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首烏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何首烏既是一個屬名,也是一種植物名稱,何首烏屬一共有20種,我國有7種2變種,主要分布於東北到西北、西南地區各省區;何首烏是正式中名,別名還叫夜交藤;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蓼科何首烏屬多年生草本。
2,分布和生長環境
何首烏主要分布於我國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貴州;通常生長在海拔200-3000米的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巖石縫隙中;近些年在一些地方有人工栽培。
3,外形特點
為多年生草本,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
莖纏繞,長2-4米,多分叉,表面有縱稜,無毛,稍粗糙,下部木質化;單葉互生,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頂部漸尖,基部心形,兩面粗糙,葉邊全緣,葉柄長1.5-3公分,託葉鞘膜質,扁斜,長3-5毫米;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0-20公分,分叉開展,苞片三角狀卵形,每一個苞片有花2-4朵,花梗細弱,花被5深裂,白色或淺綠色,花被片橢圓形,大小不一致,外面3片比較大背部有翅,結果時增大,花被結果時外形接近圓形,雄蕊8個,花柱3個,柱頭頭狀,8-9月開花;
瘦果卵形,有3稜,黑褐色,有光澤,包在宿存的花被裡面,9-10月果實成熟。
二,何首烏的主要用途
第一,它的塊根藥用,根據資料記載,其性微溫味苦、甘、澀,有生首烏和制首烏的區別。生首烏具有解毒、消癰、潤腸通便功效;制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功能。根據研究,何首烏主要含有二苯乙烯苷類化合物、蒽酮類化合物和聚合原花青素等。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二,在一些地方把何首烏栽培作為垂直綠化植物應用,綠化面積大,生長適應性強,效果比較好。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