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ye宣布未來或將獨立研發雷射雷達傳感器

2020-12-18 電子發燒友

Mobileye宣布未來或將獨立研發雷射雷達傳感器

汽車之家 發表於 2020-12-18 11:04:33

  日前,來自以色列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Mobileye公布了其2025年的產品和戰略規劃。其中,Mobileye宣布其未來或將獨立研發和生產其自有的雷射雷達傳感器,這意味著該公司未來或將不再使用Luminar Technologies的雷射雷達產品。

  據悉,與Luminar的技術不同,Mobileye的技術主要是基於調頻連續波(FMCW)原理。Mobileye自製雷達將與攝像頭、雷達一起應用於消費類汽車,也可能將替換自動駕駛計程車中的Luminar雷射雷達系統。

  Mobileye執行長Amnon Shashua表示:FMCW技術將受益於英特爾的矽光子學製造專長,因而進一步降低消費類汽車的成本。未來整個自動駕駛系統的成本會在幾千美元的範圍內,這將使Mobileye處在消費類汽車的位置,如果成功,它們生產的雷射雷達傳感器也將用於自動駕駛計程車。

  Mobileye是以色列一家生產協助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保障乘客安全和減少交通事故的視覺系統的公司。已投身研發12年並收穫了前所未有的技術知識。公司在單目視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的開發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提供晶片搭載系統和計算機視覺算法運行DAS客戶端功能。

  編輯點評:

  顯然,車輛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也是未來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大方向,而作為其中主要研發駕駛輔助系統的公司,Mobileye做出相關的轉型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也正式如此,未來我們也將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這一領域,以此滿足未來智能化汽車龐大的市場需求。
責任編輯:YY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雷射雷達研發公司Velodyne與百度籤訂為期3年銷售協議
    【TechWeb】10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雷射雷達研發公司Velodyne Lidar日前宣布,與百度籤訂了為期3年的Alpha Prime雷射雷達傳感器銷售協議。Lidar為英文「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即通常所說的雷射雷達技術。
  • 小鵬汽車將於12月22日宣布雷射雷達新進展
    來源: 太平洋汽車網 舉報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近日,小鵬汽車官方發出公告,宣布將在
  • Velodyne推出定價100美元的雷射雷達傳感器 尺寸比撲克牌還小
    據外媒報導,Velodyne Lidar推出了其外型最小的傳感器Velabit™,使3D雷射雷達感知應用更廣泛,價格更便宜。Velabit利用Velodyne的創新雷射雷達技術和製造夥伴關係,成本得到優化,並且可進行大批量生產。
  • 一萬人研發!華為全球首發車規級雷射雷達 150米探測距離
    當前,車載雷射雷達,對於車企來說,應用起來最大的障礙是體積和成本。而要想在汽車上大規模上應用雷射雷達,這兩個難題必須攻克。此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總計有1萬多人,該中心就正在研發雷射雷達技術,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雷射雷達。未來計劃將雷射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 MicroVision遠程雷射雷達研究取得進展 探測距離遠至200米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10日,美國公司MicroVision宣布,其在研發第一代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動態掃描遠程雷射雷達(LRL)傳感器模塊過程中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能夠持續研發以滿足汽車行業的關鍵要求,而且該公司認為這一進展將促進其完成研發目標,即到2021年4月份,量產示範硬體並進行基準測試。
  • 小鵬汽車將在汽車界率先應用雷射雷達,阻止特斯拉的是成本?
    隨著智能汽車的興起,自動駕駛技術成為了智能汽車的標配,強調不造車的華為也在入局智能車機、自動駕駛領域,為未來的智能汽車提供服務,據悉華為也在研發雷射雷達,在汽車圈比較火熱的小鵬汽車更是宣布將在2021年發布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車載雷射雷達,黎明前的黑夜,抑或洗牌前的泡沫?
    該公司接下來將面臨能否將與沃爾沃汽車的合作協議轉化為規模化量產的不確定性風險。禾賽科技的招股說明書也明確寫道,截至2020年9月末,禾賽科技合併層面累計未彌補虧損為3873.85萬元,並預測未來一段時間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將是常態,這也就意味著將來禾賽科技可能會持續虧損。那麼,目前雷射雷達行業的熱熱鬧鬧,是黎明前的徵兆,還是行業洗牌前的泡沫呢?
  • 幾千塊能買雷射雷達,大疆進軍自動駕駛,旗下公司雷射雷達首亮相
    十幾天前,Livox 官網一則關於 CES 2020 的預告,為 Horizon 和 Tele-15 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熱Livox 是大疆內部孵化的獨立公司,專門從事雷射雷達相關產品的研發,初衷為「致力於開發 3D 雷射雷達技術,立志突破雷射雷達行業技術壁壘,通過生產優質可靠且性價比高的雷射雷達傳感器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A輪融資飲冰科技獲投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Voyant Photonics融資430萬美元未感科技完成千萬元級天使輪融資華為也在19年10月宣布進軍雷射雷達再看看2020 雷射雷達融資探維科技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雷射雷達廠商禾賽科技完成1.73億美金融資VLDR通過SPAC借殼上市Ouster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Aeva在汽車雷射雷達領域處於相當弱勢的地位,他另闢蹊徑,選擇消費電子市場,類似於蘋果手機的人臉識別,也是雷射構建三維人臉圖像。目前的消費設備,其雷射雷達傳感器的有效範圍約為5米,Aeva 可以在2024年之前開發出有效距離在30米或更遠的傳感器。除此之外,在成本上,Aeva Inc還希望能夠在未來將傳感器產品的成本降低到10美元左右。
  • 蘋果汽車有望2024年面世 雷射雷達供應商股價大漲
    蘋果有望在2024年正式推出自有品牌消費級汽車,並將採用雷射雷達等傳感器技術用於自動駕駛系統。這一消息推動汽車供應鏈廠商股價大漲。周一,兩家生產雷射雷達傳感器公司股價飆升。Velodyne和Luminar股價分別上漲23%和27%,這兩家公司是目前市場上專注於雷射雷達製造的廠商。今年以來圍繞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熱潮推動了該行業的股價上漲。截至周一收盤,特斯拉今年以來股價已上漲了近700%。蘋果公司沒有就造車計劃向第一財經記者做出回應。
  • 華為發布96線雷射雷達,年產10萬套/線,自動駕駛的春天來了麼?
    雷射雷達是目前車載傳感器中技術門檻最高的,也就理所應當成了最貴的。除了雷射雷達之外,華為此前在北京車展也展示過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甚至透露在4D成像毫米波雷達也在研發布局中。中國或將率先迎來固態雷射雷達上車潮幾乎是與華為發布雷射雷達同時,ARCFOX 極狐也宣布旗下聯合華為打造的全新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將搭載3顆華為96線車規級雷射雷達,
  • 汽車雷達傳感器行業科普
    雷達傳感器是為汽車提供環境感知、規劃決策的智能傳感器,其核心原理為通過發射微波、聲波或雷射並接受回波來進行物體探測,是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起到無人駕駛汽車「眼睛」的作用,為無人駕駛提供安全保障。其中,用於環境感知的主流雷達傳感器包括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三種。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這一新興車載傳感器在經過 5 年多時間的技術積累和市場驗證後,將在未來兩年迎來市場爆發。5 年前,全球的車載雷射雷達領域只有 Velodyne 一枝獨秀。3 年前,眾多雷射雷達初創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況,在經過一輪優勝劣汰之後,留下了一批優質企業和產品。
  • 開年第一天:小鵬「如約」雷射雷達,特斯拉繼續「降價」打擊
    特斯拉和小鵬的大纏鬥開年繼續打響了第一炮——小鵬聯姻 Livox搶佔雷射雷達量產車高地,而特斯拉國產版Model Y正式上市又迎一波降價,一來一回誓要將戰鬥進行到底。小鵬方面,周五正式宣布大疆孵化的Livox覽沃科技成為其雷射雷達領域首家合作夥伴,並將在2021年推出的全新量產車型上,使用Livox為其定製的車規級雷射雷達,以便最終供貨版本貼合小鵬汽車的各項指標。這場合作意味著小鵬向此前定下的目標已邁出關鍵一步。
  • 無人駕駛之雷射雷達深度剖析
    雷射雷達在無人車市場的應用近幾年,無人駕駛汽車市場發展火熱,谷歌之後,百度、Uber等主流無人駕駛汽車研發團隊都在使用雷射雷達作為傳感器之一,與圖像識別等技術搭配使用,使汽車實現對路況的判斷。傳統的汽車廠商也紛紛開始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包括大眾、日產、豐田等公司都在研發和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技術,他們也都採用了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 一周投融資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1-01-10 07:00:00 本周看點:禾賽科技、雷射雷達、地平線、汽車智能晶片、中科銀河芯、
  • 2020年汽車用雷射雷達行業研究報告
    但攝像頭的二維圖像相比三維信息 更難挖掘,需要設計更強大的算法、大量數據的積累和更長期的研發投入。在 L4 級自動 駕駛傳感器選型上,純視覺解決方案會存在精度、穩定性和視野等方面的局限性(如表 4), 無法滿足高級自動駕駛對於傳感器的性能要求。
  • 毫米波雷達是自動駕駛主流傳感器,打破壟斷需資本支持
    上一篇《4個雷達10萬美元 自動駕駛真離不開雷射雷達?》中,我們介紹了雷射雷達的主要特點及技術發展方向,相對於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技術較為成熟,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應用於自適應巡航,2012年英飛凌推出24GHz單片雷達方案,陸續拓展到ADAS的各個功能模塊,是現階段的主力傳感器,全球出貨量超過千萬級。
  • 華為發布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已量產
    自動駕駛為什麼需要雷射雷達智能駕駛需要車輛「耳聰目明」,多傳感器融合成為必要方案。目前用在車輛智能駕駛中的傳感器包括攝像頭、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相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雷射雷達在目標輪廓測量、角度測量、光照穩定性、通用障礙物檢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