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大安區馬衝橫街13組3棟居民樓裡蝙蝠滋生,許多居民被蝙蝠身上寄生的蟲子叮咬。幾年前,相關部門曾採取一系列措施驅蝠,取得了一定效果。而今,曾被驅趕的蝙蝠卻隱有壯大之勢。
記者現場抓獲的蝙蝠。
蝙蝠聚居的「夾縫」老房。
「我們居住的三樓原本共有7戶人,現在只有4戶人了,其他人都因為受不了蝙蝠搬走了。」
「最多的時候,一晚上要抓10多隻(蝙蝠),一般情況下也能抓三四隻,簡直成了『和蝙蝠搶房子住』。」
自貢市大安區馬衝橫街13組3棟居民樓裡蝙蝠滋生,許多居民被蝙蝠身上寄生的蟲子叮咬。幾年前,相關部門曾採取一系列措施驅蝠,取得了一定效果。而今,曾被驅趕的蝙蝠卻隱有壯大之勢。趕走的蝙蝠為何再度歸來?居民曾與它們和平共處,為何如今轉變為互搶空間?記者再次來到這3座處於現代樓房「夾縫」的小樓,走訪居民,試圖解開其中的秘密。
環境
現代「夾縫」滋生萬隻蝙蝠
鐵路緊鄰公路,將老房子和混凝土現代化的居民樓隔開,而沿著老房子之間狹窄的街道走出200米就到了自貢市中醫院的大門。在太陽下,這座現代化的高樓顯得十分「時髦」,而蝙蝠聚集的3棟瓦房則像被磚混居民樓和醫院大樓「夾」在了中間。
與醫院和馬路對面現代化居民樓相比,3棟小樓顯得很破敗。走入小樓,狹窄的樓梯在陽光照耀下仍然顯得昏暗。一步步上去,一股酸臭味撲鼻而來。過道的屋頂上布滿蜘蛛網。居民家裡的陽臺上,隨處可見蝙蝠糞便。幾年前政府釘的格板也因無人管理,被蝙蝠糞便壓塌很多。
據知情人介紹,蝙蝠開始在這裡聚居是2005年。「當時並不多,還想蝙蝠吃小蟲子,也就沒在意。」老房子居民彭淑芳說,誰知之後便一年比一年多,2006年時這裡的蝙蝠數量達到鼎盛,有上萬隻。相關部門採取一些措施,情況略有好轉。
如今,老房子裡蝙蝠數量隱隱有抬頭趨勢。「每天傍晚飛出去黑壓壓一群,」彭淑芳說。而另一些居民在家裡發現蝙蝠幼崽也比之前多了很多。
居民
不堪蝙蝠擾 居民紛紛搬走
「我們居住的三樓原本共有7戶人,只有她家和另外一個戶的是年輕人,而其他5戶都是六七十歲的退休老人,現在只有4戶人在這居住,其他3戶人都因為受不了蝙蝠的臭味和吵鬧搬走了。」鄒大姐說。
「我家隔壁的那戶人的孫女放假回來從來都沒有就沒有在這睡過一晚,都是去她外婆家睡的,我問她為啥不在這睡,她說害怕。前不久隔壁那家人也受不了蝙蝠的『騷擾』到重慶他孫女家去了」。「我們沒得那個經濟能力,想搬也搬不走啊!」彭婆婆無奈的說。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其它兩棟同樣受蝙蝠「騷擾」的小樓,發現每一棟樓都有人因為蝙蝠入侵而搬走。「原來住在這3棟樓裡三樓上的人,加起來大概有20戶,但現在只有10戶人左右還住在這裡,有條件的都買了新房子搬走了,只剩下我們還住在這裡。」鄒大姐說。
鬥爭
與蝙蝠搶房 1晚擒獲10多隻
「最多的時候,我愛人一晚上要抓10多隻。」正在陽臺上做飯的李先生說,一般情況下也能抓三四隻,簡直成了「和蝙蝠搶房子住」。
據了解,剛開始,蝙蝠很少,偶爾闖進家裡,大家都將蝙蝠趕出去或者抓住後放掉。但現在越來越多蝙蝠,大家由愛生恨,只要闖進家裡居民就會將它們打死。對於這個情況,居民曾買了好些塑料布鋪在房頂,將房頂上的縫隙堵住,以阻止蝙蝠進屋,但是沒過多久它們就將塑料布弄爛,又從縫隙裡鑽進來。
部門
已消毒 如何驅蝠還需商討
「當時我們政府出了7萬元,對受蝙蝠影響最大的7戶人的房屋進行了改造。」當記者問及6年前政府對蝙蝠成災理的情況時,自貢市大安區宣傳部副部長金彩說。「我們組織人將房頂上的蝙蝠糞便清理乾淨,並且在房頂上釘了一層格板,將人與蝙蝠分開,以免對人造成傷害。
為防止蝙蝠身上攜帶的病菌傳播,防疫站對部分居民家裡進行了消毒。「同時,我們還發布公告讓群眾去防疫站領消毒藥水,以便他們自己進行消毒。」
下一步,他表示已經與社區進行溝通,社區也派工作人員前去查看了情況,並聯繫防疫站工作人員對3棟小樓進行消毒。「但由於房屋是屬於居民的個人財產,維修還需要居民自己想辦法。」
對於居民希望驅趕蝙蝠的問題,金部長表示,因為蝙蝠是國家保護動物,不能打,不能殺,怎麼驅趕還需要進一步的商討。目前,各項工作還在進一步商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