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仿真的小豬佩奇廚房、手動拼裝盡展賽道激情的8字形電動軌道車、易拼搭且圓潤不傷手的遙控消防指揮車、能夠互動的教育機器人……
能讓成人和孩子一起玩得不亦樂乎的,恐怕非玩具莫屬了。日漸豐富的玩具品類讓不少成年人直呼 「沒有童年」,各類玩具不僅對孩子充滿吸引力,成年人也紛紛湧入玩具市場。
寶媽任英傑說,和孩子逛玩具店時,除了孩子要買的,自己看到一些熱門IP周邊產品都忍不住購買。還能和孩子一起玩。
那麼,什麼樣的玩具更受大人和孩子青睞,玩具市場又呈現出怎樣的趨勢?
邊玩邊學 智能化玩具產品受歡迎
全面二孩政策的開放帶動了中國母嬰市場的興起,電商的高速發展也為玩具行業帶來新機遇。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在5月20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2019年國內市場玩具零售總額759.7億元,比上年增長7.8%,0-14歲兒童人均玩具消費323.4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線上渠道玩具零售總額247.7億元,佔比32.6%,比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超過50%的受訪消費者計劃2020年增加購買玩具和嬰童用品的支出。《白皮書》顯示,消費者在選購玩具時,越來越重視產品的益智功能,關注其趣味性和教育性。2019年,有36.2%的消費者將玩具益智功能作為產品選購的主要考慮因素。
天貓母嬰親子玩具行業負責人蘊皆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近3年玩具類目在天貓平臺高速成長,今年上半年,積木、拼圖此類產品及STEAM教育類目增速較快。
不難看出,隨著AI技術發展,兼具智慧與趣味的玩具也成為家長啟蒙教育的助手。
王小月 攝
艾媒諮詢集團CEO張毅接受《中國消費者報》採訪時表示,近幾年智能化玩具產品發展較快,寓教於樂,深受家長和孩子歡迎,這類商品也符合家長對於玩具市場及對孩子成長的期待。
「中國玩具市場之前一直沒有龍頭品牌,在電商平臺比較小眾、離散。」藍宙科技創始人兼CEO王江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當前玩具市場呈現品牌化趨勢,產品單價也由原來的幾十元,到現在的50-100元,甚至在百元以上。隨著AI、AR技術的應用,智能化、場景化也是重要的趨勢。
據了解,藍宙科技著力打造從流行玩具、益智玩具到編程玩具與STEAM、編程、AI課程結合,實現「玩具+課程」的融合,讓孩子在玩中學,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除了桌遊、拼圖等益智類玩具,藍宙科技也研發了早教機器人、感應飛行器、物理原理的機械臂拼裝等「會動的玩具」,通過物理和化學實驗,培養孩子探究自然的動力和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王江表示,未來會加強電動遙控、編程應用在玩具中匹配課程,提高附加值,通過提升軟體和硬體實力將AI應用在玩具上,形成AI+玩具的布局。「從今年初到5月,公司玩具銷售額已突破1億元。在618大促期間,計劃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以上。」
貝恩施(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振烈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當前年輕寶爸寶媽的消費觀念有很大改變,從孩子一出生就注重全方位培養,對啟蒙、認知是非常重視的。對於高顏值、高品質,擁有科技性和教育性的玩具產品的需求量非常大。
針對消費需求,貝恩施在生產布局上也不斷加大研發設計投入,近一年著重布局輕智能產品市場。劉振烈表示,輕智能介於傳統玩具與AI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之間,主要以藍牙、MP3、MP4功能為主,對於3-6歲兒童的使用是足夠的,售價在99元-199元區間,性價比更高。
受疫情影響 玩具需求激增
今年初疫情的暴發,讓宅家成為重要的生活方式,家長也有了更多時間與孩子獨處,對玩具的需求也在激增。可以說,電商也加速了玩具市場的發展。
電商大數據服務機構 ECdat-away數據威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玩具線上銷售增速來看,串珠、拼圖、棋類、積木玩具等受歡迎程度較高。除此以外,兒童機器人、安撫玩具、過家家等多款玩具也出現了不小的增長。
「受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的偏好有所改變,更習慣於線上渠道互動,包括電商平臺及社交媒體,這也推動了本土玩具行業OMO(線上融合線下)營銷和新零售的進一步發展。」玩具反鬥城中國董事總經理諸葛民(NicholasGreen)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由於與孩子相處時間增多,家長對玩具的教育價值有了更多認識,這讓他們更清楚玩具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會帶來什麼幫助。
