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馬北養技術攻破!濱州北海經開區要把小海馬養成大產業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南馬北養技術攻破!濱州北海經開區要把小海馬養成大產業

  9月19日-20日,第二屆海馬產業發展研討會暨海馬研發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濱州市北海經濟開發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水產領域專家學者、業界精英齊聚一堂,交流新技術,探討新機遇,共商海洋產業發展之道。

  海馬作為名貴藥材,備受國內外市場青睞。有「九河之旅」之稱的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地處黃河入海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海馬養殖提供了優渥的環境。青島中科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濱州市北海新區海緣水產養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投產的海馬育養加工一體化項目,自2019年落戶濱州市北海經濟開發區現代海洋產業區以來,在海馬養殖及新興技術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記者隨研討團來到海緣水產養殖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的海馬養殖車間,整整齊齊排著八列共幾十個大缸,大缸裡密密麻麻、大小不同的小海馬讓記者看花了眼。「中國海馬養殖第一人」張東博士低聲說:「海馬的抗應激性比較差,如果鬧出的動靜太大,很容易導致減產。」

  雖然如此嬌貴,但在張東看來,海馬的用途廣、市場大、前景好,人工養殖海馬在市面上更是供不應求。自今年5月,海緣水產養殖科技有限公司海馬養殖車間引進了40對線紋海馬親本以來,已經繁育出4.6餘萬尾海馬苗。短短4個月,現存海馬數量便激增約550倍。

  據了解,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張東博士帶領的海馬研發團隊,在成功突破海馬養殖成活率低、親海馬繁殖率低和病害發生率高三大技術瓶頸的基礎上,依託北海經濟開發區豐富的海馬餌料和自然資源,使海馬養殖效益提高了50%以上,為海馬產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科研保障。他們在進行基礎海馬養殖的同時,也在不斷摸索新型養殖技術,當前,生態友好型養殖產業建設、全季節可控養殖、循環用水技術、益生菌淨水技術、池塘養殖、多品種共養、蝦魚海馬混養等新興養殖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發,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張東告訴記者,現在國內的海馬養殖企業僅有約30家,國內年成品總量約為500萬尾左右,所以每年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從國外進口海馬才能滿足市場。從全球來看,目前海馬年需求量大約2.5萬噸,而人工養殖年產量不足2000噸,遠不能滿足需求。現階段,海馬養殖技術攻關已首戰告捷,2021年團隊計劃把養殖面積擴大到2000畝,預計明年養殖海馬200萬尾,年產值至少能達到2000萬元。

  「山東省內已有威海和青島兩大海馬養殖基地,作為後起之秀的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的海馬養殖更是有著諸多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提到當地海馬養殖產業,北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投資促進局局長吳炳泰介紹說。

  「南方夏天水溫較高,病害容易集中爆發;而在北方,水溫可控,病害相對少,更是為『南馬北養』提供了不少便利。作為北海養殖產業的『新貴』物種,我們要努力將海馬產品深深地印上濱州的名字,成為與鹽田蝦、半滑舌鰨齊名的北海『特產』。」吳炳泰說,「接下來,我們將把目光放在發展海馬的深加工上來,將海馬保健品、化妝品、深加工藥品和即食品列入研究發展目標,建立海馬『四品』產業模式,進一步發展完善海馬養殖、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產業鏈,探索擴大海馬產品價值鏈。從長遠來看,海馬產業將有力地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總體發展,並有望成為北海現代海洋產業新的『骨幹力量』。」

  下一步,北海經濟開發區將結合當地「北鬥七星」戰略布局,做好產業服務、當好產業「靠山」;以「政企合力、業企合作」為驅動,以「招才引智」為依託,發展貝殼堤溼地保護區10萬餘畝溼地資源綜合利用,劃撥出部分溼地作為貝殼堤溼地保護區海馬保護區,由內至外將海馬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助力海馬產業發展再提速。

