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打我,我不要玩具了」,女孩大哭求媽媽,家長失控多嚇人

2020-11-22 騰訊網

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要太過於寵溺孩子,也不要在裡邊的長輩太過於。你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長大以後不聽父母的話,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主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應該批評,但要注意不要太過於激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否則會適得其反。

案例:

小李有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因為女兒是在校裡結婚後三年才要的,所以小李和家人對待這個女兒是百般呵護,甚至可以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女兒從小喜歡什麼,父母就給買什麼,想吃什麼,父母就給做什麼,女兒往東,父母從不回來往西。

這樣就造成了女兒從小囂張跋扈的性格,只要父母做的事情一點兒都不隨女兒的心願,女兒就會撒潑打滾。是你有的時候還會大哭不止 ,起初父母會很害怕孩子哭,總是哄孩子,每件事情父母都會給孩子找臺階下。漸漸的小李認為這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了孩子。

因為孩子已經從小養成了這種只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必須得到,所以現在小李認為想改成孩子的這種觀念很毛病已經來不及了,有的時候,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小李會跟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孩子冥頑不靈不聽從父母的勸告。漸漸的,小麗也就失去了耐心,每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小李都會破口大罵,甚至有的時候會跟孩子動粗。

想要一個芭比娃娃,但是家裡面已經有很多種芭比娃娃了,都是小李給女兒買的。而且這個芭比娃娃小李的女兒家裡有個一模一樣的。小李剛開始對女兒進行勸說,說家裡有個一模一樣的芭比娃娃,這個芭比娃娃咱們就不買了,回家我們一起玩那個吧。但是小李的女兒聽見這句話之後,乾脆就坐倒在地,大哭不止。撒潑打滾必須要買這個娃娃。周圍的人圍觀的越來越多,小李見狀乾脆就給了孩子一個耳光,孩子突然愣住了,隨後哇的大哭起來然後對著媽媽說:「媽媽不要打我了,我不要這個玩具了。」

其實小李在動完手之後也會很後悔,認為這麼小的孩子自己不應該跟孩子動粗,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小李應該認識到自己以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將孩子現在的行為習慣改過來才是長久之計。

如何改正孩子的行為習慣?

1.正確的引導孩子

父母應該從小的就正確引導孩子,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給孩子講一些好人好事來讓孩子在心裏面從小樹立起對價值觀的正確認識。

2.孩子犯錯誤時要及時改正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對孩子進行批評,但是要注意批評的尺度,以態度不要過於嚴厲。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讓自己及時的冷靜下來,也讓孩子冷靜下來。引導孩子分析犯錯誤的原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然後讓孩子慢慢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承認自己的錯誤。給孩子一定的時間來改正這個錯誤,這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的最基本的。