同時,諸葛民認為,疫情不僅引發了人們對於健康衛生的重視,也對玩具產品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建議,企業應該加大高安全性的環保材料在玩具製造上的研發應用,以順應後疫情時代對於高品質玩具發展的需要。
諸葛民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近年來,中國玩具消費市場正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其中,最為明顯的兩大趨勢是數位化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中國玩具市場的需求增速明顯且消費潛力巨大,一直以來都是玩具反鬥城在亞太和全球重點發展的市場。「近幾年,玩具反鬥城在中國的業務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速。」
引入新零售 玩具市場打造「玩具雲經濟」
王小月 攝
諸葛民認為,當前中國社會已進入了「網際網路+」的信息技術新時代,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玩具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和經濟增長點,新技術創新將成為玩具企業發展的基礎動力。在過去數個月,眾多企業均開始採用線上零售模式打造「玩具雲經濟」,進一步加速了線上+線下零售的融合發展。
據劉振烈介紹,貝恩施今年的銷售額目標是3.5億-4億元,線上業務佔比達80%,通過電商賦能,今年第一季度銷售數據比去年同期增長30%。
當前,體驗式消費大行其道,也成為決定購買的一大要素。
據了解,玩具反鬥城計劃增加30%的互動桌讓小朋友暢玩最新款玩具,並推出生日會、小小CEO職業體驗、STREAM課堂、VIP會員觀影會等諸多趣味活動,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相信充滿樂趣和教育意義的體驗,會有利於孩子和家長更好地互動。
諸葛民表示,未來反鬥城仍將繼續堅持線上+線下的OMO戰略,以更好地賦能中國家庭的玩具消費體驗。實體門店作為其在線下的重要布局,為線上提供了更多的體驗,同時線上也為線下門店輸送精準的客流,提高轉化率。
張毅表示,當前國內玩具市場發生變化,企業不能用傳統方式經營,要想獲得更高利潤,得到消費者認可,在工業設計、產品功能、環保等功能方面需要加強創新。「產品品牌打造很重要,對於玩具行業來說,價格不是消費者考慮的主要因素,產品性能、品牌背書都很重要。」
談及天貓在玩具行業的經驗,蘊皆稱,在一定程度上說,玩具電商程度決定了其現代化程度,過去兩年天貓做了大量工作,積極引導企業加入電商平臺,將新零售概念、大數據賦能商家,幫助商家更好地實現電商化。
激發未泯童心 成年人湧入玩具市場
王小月 攝
「女孩子一般都喜歡買包包、鞋子和珠寶,而我沉迷於買樂高。」90後消費者牛小歐是樂高迷,不時在朋友圈曬出自己購買的樂高產品。此外,「餅餅兔」「錢多多」等國內設計師的潮玩擺件也是她的最愛。
據第一財經《2019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生於1995-2009年的「Z世代」用戶達3.69億人,每月可支配收入達3501元。這部分群體的消費習慣一般受到二次元文化影響,追求新鮮事物,並且願意支配更多錢去購買。
成年人也紛紛湧入玩具市場,且預算更多,也願意購買稀有或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產品。
張毅認為,禮品屬性也是玩具市場一個重要特徵,時尚性是最重要的,需要結合產品熱點和時代IP,產品擁有特殊的意義。
近日,樂高集團推出了全新主題系列樂高悟空小俠,角色都以《西遊記》人物為原型,涵蓋齊天大聖黃金機甲、豬大廚移動釘耙車、白龍馬戰車、紅孩兒邪火戰車等8款產品。自5月15日晚間正式公開後,便引發新一輪關注,同時也激發起不少消費者的購買慾。新品推出後,大朋友的購買意願比小朋友更強烈,部分產品在實體店一度出現斷貨的情況。
近年來,中國玩具生態逐漸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傳統玩具正越來越多地將目光投向電影、遊戲、動漫等影視文化領域,出現了很多IP聯名產品。通過與文娛領域相結合,也為玩具產品注入文化內涵,賦予其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我們始終認為,每一個成人都是一個長大的孩子。」蘊皆表示,除了0-6歲嬰幼兒玩具類目外,面向16歲以上人群的玩具也是天貓玩具的重要類目。目前看來,潮流玩具、動漫影視周邊、雕像等產品增速非常快。
為了提高成年消費者消費體驗,天貓也在不斷進行嘗試,設置了在線抽籤機、抓娃娃機等交易類目。同時,讓消費者在購物中能夠得到增值服務。蘊皆舉例說明,比如消費者購買樂高時少了一個零件,可以在天貓在線申請,讓商家配送給消費者。
蘊皆認為,成年人對玩具的需求較大,跨越年齡段較長,受到成年人青睞的玩具具有社交和收藏屬性,這也給商家帶來了機遇。商家做成人化玩具可以服務消費者很多年,在垂直維度破圈層獲得用戶。(王小月)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