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快,幾十年才一遇的雙節快要過去一個月了。回想起來過節時,親朋好友圍在一起吃喝的畫面還是很溫馨。大部分家庭的餐桌都會出現螃蟹,雖然隨著養殖技術的進步,我們在其他季節也能吃到螃蟹,但是肯定遠不如臨近中秋時節的螃蟹個大味美,膏肥黃多。螃蟹是非常有營養價值的,處理螃蟹時採取了不正確的烹飪方式會讓螃蟹的營養大打折扣,營養學家告訴你最正確的烹飪方式。
大家烹飪螃蟹的方式基本是清蒸,不需多餘的作料簡單去腥即可就能激發螃蟹本身的鮮味。營養學家認為清蒸確實是最好的烹飪方式,但是要注意螃蟹上鍋的時機,要水開了才下鍋,並且是肚子朝上放置。原因是冷水直接下鍋隨著水溫的升高螃蟹的營養也會加速流失、肉質變柴,肚子朝上放置是不讓蟹黃流出來,失去了螃蟹精華,那吃螃蟹的意義就沒了。除了烹飪方式要正確,挑選和清洗螃蟹時也是很重要的。
1. 購買活螃蟹
在購買螃蟹時,一定要選活的,死螃蟹在短時間內就能釋放有害物質,是不能吃的。還要注意某些黑心蟹販以次充好,用手代替螃蟹爪子在動給你一種錯覺:螃蟹是活的。因為現在螃蟹基本是綁著不能通過它的爪子來判斷死活,看它的眼睛,如果在動就是活得,動的不明顯或者不動的不要購買。
2. 清洗到位
首先活的螃蟹買回來時放在清水養一兩個小時,吐出胃中泥沙,不斷換水直到水不再渾濁即可。清洗螃蟹為了防止被夾,可以用一根筷子讓螃蟹夾住,因為螃蟹一旦夾住東西就不會松,利用這一點可以安全的刷螃蟹。除了螃蟹的外殼要刷,爪子與身體連接處、蟹毛要注重處理,因為螃蟹生活在湖底接觸泥沙和魚蝦腐爛屍體,這些地方容易藏汙納垢,並且刷螃蟹一定要在流水下進行。有一個小提示,如果不小心被螃蟹夾到,看皮膚表面有無傷口,只是有輕微壓痕用碘伏消毒即可;出現傷口最好去醫院問醫生是否需要打破傷風針,把安全放在第一。
網傳有很多關於吃螃蟹的注意事項,比如螃蟹和水果不能一起吃,認為螃蟹裡的五價砷遇到水果中維生素C會形成一種叫三價砷的有毒物質,就是電視裡經常看到的砒霜。但是這一說法早在2018年被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經過科學驗證是錯誤的。先不說三價砷的生成需要特定的條件外,達到致死量的砒霜需要吃幾十公斤的螃蟹才有可能被毒死。而我們正常一頓只吃幾隻螃蟹,無需擔心。拋開劑量談中毒都是在耍流氓。
不同地區的口味風俗不同,對螃蟹有著不同的做法,最出名的也是網上俗稱最鮮的螃蟹吃法——醉蟹。就是將生螃蟹泡在高度酒中,一段時間後拿出來直接吃。這個吃法不建議的,因為生螃蟹身上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和細菌,只是簡單用酒精浸泡不能完全將其滅活,所以不經過高溫消毒滅菌的螃蟹最好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