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 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創新平臺

2021-01-08 央廣網

攻關核心技術,豐富創新體系,增強創新磁場凝聚力

在合肥大蜀山西麓,有一座「X」造型的建築,象徵著「探索未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研院的所在地。記者日前走進先研院的B0層創新成果展廳,全生物基聚酯新材料PEF、高精度深水油氣地震勘探採集裝備、Loongnix作業系統……一系列高端創新成果讓人眼花繚亂。

「當前塑料汙染綜合治理迫在眉睫,全生物基聚酯新材料PEF這一創新成果的發明,就是對塑料汙染『亮劍』。用農林廢棄物經過生物糖化等系列技術處理,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可降解的新材料呋喃聚酯。 」先研院楊曉龍告訴記者,呋喃聚酯(PEF)是一種由可再生的生物質原料製備而成的新型可降解塑料,產品對人體安全,生產過程綠色環保,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PET的優良替代品。這個項目曾獲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省企業組二等獎等榮譽。

「過去的一年,儘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的創新研發力度仍然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中國科大先研院常務副院長康宇介紹,2020年,先研院智慧財產權新增申請量69件,同比增長53%。

強化創新驅動,科技創新是核心。

「十三五」以來,我省創新發展實現歷史性進步,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建設立柱架梁,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首輪全面創新改革順利收官,安徽創新館啟動運營。

「根據國家批覆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實施方案(2017-2020年)》等有關指導性文件,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進一步從『設計圖』轉為『施工圖』。著力豐富創新體系,增強創新磁場凝聚力。 」合肥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依託新型研發機構、大科學裝置和交叉研究平臺等重大創新平臺,布局一批科技攻關項目。

依託量子創新院,科學中心部署基於星地廣域網絡的量子通信、半導體量子計算、分子量子精密測量等18個研究項目。依託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等新型機構,部署面向能源小分子高效催化劑研究、核磁共振MRI超導磁體系統裝備、大功率器件封裝測試、全腦尺度結構圖譜系統、類腦晶片等一批科技攻關項目。依託聚變堆主機、合肥先進光源等大科學裝置建設團隊,布局超導電纜絞制、直線加速器、新型顯示光學膜材料國產化製備、高溫超導磁體等一批科技攻關項目。

三年多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成果4次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6次入選中國科技十大進展新聞,1次入選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1次入選國際物理學重大突破。

打通創新鏈條,推動科技成果從「書架」走上「貨架」

「雙極膜是一種新型離子交換膜,突破了傳統離子膜分離方面的單一功能,賦予膜反應功能,在石油石化、煤化工、脫硫等含鹽廢水資源化、酸鹼分離、有機酸生產等眾多細分領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並且被認為是零排放關鍵技術。 」中國科大先研院功能膜研究團隊負責人說,從2009年至今團隊開展雙極膜製備和應用技術開發,突破國外雙極膜技術壟斷,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雙極膜材料製備工藝,建成雙極膜中試生產線,膜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旗艦產品水平。相關專利技術目前正評估以無形資產作價入股成立公司實施成果轉化。

據了解,中國科大先研院目前已以「雙極膜的製備方法以及雙極膜」和「基於靜電自組裝的雙極膜製備方法以及雙極膜」兩項專利評估作價入股,投資方以現金投資入股,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中科莘陽以推進「高性能雙極膜的製備與應用」的產業化進程。

以自主創新推動科技進步,實現科技成果向生產力不斷轉化,是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過去一年,中國科大先研院有雙極膜、大容量存儲晶片技術等6個項目13項專利產權進行成果轉化。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我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支撐,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高標準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不斷加快創新能力建設,持續深化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打通「平臺建設—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的融通創新鏈條,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打造出一個連接上、中、下遊的「創新叢林」。

「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進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技成果熟化轉化,更多科技成果從「書架」走上「貨架」。

「推動全省各地市積極對接國家科學中心項目建設單位,承接NK細胞靶向免疫藥物開發、大口徑高閾值光柵製造技術、高性能雙極膜製備及應用等一批影響力大、較為成熟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全省多地轉化落地,在此基礎上面向全省開展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技成果項目入庫工作,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了論證。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在大科學裝置預研、建設、運行過程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注重對衍生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圍繞全超導託卡馬克、聚變堆主機、穩態強磁場等大科學裝置,在質子醫療、軌道交通、空間推進等領域開展技術開發,研發SC200超導回旋加速器、超導渦流制動、超導磁懸浮、大功率微波等一批新技術新裝備,催生一批基於大裝置及衍生技術發展壯大的企業,帶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相關產業發展。