3.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

什麼,有的時候工作還很忙,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但是父母應該知道。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參與,孩子的成長也需要父母的呵護,所以點點滴滴都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應該及時陪伴在孩子身邊,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狀態,還有心裡想法,這樣才能夠更加了解孩子。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怎樣才能夠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了」,6歲女孩痛哭求饒:父母失控有多可怕
    剛開始她的媽媽還很有耐性的勸她打消買玩具的念頭,可以小女孩子的「堅持」,消磨掉了這位媽媽的全部耐心,這位媽媽的火爆脾氣立刻被「點燃」了,這位媽媽不顧周圍人的看法,對著小女孩拳打腳踢,小女孩疼得直哭,坐在地上一邊哭一邊央求媽媽不要再打她了。
  • 「我不買了,別打了」6歲女孩跪地求饒,情緒失控的父母多可怕?
    聞聲我和閨蜜都決定要前去探個究竟。結果上了三層後,只見在一家玩具店的門口,有一個看模樣6歲左右的小女孩跪坐在地上哭喊,而她的媽媽則是在一旁正對她各種拳打腳踢。小女孩邊哭邊求饒:「媽媽,求求你不要打我,我不要了還不行嗎。」如果不是聽到小女孩的哭喊,相信任何一個在場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是一對母女。
  • 「媽媽,求你別打了,抱抱我」,無法克制的脾氣,事後不會痛嗎?
    孩子一邊哭一邊向媽媽求饒:媽媽,求求你別打了。可是當時媽媽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手上的拖鞋也一下一下地落在了孩子的身上,直到自己徹底解氣才停手,而孩子的頭部也受傷好幾處。因為不是第一次揍孩子,媽媽也沒當回事,怒氣衝衝的就讓孩子睡了,可凌晨4點卻被孩子的嘔吐身驚醒,這時候再看孩子,才發現孩子意識淡薄,渾身癱軟,不斷嘔吐,這才急忙送醫。
  • 華裔小女孩崩潰大哭,質問媽媽,為什麼我是中國人卻不會說中文
    視頻中,一名大概四歲多的小女孩蜷縮在媽媽的懷裡不停地哭泣。她的媽媽就問她:你為什麼這麼傷心?小女孩哭訴道:「因為我真的很想學中文。為什麼我不會?」媽媽接著又問她:「你為什麼想學中文?」小女孩抽泣著回答道:「因為我是中國人。為什麼我是中國人卻不會說中國話?爺爺奶奶都會說,但我們不會;我真的好想學中文,因為中文真的很有趣。我想和爺爺奶奶一樣會說中國話。」說到最後,小女孩不禁嚎啕大哭起來。
  • 「別打了媽媽,我不買了」6歲孩子痛哭求饒,家長失控有多可怕?
    在孩子的身邊,一個30多歲的女人雙手叉腰正氣勢洶洶地看著他,孩子大聲哭喊著:「媽媽,我不買了,你別打了!」據旁邊一位店員說,這個小男孩應該是看上了一個玩具小汽車,他不停地央求著媽媽幫他買,可是媽媽一直在拒絕。
  • 3歲男孩商場哭喊買玩具,媽媽拒絕直接急眼,網友:還好不是我媽
    今日話題:我們來聊一聊孩子一到商場看到玩具就要買,我們該怎麼辦?現在很多孩子都有特別多的玩具,但是他們總覺得不夠,一到商場看到新出的玩具就走不動路,哇哇大哭,甚至死纏爛打著就要買,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理性的買玩具成了每個媽媽們的必修課。
  • 「我不買了!你別打了!」孩子超市跪地痛哭:失控的父母太可怕
    相信每個做父母的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帶孩子出門時,孩子對路邊的玩具或零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說什麼也不肯走了,非常想買,這時候父母就要跟孩子鬥智鬥勇,哄上半天才把孩子哄走了,其過程真是有些心累。有時候家長沒了耐心,就沒這樣的好聲好氣了,甚至會對孩子進行當眾打罵。
  • 7歲女孩偷玩具媽媽報警:為什麼我勸你不要做一個「業餘家長」?
    一開始無論女孩媽媽和店員怎麼問,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認,媽媽於是想到了報警。在民警勸說教育下,小女孩終於承認,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裡條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一時沒忍住就偷拿了幾個。看到這個新聞,網友對這位媽媽的做法評論不一,有的贊同,有的反對。
  • 遇到別人家孩子搶自己孩子玩具起爭執,媽媽要不要管呢?
    之前就有一則新聞,講一位小男孩拿著自己的小車在一旁玩,家長在旁邊打電話,回頭發現孩子的小車在一位小女孩手裡。小男孩的家長頓時不淡定了,覺得是小女孩搶了孩子的玩具,便一把奪過玩具車,罵小女孩怎麼搶人家東西。
  • 「媽媽,我不要了」,孩子的「假懂事」,實際上是父母的不理解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父母都喜歡懂事的孩子,希望自家孩子走在商場裡,不要看見有趣的玩具就大哭大鬧,不買到手不回家;希望孩子乖乖上興趣班,回家乖乖寫作業練琴。
