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來槓去有什麼意義?

2021-01-10 高能E蓓子

萬聖節比較容易發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集體圍觀《奇葩說》,看到黃執中在淘汰邊緣的預告時……

活的執中學長空降了。

難道他是一輪遊遊到現場的?

最新一期節目告訴我們,沒有不敗的王者,一個嘴瓢有可能會把人拉下神臺。

最終挽留住黃執中的,卻是他最不擅長的「互槓環節」。

互槓定「生死」,那麼槓來槓去的意義是什麼?

奇葩說,是「正確的廢話」?

節目依然是熟悉的味道。

導師團裡,李誕又舞到薛兆豐蔡康永羅振宇面前,大家表示還是先打完一頓再說。

賽制和上一季相比變化不太大,一上來是1v1battle海選加開槓,最難的是bbking(加s)也要再海選一波。

海選給的題目,大部分都是那種會讓你下意識脫口而出持方,但稍加思索之後又會「重度搖擺」的類型。

例如:

正確的廢話,還要說嗎?

異地戀伴侶反對我和異性合租,我該搬離辛苦找到的房子嗎?

父母花大價錢買了一堆沒用的東西,我要告訴他們被騙了嗎?

……

海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大家的打法真的是各顯神通,從乾貨滿滿到可愛暴擊,從街gai發言到過來人同款口吻,總有你可以吃得動的畫風。

還冒出了很多邏輯能力到肢體語言都戰鬥力很強的新奇葩。

比如操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國小美女星悅,面對「異地戀情侶反對我和異性合租」這樣的題,也能從生活、情感多方面探討為什麼要跟異性合租,短時間內立下多個論點,邏輯滿分還帶搞笑,現場氣氛被她弄得超好。

連很會說話的rapper徐真真都被她懟得敗下陣來了。

脫口秀演員毛東,舉的例子好像很扯但都能做到邏輯自洽落點還好笑,贏了。

還有新晉梗王小黑,面對開掛式進步的肖驍也不示弱,隨口金句段子亂飛,期待他後面和傅首爾有一戰。

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上來博學組的battle。

一日三省「今天博學了嗎」的楊奇函,和他的美女師妹許吉如就「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一路槓到脖子前抻。

在奇葩說這種講話為主的舞臺,還要讓人辯論「正確的廢話」,難免有些微妙。

楊奇函仍舊一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樣子,在逗樂的二人轉式表達裡,拋出「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的價值觀。

而這一套,在許吉如面前仿佛冬天的冰塊,夏天的棉襖,說沒說都沒影響。

許吉如有條不紊地使用這三分鐘,上來就以「成年人不說廢話,不對別人進行指責和綁架」破了楊奇函的局,然後才開始論「廢話的最大傷害對象是自己」,臺下奇葩和導師紛紛覺得,nsdd。

「不要說正確的廢話,說正確的話」這一論點在開槓環節更是被演繹得淋漓盡致,許吉如的「不會說話你就學會說了再說」槓到對手上下嘴唇碰一起只能噴唾沫,槓到獲得在場四個老師全票。

你以為這就是勝券在握了嗎?未必。

許吉如在最後的30秒結辯裡,被楊奇函的「擁抱世界呼喚愛」反超,自己反而看起來像是說了正確的廢話。

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是從聽者角度還是說者角度?不管是從哪個方面,許吉如的邏輯和力度都剛剛好,可就是栽在「不夠接地氣」。

結辯裡楊奇函提出,「正確的廢話」往往都是你身邊最親密的人才會說,說著「多喝熱水」、「不要熬夜」的,不是你的父母就是你的愛人,何必一定要什麼東西都要保持絕對理性,才有說話的資格呢?

妙的是最後吉如在求生欲環節也用了這種走心的打法

《奇葩說》的辯論有意思就是在這,當你想要保持絕對理性去聽辯論的時候,卻又忍不住會被其中的人文性所感化。

再回到楊奇函和吉如battle提到的那個很多人都說過的問題:《奇葩說》也沒討論出個什麼,我為什麼還是會看它?

因為,表達差異化,不一定要站在絕對正確的高地上,我們可以只是分享自己的觀點,交流的過程本來就是辯論的價值。

亂拳打死老師傅?老奇葩的嘴炮力不可小覷!

