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 2020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國際戰「疫」行動

  德 國

  發表新冠病毒診斷測試方法 BioNTech疫苗獲準緊急使用

  本報駐德國記者 李山

  德國柏林夏裡特醫院病毒學研究所發表了針對新冠病毒的診斷測試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將其作為實驗室檢測指南的一部分,在線發布了該測試規程。

  BioNTech公司與美國輝瑞公司合作開發新冠疫苗,於11月發布Ⅲ期臨床試驗數據,有效性達95%,陸續在多國獲得緊急使用許可。CureVac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於12月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預計2021年年中可以上市。

  德國研究機構發現神經纖毛蛋白1(NRP1)是一種可以促進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內部的因子。馬普生物物理學研究所發現一種抑制劑可雙管齊下抗新冠病毒,不僅能阻礙新冠病毒複製,還可以增強人體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尤利希研究中心利用虛擬篩選技術尋找能抑制新冠病毒的有效成分,最終篩選了大約10000個分子,其中雷洛昔芬在實驗室試驗中展示出了很強的活性。

  美 國

  中美合作發揮重要作用 兩款新冠疫苗效果良好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美國現已成為世界上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川普政府退出了世界衛生組織,也拒絕參加「新冠疫苗實施計劃」。

  而美國科學家成為新冠肺炎治療和疫苗研發的重要力量。IBM與能源部等牽頭成立的新冠疫情高性能計算聯盟,匯集了政府、企業界和學術界的高性能計算資源,成為針對新冠疫情及病毒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開發的高通量製備用於「四聚體分析」的探針庫的新方法,可在免疫反應研究中發揮作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開發的機器學習方法通過篩選約2億種化學物質,發現了數百種新冠肺炎候選藥物;克利夫蘭診所開發的個性化風險預測模型,能預測患者檢測呈陽性可能性,可作為醫生決策的輔助工具;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發現了一個對新冠病毒產生強烈抗體反應的基因,為設計有效的疫苗提供了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冠病毒相關研究中,中美科學家的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國研究人員合作開發的一種實驗性AI工具可準確預測患者病情走向,為醫生決策提供參考;兩國研究人員對中國深圳早期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分析,為預測新冠病毒的影響、評估控制措施並指導全球應對提供了基礎證據。

  新冠疫情暴發後,各國都將抗疫成功的希望放在了新冠疫苗的研發上,美國亦是如此。莫德納、輝瑞等幾家疫苗研發機構爭分奪秒積極推進相關實驗研究。3月16日美國首個候選疫苗Ⅰ期臨床試驗正式開始,截至目前,公布的幾個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輝瑞和莫德納的疫苗都顯示出很好的效果,有效率均超過90%。

  法 國

  疫苗研發進程相對緩慢 治療方法研究獲得進展

  本報駐法國記者 李洪策

  法國疫苗研發能力享譽全球,在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法國政府也將疫苗視為戰勝疫情的制勝關鍵。擁有全球研發網絡的巴斯德研究所和跨國醫藥集團賽諾菲是法國疫苗研發的兩大主力,但與美國相比,新冠疫苗的研發進程相對緩慢。

  賽諾菲是目前全球為數不多的正在研發兩種技術路線的疫苗企業。其第一款在研疫苗是與英國葛蘭素史克(GSK)共同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基於賽諾菲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技術平臺,由GSK提供佐劑。賽諾菲已於2020年9月和歐盟達成了3億劑該疫苗的預購協議,但在最新測試中,疫苗對50歲以上人群表現不佳,仍需改進並開展更多臨床試驗。賽諾菲研發的新型mRNA疫苗預期在2021年第四季度推出。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與製藥巨頭默克開發的一款基於麻疹疫苗技術的新冠疫苗目前已進入I期人體臨床試驗。

  在新冠肺炎治療方面,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醫院牽頭的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究認為,大部分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是由環境暴露引起的,30%的報告病例可能是從母親那裡感染的。法國巴黎公立醫院集團和巴黎薩克雷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因新冠肺炎而住院的患者進行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並沒有病症加重的風險。