激發創新活力,以制度創新為牽引強化創新供給

劉家俊是中國科大先研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他目前在中國科大進行基礎課程學習,研二、研三就要去聯合培養單位進行項目研究。他告訴記者:「這非常符合我心目中將產業技術研究真正市場化的設想,所以我當時選擇報考了這裡。 」

「我們探索工程類研究生培養新模式,與平安科技、長鑫存儲、龍芯中科等28家行業龍頭企業籤署人才培養協議,開展定製化應用型科技人才培養。強化導師崗位管理,選聘了一批高水平校內導師和實踐導師,建立健全專業學位研究生『雙導師』隊伍。 」先研院黨委常務副書記葉徵介紹,去年 11月,先研院成功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根據先研院法定機構建設試點方案精神,先研院後期將被賦予自然科研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自主評審權,暢通科研團隊人才發展職業通道。

人才是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為傾力打造人才高地,合肥市先後出臺合肥「科學中心人才20條」、合肥「人才新政8條」等政策,打造「養人之城」。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展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探索,以制度創新為牽引,進一步強化創新供給。探索首席科學家制度,出臺《關於實施新時代「江淮英才計劃」全面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的若干意見》,選聘田志剛院士、李建剛院士等為首席科學家,實行首席科學家全權負責制,量身定製研發試驗機構和創新平臺,賦予首席科學家自主權等。

隨著一批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技成果先後在全省各地落地實現產業化,促進了當地產業鏈的補缺、做強。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三重一創」等政策疊加作用下,助推相關企業發展,先後助力國盾量子、皖儀科技、藍盾光電等多個安徽科技企業在創業板、科創板上市,2020年安徽省新增上市企業 19家,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122家,位居全國第九、中部第一,推動了我省創新鏈與產業鏈的緊密融合,創新策源地作用進一步顯現。