在這種隨時「亂拳打死老師傅」的辯論舞臺上,老奇葩還真的險些老馬失蹄。

肖驍和小黑的辯論裡,肖驍一開始各種緊張,因為小黑是從分賽區就被評委們看好的新秀,沒正式上臺之前已獲得了很多人的誇獎。

壓力山大的肖驍面對小黑時屢屢尬笑,甚至把廣告詞都報錯了。

黃執中更是在辯論中反覆嘴瓢,被對方超出了票數。

但最終,老奇葩們還是以自己的功力逆風翻盤,肖驍以80票的好成績戰勝小黑,薛兆豐更是當場誇讚肖驍的努力和進步。

也算是節目老人的大王,更是肉眼可見地進步,辯論的感染力更上一層樓,蔡康永現場送了一票給她,以資鼓勵。

事實證明,老奇葩真的有功力,但僅僅有功力,已跟不上新人的「新鮮面孔」暴擊了。

因為一直追看節目的觀眾,都很熟悉老辯手的風格和節奏,像黃執中怎麼上升辯題價值,顏如晶怎麼切入討論,都成了觀眾可以盲猜到的老生常談。

而新奇葩一旦有有趣的論點,觀眾就會想給他們撒點陽光。

像打法奇妙的星悅,在開槓環節居然說「其他人都是豬」,引發全場爆笑,靠可愛萌死人也贏了很多票。

但,我對老奇葩還是有信心。

在第二期裡,理工科的博士程思博和詹青雲battle,開場就是自帶一錘定音般的邏輯性。

程思博三段論確定論點,接下來全程圍繞科技的合理性去解釋「要不要一鍵復活最愛的人」,妥妥的技術流。

這樣的對手,對於詹青雲來說不算有利。

但這裡出現了老奇葩令人佩服的一點,他們反應超快,能隨時調整戰術,要麼是穩穩守住自己的持方不要出現漏洞,要麼逼對手掉進漏洞坑裡。

在開槓環節,詹青雲總能在另一個角度上巧妙避開他的「理工男式截斷」,再輸出自己新的觀點,挽回票數。

另一位老奇葩如晶在首輪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反方王凱曦居然比看起來能打得多,票數一路被對手追平, 大家一度覺得,哦豁,如晶危險了。

在失了很多票的形勢下,如晶調整戰略對對手進行緊逼式攻擊,觀眾眼看著如晶開槓全程發炮,硬是逼到對手掉進邏輯坑,準確打中對方七寸……噢漏,薑還是老的辣。

他們的這種優勢會讓人驚嘆:為什麼總有些人這麼優秀!

奇葩大神們的反應能力真的超強,他們的思維方式也與眾不同,在擁有大量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同樣的話題同樣的開槓,就是有人能夠說得字字珠璣,沒有廢話,更沒有所謂「正確的廢話」。

互槓這事兒有意義嗎?

奇葩們廢話相對減少了,和「開槓」環節有關。

這季《奇葩說》以「槓」為標誌,不僅頻繁開槓,還把槓戴在了選手身上。

並且後面槓數會決定團隊優勢

在我看來,這是主創團隊在引導節目的發展方向。

第一屆《奇葩說》,已經是2014年的事了。這個節目最早正是以「新物種」的形象出現的。

它不是嚴謹的辯論,允許選手用非理性的「金句」和誇張的表演繞過邏輯和觀點,通過煽動現場情緒去「得分」;

但同時,它也不支持純粹的表演,無論範湉湉還是肖驍,能在這裡走得更遠的「表演型」選手,最終都在追求更硬核的價值輸出。

正如大多數觀眾所感知的那樣,《奇葩說》是包容的,節目內容很多元。

名字中的「奇葩」代表了其中表演性的那一面,為了觀眾的票,選手要逗趣,要爆笑,要槓出天際,大王、範湉湉、小黑……這些選手的發言的骨幹都不是形式邏輯,而是「生命體驗」,落腳點是觀眾的情緒——他們所代表的是節目的娛樂價值和「反傳統」的精神。

而黃執中、詹青雲、陳思博這樣的選手,包括許多辯論大神,他們也插科打諢,也講段子,但輸出的核心內容是邏輯和自身思考的結果——這也是「奇葩說」的另一種價值,這裡的人們是在「說話」。

觀點的輸出、邏輯的梳理,思想的碰撞,這些要素承載著節目的社會價值。

「槓」從一開始沒有到現在不斷強化,是因為節目組始終在思考。

首先,這個節目需要新鮮血液,「老奇葩」在殘酷的磨礪中越來越強,甚至有了固定的粉絲群。第六季有很多「場內梗」,譬如楊奇涵的笑點,肖曉的煽情……事實證明,觀眾很吃這一套。

