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人生是一場修行,心理學家告訴你:關鍵修這三點

2020-12-10 夢嫻君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

一個成熟的人一定經歷過許許多多痛苦,沒承受過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會成熟。---派克

人生確實是一場苦難的修行,但是具體要怎麼修行,派克醫生在《少有人走的路3》裡面告訴我們,關鍵是修好以下這三點。

1, 要讓潛意識意識化

意識可以說是我們痛苦的源泉,因為我們有了意識,出現了意識失調,所以我們很容易痛苦,但是意識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擺脫痛苦,獲得救贖的動力。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如果我們想要保持心理健康,就要讓潛意識從塵封的深淵浮出水面,轉化為意識,所以就必須讓自己的意識勇敢地面對潛意識,不要逃避,不要躲閃。

因為潛意識裡面的東西,很多都是我們不願意承認,不願意面對,拼命地想逃避的一些東西。我們總是想將這些不願意承認和面對的東西藏匿在潛意識的深淵裡面,不讓自己和別人知道。

如果我們不能主動地選擇面對,這些潛意識的東西就會用其他更加痛苦的方式來讓我們被動地承受更多更大的痛苦。我們唯有不逃避,勇敢地去承受這些痛苦,才能慢慢地化解痛苦。這就是人生的苦難修行,沒有人能夠逃避掉。

2, 寬容最大的受益者是寬容者自己。

關於寬容,我們一直有一種長期的誤解,認為寬容的目的是為了寬容的對象。

其實,從本質上講,寬容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因為它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能夠治療寬容者自己內心的創傷。所以,寬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寬容者自己,而不是寬容的對象。

真正的寬容是要勇敢地面對罪過和有罪過的人,不能逃避,不能躲閃。坦然面對有罪的事和人,真正的寬恕才開始起作用。

之所以要寬容已經發生錯誤的人和事,是因為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過去的看法,並且賦予它不同的意義,讓我們自己不至於沉迷於過去而不能自拔。

寬容完全是為了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好地過好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3, 人生是一個痛苦的旅程,這是事實。

唯有痛苦才會帶來教益。 ---富蘭克林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逃避人生的痛苦,你就會患上神經官能症。」

人生不僅苦海無邊,而且還複雜多變,沒有一成不變的人生。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所以我們要學會承擔必要的痛苦和接納人生的變化的狀態。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人生的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敢地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我們就能超越自我,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健康。

但是很少的人具有這樣的勇氣,甚至是討厭這樣的勇氣!

因為我們一直把真正的勇氣理解錯了,真正的勇氣不是不害怕,而是儘管你感覺害怕,但仍然能迎難而上;儘管你感覺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對。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會發現戰勝恐懼不僅使你變得強大,而且還讓你向成熟邁進了一大步。

痛苦與生俱來,人生離不開痛苦的磨礪,所以我們要勇敢地面對問題和痛苦而不是選擇逃避,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寫在最後:

我發現,我也像派克醫生筆下的約翰一樣,「我生命中的主要問題是逃避問題,拒絕任何改變。」

所以我一直感覺都是活在痛苦之中!

