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泥馬原來是新冠病毒剋星?科學家發現羊駝血液含抑制病毒成分

2020-12-24 海外即時通

在中國被人冠以戲稱「草泥馬」的美洲羊駝外形有點像綿羊,一般在高原生活,羊駝被人工馴養超過6000年,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加帝國早期。羊駝可用於提供食物、燃料、衣物和運輸畜力。

如今羊駝數量超過了三百萬,主要生存在南美洲。羊駝的外表看起來很有趣,許多觀光牧場願意飼養它們。不過,羊駝的作用可不僅僅是被人欣賞,它們在醫學上也有著獨特的貢獻。

研究人員已經嘗試了實驗室的小鼠和大鼠,但現在是尋找這種新冠病毒治療方法的絕望時刻。於是,如今輪到實驗室的美洲羊駝了。

比利時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從駱駝血液中獲得的抗體可以幫助中和導致Covid-19的病毒。因此研製冠狀病毒疫苗的希望就寄托在羊駝血液上了。

根據符拉姆斯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比利時和美國的研究者認為:「這些分子可能在冠狀病毒爆發期間作為有用的治療手段。」

「使用羊駝抗體的可行性……值得進一步調查。」《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

1989年,布魯塞爾大學實驗室的一項意外發現讓研究人員了解到駱駝、美洲駝和羊駝血液中抗體的不同尋常的特性。這些抗體最初用於愛滋病病毒的研究,在過去被證明對諸如中東呼吸症候群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等病毒有效。

抗體的小尺寸允許他們在所謂的納米體技術中更有效地瞄準微觀病毒。

另一項發表在《細胞宿主與微生物》雜誌上的韓國研究發現,感染了covid19的雪貂跟人類的反應類似,這可能是「評估(抗病毒治療)和預防疫苗有效性的一個有用工具」。

雪貂

香港的研究人員還發現,敘利亞倉鼠對Covid-19有反應,與人類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表現非常相似。

倉鼠

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發現,感染病毒後,八隻倉鼠「體重下降、昏昏欲睡、毛髮豎起、彎腰駝背、呼吸急促」。

