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為科技創新打造智慧財產權「護航隊」

2020-12-19 瀟湘晨報

安徽:為科技創新打造智慧財產權「護航隊」

實習記者 陳可軒

11月12日,合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稱,原則同意中國(合肥)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建設項目立項,開展前期工作。項目落戶安徽創新館,總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

近年來,安徽省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強化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切實推動地方高質量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激發揚皖所長的硬核力量

走進位於合肥市濱湖新區的安徽創新館,映入眼帘的是1100多件代表安徽創新發展的展品。人造太陽、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超高清面板、智能汽車……每一件展品,都閃耀著安徽創新發展的光芒。

這些科技成果的背後,有著無形的智慧財產權在默默保護。

安徽省智慧財產權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可以用一組數據來反映: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1件,連續多年位列全國第一梯隊;智慧財產權專員隊伍覆蓋全省近6000家科技型企業和上百家科研院所,成為智慧財產權管理部門與企業溝通的橋梁和紐帶;獲批地理標誌專用標誌用標企業461家,與之相關的特色產業讓越來越多的農村貧困人口受益。

「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建設過程中,安徽始終把推動科技創新作為揚皖所長的硬核力量,讓智慧財產權作為科技創新的『保護傘』和『護航隊』。」在此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的「智慧財產權 競爭未來」安徽行主題採訪活動中,安徽省知識產權局局長程胤介紹道。

助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智慧財產權已成為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提升智慧財產權質量已經成為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位於安徽省六安市的應流集團霍山鑄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應流集團)是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該企業主要研製生產航空航天發動機、燃氣輪機、核電等領域的零部件。

掌握核心科技智慧財產權,對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應流集團副總裁丁邦滿表示,以核一級主泵泵殼為例,核一級主泵被稱為核電站的心臟,其中主泵泵殼是主泵的核心承壓部件,處於高溫、高溼、輻射等惡劣工作環境中,其質量要求嚴苛,製造難度極大。應流集團歷經5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功突破核電站核島核心裝備關鍵技術壁壘,目前相關技術已申請30餘項專利。我國由此躋身世界少數幾個掌握核一級主泵泵殼製造技術的國家。

在安徽省蕪湖市,安徽水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韻環保)作為一家致力於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了自己的水生態產業研究院。水韻環保研發出以「城市、農村、河湖」環境修復為核心的成套修復技術。其中,農村生活汙水三級消解利用技術以及氮磷靶向循環利用生態修復技術,創新性地把農村汙水變成肥料加以資源化利用,解決農村汙水橫流問題,同時推動了產業經濟的發展。

開拓高校專利育人「新思維」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是由科大訊飛主辦的非營利性民辦應用型大學,以「全校師生寫專利」著稱。該校自2015年起,大力推行大學生創意創新教育,鼓勵大學生開展以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和軟體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相關的創新活動。

該校機械工程學院材料1501班學生楊皓月,在參觀企業生產線的過程中,發現某鑄造企業的砂箱翻轉機構存在結構不合理、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回校後,她反覆研究設備原理,在教師指導下設計出「流水線型砂箱翻轉機構」,簡化了設備的內部結構,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該專利目前已獲授權,並獲得多項大學生創新創業獎項。

目前,安徽信息工程學院依託資源優勢,入選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籌建單位。中心成立後,將大幅提高當地及全國專利創造、運用和保護能力,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大數據支撐。

打通地理標誌產品「致富路」

安徽省地理標誌資源豐富。目前,全省擁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78個,地理標誌商標註冊總量167件,使用地理標誌商標和地理標誌的經營者21.7萬戶,總產值達936.62億元,涉及扶貧項目38個,助力52.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以「霍山黃芽」為例,自2013年建立安徽省專業商標品牌基地以來,霍山縣全縣普通茶葉鮮葉平均價格從30元/斤增加到70元/斤,茶園畝均收入從2000多元增加到5000元,充分帶動周邊茶農鼓起了腰包,走向致富路。

今年「霍山黃芽」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錄。根據該協定,「霍山黃芽」將有權使用歐盟的官方認證標誌,這將有利於「霍山黃芽」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知名度,加快產業現代化步伐,助推老區鄉村振興。