唯有學會面對必要的問題,接受變化和改變才是正確的修行之路。

原創不易,感謝閱讀,望君點讚,歡迎關注百家號作者:夢嫻君,我們一起成長進步。

相關焦點

  • 如何解決人生的衝突和難題?《少有人走的路》一書,給你答案
    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人生中,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怎麼去解決人生所遇見的衝突和難題,就變得尤為重要。斯科特·派克告訴我們說: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他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告訴了我們,如何去解決人生的衝突和難題。1.推遲你的幸福感先問你們一個問題,吃蛋糕的時候,你們是選擇先吃奶油,還是先吃奶油下面的蛋糕?
  • 豆瓣8.4《少有人走的路》:你我都可做到的通過自律解決人生難題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國最傑出的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所著的一本通俗心理學著作,受無數名人推崇,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連續佔據20年,創下出版史上奇蹟。為什麼這本書如此受人歡迎?因這它幫助讀者解決了人人要面對的一個簡單而現實的難題:在苦難重重的人生旅程中,我為什麼走得這麼艱難?我怎樣才能走在心靈自由的通道上?
  • 王陽明:熬是人生最濃的滋味,經歷磨練,人生才是一場完整的修行
    王陽明:熬是人生最濃的滋味,經歷磨鍊,人生才是一場完整的修行凡事只有熬得住,才能笑到最後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人生好比粥一鍋,煎熬滾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張羅。」人生如粥,熬出至味。人生如一鍋粥,同樣需要時間和火候的熬煮,當我們加入不同的心情,融入不同的情感,這鍋粥就有了酸甜苦辣的世間百味。這其中的滋味,也只有在我們認真品味之時,才能體會出生活的那份平淡從容的優雅。
  • 一場孤獨的修行
    她想摯一柄劍,仗劍走天涯葉子告訴我,她幻想著,手執一把劍,劍指蒼天,仗劍走天涯,好好看看世界,看看世界的繁華與落寞的角落,看看這世界的繽紛與角落裡的灰色。葉子還告訴過我,現在的她,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她還在遇見不同的兵器,這些兵器有刀、有戟、有槍、也有劍。只是,現在的她,手裡握著的這把劍,她不確定,是不是一把屬於她心中的劍。兩年過去了,我再次收到了她發的郵件,她告訴我,她幾乎可以確定了,她不願再佩戴著這把劍向前走。
  • 《少有人走的路2》心理學家告訴你:惡,總是出現在需要愛的地方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在派克的筆下,惡是指對他人控制,阻礙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的所有表現。一切阻止他人成長,成熟和完善的都是惡。所以,如果父母壓制孩子,不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來對待和尊重,就是邪惡。
  • 為什麼說:每個人都處於修行之中?
    發洩出來的脾氣,通常會被情緒拽著走而越來越失控,不但影響了自己,更影響了周圍的人。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的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說:生活中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組成,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 《岡仁波齊》: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他們平靜決定,放棄車頭,拉上車廂和物資,繼續往拉薩走。男人們拉車,女人們繼續磕長頭。走一段路,男人們放下繩索,走回剛才撞車的地方,重新把這一段的長頭磕完。我心裏面在叫:「啊,怎麼沒人找藉口討商量,為什麼要補這一段路,反正不都是在走?」
  • 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心想事成的秘密,就在於這兩點,很準的
    我曾跟一位心理學家就聊到過這個話題,我問他:「懂心理學的人,是不是都掌握了心想事成的秘密,想什麼來什麼?」他聽了笑著回答:「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早就是百萬富翁了」。一番玩笑之後,他告訴我:一個人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事情,其實都是自己吸引來的。
  • 《少有人走的路》譚小鴨讀書筆記
    《少有人走的路》(副標題: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專家M斯科特派克,他說所謂的心理治療,其實就是「鼓勵說真話的遊戲」。人類有潛在的欲望和憤怒(潛意識)是自然而然的事,本身並不構成問題。只有當意識不願意面對這種情形,不願意承受處理消極情感造成的痛苦,寧可對其視而不見(甚至加以摒棄和排斥)阻礙心智成熟時,才導致了心理疾病的產生。
  • 人生的50個真相:影響世界的6位心理學家,告訴你秘密
    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是因為沒到那個時間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7.他人對我們的了解,常常勝於我們對自己的了解。8.人類的所有成就都源於創造性幻想。那麼我們沒有權利輕視想像力。
  • 獨處,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更是一場修行
    其他和尚看到上座這樣的修行就把他修行的事情告訴了佛祖,於是佛祖讓上座來見自己。上座來到佛祖的面前,佛祖問他:「大家都說你喜歡獨處,並且聽到你讚美獨處,是這樣嗎?」上座高興地說:「是的,佛祖,的確如此。」佛祖又問:「你是如何獨處的,你知道獨處的含義嗎?」
  • 人生修行的四種層次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曾說過著名的「治學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 《金剛經》:人生之路做不到這點,想要順暢?不可能
    引言:最近筆者聽到很多人說,修行是在逃避現實,會選擇修行的人都是慫貨,不敢面對,對此,我不以為然地笑了一下。試問,你追求夢想的途中,是否算是修行?試問,每天上下班算不算是修行?試問,你每天按時睡覺,按時吃飯,又可算是修行?
  • 婚姻是場修行,有人得道,有人成魔
    比如今天送她去上班,由於不是在家裡,就連名帶姓喊了她三個字的名字,瞬間點燃那脾氣。說不愛她,不把她放在心上,根本不在意她,「我和你是什麼人啊?是你最親的人啊!別人都叫我後面兩個字,你呢?每次都是叫我全名,你到底把我放在你心裡的什麼位置。」朋友雖然無語,但也只好閉口不說話,專心開車。
  • 心理學家:當你身邊出現這三種情況,說明有人正在欺騙你!
    心理學家指出,當你遇到這三種情況的時候,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因為這時候你很可能正在被人欺騙!仔細分析一下,你會發現,這其中其實運用了心理學原理來調配人的情感。 比如某些電話詐騙,騙子會刻意對自己的身份進行偽裝,恐嚇你掌握了你犯罪的證據,膽小怕事的人在這時就會陷入驚慌失措的狀態,急不擇路的聽從對方的安排,希望擺脫困境。還比如看到路邊的乞討者,就算是深知他們是職業性的乞討人員,卻還是控制不住給他們錢的衝動,這都是你的同情心在作怪。
  • 落魄時的獨處,是在安靜中思考人生,一個人修行
    當身處人生低谷時,會發現朋友越來越少,交際圈越來越窄,自己不再是焦點,不再喜歡燈紅酒綠的追求,不再有人阿諛奉承偏愛你,不再有人陪你共度苦難……很多人,因為無法獨自扛過這一困境,就會試圖向外排遣內心的苦悶和傷痛。
  • 超好看的馬到成功姓氏微信頭像,人生是一場修行,願你馬到成功
    自己的事情必須由自己去完成,哪怕那是一個相當漫長難熬的過程,世界上人生就是殘酷的競技場,不要僥倖或希冀別人能幫得了你什麼。美麗的事物,也總有太多的不真實,走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就像陌生交叉的十字路口。人生的顛簸起伏,我們能做的只有仰望未來,憧憬未來,為自己未來不停的努力,不停的奮鬥。
  • 愛,也是一場修行
    生活 有人說,愛是相愛的兩個人互相幫助,也有人說愛是兩個人一起成長。 歲月告訴我們,緣分來之不易,真愛更是難得,我們需要彼此珍惜。
  • 建築師林徽因:少有人走的路
    那些能夠成大器的人,往往很早就確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建築師林徽因邁出的第一步,是從英國開始的,她的堂弟林宣說:「(倫敦)女房東沒有出嫁,是一個建築師。她很喜歡林徽因。林徽因常常替她描圖,就喜愛上建築。當時竟想留在英國不肯回國。林長民答應將來再送她出國學建築,才回來的。」那時她還只有十六七歲,已經將建築作為一生的志業。
  •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這一輩子要心懷感恩,看完就全明白了
    在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路上,有人陪你走了一程。有人攙扶過你一把、有人為你點亮指路的明燈……人生路上所碰到的每個人,都是生命中成就你的恩人。年紀越大也越會明白:只有心懷感激,及時報答才是人生能幸福的真諦所在!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受人滴水之恩應湧泉相報才是漫步人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