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威宇宙中,擁有著非常多經典的角色設定,這其中除了老牌的蜘蛛俠或者是金剛狼這類的在漫威漫畫中早就擁有不俗的人氣的角色以外,浩克本身也是一個提到漫威就不能忽視的角色形象。
作為漫威宇宙中定位在頂級「肉坦」量級的角色,在幾乎所有的浩克支線劇情中,我們所能夠看到的浩克角色和形象其實都是大開大合的,在對抗目標時,多數情況下都是選擇最為直接的「砸」等手段進行攻擊。
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
此前漫威電影宇宙中,當復仇者第一次聚集在《復聯1》的「紐約大戰」時,美隊當時給所有復仇者都安排了比較細緻的工作,但是唯獨對浩克說了一句:「給我砸!」
當然了,對於浩克來說,給影迷帶來映像更早的,估計也就是在2003年李安導演執導的《綠巨人浩克》,同樣的,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所看到的浩克依舊是一個「暴力坦克」的定位。
不可置否的是這一版本的浩克單純從電影角度來說,給影迷帶來的視覺衝擊體驗是非常好的,畢竟,這種極具力量衝擊感的戰鬥風格設定,的確是會讓影迷能夠完全沉浸進去。
但是,問題來了!
熟悉漫威浩克的粉絲應該清楚,在漫威宇宙中,其實浩克的版本有很多,簡單羅列一下,我們就可以發現前後就有:灰浩克、毀滅浩克、失心浩克、惡魔浩克、四手浩克、綠殤、宇宙隊長浩克等等,足以組建一支完整編制的「浩克足球隊」的版本數量。
為何漫威電影宇宙一開始就是選擇了「野蠻浩克」而不是其他版本的浩克,甚至是更為有看點的「綠殤」版本浩克呢?
其實在筆者整理了這些年浩克的影視版本作品後,發現在浩克影版的版本選擇上,不論是2003年的李安導演還是現如今的漫威電影宇宙中的「馬克叔」版本,他們選擇了野蠻浩克而不是綠殤這類更強的理由其實都非常接近!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在漫威早期對於浩克的版本設定時,漫威最早的版本的不是綠殤更不是所謂的野蠻浩克,而是「灰浩克」,而且古早漫時期的浩克,也只能夜晚變身!
甚至,在漫威一開始的設計中,浩克的皮膚顏色也不是我們如今見到的這種「原諒色」(綠色)而是設定的灰色,只不過,比較尷尬的是:由於當年的印刷技術的限制,所展現出來的「灰浩克」無法做到統一色調的「灰色」,為此,無奈之下,當時的漫威斯坦李幾人只能決定將浩克——
染綠!
但是不曾料到的是,這款「原諒色」的浩克卻是成為了漫威目前最為經典的一款浩克,當然,對於粉絲來說,經典不是源自於起源時間的長短,而是取決於角色背後的故事設定。
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漫威或者是當年的李安導演選擇這一版「野蠻浩克」作為電影改編的基本版本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野蠻浩克的版本夠夠經典,背後的故事能夠承載電影的改編力道。
當然,我們除此之外,其實電影版本中選擇「野蠻浩克」也還存在著另外2個元素的考量:
1、綠殤浩克的起源故事具備起源斷層和劇情的超前性;
2、綠殤浩克的實力;
其實稍微熟悉漫威野蠻浩克和綠殤浩克的粉絲都清楚,在漫威的設定中,野蠻浩克起初的起源設定比較「接地氣」,換句話說,也就是很粉絲比較熟悉的起源版本——
伽馬射線引發的變異起源。
所以,不論是早期李安導演的《綠巨人浩克》還是後來漫威和環球影業共同合作,在當時被漫威準備用來當成《鋼鐵俠》電影的雙保險的《無敵浩克》來說,選擇這一版野蠻浩克都是非常明智的決定,因為不單單是「好拍」,更是因為在劇情上的門檻低!
但是對於另外一邊人氣同樣不低的「綠殤浩克」來說,如果要選擇以綠殤為初代電影版本,首先就會遇到2大「攔路虎」,也就是筆者說的「角色起源斷層」、「劇情超前性」。
因為在漫威的規劃中,「綠殤」本身的主線故事源自《綠巨人世界大戰》,而對於這部漫畫劇情來說,本身單獨拿出來就是個「空中樓閣」。
雖然講述了綠殤浩克的故事,但是這裡綠殤浩克為什麼會造成「世界大戰」,則是一開始就是要牽扯到「光照會」。
典型的:
在漫畫中,鋼鐵俠等人所在的光照會組織,曾經為了避免浩克對地球的潛在威脅,所以決定用一艘宇宙飛船將浩克送往外星球,但是未曾料到這一艘飛船將浩克帶到薩卡星球,當然,這不是關鍵!
關鍵是在設定中,這艘光照會的飛船意外爆炸了,而且還是在浩克和薩卡星上的愛人在一起的時候,為此直接導致浩克愛人當場領盒飯!
這才有了後續的綠殤回到地球進行復仇者的戲碼!
