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羊駝體內的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2020-12-11 騰訊網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分子生物學·

大羊駝體內的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圖片來源:wikipedia

一項發表於《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在大羊駝(llama)中發現了兩種納米抗體,有望與人體ACE2受體作用,中和新冠病毒。駱駝科動物體內的納米抗體是一種只有重鏈的抗體變體,相比於人源抗體,它們小且穩定,製備簡單,因此常被用來替代傳統抗體。研究人員發現,大羊駝體內的兩種納米抗體(H11-H4和H11-D4)可以在細胞培養中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與ACE2受體的結合,從而阻止病毒感染細胞。其中H11-H4的效價尤其高,與人源抗體聯用還能增強中和能力。

註:大羊駝(llama)屬於羊駝屬,而大家更熟悉的羊駝形象(羊駝,Alpaca)屬於小羊駝屬。

·天文學·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外的巨型「手臂」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銀河系所在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Laniakea Supercluster)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在一項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到這個超星系團的外圍存在一個像手臂一樣、由星系組成的巨型南極牆結構(South Pole Wall)。該結構最緻密區域位於地球的南極方向,距離地球約5億光年,其向內摺疊區域距離銀河系約3億光年。研究顯示,南極牆結構和史隆長城(位於地球10億光年外)大小相當,離地球更近。但由於所在的區域特殊,受雲層和星際塵埃的遮擋,所以此前並沒有被觀測到。

·細胞生物學·

體外培養精原幹細胞,有望治療男性不育

精原幹細胞(SSCs)療法能用於治療男性不育,但精原幹細胞較難分離,且科學家一直無法確定它們的培養條件。在一項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單細胞RNA測序分析和細胞移植等技術,從睪丸中提取具有人類SSCs特徵的細胞,並進行純化培養。隨後,他們確定了培養具有SSCs特徵的、未成熟生殖細胞培養所需的合適條件,並發現使用關鍵的AKT通路抑制劑,能使細胞的培養時間延長2~4周。後續,他們將進一步研究如何增長精原幹細胞的培養時間,使其能投入臨床使用。

·行星科學·

月球的年齡或比預期的更年輕

圖片來源:Ron Miller

地球誕生後不久,一顆火星大小的原行星與地球碰撞(儘管碰撞方式仍有爭議),月球正是誕生於這一過程。這次撞擊還導致月球出現巖漿海、地核開始最後的分層。此前的研究認為,此次撞擊(即月球誕生)發生於45.1億年前。而在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中,德國研究團隊通過計算機模擬指出,月球巖漿海凝固需要1.5~2億年。結合對月球巖漿巖樣本的同位素定年,研究提出月球形成於44.25億年前,比此前認為的更年輕。論文還指出,該結果與通過鈾鉛定年得到的地球年齡相吻合,因此該年齡指向了地核的最後分層過程。

·材料科學·

高效且持久的太陽能液流電池

圖片來源:Wenjie Li

太陽能液流電池是一類兼具太陽能收集和儲存功能的電池,同時具備了光伏電池和液流電池的優勢。但由於目前效率不高,距離實現商業化還為時尚早。在一項發表在《自然-材料學》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具有較高太陽能轉化效率的滷化鈣鈦礦和具有良好穩定性的矽結合,用作光伏電池的材料,使得太陽能的轉化效率提高至20%以上,與之前的太陽能液流電池相比提高了40%。該系統可在數百小時和數百次充放電循環中保持高效率,同時保留大部分容量。

·健康·

壓力讓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高

在一天內,人體內的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水平通常會在早晨(6點-8點)升至最高,隨後開始下降,到凌晨(0點-2點)達到最低。而壓力和抑鬱是導致皮質醇水平偏高的2個重要因素。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與其體內的皮質醇水平具有直接聯繫:當患者體內的皮質醇水平較高時,他們的血糖水平更高。因此,壓力荷爾蒙或能在糖尿病的預防中發揮重要作用,而Ⅱ型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減輕壓力。

·科學家·

病毒學家曾毅院士逝世,曾分離出中國首株愛滋病病毒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曾毅,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曾毅從1973年開始研究EB病毒與鼻咽癌的關係,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學診斷方法,已在國內廣泛應用。從1984年起,曾毅開始進行HIV和愛滋病的研究,證明1984年HIV已傳入我國。1987年,他分離出中國首個HIV-1毒株。此外,曾毅院士建立了HIV的快速診斷方法。