但如果老奇葩靠人緣就穩贏,節目也就做死了。

因此「槓」是個相對公平的擂臺,隨機性極大的直接交鋒中,所有水平都至少下降了一兩星,熟悉套路的老奇葩最有可能遭遇亂拳打死老師傅,觀眾會忘掉之前的「積累」,更關注語言本身,這是給新選手機會。

另一方面,節目需要保持「說話」的本質。

李誕和一些脫口秀演員的加入,帶來了「新勢力」,同時也讓人警惕。有趣的段子天然利於傳播,也容易博得好感,但《奇葩說》沒有必要也不應該轉型成另一個大型脫口秀現場。

奇葩說的商業價值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是選手的用心程度和實力都有所增長。只要給焦點選手時間準備,大概率會是精彩的神仙打架——可事情就弔詭在,越是神仙打架,越是更容易顯得節目「不真誠」。

只有開槓的時候,所有人華麗的外衣都脫掉了。

不管你是辯論大神還是脫口秀選手,在「白刃戰」裡只能依靠日常積累和臨場反應——準備好的華麗邏輯、搞笑的段子很可能都用不到。

當然也有傅首爾這種隨時能上很多段子金句的

而說話的本質,正是面對面的交流,這才是真實的「觀點輸出」。也是很多人喜歡這個節目的重點。

用誇張表演混時間,並不會每次都成功。

這個道理,肖驍懂了,大王也懂了,所以他們很努力提升自己;而對新奇葩來說,誇張的表演能讓觀眾記得,這偶爾也能給大家新鮮感,這大概就是奇葩說獨有的,糾結矛盾又有意思的語言學魅力吧。

E姐結語:

我始終覺得《奇葩說》這個「新物種」,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應該是個偏正結構。

「奇葩」是多樣性,也代表了有趣的外殼,更多接地氣的生命體驗讓觀點不至於boring;而「說」是核心的要素,言以載道,笑本身是生活的解藥,但笑過之後如果有能被長久記住的觀點和價值的輸,那會是一檔節目登堂入室的基礎,它帶來的價值也將是更深刻的。

這個「說」字的含義包括了人們的觀點和言論,也包括「說話的人」。

犀利的黃執中、圓融的傅首爾、詹青雲、在「浮誇」中藏著邏輯砍刀的肖驍……他們和他們所「說」過的話,都是節目的積累和沉澱。

觀眾在意的不止是「金句」和段子,也不止是精彩的鋪排和邏輯對抗。無論是節目還是選手,都在尋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看到越來越「硬核」的肖驍、開始「讀書」的大王和逐漸「溫順」的楊奇涵。

在「說」的過程中,觀眾既需要嚴謹的邏輯推論,也需要娛樂體驗,而在這之外,他們還需要「真誠」,節奏稍過了都不討喜。

舉個例子,詹青雲在第二期的表現可謂精彩之極,切入角度、邏輯轉換、價值升華……無不精當,恨不得當場讓她把膝蓋拿走。但也有些小朋友表示不喜歡詹青雲的表現。

我作為詹青雲鐵粉,認可這個態度。

詹青雲在說「愛」的時候,技巧性太強了。邏輯部分無懈可擊:話題設定中技術和政策是一體的,好的技術只能依附於政策來推行,因此政策有問題再好的技術也沒用。但是,當話題如此穩定順暢地轉換成煽情,去談「愛」的時候,讓人覺得精彩得有點冰冷生硬。

我覺得並不是吹毛求疵,這更多是屬於辯論的精彩,不是「說話」的態度——奇葩說畢竟不是辯論,勝負不是它的全部。

「奇葩」像是講生命體驗的儒家,而「說」也不全然是硬核的法家。

最佳的組合也不一定就是千年以來顯學的「儒表法裡」,而是有更多的「配方」等待選手們去嘗試。

也是沒想到一晃這麼多年了,希望《奇葩說》能夠堅持初心,好好說話。

也希望更多「說話的人」能夠來到這個舞臺上,嘗試不同的表達方式,輸出更多真誠的觀點——

相信這才是節目所追求的,真正的價值。

今天的話題是:

你最難忘的奇葩說辯題是?

