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工作者】李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五一三所...

2020-12-21 水母網

多年來,李林同志以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帶領513所科研人員開拓創新、頑強攻關,圓滿完成了以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北鬥導航衛星工程為代表的重大航天項目和防務裝備研製任務。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李林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帶領全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科研生產,確保了新一代載人飛船、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火星探測器等國家重大航天研製任務在513所不停滯、不拖延、不誤點,為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軍隊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林

一、圓滿完成航天重大任務,為航天強國和國防建設貢獻煙臺力量

從一名從事具體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員,到科研單位帶頭人,李林同志親身參與並見證了我國北鬥導航定位衛星、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分辨對地觀測衛星等重大航天型號研製歷程。不論是做具體的科研工作,還是型號科研和質量管理,作為所內型號第一責任人,李林同志始終以嚴謹、務實、創新的精神要求自己、要求員工,把「零缺陷、零故障、零疑點」的要求貫穿科研工作的全過程。在他領導下,513所圓滿完成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嫦娥四號衛星、新一代載人飛船、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等重大型號研製任務,「煙臺元素」完美助力航天強國建設。研製的嫦娥四號月面微型生態圈科普載荷實現全球首次在月面展示生命現象;上面級測控數傳終端全程監控長徵五號「胖五」火箭遠徵一號上面級發射過程。513所被評為北鬥二號衛星工程建設突出貢獻集體、載人航天突出貢獻集體,多項科技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防科技進步獎,以及省市技術發明獎。

突破關鍵技術,為打破技術壟斷、推進電子產品國產化貢獻力量。我國航天領域素有自力更生的優良傳統。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實現我國航天電子產業的自主發展,李林同志帶領科研團隊,積極跟蹤國際先進水平、關注國產化需求,推進技術創新,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在綜合電子、脈衝星探測、空間大功率電源等領域,取得了技術優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研成果,確立了在相關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二、努力打造創新引擎,為「海上山東」建設貢獻煙臺智慧

李林同志以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在完成國家重點軍工科研任務的同時,把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回報駐地鄉親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他的帶領下,513所按照山東省和煙臺市對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規劃部署,充分發揮航天技術的優勢資源,系統規劃產業發展,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穩步推進衛星應用、海洋裝備、節能環保等領域創新,積極助力「海上山東、海上煙臺」發展。

在513所積極努力推動下,山東省政府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國防科技大學、山東省科技廳、煙臺市政府、513所四方共同成立了山東省微納衛星與脈衝星導航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13所藉助自身在微納衛星研製領域豐富的工程化經驗和雄厚的產業製造實力,以及與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合作基礎,致力於推進山東省衛星製造和導航產業的發展。

三、堅決落實中央和上級決定,勇於擔當社會責任

李林同志政治立場堅定,政治素質過硬。作為黨委書記,他認真學習並堅決貫徹執行中央和上級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不斷提升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政治素質和綜合能力,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為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在新冠病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以一名科研工作者的高度敏銳性,在1月20日立即部署成立了513所疫情防控工作組,開展了與武漢關聯人員排查工作,儲備防疫物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會議精神及山東省、煙臺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和疾控中心的相關工作要求,在嚴格做好人員隔離管控的同時,統籌安排做好航天小區員工生活服務保障工作,疫情期間,513所未發生密切接觸和確診病例。在嚴格防控的同時,周密部署、細緻安排,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在2月10日開始部分復工復產、2月17日實現全面復工復產,防疫不鬆懈、科研任務不放鬆,實現了「雙確保、雙勝利」。

李林同志還十分關注航天科普教育事業和社會公益活動,為提高公眾科學素養貢獻力量,所屬山東航天科技展館多年來堅持免費對社會公眾和青少年開放。該展館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研學教育基地、中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山東省首家五星級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積極參與扶貧攻堅,堅持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先後對萊山區朱柳村、李家疃村、車家村進行了定點扶貧工作,為當地群眾生活改善和脫離貧困盡心盡責。