相關焦點

  • 神獸「草泥馬」立功 科學家在羊駝中發現抗體可消滅新冠病毒
    南美的羊駝被中國網友稱為神獸「草泥馬」,很久沒神獸的消息了,沒想到神獸還有立功的一天——比利時科學家在羊駝身上產生了抗體,能夠消滅新冠病毒。據外媒報導,比利時科學家日前在《細胞》雜誌上發表了論文,一隻名為「冬天」(Winter)的羊駝參與了冠狀病毒的研究,起初主要是用來研究SARS非典及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的,它產生了兩種抗體可以消滅這兩種病毒。目前肆虐的COVIDI-19也屬於冠狀病毒,科學家們證實羊駝產生的兩種抗體也可以用於新冠病毒,能夠消滅病毒。
  • 「草泥馬」拯救世界?最新研究: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在這種情況下,「草泥馬」向人類拋出了橄欖枝,消息令人振奮:學術期刊《細胞》5月5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羊駝身上可產生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羊駝血或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關鍵;而7月13日,《自然》子刊上又一項研究顯示,大羊駝體內的兩種納米抗體或能起到預防病毒感染的作用。
  • 羊駝抗體可滅新冠病毒?山西兩千羊駝「待命」,網友:快向我吐口水
    Winter是一隻披著深棕色皮毛,一雙細長腿,外加有著讓人嫉妒的長睫毛的雌性大羊駝(Llama)。「冬天」被注射了一種存在於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質,隨後產生抗體反應,這些抗體似乎能夠有效保護病毒攜帶者並消除病毒的威脅...遠古神獸「草泥馬」抗體可滅新冠?
  • 輪到草泥馬精忠報國了!研究: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滅新冠病毒
    【研究: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滅新冠病毒】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消息,比利時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說,羊駝血液中的抗體有助於消滅新冠病毒。使用『羊駝抗體』的可行性,值得進一步研究。」1989年在布魯塞爾大學實驗室的一次意外發現,使研究人員了解到駱駝科動物駱駝、大羊駝和羊駝血液中抗體的不尋常特性。這些抗體最初用於愛滋病研究,後來證明在對抗多種病毒方面都有效果,包括最近暴發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
  • 草泥馬立功了!羊駝產生的抗體可消滅新冠!網友:不愧是「神獸」
    被中國網友稱為神獸「草泥馬」再度登上了熱搜。據《紐約時報》6日報導,近日,比利時科學家發現羊駝的抗體可以消滅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在當地時間5日在美國的《細胞》雜誌上發表了相關研究結果。該研究的作者,比利時根特大學分子病毒學家澤維爾賽倫斯博士指出,由於羊駝的抗體很容易得到控制並加以提取,因而這些羊駝的抗體可以與其他抗體(包括人類產生的新冠抗體)連接或融合,同時這些混合的抗體在上述操作過程中仍可保持穩定。簡單來說,這些羊駝的抗體對消滅新冠病毒方面十分有效!這無異於治療新冠,抗擊疫情的一劑良方。
  • 神獸羊駝喜立大功,或助人類消滅新冠病毒!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Cell》發表了新冠研究的最新報導。研究發現,神獸羊駝體內產生的抗體有望治療新冠肺炎。當年科學家發現給冬天注射這兩種冠狀病毒的S蛋白後,它體內可以抗生與S蛋白緊密結合的納米抗體(VHH-72)。今年已經4歲大的冬天再次徵戰新冠病毒,此處,應感謝大羊駝冬天無私的奉獻精神。
  • 疫情研究新發現,神獸羊駝抗體可消滅新冠病毒
    羊駝因其呆萌的外表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我國,羊駝更是因為其獨特的暱稱「草.泥.馬」而獲得了神獸的稱號,如果提到羊駝,大家的影像可能還停留在桀驁不羈的髮型、呆萌的表情、長長的脖子、和亂噴的口水上面,但是最近,比利時的研究發現,羊駝不負「神獸」之名,其體內產生的抗體竟然可以消滅新冠病毒。
  • 新研究: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有望數月內臨床試驗
    英國研究人員13日在學術期刊《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發表論文說,實驗室研究顯示,源自大羊駝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有望用於開發新冠治療方法。大羊駝等一些駱駝科動物體內會天然產生大量結構簡單的小型抗體,這類抗體可用於製備更微小的納米抗體。
  • 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近親|新冠病毒|蝙蝠|柬埔寨|-健康界
    美媒稱,據英國《自然·新聞與評論》雜誌報導,科學家在柬埔寨和日本實驗室儲存的冷凍蝙蝠與蝙蝠糞便裡,發現兩種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的病毒。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25日報導,在新冠病毒持續在全球傳播之際,科學界從未停止尋找這種病原體的源頭。
  • 研究: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科技日報華盛頓6月17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一研究小組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一種傳統發酵彝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複製體外研究
    臨床研究發現,部分中藥如蓮花清瘟膠囊和藿香正氣水等對新冠肺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因而,急需發現能有效抗新冠病毒的藥物。本研究對解本10號(一種傳統彝藥發酵技術生產的發酵液)的抗新冠活性進行研究。體外研究結果表明,解本10號能顯著抑制SARS-CoV-2的複製,半數有效濃度EC50為稀釋到發酵液的769.1倍,選擇指數高達42.68。
  •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理論上能應對病毒突變
    原標題: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來源:科技日報美國一研究小組6月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張文宏看好的單克隆抗體技術,會成為新冠病毒的剋星嗎?
    在此後人類與病毒和疫疾抗爭史中,血清療法成為不可或缺的治療方法之一。2020年2月14日,中國生物武漢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和治療項目工作組及武漢血液中心發出《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捐獻倡議書》,懇請新冠肺炎康復者朋友獻出愛心捐獻血漿,力所能及地幫助仍處於危難之中的其他患者。在此前的治療裡,已經有新冠危重患者在接受血漿治療後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理論上能應對病毒突變
    美國一研究小組6月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
  • Nature子刊:羊駝體內的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分子生物學· 大羊駝體內的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 何時找到新冠病毒的剋星?
    作者|陳 冰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出現了近兩個月,但是有關新冠病毒本身太多的問號仍然困擾著全球科學家。它的天然宿主到底是誰?疫源在哪裡?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傳染力?它的傳播途逕到底有哪些?
  • 日媒:日本花王公司等單位開發出抑制新冠病毒增殖的抗體
    5月7日,日本花王公司和日本北裡大學宣布,它們與醫療領域的初創企業共同開發出了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增殖的抗體。這一抗體將發揮「小型且低價」的特色,它們會與製藥企業等展開合作,推動治療和檢測藥物的產品化。通常情況下,病毒進入細胞並增殖,導致病情加重。新抗體可與病毒結合,阻止其進入細胞。即使已感染細胞中的病毒增加,也能防止病毒擴大至周邊細胞,有望產生療效。花王積累了用於開發洗滌劑的微生物培養等技術。該公司與源自埼玉大學的初創企業Epsilon Molecular Engineering(簡稱EME)展開合作,應用了EME擁有的能高效發現抗體候選蛋白質的技術。
  • 科學家或找到抑制狂犬病毒的新靶點
    狂犬病毒的傳播途徑 狂犬病通常是被患狂犬病動物咬傷導致的,在大多數情況下,狂犬病毒不會通過氣溶膠傳播。通過對感染狂犬病的狗、貓和雪貂進行大量研究發現,當狂犬病毒進入肌肉時,它會避開免疫系統,通過神經內部從咬傷部位傳播到大腦。
  • 新冠病毒會「黑」進細胞抑制特定基因 專家:研究20年病毒從沒見過
    他們研究了在實驗室培養皿中生長的健康人類肺細胞、雪貂(病毒很容易感染)和來自Covid-19患者的肺細胞。 在這三種病毒中,他們發現在感染後的3天內,病毒會誘導細胞的「求援信號」基因產生細胞因子。但它阻斷了它們的「戰鬥信號」基因——抑制病毒複製的幹擾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