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9月3日訊(通訊員 劉正毅 馮雪英)「開海啦!開海啦!」9月1日一大早,激動的煙臺市民奔走相告。「肥到流油」的螃蟹成了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餚。但是煙臺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螃蟹的生活環境離不開水和淤泥,又主要以水中浮遊生物或小魚蝦為食,所以體表、腮和肺部等可能攜帶肺吸蟲幼蟲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物質,如果吃了未蒸透熱透的螃蟹,就可能被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引發腹瀉。另外,吃了不新鮮或死亡較長時間的螃蟹,也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出現腹瀉。那麼如此美味卻又帶著陷阱的螃蟹,到底怎麼吃才能保證安全呢?別著急,煙臺市疾控專家從購買、烹煮、食用和儲存四個環節,分別來為我們支支招。
一是購買環節。最好選購活的新鮮螃蟹,而且最好是很活躍的,有活力的螃蟹說明新鮮且健康。新鮮螃蟹一般較重,在同樣大小情況下,較重的說明肉更多、蟹黃更滿。儘量不要選購死螃蟹,因為蟹死後,其體內會分解產生組胺,隨著死亡時間的延長,蟹體積累的組胺就越多。人攝入過多的組胺容易引發組胺中毒。
二是清蒸環節。清蒸最能保持螃蟹肉質的鮮甜和原汁原味,是做螃蟹的最佳烹調方式,同時也是最安全的方式。想要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再多吃一點,可以適當搭配薑絲、蒜蓉等食材一起清蒸,具有一定的驅寒消滯功效;在蒸前,一般將螃蟹置於清水中約1小時,給予它自然吐納的時間,可以將其體內部分淤泥吐出。另外在進鍋前,建議把螃蟹再清洗一下,重點把螃蟹腋下(腳和殼中間的部分)洗乾淨。這裡不需要太專業的工具,舊牙刷就可以;
三是「狂吃」環節。吃螃蟹時,少不了生薑的「陪伴」,可準備一些生薑末、生薑絲拌在醋碟內,用蟹肉蘸著吃,這是因為生薑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其性溫熱,正好可以與性寒的蟹肉相補。如果不小心吃到未加工徹底的螃蟹,生薑具有一定的殺菌、抑菌效果,還能幫助殺滅螃蟹體內殘留的細菌。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吃時必須除盡蟹鰓、蟹心、蟹胃和蟹腸四樣物質,因為其中含有細菌、病毒和汙泥等。
四是儲存環節。蟹蒸熟以後最好當頓吃完,不要保存。因為蟹黃富含高蛋白,熟了之後很容易變質,另外蟹肉含水較多,長時間的放置會導致水分流失,從而喪失蟹本身的美味。如果當頓實在吃不完的話,可待其涼透後裹上保鮮膜放冰箱內冷藏或冷凍,但冰箱裡存放的熟蟹最好不要超過1天,存的太久不僅影響口感也容易變質!特別注意的是,下次吃的時候一定要再徹底蒸透一次。
【來源:膠東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