  巴 西

  研究新冠病毒國際傳播路徑 開發高效滅活病毒新型材料

  本報駐巴西記者 鄧國慶

  自2月下旬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巴西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巴西成為全球因疫病造成死亡人數第二嚴重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在6月公布研究報告稱,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研究表明,在巴西流行的新冠病毒與歐洲、北美和大洋洲的樣本相似,這說明了新冠病毒傳入巴西的路徑。研究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助掌握病毒突變狀況和開發相關治療手段。

  巴西聖保羅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帶有銀微粒的布料,能在接觸新冠病毒兩分鐘後使99%以上的病毒失去活性。這種布料由滌棉以及銀微粒構成,可用於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等。

  南 非

  自研疫苗進入一期臨床試驗 開始候選疫苗技術轉讓生產

  本報駐南非記者 杜華斌

  南非新冠病毒疫苗開始Ⅰ期臨床試驗。南非金山大學2020年6月23日宣布,首個新冠病毒疫苗ChAdOx1開始Ⅰ期臨床試驗。該試驗的目的是研究疫苗是否能預防新冠肺炎,是否會引起不可接受的副作用,以及是否誘導令人滿意的免疫反應。這項耗資1.5億蘭特的研究預計在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很高、很可能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熱點的大都市進行。

  南非製藥公司阿斯彭11月2日宣布,已與擁有智慧財產權的美國強生公司的子公司達成一項初步協議,合作開展新冠肺炎候選疫苗的技術轉讓和商業生產。該候選疫苗目前正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已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進行人類臨床試驗的26種最可行候選疫苗清單中。阿斯彭製藥公司稱,公司將對疫苗進行配方、填充和二次包裝,然後提供給強生公司。阿斯彭集團預計將於2021年3月或4月開始生產。

  韓 國

  制定防疫國際化標準指南 完成首個超清病毒基因圖譜

  本報駐韓國記者 邰舉

  韓國製定了「K-防疫」模式國際化標準指南,完善了涵蓋檢測和確診、流行病學調查和跟蹤、隔離和治療3個方面的「3T」防疫系統,並分階段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了18種國際標準提案。

  韓國研究團隊共同研究查明,誘發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細胞因子風暴、引起肺部損傷的關鍵蛋白質為體內脂肪生物合成調節蛋白質(SREBP),該蛋白質有望為重症患者診斷及治療藥物的研發提供幫助。

  韓國一項聯合研究完成了世界首個超清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圖譜。另一項研究顯示了新冠肺炎病毒誘發血管炎症、降低人體免疫力的細節。韓國疾病管理本部國立保健研究院表示,基於病毒樣顆粒(VLPs)製備成功新冠肺炎候選疫苗。

  韓國基礎科學支援研究院研發出一種生物傳感器技術,可在一分鐘內診斷鼻腔採集樣本是否感染新冠肺炎。韓國化學研究院開發了能夠與新冠病毒抗原結合的多種特殊抗體的製造技術以及利用這些抗體的迅速診斷技術。

  英 國

  斥資推動疫苗研發上市 全力支持國際抗疫合作

  本報駐英國記者 田學科

  英國政府高度重視新冠疫苗和治療方法的研究,成立推進疫苗研製的專管機構,以推進、協調研究和加快生產新冠疫苗,確保疫苗能夠儘快得到使用,並與2020年4月專門成立了「疫苗特別工作組」。政府還竭盡所能加速新冠疫苗上市進程,對疫苗研製和臨床試驗一路綠燈,是批准新冠疫苗臨床使用的第一個西方國家。

  政府投入巨資支持疫苗和藥物研製。疫情暴發之初,英國立即宣布投入2500萬英鎊支持開展對新冠病毒的研究。此外,英國政府還向牛津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分別投入2000萬和2250萬英鎊,用於支持其研究人員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和臨床試驗。為力爭在國際抗擊新冠病毒的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英國共籌資7.44億英鎊支持國內和國際合作研究疫苗、藥物和治療技術等。

  在新冠肺炎藥物研製方面,牛津大學牽頭試驗一種有抗炎作用的抗瘧疾藥物,以確定它是否能減輕新冠病毒對高危人群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醫學界首次發現價格低廉且容易獲得的現有藥物——地塞米松,具有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降低病亡率的特殊功效。

  英國是全球努力尋找冠狀病毒疫苗的最大支持者之一,向「流行病預防創新中心」提供了2.5億英鎊的資金,用於流行性疾病的國際研究。英國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的最大支持者之一,並在新冠病毒全球應對峰會和全球疫苗峰會上積極認籌。

