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滿達 視頻剪輯趙鵬
小區景觀水系面積大,青蛙也特別多,夏天一到夜夜大合唱。有人覺得「聽取蛙聲一片」,像是回到了農村的舊時光,有人卻被蛙鳴聲吵得睡不著覺。因為居民投訴比較集中,武昌區金沙泊岸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只好想出一個辦法,每晚組織人員抓捕小區青蛙,然後送到馬路對面的沙湖公園放生。
小區蛙聲一片部分居民嫌吵
市民李女士住在位於武昌沙湖路的金沙泊岸小區。這是一個交房才兩年的新小區,居民樓位於小區四周,中間是景觀河、景觀池和綠植,像是一個公園。
「小區景觀看起來不錯,但青蛙特別多,到了夏天晚上很吵。」李女士說,因為青蛙,小區的業主群也是炸開了鍋,多位業主曾抱怨蛙鳴聲吵得睡不著覺。但李女士覺得,聽取蛙聲一片,夏日裡枕著蛙聲入睡,是一件很愜意享受的事。一些鄰居睡眠較輕,這連綿蛙聲反倒成了煩惱。
小區物業經理鍾舟介紹,第一年入住的業主還不多,今年夏天投訴的業主多了起來。「到目前為止,小區有700來戶業主入住,我們已接到60多次投訴了。」鍾經理說,小區的周圍是居民樓,中間是小公園,這樣的布局使得蛙鳴聲格外大,確實有些吵人。
物業組團抓青蛙引發誤會
鍾經理說,接到業主投訴後,物業也在想辦法減少噪音。但青蛙是益蟲,又是國家三級保護動物,也不能隨意捕殺。因為小區和沙湖公園只隔了一條馬路,鍾經理想到了將青蛙抓捕後,再送去沙湖放生。「那裡的生態更好,應該更適合青蛙生存。」鍾經理說。
從上周六開始,鍾經理就安排值班經理帶隊,和夜班巡邏保安一起抓捕青蛙。「每晚八九點散步的人比較多,我們就等到10點以後。」鍾經理說,大家三到四人一組,穿著雨靴、拿著手電筒,在小區的景觀池、景觀河穿梭,循著蛙鳴聲尋找青蛙的藏身處。鍾經理說,一開始有同事覺得還挺新鮮,像回到了童年。但實際上景觀池底的鵝卵石凹凸不平,一不小心就會打滑,而且還有蚊蟲叮咬。每天一兩個小時的抓捕行動並不輕鬆。
「多的時候能抓30多隻,有時候只抓到10多隻。」鍾經理介紹,他們會用袋子裝好青蛙,送到沙湖邊放生。物業工作人員在小區抓青蛙的事,一度還引發誤會。有業主以為保安是在捕殺青蛙,進行了投訴,轄區派出所民警還來小區調查了解情況。「還好我們捕捉和放生都拍了視頻和照片,這才澄清誤會。」鍾經理說。
捕撈轉移也是無奈之舉
此後,為了避免引起誤會,鍾經理每天都會在業主群發布物業人員捕捉青蛙的視頻和照片。「這不是為了宣傳自己,而是讓業主知道,我們在想辦法解決蛙聲擾民的問題,同時也沒有傷害青蛙。」鍾經理說。
業主李女士稱,雖然青蛙能消滅害蟲,對小區環境有益,但她也理解鄰居們被噪音騷擾的煩惱。物業能夠想到給青蛙搬家,也算是主動解決問題的一個辦法。
小區的青蛙似乎特別多,經過6個晚上的抓捕,青蛙的夜間大合唱還在繼續。鍾經理說,捕撈轉移青蛙也是無奈之舉,這個辦法未必馬上見效。「但我們會堅持做下去,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讓噪音小一些。」鍾經理同時也希望,小區居民能夠慢慢適應伴著蛙聲入眠人和動物和諧共處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