但是——
筆者相信看到這裡很多粉絲應該都已經注意到了,不論是鋼鐵俠、奇異博士、X教授等人所在的「光照會」組織還是後來的「薩卡星」,都不是一個能夠在0基礎起步的角色故事中能夠展現的,甚至可以說,即便是現如今的漫威電影宇宙,也是經歷了11年的鋪墊,這次才有能夠引發這類故事的劇情資本。
要想讓浩克從起源上就藉助綠殤這一版本,並且克服電影劇情中相關元素的鋪墊和整個劇情的超前性,這難度堪比登天,更別說在當時的環球影業手中根本就沒有復仇者的版權,李安導演拍不了,後面漫威「復仇者聯盟」當時還沒上線的尷尬了。
而相比較之下來說:
野蠻浩克本身的起源就是一個簡單的「伽馬射線」影響,所以不論是在《綠巨人浩克》還是《無敵浩克》這兩個電影版本都能夠在「野蠻浩克」的基礎上擁有比較強的劇情掌控能力。
其實看過漫畫《綠巨人世界大戰》的粉絲應該對於綠殤浩克的實力有一個比較熟悉的認知,因為,在浩克的眾多版本中,曾經也有過不少浩克粉絲針對不同版本的浩克的實力設定,有過孰強孰弱的討論。
這其中,最後比較集中的版本就包含了「綠殤」。
而多數選擇綠殤浩克有資格成為「最強浩克版本」的粉絲,主要憑藉的依據就是漫畫中綠殤浩克在「復仇」過程中所展現的驚人戰鬥力——
①、硬剛不惜借用黑暗能量的奇異博士不慫,甚至反打一波;
②、面對鋼鐵俠的反浩克戰甲,直接展現了什麼叫動手能力,鋼鐵俠的戰甲幾個回合就拆完了;
③、對抗浩克地球最強英雄的「哨兵」,也是能夠打成平手;
當然,這裡筆者得要提醒一下,在《綠巨人世界大戰》中,綠殤浩克雖然能夠和哨兵打平手,大體上是因為這一時期的哨兵在常態下需要分離出一部分能量壓制體內的負面人格「虛無」,因此,在實力上根本不是完整狀態。
不過,儘管如此:
我們說這一時期的綠殤浩克在實力上還是非常bug的,能夠做到幾乎carry整個復仇者的地步,但凡是這一實力在漫威電影早期上來就如此設定,先不說這一點和漫威一向都追求的角色實力相對平衡原則相悖,單單是這一版本的綠殤浩克實力,如果放在漫威電影宇宙初期,估計《無敵浩克》中的憎惡會被揍到懷疑人生、《復聯1》中的洛基就不是被抓腿暴摔這麼簡單了。
同時——
即便是野蠻浩克,漫威在改編的過程中也是剔除了「無限怒氣轉化為無限戰鬥力」的神屬性,為的就是平衡角色實力!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漫威和早期的環球影業都不選擇用「綠殤浩克」作為影視版本的「母版」的原因。
就像前面筆者說的,漫威電影宇宙一開始所選擇的版本是以「野蠻浩克」為母版,但是比較有意思的是,儘管對浩克這一角色在此前的漫威並沒有「電影發行」權的前提下,漫威依舊從角色和劇情上,想方設法的為浩克提供了最大層面的幫助!
參考:此前浩克的版權雖然回歸漫威,但是影視發行權沒有回歸漫威,還在環球影業手上!
再說回浩克:
因為沒有浩克的「影視發行權」,這意味著漫威無法為浩克製作單兵電影,這也是為啥現如今浩克都是在各種「蹭劇情」的原因,但是儘管如此,漫威電影宇宙中的浩克,也是經歷了一波劇情和角色上的融合借鑑。
比如,《雷神3》中的薩卡星劇情。
這一劇情其實在漫威漫畫中是借鑑了「綠殤浩克」的一部分劇情元素,同時,在電影中這一時期的浩克在造型上也是借鑑了綠殤浩克,甚至,也正是這一時期的浩克,開始有了明顯的自我思維,簡單說就是:話變多了!
所以,儘管漫威沒有辦法給浩克製作單兵電影,但是利用這種「蹭劇情」的形式,漫威也是漸漸的在自己的電影宇宙中給浩克豐富了一定程度上的從起源劇情到成熟劇情的過度。
無獨有偶,更有意思的是:
在《復聯4》中,浩克意識和班納意識思維的融合,本身涉及到的浩克版本就不僅僅只是野蠻浩克和綠殤浩克的元素了,還得再增加一個「綠博士」,這裡借鑑的元素也就是漫畫原設定中的「合體浩克」(漫畫中「合體浩克」是匯聚了野蠻浩克、灰浩克、班納人格形成的第四人格形態,也被稱為「教授」)。
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漫威一開始就選擇野蠻浩克的原因,其實就是看中了這一版浩克「純粹」性,也正是因為這份「純粹性」,這才方便後續漫威在這一浩克基礎上再附加其他版本浩克元素的優勢特點,從而最大化的彌補浩克沒有辦法拍個人電影的遺憾。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