相關焦點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4所像治理月塵一樣淨化空氣
    作為軍民融合技術自主研發的重點團隊,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4所的天淨團隊再次召開工作例會:「空氣淨化,我們的產品要使上力。」於是,由514所利用軍民融合技術自主研發新一代空氣淨化系列產品目前已在電商平臺上線銷售。  有人奇怪,發火箭、衛星單位怎麼開始做淨化器了?其實,上面提到的系列空淨產品也是利用了先進航天技術,這是514所在軍民融合發展之路上的扛鼎力作。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耕宇牧星耀蒼穹 砥礪前行...
    「十三五」以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七次工作會議戰略部署,五院上下眾志成城、奮勇拼搏、攻堅克難,在創新發展的各條戰線上結出了累累碩果,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國防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譜寫出無愧於黨、無愧於祖國、無愧於時代的輝煌篇章。
  •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
    12月27日20時45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震天動地的轟鳴中,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託舉我國最重衛星,同時也是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試驗星——實踐二十號飛向太空,衛星隨後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調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
    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調整的決定:袁潔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免去高紅衛同志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 「最美科技工作者」李東:十年磨一「箭」 鑄航天強國夢
    李東在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現場作為團隊負責人,李東獲評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面對這份熱騰騰的榮譽,李東表示:「最美的不是我,屬於長五研製團隊,屬於長五系列運載火箭。」如履薄冰 如臨深淵2006年的10月,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工程正式立項。立項的前一年,李東被任命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那一年,他39歲。
  • 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發布
    ,鼓舞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主戰場,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科技局聯合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現場同時還公布了10名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選獲得者。發布儀式還邀請到了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連鋼創新團隊的5位成員來到現場。
  • ...央企|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國民經濟|國務院
    排名前49位的企業是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等副部級單位;最後48家企業分別是中國商飛、中化集團和中國鹽業集團等廳局級單位。從廣義上講,央企的範圍會更大。除97家央企外,還有金融央企包括四大國有銀行等23家)、文化央企(包括中國出版集團中等3家)、行政央企(包括中國菸草總公司、中國中鐵集團、中國郵政集團)等。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些公司的級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發生變化。
  • 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舉行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劉勰尹江勇)12月17日晚,由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委軍民融合辦、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在鄭州舉行。  省委常委、秘書長穆為民為獲獎者頒獎。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濟超、副省長霍金花、省政協副主席高體健出席儀式。
  • ...全球周報第9期:航天科技六院801所我國首款牛級推力霍爾推力器...
    2月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第一批「北鬥」試驗隊員抵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並立即召開調度會,詳細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以及節後衛星試驗任務。會議現場,試驗隊向隊員發放了體溫計、口罩等物資,鼓勵隊員增強信心、共克時艱,在做好健康監測、疫情防控的同時圓滿完成型號任務。
  • 看宇宙星辰裡的航天「硬」科技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有著「航天液體動力之鄉」的美譽。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是我國唯一集運載火箭主動力系統、姿軌控動力系統及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研究、設計、生產、試驗為一體的航天液體動力技術研究院,陝西也因此有著「航天液體動力之鄉」的美譽。從創建以來,參加了我國幾乎全部的火箭發射,被稱為中國的「金牌動力」。
  • 不負「最美」 無愧「最亮」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
    10位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個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團隊分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教授吳養潔,鶴壁市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程相文,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正高級工程師張金良,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正高級工程師李紅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張國俊,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吳健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來明考察職工療休養工作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組織17人的考察隊伍,先後前往沙縣馬巖生態園、寧化客家國際大酒店、客家祖地、天鵝洞、清流天芳悅潭等地,考察職工療休養工作。「三明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人陶醉,走了不少地方,三明是航天人療休養的好地方。」
  • 中國航天系統名錄
    兩大航天央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同屬一脈,均始於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所以如今提起航天五院,某種情結使然,名字是很響亮的),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
  • 坐標武漢,航天科技集團所屬長動集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長江動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動集團」)地處湖北武漢。連日來,在航天科技集團及所屬六院的領導下,長動集團迅速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春節前夕,長動集團對職工食堂、通勤車進行了消毒,給職工發放口罩等防護用品1月21日上午,長動集團召開黨委會,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應急領導小組,傳達落實中央、地方、航天科技集團及六院相關工作要求,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對節日期間的生產值班、職工健康信息收集與報送工作進行了布置。
  • 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
    12月15日晚,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侯保榮等10人獲評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青年創新團隊成長的啟示
    承擔上述任務的,卻是一支青年人唱主角的科技團隊:400多名「兩總」(總指揮、總設計師)中,45歲以下的佔53%;3000多名主任設計師、研究室主任中,35歲以下的佔56%……「中國航天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們認為最讓人羨慕的不是所取得的成就,而是現在領軍和主導中國航天的這些人太年輕了,他們會工作很多年,會創造更驕人的業績。」
  • 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今天他們站「C位」
    12月15日晚,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侯保榮等10人獲評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重溫「太空響起東方紅」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慶祝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參加東方紅一號衛星研製的老專家正在講述當年的研製故事。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 通訊員 張昊 郭立平)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前夕,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通過舉辦座談會、聆聽航天院士和老一輩科研人員寄語等活動,慶祝第五個中國航天日。4月23日,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召開了「共憶青春•永遠的東方紅」座談會,回顧東方紅一號衛星研製的光輝歷程,重溫「太空響起東方紅」的激情歲月。
  • 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王雲英等10人上榜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璐丹)近日,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科協、河北省科技廳、河北省科學院、河北省委軍民融合辦聯合選樹的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王雲英等10人榮獲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孟津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出爐,你認識嗎?
    5月27日,孟津縣舉行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最美科技工作者」表彰大會,隆重表彰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市科協副主席關建濤、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宗賢、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魯俊生、縣政協副主席趙浩卿等出席會議為獲獎者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