來評論區說說吧~

相關焦點

  • 從一槓一到一槓三,每一顆「星」都意義非凡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讓我們向青春致敬青春,是什麼,換上一槓一褪去了學生時代的青澀慢慢適應基層所隊的工作從第一次下社區的靦腆無措到遊刃有餘從第一次接處警的語無倫次到有條不紊從第一次抓捕的心跳加速到沉著冷靜從第一次審訊的不知所措到從容不迫灑一路汗水飲一路風塵揚一路高歌一槓一無所畏懼!
  • 女權吶喊者還是槓精?讓我們來看看槓精的常規操作!
    網友發言上述網友的發言還是克制又理性的,其實我們看之前那些網友們對papi醬批評的聲音,也會有些奇怪,怎麼會有人用這麼惡毒的詞語去反駁別人?他們不是為真正的女權吶喊,他們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發洩,他們就是——槓精。關於什麼是女權我就不多說了,一來我不是專業研究這個的,除了一些顯而易見的觀點其他太多深奧的言論也沒有深入研究過;二來我覺得這麼全民熱議的話題是沒有正確答案的,重要的是各位女性對自己的價值定位。
  • 雀魂開槓技巧 雀魂開槓有什麼用
    雀魂開槓技巧,在遊戲中非常重要的就是開槓了,那麼到底要怎麼開槓才可以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警察一槓一到二槓三,都經歷了什麼?
    警察一槓一到二槓三,都經歷了什麼?隨著肩上的槓和星的增加面容上的皺紋也開始越來越深經歷過大風大浪,體驗過夜深人靜雖然不易但最重要的是無悔!成為一槓一、一槓三、二槓三後都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 《一槓一、一槓三、二槓三警察圖鑑》
    《一槓一、一槓三、二槓三警察圖鑑》 2019-08-31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洛基家的槓精頭像表情包匯總 槓精和洛基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洛基家的槓精這個梗在網上經常能看到,這是大家很喜歡使用的一個評論梗,但是這個是什麼梗呢?很多朋友應該和小編一樣不知道吧,那麼就一起來看看洛基家的槓精頭像吧!洛基家的槓精頭像洛基是現在很出名的一位遊戲主播,但是最近確實經常出現在評論區裡,今天小編整理了一組很有意思的抖音洛基槓精專屬頭像。
  • 槓精不配擁有母親是什麼意思?槓精為什麼不配擁有母親原因介紹
    槓精不配擁有母親是什麼意思?「槓」是指抬槓的意思。而槓精是指那種抬槓成精的人,非常喜歡和別人抬槓,什麼都要槓上一筆。槓精可以說是繼鍵盤俠之後,社會上又多了一個新群體,許多人還不是很熟悉,但是槓精不配擁有母親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槓精不配擁有母親?一起來看看吧!
  • 鳥槓選擇是有講究的
    鳥槓粗細選擇要因鳥而異,以鳥爪子全部抱攏後佔鳥槓直徑的2/3為最好。市面上最常見的帶木紋的普通木槓。經濟實惠。缺點是鷯哥、八哥使用稍有點細了。粗細合適、沒有裂縫、全身通紋帶花、沒有平面、外型平直美觀或有造型的紫藤鳥槓。
  • 槓精:遇事就槓,能槓就槓,槓上加槓(漫畫)
    寫在最後:什麼是槓精在我們生活中, 有這麼一些人,抬槓成癮, 和他聊天永遠在辯論。 不管你說啥, 一定第一時間跳出來否定你, 並且對人不對事。據說在抬槓界,有一條大家心照不宣的標準:誰先讓對方接不住話誰就贏了你朋友圈發個自拍,他說你是P的;你關掉朋友圈了,他說你是不是原地去世了。。。。。。。。
  • 從「一道槓」到「一槓二」,他們在小島上經歷了什麼?(附視頻)
    文 | 孫斌、吳環舉、謝宗勇圖 | 陳禮、張鵬飛、梁煒亮視頻 | 劉翔、陸偉曄、陳志豪新排長分配到基層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們怎麼還沒換「一槓二」?從「一道槓」到「一槓二」,他們究竟在島上經歷了什麼?讓我們先看一段視頻——▲視頻:「一道槓」海島淬火來到島上沒多久,「一道槓」們就發現,小島上的「當兵鍛鍊」生活竟是如此豐富,同時也讓他們明白,從「一道槓」到「一槓二」,需要什麼樣的素質。