(文章來源: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濱州北海「在最美的宣紙上描繪最美的...
    進入這個總投資128億元的省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千餘畝的工地上時而閃現濱華人的豪邁詩句,其中「八尺男兒、血性擔當,北海拓荒唱大風」,令在冬日海風咆哮裡路過的記者也周身充滿力量感。在2020年的濱州,說北海經濟開發區自然環境艱苦依然不為過——10年前建區之初栽植下的樹木個頭沒見長几釐米,狂風中的空氣依然是鹹鹹的。
  • 蘭州經開區政企合作盤活「沉睡」資源 促醫藥產業提升
    (資料圖) 杜萍 攝中新網蘭州6月11日電 (杜萍)「通過企業提供藥品批准文號,蘭州經開區提供生產平臺的方式聯合招商,既盤活了企業『沉睡』資源,又盤活了經開區閒置廠房,最終達到產業集聚和產業提升的目的。」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魏立常近日表示。
  • 天津濱海經開區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提速升級
    助力區域產業升級「我們在全國考察了20多個地塊,也跟各地政府有過商談,最終選擇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地,是因為這裡為瑪氏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和廣闊的平臺。」瑪氏寵物營養中國區總裁牛英華告訴記者,經開區為企業提供了完善的配套以及周到的服務。
  • 岔尖漁港突破傳統建港模式 助推濱州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了能給漁船一個安全的「新家」,一座現代化的漁港經濟區正在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海洋漁業生態產業園內崛起,形成了北海向海發展的一個新支點。9月5日,「強四力 走基層」2019·濱州網媒海疆行活動採訪團來到濱州北海岔尖漁港,探尋北海海洋漁業經濟的發展之路。
  • 桐鄉經開區:託起前沿材料產業騰飛夢
    前沿材料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桐鄉經開區的特色優勢產業。高性能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和高性能動力電池材料及下遊產品產業鏈就是桐鄉經開區產業鏈上的悅動音符。  「我們要『有中做優』,做好產業鏈的『守鏈人』,將前沿材料產業做大做強做精。」
  • 九江經開區:助推九江新發展 打造產業新高地
    8月17日上午,秋高氣爽,在九江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之際,九江經開區在城西港區舉行2018年第二批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集中開工、集中投產儀式。儀式簡約但隆重。這既是該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該區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強力推進項目落地見效的具體成果。九江市政府副市長、九江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羅文江下達開工令。九江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葉心林致歡迎辭。
  • 超高清視頻產業重磅政策落地,經開區科文融合產業裝上「加速器」
    業界表示,目前我國超高清視頻行業在技術、需求、政策方面已經具備基礎,產業鏈有望迎來大爆發。這對於將5G+8K高新視聽和電競產業作為發力點的經開區科文融合產業來說,無疑裝上了「加速器」。▲2020年服貿會參觀者的影像就與「小亦」共在一個屏幕經開區先行一步開好局依託高精尖產業集聚的優勢,北京經開區已提前謀劃布局超高清視頻產業,並將其作為科文融合產業的突破口。
  • 益陽長春經開區:加快產業集聚 推動產業生態共融互促
    益陽長春經開區選定發展前景好、潛力大的奧士康作為龍頭進行重點培育,全力支持奧士康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牽頭成立湖南省電子電路板行業協會,不斷提升其行業影響力;同時根據園區產業短板,通過引進高端技術型企業來強鏈。成功引進維勝科技,彌補了園區柔性電子線路板的空白。
  • 銀川經開區:傾力打造新材料產業高地
    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多措並舉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在培育行業「單打冠軍」的同時,加快擴大規模形成聚集效應,實現從單晶矽到光伏產品、從藍寶石到智能終端的全產業鏈布局,推動我區新材料產業拔節孕穗、提檔升級。
  • 配套陸續上線,經開區終於按下「快進鍵」!
    前段時間我們團隊的同事在收集經開區的相關內容,一通了解下來,大家都覺得經開區這幾年的城建動作「磨磨蹭蹭」。就拿小梘、園藝山和經開區做對比,雖然不是在同一時期開發,後發力的小梘充分張揚了公園新區的個性,在基建方面一路升級。經開區卻因為缺乏教育、醫療設施沒少被大家抱怨。
  • 經開區新掛牌16個公共技術平臺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方針)12月14日,記者了解到,由企業委託的C-V2X「四跨」互聯互通應用示範項目,實現國內首次「跨晶片模組、跨終端、跨整車、跨安全平臺」展示,該項成果由經開區企業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建設的平臺提供服務。
