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武漢大學,返校大學生經過查驗流程後順利進入校園。當天,根據教育部和湖北省統一部署,武漢大學現居境內的2020屆畢業生開始分批返校。從6月8日起,武漢首批上萬名大學生開始陸續返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 吳江龍 攝)
各校細心安排周到服務,學子感受滿滿的溫暖——武漢地區高校首批畢業生返校
6月8日,華中科技大學部分應屆畢業生乘坐高鐵動車到達漢口火車站,出站後即坐上了學校安排的接站專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通訊員 郭美晨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韓曉玲 龔雪
6月8日,是武漢地區首批高校畢業生返校的第一天。接下來,首批上萬名返校學生將分批、錯峰重返校園。8日當天,許多高校在火車站和機場迎接畢業生返校,並通過不同方式給學子們送上不一樣的畢業禮物,讓久宅在家的同學們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合影時老師們把C位讓給了我」
6月8日上午10時,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畢業生代文霞,回到闊別已久的實驗室時,收穫了一個驚喜——恰逢實驗室教授委員會開會,全體老師一起迎接她併合影。站在中間的她舉著寫有「後浪」的牌子,身邊的李德仁院士則舉著「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牌子,其他老師手上的牌子也寫著各種溫馨話語。
「合影時,老師們把C位讓給了我。」代文霞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回到熟悉的校園,她非常激動,想到自己要畢業了,別有一番感觸。
當天,武大共有2800多名學生返校。該校化學學院研三學生周思慧領到學校發放的「健康包」後,手持滿載祝福的明信片,在校門口拍照留念。「很激動、很親切。我很想念我的學校,期待看到久違的儀器、導師和同學。」她說。
為迎接返校學子,武大在正門牌坊前豎起「永是珞珈一少年」幾個大字。校園裡,懸掛著一條條紅色橫幅:「不懼路遙歲月長,回首仍在珞珈山」「從最美大學畢業,為最美人生拼搏,為最強中國奮鬥」……此情此景,令不少學生淚目。坐在久違的校車上,看著這些橫幅,該校經濟學基地班大四學生周楚萌的眼角溼潤了。疫情期間,她和同學一起製作了畢業紀念冊,此次將發放給返校的同學們,「想說的話都在紀念冊裡了」。
小型學位授予儀式飽含深情祝福
「哇,居然能有學位授予儀式?」這是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送給畢業生們的一份驚喜。該學院為每位畢業生訂製了一件文化衫、購置了一套學位服,並在學生宿舍門口舉辦小型學位授予儀式。
此外,該校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等也舉辦了小型學位授予儀式。儀式簡單,卻飽含著學校對畢業生的深深祝福。
物理學院2020屆畢業生梁珪涵說,原來設想的各種畢業安排都沒法進行,雖然很遺憾,但真的很感謝學校和學院。「畢業設計、答辯及各種畢業登記都是在網上完成的,學校安排了非常周全令人安心的返校行程,還準備了防疫物資、學位服。返程時,我們學院還會組織『教授車隊』,送每位需要幫助的畢業生到火車站,覺得特別貼心、溫暖。」
在該校水電與數位化工程學院,畢業年級輔導員張譽千、張建組成「譽建」組合,直播畢業大禮包開箱,歡迎畢業生返校,期待和2020屆畢業生再次「喻見」(諧音「喻家山見」)。
該校計算機學院給學生定製了專屬的畢業禮物,包括手拎袋、礦泉水等;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則用特殊的「燈光秀」迎接學生……
當天,華中科技大學李元元校長還來到韻苑12棟,與光電學院畢業生合影留念。
各高校嚴密周到安排
為迎接畢業生「回家」,武漢各高校作了周密的安排,除了嚴格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外,還為返校畢業生提供免費的暖心飯,以及防疫「健康包」。同時,學校儘量將畢業手續「網上辦、提前辦」,減少學生現場辦理的流程和時間,儘量避免人員聚集。
在武漢理工大學,返校學生入校前要在校門口掃描「校園E碼」。大約1秒鐘,該校自主研發的「校園E碼通行」智能防控系統就識別了學生的個人信息。
華中師範大學安排在第一階段返校的學生,為需要返校完成畢業論文實驗的碩士畢業生。「學校安排了老師去車站接我到學校。到宿舍後,阿姨為我測體溫、登記、消毒,送我進宿舍,每一刻都感受到了校園的溫暖。」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2017級碩士生卓亞琪說,此次回來,希望在最後的這段時間能好好感受桂子山的溫暖,順利畢業。
早上7時,武漢東湖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李志平、翟雅琴到達校門口,成為當天最早重返校園的畢業生。7日下午,她們相約從杭州一起出發,坐了13個小時綠皮火車回到武漢。入校後,放下行李,兩人立即來到教學樓教室辦理畢業手續。按照事先告知的流程,不到半小時就辦理好畢業手續。
來自江蘇揚州的畢業生田傑,6月6日就提前到了武漢,備考湖北省公務員。「我愛學校,也很喜愛武漢,決定留在武漢工作。」田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