  • 「我媽兇我後又對我好!」媽媽的好脾氣,是孩子自信的底氣
    「太久沒開學,那個小女孩的名字我都忘記啦!我們在聊天的時候她告訴我的,然後我告訴她』我的媽媽才不會這樣呢』。」女兒正兒八經地回答著我。或許是覺得那個女生的媽媽很奇怪,為什麼要一會兒兇自己的孩子,一會兒又對自己的孩子很好。
  • 「媽媽,玩具娃娃晚上會唱歌」,媽媽聽後立即帶孩子去了醫院
    前兩天媽媽又在超市給他買了一個上電池會說話唱歌的奧特曼。牛牛別提多喜歡了,每天都抱著它玩。可是昨天牛牛起床後,驚恐地對媽媽說:昨天晚上我的奧特曼突然唱起歌來,唱了很久才停下來,媽媽以為牛牛在說謊就沒有理他。可第二天牛牛又說玩具奧特曼自己晚上又唱歌了,看到兒子的精神狀態很不好,媽媽這才當回事,趕緊跑進房間去找那個玩具。
  • 寶寶和玩具說話要不要擔心?媽媽這樣做,孩子越來越優秀
    其實,除了這個小女孩,相信不少爸媽在育兒過程中,都會發現,孩子有這種認為"萬物皆有靈氣"的心理。他們會和玩偶說話、聊天,還要餵它們吃的喝的。如果舊娃娃不見了,孩子們會大哭大鬧,買來新的也不要。孩子的這種心理到底咋回事?
  • 為啥孩子被「吼」還要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捨得嗎
    不得不承認,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讓父母非常暴躁的時刻,可能是一個玩具,也可能是一個零食,只要觸碰到「導火索」,家長們多半都會「炸」。而面對不懂事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會用大吼的方式讓孩子聽話,可這個時候,儘管孩子已經受了委屈大哭,他們依然還是會找「媽媽抱」。
  • 女孩往「下面」塞玩具,媽媽一句「不要臉」,成為孩子一生的陰影
    因為懼怕家長,孩子沒敢說,忍受了3個月的腹部不適。最終,父母因為發現孩子走路跛腳,才知道這件事。醫生給孩子檢查後,切開孩子的膀胱取出磁力珠。目前,孩子恢復得不錯,已經回家休養了。塞玩具的女兒這則新聞,讓錦鯉媽媽想起一個網友發來的私信。這位網友生了個女兒,從女兒剛出生之後,她就辭職了,在家做全職媽媽,就這樣把女兒帶到了六歲。
  • 「媽媽,我就要他手裡的玩具」孩子不合理要求,父母要如何拒絕?
    妞妞是個極其霸道的小女孩,在小區裡玩耍,看到別人手上拿的玩具,她就會死乞白賴地要玩,別人家小孩不給她玩,她就直接上手搶,搶不過就拉著家裡大人去幫忙要,再要不過來就躺在地上哭鬧不停。看到妞妞哭,很多家長就會勸自家孩子把玩具給她玩會,一次兩次妞妞就學會了這招,每次想玩別人家孩子的玩具,要不過來時就哭鬧,一哭鬧別人會覺得不好意思,就會哄孩子把玩具給她玩會。慢慢妞妞在家裡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說一不二,她要月亮,父母不敢給她摘星星。
  • 一部真實的影片告訴你,你情緒失控的樣子,在孩子眼裡有多恐怖
    前些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則臺灣的影片《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視頻運用了VR技術,可以讓人以第一視角看到孩子眼中父母情緒失控的樣子。影片開始,有些調皮的小男孩拿著玩具槍射擊其他玩具小人,在一旁的父親開始追著孩子大聲訓斥,一邊追一邊揚言要揍孩子。
  • 孩子看著新買的玩具發呆,媽媽趕緊過去關心,孩子:把它扔了吧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就應該聽家長的,不僅管得嚴格,還順著「家長」的心思來給孩子規劃未來的生活:覺得我都是對你好。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肯定需要我「指揮」才行,期待著將來的某一天可以成龍成鳳......作為家長該怎麼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呢?1、不要直接教會孩子,引導孩子主動尋找答案樂樂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小姑娘,一天媽媽給樂樂新買的玩具,是一個仿真電話。
  • 「媽媽,我很喜歡這個玩具」,孩子偷拿別人東西,家長如何處理?
    文 | 小言聊育兒(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2200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同事小林向我訴苦,自己的孩子不知怎麼回事,最近幾天每天去別的小朋友家玩時,總會偷偷地把小朋友家的玩具拿回來
  • 輔導作業情緒失控,媽媽打了孩子一巴掌,結果釀成悲劇……
    12月10日晚,嘉嘉磨蹭到9時才寫完作業,媽媽一檢查,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反覆講過的幾道題嘉嘉接連做錯。冷靜幾秒後,袁女士耐著性子給兒子講解,督促其改正。袁女士回憶,有一道錯題她講了好幾遍,抬頭一看兒子兩眼發直,明顯在走神,怒火一下躥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