【編輯:張奧林】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實力呈現|富煌君達獲評2019年「安徽創新企業100強」
    11月7日,2020長三角一體化院士創新發展論壇暨安徽創新企業100強頒獎典禮在合肥順利舉辦。合肥富煌君達高科信息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在高速視覺測量領域不斷深耕,以其較強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獲評為2019年度「安徽創新企業100強」。
  • 安徽宇航派蒙健康科技公司在科技創新中實現新突破
    蜀麓腳下,董鋪岸邊,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明星企業——安徽宇航派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這裡閃閃發光。這是一家石墨烯材料熱管理研發應用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部座落在合肥市蜀山經濟開發區,2010年5月註冊成立,註冊資本3438萬元,法定代表人是國內石墨烯熱管理研究應用領軍人物、國家標準委員會委員、安徽青年企業家、安徽省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正和島安徽執行主席潘智軍先生,同時他還是南京大學EMBA、長江商學院EMBA的高材生。
  • 科技賦能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創新,有利於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青島海關共採取智慧財產權保護扣留措施1392批次,查獲侵權貨物51萬餘件。今年以來,青島海關不斷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效能,重拳打擊進出境環節侵權違法行動,培塑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開拓市場,更好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方位對外開放大局。
  • 安徽大學黨委書記蔡敬民:在創新高地上建一流平臺聚一流人才
    聚焦原始創新 申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四五」項目 長三角區域是我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擁有上海張江和安徽合肥兩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多個國家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匯聚了一批世界一流科學家。安徽大學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教育科研區核心成員單位,近年來先後參與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牽頭承擔的穩態強磁場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等。
  • 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 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創新平臺
    這個項目曾獲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省企業組二等獎等榮譽。「過去的一年,儘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的創新研發力度仍然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中國科大先研院常務副院長康宇介紹,2020年,先研院智慧財產權新增申請量69件,同比增長53%。強化創新驅動,科技創新是核心。
  • 光明時評: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對於人類科技史上著名的「李約瑟之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的解答是:由於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的出現和發展,使得發明成果大量湧現,從而啟動了工業革命並創造了現代經濟增長的奇蹟。作為一種現代產權制度,智慧財產權制度的本質是通過保護產權形成激勵機制,為權利人提供持久的創新動力。在沒有產權保護的情況下,創新者不願對創新活動進行投入,因為他們的成果將會被迅速模仿,導致其幾乎無法獲得利潤。
  • 優化載體平臺 厚植雙創土壤 常熟高新區打造科技創新核心區
    近年來,常熟高新區牢牢抓住成功升級國家高新區、融入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省科技綜合改革核心區三大機遇,著力探索產業升級、功能提升、政策創新、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創新做法,以創新管理模式構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全力打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系統,努力建設常熟科技創新的核心區。
  • 《達人論市》卓秀濮數位化創新打造科技領「鮮」
    數位化創新打造科技領「鮮」  作為國內較早發布數位化戰略的乳企,新乳業全面推進生物科技與數位化轉型,以期打造「硬核心+軟身段」的科技優勢,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近年來,新乳業綜合原有的「四洲四國」的國際科研布局和產業研平臺資源,在菌種研發、細分營養需求的產品研發、殺菌工藝等方向深入研究,內容涵蓋生命早期營養、老年營養、疾病及公眾營養等領域,確保為產品創新提供自有生物技術IP輸出。新乳業與高校合作完成的「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旨在進一步開發我國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功能性乳酸菌菌種資源,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紮根松山湖十餘載,打造科技創新的「蘋果園」
    時任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工研院院長邵新宇形象地解釋了工研院眼中的「蘋果論」。工研院發起全國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工程。張國軍說,身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區域和廣深科技走廊的重要節點,讓工研院擁有了更深的潛力。在東莞松山湖,工研院組建了800多人的研發團隊,1000多人的工程化團隊,1支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7支廣東省創新團隊,培養培訓各類人才5000多人次。
