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
聯合策劃出品
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
聯合製作的
「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
帶您一起
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
傳奇新篇,魅力雄安
今天讓我們跟隨名牌導遊劉麗華
一起到雄安新區長廊郊野公園
參觀遊覽吧
名牌導遊
劉麗華
《雄安新區長廊郊野公園》
04:27來自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點擊收聽音頻
《雄安新區長廊郊野公園》
△白洋澱
從南口進入長廊棧道,四周蘆葦環抱,水鳥翔集,澱水波光蕩漾,白洋澱的旖旎風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亭臺樓閣上題寫的楹聯,讀起來可以增加遊興,陶冶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這些楹聯中有的描寫自然風光,有的記載地域文化,作者多為來白洋澱巡幸的帝王、遊歷的文人墨客和當地的一些歷史名人。比如有康熙皇帝題寫的「溪光映帶」,乾隆皇帝書寫的「鄚州道中」,一代翰林潘齡皋書寫的楹聯等等。
△白洋澱
「雪車水柱風標似,秋月春雲意度間」,這幅楹聯書法字跡功底深厚,頗有晉唐風範,又有董其昌遺風,生動地寫出了楊柳茂密的長堤環繞著澱水的景象,勾勒出恍如仙境的澱上風光。這幅楹聯的作者是誰呢?正是出自於雄安安州的清朝狀元陳德華。
雄安大地鍾靈毓秀、名人輩出,給雄安大地銘刻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曾有過風格獨樹一幟的佳作《荷花澱》。凡是讀過孫犁先生《荷花澱》的人,都對白洋澱這片風光迷人的水鄉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1944年,孫犁在延安的窯洞裡創作了他的成名作《荷花澱》。《荷花澱》生動地再現了白洋澱人民依水而戰、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和光輝形象,表現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水鄉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以孫犁為代表的荷花澱派,開創了中國詩化小說的先河。在《荷花澱》的影響下,孔厥、袁靜、徐光耀等一大批作家以白洋澱一帶的抗戰故事為題材創作了大量文學巨著,《小兵張嘎》《雁翎隊》《新兒女英雄傳》一部部紅色經典讓白洋澱家喻戶曉、名揚天下。
《白洋澱漁歌》《白洋澱詩群》《白洋澱草根文學》,歷史和當代關於這裡的文學書寫就像八方來水匯成白洋澱那樣,成為地域文化豐沛的血脈,默默詮釋著「燕趙風骨」的幽邃內涵。
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在城市裡久居的人們,利用閒暇的時光,到野外去放鬆心情,聞一聞芬芳的鮮花,看一看野外的美景,文化底蘊深厚的雄安新區歡迎您的到來!
- End -
來源 | 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