家孩子2歲了。其他媽媽們則高呼:「恭喜加入『可怕的2歲』!」聽到2歲,屏幕前的你或許暗自竊喜,世界上又多了一位即將瘋掉的老母親……2歲的孩子有什麼特點?你以為他鬧起來就只是嘟嘟嘴?
  • 4歲男孩抱著蒸熟的螃蟹火了,放聲痛哭打動媽媽:吃一口就沒事了
    1.4歲男孩抱著蒸熟的螃蟹火了,放聲痛哭不肯撒手:它是我的好朋友寵物:螃蟹烹飪方式:蒸前些天,4歲男孩雷力的家裡來了五隻新客人,它們是海鮮中的美味等到晚飯時,雷力看到桌上的螃蟹,瞬間放聲痛哭,緊緊抱住螃蟹不鬆手,同時埋怨媽媽道:「你怎麼把我的好朋友蒸了!
  • 女兒半夜發高燒,嘴裡卻念叨「鉛筆盒壞了」,媽媽打開後情緒失控
    女兒遭遇家庭暴力卻不敢說,媽媽知道後淚如雨下只有6歲的芳芳,小小年紀爸爸媽媽就因為性格不合離婚了,她跟著媽媽一起生活。媽媽離婚後帶著芳芳到了一個新地方重新開始了生活,又要工作又要獨自一個人帶孩子,確實勞累辛苦。
  • 6歲女兒被活活打死,真相太心碎:世上只有媽媽好,是最大的謊言
    一、6歲女兒被活活打死,真相太心碎每一個小寶貝的出生,必然夾雜了眾多親人的美好祝願,特別是在媽媽肚子裡懷胎十月,血脈相連的那份情感獨一無二,是誰都替代不了的。可是,就因為生活中孩子的調皮搗亂,就因為他們不經意犯的小錯誤,就因為他們達不到大人的期望……所以,他們小小年紀就承受著父母的惡言相向和拳打腳踢,著實令人心疼。就像在網上看到的一條新聞,6歲大的女孩因吃飯慢竟被媽媽活活打死!
  • 女子將2歲兒子從14樓摔下,孩子死後痛哭:我想我的孩子
    雖然,當時有小區居民叫來醫生,救助被扔下的孩子,但是年僅2歲的孩子最終還是不治身亡。目前,醒悟過來的李某,萬分後悔,每天都會因為愧疚與思念孩子,失聲痛哭,痛苦萬分。據知情人透露,李某與丈夫爭吵並非因為什麼大事,無非是一些生活瑣事。如果當時雙方多一分忍讓,或許事情也不至於變成這樣。
  • 這7種「毒玩具」已經上了黑名單,家長別給孩子買了,白白浪費錢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家中有了孩子之後,父母需要操心的事情也就多了起來,不僅要操心孩子的溫飽問題,在其他一些事情上也需要格外的操心,比如說孩子的學習教育、飲食健康以及成長安全等問題,都在無時無刻困擾著父母。
  • 李玫瑾教授: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6歲前家長要「狠心管」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曾看過一篇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博士寫的文章:《養育孩子:6歲前用心,6歲後省心;6歲前省心,6歲後操心!》這讓我一下子想起李玫瑾老師也特別看重6歲之前對孩子的教育,她曾說過:孩子6歲前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在孩子六歲前對他說「不」!……那麼,孩子6歲前,為什麼要「狠心管」?
  • 13歲男孩救人後幫撿鞋溺亡 媽媽痛哭:他知道助人為樂
    13歲男孩救人後幫撿鞋溺亡 媽媽痛哭:他知道助人為樂時間:2020-10-23 20: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3歲男孩救人後幫撿鞋溺亡 媽媽痛哭:他知道助人為樂 10月22日上午, 記者接到一位媽媽的特殊來電, 她想給她13歲的兒子, 申請一份正能量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