  •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新知新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智慧財產權能夠為創新活動進行產權界定並提供激勵機制,為創新產業進行資源配置並提供市場交易機制,為創新成果進行產權保護並提供市場規範機制。
  • 撫州市東鄉區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撫州市東鄉區是我省首個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近年來,為將智慧財產權運用到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來,該區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引導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助力企業轉化科技成果,該區鼓勵企業開展專利布局、專利導航、專利託管等項目,不斷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大企業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使企業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保持在同行業中的技術領先優勢,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 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 長三角的「白菜心」貢獻雨山力量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推動雨山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更高水平的關鍵時期,馬鞍山市雨山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明確目標、全力推進,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凝心聚力、開拓創新,著力在生態環保上下功夫,在綠色轉型發展上下功夫,在產業升級上下功夫,在平臺建設上下功夫,在統籌發展上下功夫,為馬鞍山市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建設「
  • 2020杭州高價值智慧財產權智能產品創新創意大賽圓滿閉幕
    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大賽圍繞市委部署,鍛造智慧財產權領域「雙引擎」  大賽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決策部署,從「工業設計競賽」向「創新與設計競賽」轉型升級。聚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硬核」創新和創意智能產品,促進創新主體提升智慧財產權運用能力,推動高價值智慧財產權創意創新成果轉化,鍛造智慧財產權領域數字經濟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促進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上天下海乘風破浪——中科智匯工場打造科技創新綜合體速記
    ,而且是一個涵蓋科技成果大數據研究所、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加速產業孵化和國際合作服務的科技創新綜合體概念驗證中心:暢通科技成果轉化「第一公裡」原子磁強計腦圖,不僅可以實現設備的可穿戴長期記錄,而且在降低設備購置成本50%以上的同時,提供更好的診斷性能% 在2018年,海澱區發布了全國首個「核查支持計劃 所謂概念證明,簡單地說:當一項技術從實驗室誕生時,並不意味著它可以市場化,首先需要了解產品受眾群體
  • 品牌培育關鍵在科技創新
    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價值,關鍵在於科技創新。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踐證明,高科技含量的品牌已經成為高成長性品牌的代名詞,科技支撐已經成為品牌培育的最佳路徑。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部署,瞄準打造更多自主品牌、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的科技需求,著力解決制約企業技術創新的問題。一是提高科技供給的質量,為企業品牌建設提供更多「源頭活水」。
  • 安徽合肥:加快布局「新基建」 打造經濟新動能
    與鐵路、公路、橋梁、水利工程等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徵和導向,以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科技為支撐,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具體涵蓋了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 在安徽合肥,以「新基建」升級「新消費」,疫情之下的新基建項目搶抓工時,快速推進,形成增長新動力,推動合肥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打造保護智慧財產權「防火牆」,男子發布盜版《海賊王》等日漫被判刑
    圖說:奉賢區檢察院打造保護智慧財產權「防火牆」 李一能/攝2017年起,被告人王某每周在上述漫畫國內正版發行的前幾天,通過其運營的「鼠繪漫畫網」連結境外網站更新的《航海王》中文版漫畫《海賊王》、《排球少年》、中文版漫畫《排球》盜版資源,同時將《海賊王》盜版漫畫連結至其運營的微信公眾號「鼠繪譯製組」,供用戶點擊觀看。
  •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論壇」嘉賓觀點
    「十四五」新發展階段,人保金服將以「卓越保險戰略」為引領,繼續堅持「數字保險」的發展方向和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全力搭建科技、教育、產業、金融緊密融合的創新體系,打造一流的金融保險科技平臺,構築中國人保在金融保險科技關鍵領域的「護城河」。  用科技和數據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 德州:改革發力 點燃科技創新引擎
    」11月22日,樂陵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希森,將此成績的取得歸結為科技創新。日前,該集團「高產多用途希森系列馬鈴薯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尋訪創新合肥 安徽衛視《閃耀安徽》第二期開播
    央廣網合肥12月24日消息(記者趙家慧)《閃耀安徽》將於今晚9:20在安徽衛視播出第二期,在本期節目中,主持人周群、白羽和李子涵作為新老合肥人的代表,將一起探訪這座城市的創新力量。合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匯合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