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們所投訴的小區有人私挖的地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呂高見文圖
連日來,陸續有居民反映,鄭州惠濟區新希望·澳園小區有人私挖地道,把承重牆都給破壞了,而地道上方就是一棟居民樓,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面對這樣的地道,小區業主們找到物業理論,對方稱是一租戶所為。他們質疑如果是租戶,挖了做什麼用?地下施工,物業難道就不知道嗎,為何未及時進行制止?
私挖地道破壞承重牆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新希望·澳園小區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主介紹,近日他們小區進行暖氣管道改造,本來是件民生工程,他們也都非常支持,可無意中發現內部道路旁的草坪上堆放著大量黃土,有熱心業主跑到地下車庫一看,當場傻了眼。「地下車庫旁有人在小區私挖地道,把承重牆都給挖斷了。」上述業主說,得知消息後大家都很震驚,紛紛過來查看,五六米寬的通道,大約有幾人高,混凝土都給砸壞了,散落一地,而上面就是一棟居民樓,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危險後果不堪設想。
多名業主表示,是物業失職不作為,才導致這樣的結果。隨後他們找到物業,對方稱此行為是一名租戶所為,並在小區裡貼出了整改通知。「他們賊喊捉賊,想矇騙我們業主。」對此,業主們很生氣,物業是開發商下面的一個公司,如果物業不知道,租戶哪有那麼大的能力?再說如此大動作施工,到底是幹啥用的?對此,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記者進入地下探訪時遭物業人員盯梢
那麼,業主們所說是否屬實?
帶著諸多疑問,11月25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了位於惠濟區長興路附近的新希望·澳園小區進行走訪調查。在該小區東門口,一名熱心業主告訴記者,挖出的地道具體位置就在3號樓到17號樓之間,正好是東門的通道下方。
在上述業主指引下,順著一個單元門,下行穿過兩個樓梯,記者進入了地下,也就是業主所投訴的私挖地道現場。
「你們是幹啥的,誰讓你們進來的?」一名自稱物業的男子突然來到地道,盯著記者問道。「我們是過來查看維修通道的。」業主表示,對方才放鬆了警惕。「一會兒趕緊出去。」男子說道。
記者注意到,漆黑的通道沒有燈光,啥也看不到。借著手機電筒發現,地道有五六米寬,深約四米,長有一二十米,上方混凝土已經凝固,兩側各有一根柱子支撐著,地道口有切割的痕跡,旁邊散落著大量的水泥混凝土碎塊。
穿過地道有燈光,旁邊堆放著沙子和石子,還有工人施工作業的工具。不大功夫,物業又一名女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問道,「你們咋進來的?」記者反問:「地道到底是誰挖的?物業知道此事嗎?幹啥用的?」女子表示啥也不清楚,具體到物業了解情況。
「我們住在樓上都擔心害怕。」3號樓一名住戶表示,樓上那麼多人,希望相關部門趕緊採取措施,及時進行補救。
業主認為是要擴建停車場目前已責令停工
走訪中記者發現,在該小區17號樓西側,牆上張貼著一則10月28日落款為鄭州安誠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誠物業「)的整改通知,部分內容顯示,「澳園租戶王宏偉,近期接到業主投訴,反映你單位在小區東門口地下開挖地下通道,黃土堆放小區,影響小區景觀。現通知你單位停止施工,由此造成的後果,由你單位自行承擔。」
記者未能聯繫上王宏偉。對此,小區業主卻不那麼認為。「物業明知道誰幹的,做啥用途,他們還在裝糊塗。」之所以挖地道,有業主猜測,可能是要打通3號樓和17號樓之間的通道,擴建停車場,便於停車。
隨後,記者來到了安誠物業求證。物業值班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她是9月份剛來的,具體情況不知道。
在江山路和銀河街交叉口的銀河商務5層,記者又見到了省體社區相關工作人員。
「目前已經責令整改,加固並恢復原貌。」一名工作人員透露,他們接到業主投訴後很重視,並聯合辦事處、執法部門等多次前往現場查看,上報了有關情況。
她給記者提供的惠濟區長興路街道辦事處「關於新希望·澳園地下停車場私自違法擴建的函」顯示,惠濟區和城鄉建設局接到舉報,安排相關科級幹部和省體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及應急管理辦公室人員立即到現場進行調查,發現該小區地下停車場私自違法擴建,辦事處隨即要求暫停施工。因辦事處沒有執法權,懇請住建局安排執法人員進行調查處理。
追問
如此大的施工,物業就不知道嗎?如何進行的監管?
如此大量施工,物業難道就不知道嗎,如何進行的監管?
當天下午,記者聯繫到了安誠物業相關負責人,他否認擴建地下停車場說法,並稱沒有這回事,根本就停不了車。其解釋,他們正在處理這事,小區有10多年了,原來是由於南北通道口上方東大門通道下的雨汙水管道漏水,導致地下室不能使用,一名租戶從兩側通道開始挖。至於有無安全隱患,他表示需要進一步鑑定,根據鑑定報告再進行加固。
「報備的是修地下室漏水。」上述負責人表示,租戶確實報備了,挖了有七八天時間,人員進行的施工,物業發現後告知對方,也下達了整改通知書。對於後續加固費用,會和租戶進行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