  • [年報]PR馬經開:[更正版]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53 釋義 公司、本公司 指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馬鞍山經開區 指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12馬經開 指 2012年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市政項目建設債券 15馬經開 指 2015年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公司債券 16馬經開 指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非公開發行2016年公司債券
  • 何雨到德陽經開區調研產業發展情況
    12月10日下午,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何雨帶隊到德陽經開區調研產業發展情況,德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許雙全陪同調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廖立新參加座談會。隨後召開座談會,許雙全、廖立新分別介紹了經開區基本情況、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對外開放和統戰工作等情況,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班子成員張天則、羅會嵐、張超偉、郝勇、邱明分別圍繞分管領域工作作了匯報。
  • 濱州北海全力服務重大先進項目建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袁曉光 樊福軍從無到有,北海經濟開發區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奮鬥,如今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成立了高端化工、高端鋁、現代海洋、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4個園區發展有限公司,確定了高端化工產業、高端鋁產業、現代海洋產業3個主導產業和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
  • 【關注】濱州又一道絢麗的風景線!溼地公園、百鳥樂園、熱帶水果區……盡在眼前!
    北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勇介紹,本屆論壇將推動和深化海峽兩岸文化、經貿、鄉村旅遊、臨港產業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共敘鄉情,共商合作,共享發展。開幕式上還舉行了北海全國青少年成長教育基地、濱臺青少年人文自然綜合體驗基地、中華公益小記者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同時,中華慈善總會大眾慈善促進委員會向北海捐贈小學、初中、高中三所愛心圖書室,著名書法教育家周志偉教授捐贈《詠黃河》書畫長卷作品,無棣籍著名影視演員孫金良、世界武術聯盟總會副主席夏雲飛、著名青年歌唱家藺振華聯合捐贈價值20萬元的1000棵松樹。
  • 鄭州經開中心廣場:名副其實的經開「心臟」!
    經開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在緊握自身優勢,不斷地進行產業升級和改革,豐富業態。與經開廣場一路之隔,位於經開第九大街的綜合保稅區,已經成為鄭州人免稅購物的最佳去處。新建起的E貿博覽交易中心,以巨大的體量和超低價的進口優品,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經開也在不斷地吸引更多的人到訪。除了不斷提升的產業凝聚力,經開區更加現代化的布局和寬闊的空間享受,也使得這裡越來越宜居。
  • 北海新行政中心,或將落戶銀灘東區?
    最近,北海想引進社會資本, 合作改造古城嶺、撐排路兩個城中村! 打響了銀灘東區大開發的第一炮!不排除更大的可能性,就是為了興建市民中心(北海新行政中心)鋪路搭橋。 城嶺村、撐排路一直沒做城市規劃,或許亦源於此。這裡是銀灘大道和南珠大道交匯處,有園博園、大學區、北海市委黨校也在旁邊。種種跡象都顯示出,城嶺村、撐排路這個位置,已經具備興建北海行政中心的條件。
  • 合肥經開區2020年經開發展目標已定!未來你將高攀不起..
    02、要爆發!2020年經開「小目標」已定!而作為省內開發區帶頭大哥的合肥經開區,率先走起了「創新升級」路線,2020年的合肥經開區一直大動作不斷:1、1月17日,商務部發布「2019年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合肥經開區繼續位居前列,排名全國第十三位。
  • 千載詩城譜輝煌|池州經開區:聚焦半導體產業 推動高質量發展
    池州經開區半導體產業基地。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11 月下旬的一天,池州經開區安芯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無塵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工人們正緊張地忙碌著,原矽片經過清洗、開溝、切割等多道工序後,變身高科技產品——半導體晶片。
  • 4萬尾小海馬人工繁育成功 安家鰲山灣(圖)
    原標題:4萬尾小海馬安「家」鰲山灣    經過反覆培育研究,落戶中國藍谷的一家公司,攻破了眾多技術難關,宣告中國大海馬在青島繁育成功。    南方「產」子青島成長    昨天上午,在這家企業實驗室內,滿屋擺滿了各種大小不一的養殖缸,可愛的小海馬見到光亮後,不停地在水中遊來遊去。「海馬養殖技術有很大難關,經過幾年的培育,終於成功了。」該公司總經理成海波指著活潑可愛的小海馬興奮地說,海馬對海洋環境要求很高,加上抗病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大規模養殖成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