  烏克蘭

  數字建模和預測成果顯著 多病毒檢測方法取得成效

  本報駐烏克蘭記者 張浩

  因應疫情需要,烏克蘭政府通過國家研究基金啟動了一項「人類安全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以解決迫切的人類安全與社會問題,特別是在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領域。烏克蘭科學家在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數字建模和預測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還成功開發了針對形成血栓併發症患者的診斷機制和療法。

  2020年12月,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開發了一種聚合酶鏈反應測試法,可以同時檢測體內新冠病毒以及流感病毒A型和B型3種病毒是否存在,這樣的組合測試大約需要6個小時。目前,該研究所正在研發另一種能夠同時檢測5種季節性流行病毒的方法。

  日 本

  開發多種方法縮短檢測時間 確認現有藥物可防感染重症

  本報駐日本記者 陳超

  日本東北大學與島津製作所開展聯合研究,開發出了利用呼氣進行無侵襲式檢測的呼氣組學解析系統,可以取代以往的鼻咽拭子檢測系統。橫濱市立大學成功開發出了可檢測新冠病毒抗體的4種抗體檢測試劑。組合使用全自動化學發光酶免疫檢測裝置,1小時最多可檢測240份樣本,進一步縮短了檢出結果的時間。北海道大學確認唾液PCR檢測精度約為90%,高於鼻咽拭子。

  日本琉球大學確認痛風治療藥物「秋水仙素」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症重症化,從2021年1月開始進行臨床試驗。如果能證明對新冠病毒有效,將成為首款針對輕度和中度患者的抗炎藥。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大阪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將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蛋白的病毒結合力提高了100倍以上。利用提高了結合力的高親和性修飾型ACE2蛋白,有望抑制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大阪大學發現新冠肺炎早期服用託珠單抗可避免細胞因子風暴,有望對早期的肺炎治療產生效果。

  俄羅斯

  快速研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 九款新冠疫苗入選世衛清單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董映璧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發出快速檢測試劑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矢量」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僅用一周時間便研發出了核酸檢測試劑。俄現已有23種核酸檢測試劑和抗體檢測試劑獲得批准和使用。

  在新冠疫苗研發方面,俄採用RNA疫苗、全病毒滅活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等14種技術路線,共研發了47款新冠疫苗,世衛組織已將俄研發的9款新冠疫苗列入備選清單。俄「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研製的首款新冠疫苗「衛星—V」(腺病毒載體疫苗)獲準緊急使用和Ⅲ期臨床試驗。由「矢量」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基於肽抗原研發的第二種疫苗EpiVacCorona已獲得註冊;由俄羅斯科學院丘馬科夫免疫和生物製品研究與開發科研中心研製的新冠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和「希姆拉爾」集團公司研發的新冠藥物「阿維法韋」6月獲得俄衛生部的許可,這是俄羅斯第一種被批准的抗新冠病毒藥物。

  以色列

  多思路研發抗體和藥物 超快病毒檢測法受關注

  本報駐以色列記者 毛黎

  疫情出現後,以色列研究機構、醫療單位和技術公司充分發揮其創新能力強的優勢,迅速開展新冠病毒的疫苗和藥物研發,同時尋求新冠病毒患者檢測手段。

  在疫苗方面,最為突出的當屬以色列生物研究所研發的Brilife新冠病毒疫苗。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將特定的蛋白質附著在對人體無害的水皰性口炎病毒上形成新冠病毒的「冠」,以此為基礎獲得抗新冠病毒疫苗。

  在藥物和療法方面,普魯瑞斯特姆醫療公司開發出胎盤PLX細胞藥物,讓6名高危新冠病毒患者病情好轉並存活下來。特拉維夫大學確認同時使用3種抗體的「雞尾酒」藥物可有效抵抗新冠病毒,為人們提供天然免疫力。哈達薩醫療中心研製出「抗新冠病毒血漿衍生免疫球蛋白(IgG)產品」,將其用於實際治療後,患者康復回家。以色列生物研究所分離出一種只針對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有望成為應對疫情的藥物。該所還發現兩種用於治療高雪氏疾病的藥物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並有可能在未來冠狀病毒暴發時作為廣譜抗病毒治療藥物。