相關焦點

  • 下好高寒稻區「極量創新」先手棋 雲南麗江小涼山水稻4年7破世界紀錄
    這就是在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鎮,農技人員下好「極量創新」先手棋,接連創造奇蹟的秘密。  永寧高寒稻作區地處滇西北小涼山,海拔2670米,年均氣溫9.9℃。「在小涼山搞產量研究,好比人類攀登珠穆朗瑪峰!」連續下鄉5天和連夜加班的楊洪略顯疲憊,可一談起高產紀錄和水稻種植頓時來了精神。  「我們選育的水稻品種主要是麗粳9號和11號。」
  • 創新之光閃耀,廣深聚力打造世界一流「雙子城」
    深圳分部的建設由南方科技大學牽頭、聯合深圳4所大學和研究機構海洋學科優勢力量,聚集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海洋科學研究隊伍,重點打造廣州海洋實驗室海洋地球物理研究的國際品牌。目前,深圳分部各學科帶頭人已到崗,海洋地球物理實驗室、海洋地球古菌組學實驗室、天然氣水合物實驗室三個特色實驗室率先啟動建設,相關科研設備於2020年底前到位並投入使用。
  • 「山果」變「甜果」——懷化市以超常規力度下好教育扶貧先手棋紀實
    「山果」變「甜果」——懷化市以超常規力度下好教育扶貧先手棋紀實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通訊員 楊玉捷「山果」笑了,笑得甜蜜蜜。這個「山果」,不是冬日裡長在山坡上的甜橙,而是懷化鄉村的一個小女生。她叫芳延,沅陵縣清浪鄉廉家灣的一名13歲的學生。
  • 安徽大學黨委書記蔡敬民:在創新高地上建一流平臺聚一流人才
    蔡敬民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林露)「安徽大學應加強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以一流平臺匯聚一流人才,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和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人工智慧領域深入研究,持續加大科研投入
  • 方世忠:堅持「雙A」戰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創新生態
    攜手華為,協力打造最領先的科創生態   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與徐匯結緣。2020年11月12日舉行的上海鯤鵬生態夥伴大會上,上海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正式入駐西岸智塔,徐匯攜手華為啟動共建,雙方合作開啟了新的篇章。
  • 趙昕代表: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服務「交叉創新戰略」
    黨代會宣傳組特推出「黨代表說」專欄,彙編黨代表們立足本職工作、圍繞學校發展的激情感悟、獻策建言,在全校營造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激勵全體教職醫務員工勠力同心、改革創新,開創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局面。
  • 毗鄰融合下好「先手棋」 寧馬匯流崛起「新博望」
    毗鄰融合下好「先手棋」 寧馬匯流崛起「新博望」——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一年間  大江奔流開新路,風勁潮湧長三角。接下來,博望區將突出「長三角省際產城融合同城化發展先行示範區」和「長三角省際毗鄰地區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示範區」兩大戰略定位,持續推進「六個一體化」,不斷創新機制、破解難題,闖出博望路子、樹立博望標杆,力爭把示範區打造成為南京空港樞紐經濟圈組成部分、城鄉統籌和鄉村振興示範點、馬鞍山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為馬鞍山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設「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升級版作出博望貢獻
  • 走好科技成果轉化「先手棋」——中煤集團石煤機公司依託技術創新...
    >光明日報記者 溫源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穎敏初冬時節,在河北石家莊,中煤集團石家莊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石煤機公司」)大型綜合產品試驗場一派繁忙景象:多種新型純電動環衛車正在加緊調試,國產新型大功率單軌吊車在實驗場上往返試驗,20層樓高的新型深層石油鑽機鑽塔高高聳立……這些即將交付的新產品,正是石煤機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山果」的喜悅——懷化市以超常規力度下好教育扶貧先手棋紀實
    校園內一張張孩子們朝氣蓬勃的笑臉,折射出懷化以超常規力度下好教育先手棋,「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堅定決心和累累碩果。「為了『山果』,我們一起加油幹」一書激起千重浪作為「五省通衢」的懷化,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傳統。書通二酉膾炙人口,龍興講寺名揚神州,教育是這片熱土最大的傳承和希望。
  • ...世界一流科學城、創新創業生態氛圍、更好的生活品質,全都要!
    同時在研發服務、計量測試、檢測認證、成果轉化等環節,建立更多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努力降低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成本。這樣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浦東已經有190個。第三,全方位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近年來中國(浦東)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自貿試驗區版權服務中心等平臺都在浦東落地,幫助企業快速獲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同時進一步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努力解除創新者的後顧之憂。
  • 穩中求進 突破創新 推動「三型兩網、世界一流」建設
    穩中求進 突破創新 推動「三型兩網、世界一流」建設 發布時間: 2020-01-16   來源:本站編輯  作者:潘秀寶
  • 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讓武漢成為新發現新發明「最活躍」區域
    記者高勇 攝12月21日,就「加快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專家、企業家向記者表示,武漢要創建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產業創新、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轉化三個高地,必須在體制上有新的嘗試。「武漢的國家脈衝強磁場裝置是世界一流的設施,幾年來我屢屢造訪武漢,用這裡的設施開展新的研究。」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女科學家塞巴斯蒂安教授說,如果沒有武漢該中心的設備,她的研究小組將無法開展新的量子材料研究,而這些研究有望為未來提供再生能源。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她還專門發來郵件表達遺憾。
  • 加快全球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創新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且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四個方面作了系統部署,明確將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目標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學城如何建,會帶來什麼利好?深圳明確了
    圍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戰略光明99平方公裡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發布會上,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主要介紹了《意見》的出臺背景此次市委市政府出臺的 《意見》,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充分貫徹落實中央和廣東省的戰略意圖,從全市層面統一思想,搶抓機遇,集中資源,整合力量,主動作為,全力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寇偉:銳意改革創新 奮力攻堅克難,全面推進世界一流能源網際網路企業...
    寇偉:銳意改革創新 奮力攻堅克難,全面推進世界一流能源網際網路企業建設 發布時間: 2020-01-13   來源:本站編輯  作者:本站編輯
  • 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述評①丨下好城鄉「雙驅」先手棋
    「當頭炮」落在「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上,這是基於我省客觀實際下出的一招先手棋。我省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連續19年和35年居全國各省區第一、杭甬兩個「萬億級」城市雙核驅動,為此奠定了雄厚基礎。 這一招,既是消費提振的「加速器」,也是投資擴張的「催化劑」。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將持續釋放城鄉消費活力、投資需求潛力,必將成為我省構建新發展格局持久穩定的動力源。
  • 思想匯|寧高寧:推進「線上中化」戰略,助力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刊發中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文章《推進「線上中化」戰略,助力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介紹了中化集團大力推動數位化轉型,以數位化方式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和思考。今天,小化轉載這篇文章,與大家一起分享。
  • 換屆進行時丨嘎魯圖鎮下好「四步棋」 選出鄉村振興「領頭雁」
    換屆進行時丨嘎魯圖鎮下好「四步棋」 選出鄉村振興「領頭雁」 2021-01-09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興警:打造智慧公安 推動創新發展
    科技創新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社會發展進步、人民生活福祉。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方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下好智慧公安「先手棋」,才能推動變革、創新發展。  「要把大數據作為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的大引擎、培育戰鬥力生成新的增長點,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諄諄囑託。
  •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科學」成為永恆主題...
    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位於中心城區西部槽谷的西部(重慶)科學城,以「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為總體定位,規劃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連結全球創新網絡的改革開放先行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