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司馬懿,人們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字「熬」,他不僅熬死了曹操,還熬死了曹丕和曹睿,最終取得了屬於自己的勝利。
雖然司馬家族後來統一了三國,結束了亂世,但是在後世對司馬家的評價並不高,甚至是罵聲不絕。按道理家族司馬炎滅西蜀,滅東吳,統一全國,結束了東漢末年近一百年的戰亂局面,天下重新進入大一統時代,司馬家族應該會被歷史大書特書,司馬懿及其司馬家族為何會被後世謾罵不休呢?
第一:司馬家得國不正,手段低劣
司馬懿家族獲得天下的過程,不被古代正統的三綱五常、忠孝文化所接受。在儒家正統士大夫眼裡,司馬家族就是謀朝篡位的典型,不僅如此,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父子還將司馬家族的信譽和名聲給敗壞了個乾淨,前有司馬懿毀諾殺曹爽,中有司馬師家將當街殺皇帝,後有「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僅這三件事,士大夫能對司馬家有好感才怪呢!
而且司馬懿家族在篡位過程中,用盡了欺騙、威逼等各種惡劣手段,站在一個道德的低點上。《晉書》和《世說新語》記載:晉明帝有一天問大臣們,司馬家是如何得天下的。當時的王導就給皇帝講述了司馬懿是如何誅殺異己、任用親信,以及司馬昭是如何指示手下殺了皇帝曹髦。晉明帝聽了,羞愧地用頭髮遮住臉,趴在了床上,說:「如果真是這樣,晉朝的國運怎麼能長久啊!」連後世子孫對司馬家族的創業史都如此不齒。
第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九品中正制是在曹丕時確立的,本意是為政府選拔優秀人才。隨著司馬氏掌權,這種制度為士族所壟斷。最終導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狀況。讓後世寒門子弟沒有出頭之日。無論多麼努力,無論多麼優秀,總是無法進入到權力的中樞。所以後世對司馬懿家族很不喜歡。
第三:晉朝無能,導致「五胡亂華」
完成統一後,司馬家族過起了奢靡的生活,奢侈無度,不加節制,大肆分封同姓王侯,賈后亂國,八王之亂,導致了漢族史上最大的浩劫「五胡亂華」的發生。「五胡亂華」是司馬家族被後人唾罵的最關鍵原因。謀朝篡位也好、不講信用也罷,這都是高層的博弈,與百姓無關。但是卻因為你一家之私慾,導致中原百姓深受塗炭,將漢人陷入地獄一般的生活,中原大好河山葬送於胡人之手,後人不罵司馬家還罵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