  在病毒檢測方面,研究人員開發出通過檢測吐出的漱口水超快診斷新冠病毒感染的小型光譜檢測方法,其能在1秒鐘出結果,準確率達到95%。以色列理工大學研發的小型簡便新冠病毒檢測儀,利用納米技術分析測試者呼出的氣體,可識別其肺中物質並判斷是否遭受新冠病毒感染。

相關焦點

  • 直面新冠「大考」 共佑人類健康福祉
    新冠疫情是百年來全球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影響範圍之廣、病亡人數之多、抗擊難度之大,歷史罕見。世紀大疫,是對世界的一次集體「大考」。回首這「疫」年,人們更加真切地意識到,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必須攜手合作,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佑護人類的地球家園。
  • 鍾經文:「新冠」大考——治國理政能力的出色答卷
    對中國而言,這段難忘的歷程,有太多的關鍵詞浮現:「負重前行」「眾志成城」「命運與共」「共克時艱」「慎終如始」「善思善行」……也有太多種情緒奔湧:憂心、焦慮、悲傷、憤怒、慌亂、感動、欣慰、淡定、釋然……新冠肺炎疫情,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整個社會轉換了節奏
  • 命運與共,團結合作方可共克時艱——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意義
    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全球蔓延,各國攜手戰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上升。3月26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表達中國推動各方合力抗擊疫情、穩定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和大國擔當。  直面危機,中國深知戰勝疫情的世界意義。
  • 國家電網公司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10月12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深入貫徹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精神,全面總結公司抗疫情保供電工作,表彰抗疫先進集體和個人,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廣大幹部職工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加積極投身黨的電網事業,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 美國證實新冠發現時間早於中國,「中國起源論」不攻自破
    這表明2019年12月中旬美國就有人感染新冠病毒,比中國正式確定該病毒提早幾周,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首例病例早大約1個月。這一研究發現被美國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彭博社等媒體紛紛報導。鐵證如山,這一發現正是對一些西方政客炮製的「中國起源論」的有力一擊。事實上,已有多項科學研究追溯發現,在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前,其傳播可能已比人們此前認為得更遠、更早。
  • 要聞丨並肩攜手共克時艱 浙江省貿促會舉辦在浙日資企業新冠疫情...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穩外資工作部署,結合當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實際,為落實防疫情、復生產「兩手都要硬」的精神要求,切實做好在浙外商投資企業儘快復工復產的服務支持工作,浙江省貿促會與浙江省靜岡福井事務局於3月10日下午共同舉行了在浙日資企業新冠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視頻交流會。
  • 全球疫情「大考」:美國確診超2千萬,印度1千萬!中國成績亮眼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球,給各國的經濟、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這次疫情就像是一次大考,有些國家疫情防控做得好,很快就控制住疫情、重啟經濟;而有些國家因應對疫情不力,最終使得疫情失控,經濟遭到重創。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那麼在過去一年裡,各國抗疫表現如何?接下來就盤點一下。
  • 「聚善民生健康,齊力共克時艱」全球雙效公益雲捐助活動 周報03
    在「3.8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特別是在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時刻,這一活動的舉辦更具特殊意義。為此,本年度國際典雅夫人中國大賽將主題設定為「2020 逆風更美」,並首次在全球賽事範圍內專門為抗疫一線的女性醫護工作者增設 「典雅天使」獎,以此感恩並褒揚她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所作出的犧牲和貢獻!
  • ADI將通過ADI基金會發起全球範圍內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與國際倡議組織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合作舉辦的特別節目「同一世界:團結在家」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將於2020年4月18日通過全球多家電視和網絡媒體直播,以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新冠病毒協同響應基金。
  • 中歐班列傳遞「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中國力量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近日,滿載3500立方米、294.42噸國際合作防疫物資的75041次中歐班列,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吳家山站開出,駛往塞爾維亞共和國首都貝爾格勒,支援塞爾維亞及周邊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全球新冠疫苗企業提產能 國產疫苗被多個國家訂購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張敏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新冠疫苗在多國獲批上市,疫苗接種也提上日程。隨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國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接種人群逐漸增多。