  • 鐵水牛|詭譎槓板歸
    槓板歸的名字、葉子、果子,還有它的奇異多變,如果讓我形容它,腦子裡就冒出這樣一串詞語:離奇古怪、性情乖僻、行為怪誕……反正,它是一種常見卻不平常的草兒。在我心裡,它是變化多端、令人捉摸不透的,如果用一個詞兒來概括它留給我的印象,那就只能是:詭譎。
  • 韓國槓精到底有多槓?三歲的小孩都不放過,本特利一張照片也被罵
    但是這麼可愛的一家人,最近卻被韓國網友給槓上了。不得不說,這些韓國槓精的一系列鬼畜操作真的是驚到我了!事情起因很簡單,12月16日Sam在本特利主頁Ins上,上傳了和本特利、威廉一起製作聖誕節薑餅的照片,其中還放出了一張本特利脫掉上衣的照片。Sam的本意就是想分享一下和這兩個寶寶溫馨的日常,這真的是再正常不過了。
  • 你知道消防隊一槓四星的幹部是什麼級別嗎?
    左邊是幹部,右邊是消防員我看過我們中隊領導的照片:中隊長以前是上尉(一毛三)指導員也是上尉(一毛三)副中隊長是中尉(一毛二)現在他們的消防救援銜是:中隊長(一槓二星三級指揮員)指導員(一槓二星 三級指揮員)副隊長(一槓一星 四級指揮員)那麼一槓四星到底是什麼級別呢?
  • 反槓精培訓,附有反槓專用表情包,有幾個是你在用的?
    槓精這個詞,一提都懂。來看看百度百科對槓精的精確解讀你見過最槓的槓精是什麼樣的?A說:天下的烏鴉一般黑B: 我本不想跟你爭,但你真的錯了,非洲有種烏鴉是白色的。A說:北京今天天好藍啊 ~B :「 難道上海的天不藍?
  • 我是一槓二人民警察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槓二可很多人也不知道一槓二對警察自己意味著什麼一槓二是青春的痕跡五年左右的從警生涯讓我們從一個初出校園的學生變成了頭髮漸少的油膩中年從警察小哥哥、小姐姐變成了警察叔叔、阿姨總覺得自己還是孩子,但是現實將你拉回你發現,自己早已不再青春年少一槓二是成長的印記
  • ARB前槓的碰撞試驗
    前槓在越野車改裝項目中本來就是排在第一梯隊的,提起ARB前槓我想大家最直觀的認識就是牛欄款前槓,為了保護車主在駕駛時候不受到突然從路旁衝出動物的撞擊,隨著多年的產品進化,ARB前槓也在不斷降低重量,增加強度,提升美觀,讓更多的用戶接受。
  • 大槓自行車的春天,一去不復返了
    一輛是父親的大槓自行車,它趕路快,跑起來也安安靜靜的,除了車胎軋在土路上的咯吱咯吱聲,別的什麼聲響都沒有;另一輛就是母親的三輪車了,那輛車子走起來卻一點兒都不安分,不光車兜子上的鐵鎖鏈會撞出叮叮噹噹的聒噪聲,連坐在上面的人也被顛得七葷八素的。父親時常會邀我坐他的大槓自行車,可每次我都搖著頭拒絕了。
  • 抖音洛基家的槓精是什麼梗 頭像和評論洛基家意思及出處介紹
    抖音洛基家的槓精是什麼梗?洛基家的槓精這個梗在網上經常能看到,這是大家很喜歡使用的一個評論梗,那麼大家知道洛基家的槓精是什麼梗嗎?相信還有很多用戶還不是很清楚,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洛基家的槓精是什麼梗:  洛基是一位遊戲主播,這槓精自然是說的和他有關係的人了!
  • 淺談新石紀角色千空和槓 科學狂人和有覺悟的人類夏娃
    Boichi在《新石紀》創造智商超高度科學狂人千空,頭腦簡單渾身傻力氣的白痴基友大樹,以及有自我奉獻的人類夏娃型角色槓,三名主角在石化3700年後的時代追求人類文明復興的經歷。大樹按捺不下對女主槓的喜歡,準備對槓表白,跑去問千空請求幫助,千空甩了一個裝了化學藥水的瓶子給大樹,告訴大樹這是能幫助情緒催動的神奇水,有助增強槓主動認可大樹的機率,其實是沒有用的。面對旁人的震驚,千空自信篤定大樹不會使用,千空大膽自信智商高的特點躍然紙上。
  • 車子的前槓到底換不換
    對於福特車有種莫名的親切感,因為鄙人對車輛的認識就是從福特4S店開始,師父帶著從外觀件一樣一樣到機電件,還記得當時的小夥伴們,不知道現在的他們過得怎麼樣。福特車除了車身重、費油兩大缺點外,我認為在同等價位的品牌中,各方面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