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消息,說美國家政O2O鼻祖 Homejoy 倒閉了,感概頗多。
Homejoy 也算是打「共享經濟」擦邊球的的O2O了。任何共享經濟模式下的產品都要面對六大難題:「建立信任」、「培養用戶習慣」、「應對監管」、「保證供給的平衡」、「如何冷啟動」。
本文是對共享經濟以及UBER的一些分析,包括之前和一些朋友討論的心得。算是自己的學習筆記,放在這裡,供大家參考和斧正。
一、崛起中的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再發展則為經濟體制)。什麼是經濟模式?經濟模式表示的是經濟主體運行中帶有總體性的本質性的特徵。經濟模式,由生產力決定,是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
在人類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不斷增加,金屬工具、牛耕等新的生產工具或方法被發明,直接促進了相對剩餘產品的出現,對於剩餘產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
如果生產力繼續發展,私有制是否會被消滅呢?我個人的答案是會,前提是物質的極大豐富,這裡的豐富不是指絕對數量的增多,而是指相對「需求」的多。網際網路技術,降低經濟學上說的不確定性,讓供需趨於絕對平衡。
話扯遠了,下圖是對共享經濟的分析:
點擊圖片放大
二、UBER的本質UBER的本質是「共享經濟」,什麼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是一種每個人既是供給者,也是需求者,利用各自閒置資產、時間,為他人提供服務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分享即是擁有」,分享讓社會資源更匹配,帶來的社交讓社會更有活力。
UBER,是共享經濟的傑出代表,它的終極價值在於:採取信息化手段,利用經濟學最簡單的供求原理,讓資源分配更合理,並解決了「打車難、打車貴、服務質量層次不齊」的問題。
圖①「概覽」
圖② 「UBER 是什麼?」
三、UBER的分類最常用的:「人民優步」
(此圖非作者所做,特此說明)
四、UBER的定位各位看官,關於UBER的定位,請看圖。
有一點要指出,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計程車司機可是個光鮮的職業,但是現在,因為計程車公司的畸形盤剝,的哥們為了份子錢,每天拼死拼活,已經淪落到了較為底層的職業。
簡單的一個事實,很多的士車師傅上下班高峰期是不跑車的,或者不往市中心走,道理很簡單,堵車,同樣的價錢又費馬達又費油。而UBER則不同,它讓供需動態匹配,多跑多得,累跑多得(高峰期有補貼),擠跑多得(算法可根據同時打車的人數,自動提高車費,結果是UBER司機都願意往打車人多的地方跑,堵堵都願意)。
因為UBER司機不參與價格計算,更不會出現太遠或太晚,被要求加價的情況。
加之UBER很多是單位的車或者私家車,車況、車內環境都較好,司機素質也較高,所以有較好的用戶體驗。
圖③「UBER的定位」
五、UBER的運營相對於國內競品的推廣,UBER的運營顯得很「輕」,多採取自營銷、口碑營銷,包括病毒一樣的「優惠碼」、「粉紅曖昧策略」等等。
這裡要多說一句,很多人把UBER的成功歸於「約」,這是片面的,UBER的成功在於前面說的它確實有價值,它「創造平臺提供更優質乘車服務」,在這個核心價值上,如下圖的運營策略、營銷手法才能站得住腳。
圖④ 「UBER的運營特點」
圖⑤ 「UBER的算法與計費方式」
圖⑥「UBER對司機的鼓勵措施」
關於UBER 的營銷有很多經典案例,這裡直接引用筆者一位朋友羅小花的總結如下:
「優步用的是粉紅策略,約炮」。
首先優步的公關策略,先和私家車主委婉的講出我們可以有一種方式來進行約炮。優步在全部告知之後,採用一個公關的營銷策略:
某某某開了一輛豪車約到了一個白富美,已經成功約炮;
某某某開著一輛法拉利一個月約到了多少個妹子,以此製造社會輿論,起到吸引力。並且在後面附上說,在這些車主享受完約炮後享受賺取了多少錢,以及Uber 的補貼策略。
Uber通過這一系列的公關手段之後,自然會產生口碑效果,更多人知道優步有兩個作用:我可以在上面約妹子也可以在上面賺錢,這顯然成為uber的一個標籤。而且也讓uber的品牌最大化,也可以說是代替陌陌等約炮神器最大的約炮神器。妹子都是看車看房,這種約炮方式更加直觀看出誰有錢。但uber也滿足了一些年輕人裝逼的心理。
優步有一個公關文案,北京某某小夥,通過優步叫到一輛豪車,去到三裡屯夜店,很多妹子看到某某以為豪車是他的,以為是富二代,進行妹子對他的搭訕,發一些比較拜金的公關文案。Uber通過這種虛假的營銷文案,達到了他轉化用戶的目的,或者是教育用戶的目的,或者是說優步可以滿足你這種需求和心理。
圖⑦「UBER的營銷手法」
六、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所有共享經濟一樣,UBER 存在來自於政府監管方的巨大的不確定因素,但是目前中央的態度是觀察不表態;而與計程車行業關係盤根錯節的地方政府在目前反腐的大背景下,也沒有採取太嚴厲的措施;有些城市出現的的士司機毆打UBER 司機事件也只是個別情況。
至於部分網友吐槽的個別司機耍流氓、被拒載,傳統計程車行業也存在或者更嚴重。
圖⑧「UBER經常被吐槽的問題」
綜上,UBER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誕生的新一代資源共享軟體和社交軟體,它的成功,不過是利用了最簡單的經濟學原理,讓信息更通暢、供需更平衡。它是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而共享經濟的產品都會面臨「建立信任」、「培養用戶習慣」、「應對監管」、「保證供給的平衡」、「如何冷啟動」六大難題。通過對UBER的分析,我們也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完)
作者信息:@清風徐來,長期在傳統企業從事信息化及管理工作,現致力于于研究網際網路思維衝擊下,傳統管理的變革與實踐。
本文系起點學院成都1506期優秀學員@清風徐來 原創授權發布,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