·新冠疫情·

7月13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當前各國抗疫效果大相逕庭,世界疫情的「震中」仍然在美洲。一些國家走在錯誤的方向,應對疫情必須堅持基本公共衛生防控措施。12日各國向世衛組織報告確診病例超過23萬,其中80%的病例來自新增病例最多的10個國家,約一半的病例來自美國和巴西。

7月13日下午,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表示,經評估,北京豐臺區花鄉地區調整至中風險,目前北京市共有中風險地區7個。

7月1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5例(境外輸入5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5例(境外輸入3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110例(境外輸入87例)。

文:石雲雷、吳非、謝汝雨、張國榮、曾欣欣

編輯:石雲雷、吳非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在這種情況下,「草泥馬」向人類拋出了橄欖枝,消息令人振奮:學術期刊《細胞》5月5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羊駝身上可產生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羊駝血或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關鍵;而7月13日,《自然》子刊上又一項研究顯示,大羊駝體內的兩種納米抗體或能起到預防病毒感染的作用。
  • 新研究: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有望數月內臨床試驗
    英國研究人員13日在學術期刊《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發表論文說,實驗室研究顯示,源自大羊駝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有望用於開發新冠治療方法。大羊駝等一些駱駝科動物體內會天然產生大量結構簡單的小型抗體,這類抗體可用於製備更微小的納米抗體。
  • 住在熱搜上的羊駝又來了!Science揭示神獸體內納米抗體中和病毒
    9月,我們曾對發表於《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的一篇文章做了報導,該文章描述,來自瑞典的科學家在一隻名為「泰森(Tyson)」的羊駝(alpaca)體內成功提取出可中和新冠病毒的納米抗體(單域抗體)Ty1。研究者發現Ty1會附著在與ACE2受體結合的刺突蛋白上,從而有效中和病毒。表明Ty1納米抗體可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因此可以預防感染。
  • 羊駝抗體可滅新冠病毒?山西兩千羊駝「待命」,網友:快向我吐口水
    Winter是一隻披著深棕色皮毛,一雙細長腿,外加有著讓人嫉妒的長睫毛的雌性大羊駝(Llama)。「冬天」被注射了一種存在於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質,隨後產生抗體反應,這些抗體似乎能夠有效保護病毒攜帶者並消除病毒的威脅...遠古神獸「草泥馬」抗體可滅新冠?
  • 「天問一號」抵達發射場,「胖五」就位;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
    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之前曾發表在權威生物學雜誌《細胞》上的文章稱,羊駝可能是治療新冠肺炎的希望所在 英國《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雜誌14日發表了一項藥物發現:源自大羊駝(llama)的兩種小而穩定的納米抗體,可以在細胞培養中阻斷該病毒與人ACE2受體的相互作用,從而中和新冠病毒。 嗯,果然是「神獸」!
  • 疫情研究新發現,神獸羊駝抗體可消滅新冠病毒
    羊駝因其呆萌的外表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我國,羊駝更是因為其獨特的暱稱「草.泥.馬」而獲得了神獸的稱號,如果提到羊駝,大家的影像可能還停留在桀驁不羈的髮型、呆萌的表情、長長的脖子、和亂噴的口水上面,但是最近,比利時的研究發現,羊駝不負「神獸」之名,其體內產生的抗體竟然可以消滅新冠病毒。
  • 神獸羊駝喜立大功,或助人類消滅新冠病毒!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Cell》發表了新冠研究的最新報導。研究發現,神獸羊駝體內產生的抗體有望治療新冠肺炎。當年科學家發現給冬天注射這兩種冠狀病毒的S蛋白後,它體內可以抗生與S蛋白緊密結合的納米抗體(VHH-72)。今年已經4歲大的冬天再次徵戰新冠病毒,此處,應感謝大羊駝冬天無私的奉獻精神。
  • 神獸「草泥馬」立功 科學家在羊駝中發現抗體可消滅新冠病毒
    南美的羊駝被中國網友稱為神獸「草泥馬」,很久沒神獸的消息了,沒想到神獸還有立功的一天——比利時科學家在羊駝身上產生了抗體,能夠消滅新冠病毒。據外媒報導,比利時科學家日前在《細胞》雜誌上發表了論文,一隻名為「冬天」(Winter)的羊駝參與了冠狀病毒的研究,起初主要是用來研究SARS非典及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的,它產生了兩種抗體可以消滅這兩種病毒。目前肆虐的COVIDI-19也屬於冠狀病毒,科學家們證實羊駝產生的兩種抗體也可以用於新冠病毒,能夠消滅病毒。
  • 研究: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滅新冠病毒
    【研究: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滅新冠病毒】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消息,比利時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說,羊駝血液中的抗體有助於消滅新冠病毒。使用『羊駝抗體』的可行性,值得進一步研究。」1989年在布魯塞爾大學實驗室的一次意外發現,使研究人員了解到駱駝科動物駱駝、大羊駝和羊駝血液中抗體的不尋常特性。這些抗體最初用於愛滋病研究,後來證明在對抗多種病毒方面都有效果,包括最近暴發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
