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書不會消亡,因為我們需要確定感】
進入了移動互聯及數字時代,紙質書似乎被宣判了死刑,手機屏幕已經吸魂攝魄般奪取了人類的注意力,紙質書的購買、閱讀、收藏等行為彷佛不合時宜,面對如此困境,國內眾多書店面臨無法長期持續經營的難題,書店作為一種商業業態似乎越走越艱難。然而,源自臺灣地區的誠品書店在兩岸三地成功布局46家書店,其商業模式有其獨到之處,給書店的業態帶來一種新的生命活力。
誠品的三地布局
1989年,吳清友先生在臺北仁愛路圓環誕生了第一家誠品書店,誠品秉持人文、創意、藝術、生活的精神,是一家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書店。目前營運範疇已擴展至畫廊、出版、展演活動、藝文空間和課程、文創商品,以及捷運站、醫院、學校等各類型特殊通路之經營,並延伸至商場開發經營和專業物流中心建置等專業,誠品書店現在已成為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代表。
【市場布局】
臺灣42家:誠品信義旗艦店、誠品生活文化中心店、誠品敦南店、誠品生活松菸店、誠品生活新板店、誠品武昌店、誠品116、誠品天母忠誠店、誠品臺大店、誠品臺中中友店、誠品西門店、誠品士林店、誠品臺中新光三越店、誠品雙和太百店、誠品宜蘭店、誠品新竹店、誠品臺中金典店、誠品高雄大統店、誠品高雄大立店等;香港2家:尖沙咀梳士巴利道星光成2-3F、銅鑼灣軒尼詩希慎廣場8-10F;
蘇州1家:江蘇蘇州吳中區圓融天幕西街和右岸街交匯處(2015年11月29日開業);
上海1家: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上海中心大廈B1、52-53F(預計2016年開業)。
誠品1.0——弱勢二房東模式(臺北信義)
誠品做二房東,用品牌價值將商場的一部分場地轉租出去,靠商場租金獲利。臺北的信義旗艦店就是這種商業模式的典型代表。
信義店2006年1月1日開業,與臺北101大廈正對面。整個商場面積營業面積2.48萬㎡,地上6層,地下2層。其中書店位於2-4樓,面積約1萬㎡,其餘則是商場零售、餐飲美食、兒童天地等。
【盈利模式】
靠書店品牌帶動做二房東,從轉租出去的商場中獲利。
信義誠品店地理位置優越,每天的租金約為20萬人民幣,一年為7,300萬人民幣,租賃成本相對較高。誠品除了書店本身的一萬平方米之外,其餘部分作為商場,出租給其它品牌。從本質上講,誠品「書店」其實是不賺錢的,從而靠「商場」獲利,目前商場的營收早就超過書店,分別是七成、三成的比率。
誠品2.0——以文化產業撬動房地產(蘇州誠品)
誠品書店在經歷了虧損困局後找到了以品牌價值帶動的二房東盈利模式,成為臺灣文化產業的成功代表。大陸的許多城市政府及開發商紛紛拋出橄欖枝,誠品也具備了自主選擇的足夠底氣及主動性。第一家大陸誠品書店選址蘇州,這次誠品自己兼做地產開發商,以文化產業撬動房地產,從弱勢憋屈的二房東直接升格成為房東。
【商業模式】
蘇州開設首家大陸分店,低價拿地,自建商場經營。
項目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佔地2.69公頃,規劃總建築面積13.57萬平米,臺灣著名建築大師姚仁喜親自操刀設計,設有商場、誠品書店,美食餐廳和咖啡廳,還打造了畫廊、多功能視聽展演聽、實驗劇場、藝文空間等,未來還將引進各項文化活動,舉辦講堂和戲劇演出,將打造成一個集結文化、表演、藝術、商業、觀光以及人才培育,具有跨界綜效性的創意平臺。採用開放式的空間設計,結合蘇州園林特色,巧妙地將開闊的金雞湖風光引領至建築內,在建築與自然之間建構出完美的平衡。項目於2015年11月29日開業。
【蘇州誠品規劃】
裙樓共三層,規劃作為複合式書店文化商場,地下室共二層,分別作為停車與商場使用,四樓以上分為兩幢塔樓,規劃中、大房型湖景豪華精裝修酒店式公寓,2棟(總戶數250~300戶)高級公寓分別為地上26層和地上24層,產權70年。整體外牆建材以石材與玻璃帷幕為主,同時採用多項國家級節能新技術:空調地源熱泵、空調末端設備(空調)能源回收、冬季有效回收廚房熱排風、太陽能熱水系統、公寓使用三合一VRV系統與大量使用LED節能燈具。
蘇州誠品拿地模式
2009年,江蘇省委書記訪臺,與臺灣商界交流,將誠品書店引入江蘇,吳清友考察幾個城市後確定落戶蘇州,蘇州政府對誠品書店在選址和土地供應上給予大力支持,在金雞湖旁選址優質地塊並為誠品量身定製了土地使用規則:裙樓只能用文化商場建設。在政府的協調下,蘇州開發商圓融集團通過掛牌方式拿到該宗地,成交樓面價3,717元/㎡(為當年周邊同類項目地價的一半),然後將股權100%轉讓給誠品集團,誠品自己開發運營。無論是誠品還是圓融,其對外口徑皆稱該號地塊為兩家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綜合發展項目,誠品已經不單是「獨家經營者」,實質上已經成為項目開發商之一。
誠品3.0——強勢包租公模式(上海中心)
無需自己拿地建設,轉而成為強勢的包租公,被文化創意的商業地產項目以極低租金引入。
2013年6月份,誠品生活與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上海中心」與在臺北籤署租賃意向協議,將於2015年入駐上海中心的52、53層空中大堂及地下一層,預計總面積約6,500平方米,成為上海最高文化地標。
「上海中心」與誠品合作,是處於誠品的品牌價值核心符合「上海中心」旨在打造集合垂直小區、領袖商務和多元文化於一體的商務空間的定位。誠品書店將運用「上海中心」的垂直城市設計特色,透過不同的空間組合以及款待的心意,提供閱讀、文創服務與商品展售。其中52、53層以閱讀、感受、交誼與互動學習,打造文化對話與創作空間;而地下一層則以城市濃縮意象開展誠品生活的多元廣度,將美好生活的方式以獨特創新的樣貌呈現、推廣與傳達。
【誠品上海中心規劃】
上海中心由4個概念組成,集垂直社區、綠色社區、智慧社區和文化社區為一體,位於37層的觀復博物館和誠品書店共同構成上海中心文化社區的重要部分。
誠品生活租賃的空間位於地下一樓與第52、53樓,正式進駐後有望成為「全球最高的書店」。地下一樓位於地鐵連通口,經營複合式商場,第52與53樓以文化主題規劃。根據依現階段規劃,在B1及高樓層的營業面積中,文化、閱讀、展演將佔1/3,餐飲服務約15%至30%,其餘面積都將作為文創設計平臺,初步會在臺北、上海尋找年輕優秀的創作者,讓兩岸三地年輕人的作品被看見。
【延伸閱讀】
誠品之外,近幾年來,國內出現了諸如:方所、言幾又、覓、西西弗、德思勤、Page one、如斯等特色書店或書吧,他們各有特色,富有活力,經受了信息爆炸時代的衝擊和洗禮,探索出獨特的生存法則和生存模式,都值得學習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