  • 【經濟新聞】疫情催生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商貿流通業經受住大考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文博)「王府井集團拿下免稅店牌照,美團外賣率先在全國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阿里巴巴直播帶貨……此次疫情催生出了大量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線上消費從吃
  • 襄陽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側記
    12月9日,由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檔案館協辦,襄陽日報社、襄陽廣播電視臺承辦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襄陽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在襄陽市全民健身中心拉開大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市第一人民醫院西區急診ICU副主任王繼鋒受邀觀展。在展廳裡,當她再次看到婆婆寫給她的信時不禁眼含熱淚。抗疫期間,她一直在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進行搶救,吃住都在科室。她的丈夫負責紫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夫妻倆只能把快要參加高考的女兒珺珺交給婆婆照顧。
  • ...在磨難中砥礪復興力量——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偉大鬥爭啟示錄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題:在磨難中砥礪復興力量——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偉大鬥爭啟示錄新華社記者震撼歷史的鬥爭,必然留下震撼歷史的篇章。傷慟猶在,哀思長寄,我們能夠告慰病逝同胞和犧牲烈士的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經過艱苦奮戰,付出巨大代價,有效遏制曾經肆虐的疫魔,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 全球新冠疫情日報—2020年3月18日|新冠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新冠...
    一、全球新冠疫情數據全球疫情數據。截至2020年3月18日12時,全球共165個國家爆發了新冠疫情。4.美國白宮聯合科技公司發布全球最大的新冠病毒學術論文資料庫「CORD-19」,並呼籲研究人員使用AI技術對其進行分析據meritalk 3月18日消息,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與微軟和Alphabet谷歌等公司合作,建立並發布了全球最大的新冠病毒學術論文數據集「CORD-19」,該數據集涵蓋約3萬篇新冠病毒學術論文。
  • 國際觀察:全球新冠疫情將加速世界秩序重構
    自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以來,疫情繼續在全球範圍加速擴散,蔓延190多個國家,已經從地區性問題變為全球性問題。疫情嚴重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生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近日不僅對全球經濟可能空前衰退提出警告,而且還表示,「疫情讓世界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機,同時也帶來了一場經濟危機和人道危機」。世人普遍感到疫情對公眾生活軌跡的改變與影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疫情對當代人類社會的影響深遠,有些甚至不可逆轉,進而影響到人類歷史軌跡的改變,有國際知名戰略專家已認定抗疫將重塑全球秩序。
  • 全球累計確診超6000萬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1月26日1時40分左右,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6000萬例,達60037735例。圖片來源:攝圖網據海外網11月25日消息,11月23日,世衛組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當天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的視頻,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
  • 雙十一大考,羅弗超輕粘土C位走紅,勇奪粘土類目銷冠!
    聚焦母嬰行業的玩具領域,今年,從天貓整體銷量來看,含有早教、智能、益智等屬性的品牌,更受到新一代消費者的青睞。從熱銷商品的產品形式來看,各個商家都在將產品與IP、教育相結合。  在此次雙十一大考中,羅弗超輕粘土強勢奪冠,穩居「天貓粘土類目第一名」「淘寶粘土類目第一名」「京東粘土類目第一名」「拼多多粘土類目第一名」。  新一代80、90後父母,更加注重科學育兒理念。近年來,「網絡教育、動手能力、益智、早教」等關鍵詞頻登熱搜,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把目光投向手工玩具領域。
  • 天津15533名經紀人奔赴「搏學大考」貝殼推動房產服務者專業化
    據貝殼介紹,這是平臺首次分批進行考試。在此以前,搏學大考每年組織兩次集中考試。而近兩年,經紀人人數快速增長,搏學大考參考人數也隨之倍增,同時帶來一些不便,為了緩解這一情況,貝殼認證考試 院借鑑美國經紀人考試進行優化,今年開始實行提前預約、分批考試,經紀人可以根據自身時間安排,選擇合適的考試批次,赴考更加便捷。  搏學大考曾一度被冠以房產界「高考」的稱號,旨在摸底經紀人的專業水平,強化學以致用的實操能力。
  • 團結報社論丨萬眾一心共克時艱 奮力開創湘西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與會期間,各位代表秉持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民代言、盡心履職,把民主團結、開拓創新、求實奮進體現在各個環節、各項工作中,彰顯了新時代人大代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風採,展現了「人大代表為人民」的深切情懷。駐足回眸,答卷精彩。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