  • 中科院研發治療性抗體,能高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非人靈長類動物
    圖1:抗體CB6能夠有效降低恆河猴體內新型冠狀病毒載量及減弱肺部損傷截至2020年5月25日,全球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數已超過520萬,死亡人數超過33萬。但目前仍無特效藥物和疫苗用於治療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 一文揭開「抗體免疫」的面紗:中和抗體和疫苗的區別是什麼
    前不久,藥物方面也傳來好消息,能有效阻斷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被陸續發現,它被認為是候選療法之一,給人們帶來了新希望。5月5日,《細胞》雜誌發表一項新研究:比利時科學家發現羊駝體內產生的抗體可以消滅新冠病毒,並且效果良好。除此之外,美國新冠「曼哈頓計劃」的報告也特別強調了單克隆抗體的作用,稱其是最有希望的抗病毒療法。
  • 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消滅新冠!網友:不愧是「神獸」
    據《紐約時報》6日報導,近日,比利時科學家發現羊駝的抗體可以消滅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在當地時間5日在美國的《細胞》雜誌上發表了相關研究結果。該研究的作者,比利時根特大學分子病毒學家澤維爾賽倫斯博士指出,由於羊駝的抗體很容易得到控制並加以提取,因而這些羊駝的抗體可以與其他抗體(包括人類產生的新冠抗體)連接或融合,同時這些混合的抗體在上述操作過程中仍可保持穩定。簡單來說,這些羊駝的抗體對消滅新冠病毒方面十分有效!這無異於治療新冠,抗擊疫情的一劑良方。
  • 草泥馬原來是新冠病毒剋星?科學家發現羊駝血液含抑制病毒成分
    在中國被人冠以戲稱「草泥馬」的美洲羊駝外形有點像綿羊,一般在高原生活,羊駝被人工馴養超過6000年,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加帝國早期。羊駝可用於提供食物、燃料、衣物和運輸畜力。如今羊駝數量超過了三百萬,主要生存在南美洲。
  • 義大利3.3%的狗和5.8%的貓檢測到新冠抗體
    在義大利進行的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針對寵物貓寵物狗的檢測,樣本中3.3%的狗和5.8%的貓檢測到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然而,目前的防控措施僅僅針對人,而大量的研究事實表明新冠病毒(SARS-CoV-2)也能感染其他動物,這或有可能成為防疫的突破口。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研究: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滅新冠病毒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研究: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滅新冠病毒 2020-05-07 15:50:00
  • 《自然》:讓中和抗體具備疫苗特性?Vir合作揭示「加強版」中和抗體...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在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發方面,疫苗和中和抗體的開發是兩個重要的方向。如今多款候選新冠疫苗已經進入3期臨床試驗,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的3期臨床試驗也已經展開。通常,我們認為疫苗和中和抗體在保護人們不受新冠病毒感染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
  • 尋找中和抗體迎戰新冠肺炎:直接阻斷病毒入侵細胞
    康復期病人的血漿中的關鍵成分是免疫系統產生的某種抗體。抗體是一種蛋白質,它的分子量是氫原子的15萬倍。所有抗體都有Y字形狀的結構,像兩把「鉗子」,用來捕捉抗原。那對我們來說,抗原就是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是一種RNA 病毒,它的外殼上有刺突狀的S蛋白。
  • 核查| 抗體檢測能證明群體免疫嗎?
    6月18日,《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一篇對重慶市285名新冠感染者進行的追蹤研究,發現約90%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後2個月總抗體水平會降低70%以上,其中無症狀感染者的免疫反應弱於有症狀感染者。但低抗體水平是否能阻礙病毒入侵,是否能免於二次感染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 研究顯示兒童清除體內新冠病毒更快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參考消息》8日刊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研究顯示兒童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較弱》。摘要如下: 英國《自然·免疫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弱於成年人,且抗體種類較少。這說明兒童清除病毒的速度比成年人快。
  • 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體內特異性抗體至少存在半年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研究發現: 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 體內特異性抗體至少存在6個月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許多人好奇,新冠疫苗能保護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