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還錢,我就不走!」 男子強住鄰居房子長達10年,法院這樣判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因借款人不還款,債權人便強住債務人房子10年不走,於是雙雙訴至法院互不相讓。近日,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法官傾情調解,最終化解了這起長達10年的糾紛。

原來,雙方爭議來源於一起民間借貸糾紛。熊某與毛某為鄰居,2009年毛某稱其父親患重病急需資金治療向熊某借款,熊某念毛某對其父親一片孝心,於是同意借款給毛某。截止至2010年9月,熊某共計出借給毛某近9萬元款項,毛某亦出具了借條,同時將其父親名下一套房子的產證原件及戶籍材料複印件交給熊某。2010年10月,熊某得知毛某父親已於同年7月去世,於是催促毛某還款,毛某卻一直拖延不還,在多次催討未果的情況下,熊某便搬至毛某的父親房屋中居住(該房屋在毛某父親去世後,由毛某和其哥哥合法繼承)。2013年,毛某又以預備賣房還款需要辦手續為由,再次向熊某妻子借款2000元,並出具了借條。但毛某並未賣房還款,此後熊某一直居住在該套房屋中。

2019年12月,毛某與其哥哥以熊某佔有其房屋,以物權保護糾紛為由訴至法院,要求熊某停止侵權,將房屋返還給毛某及其哥哥。法院於2020年4月作出判決,支持了毛某及其哥哥的訴請,判決後效後,熊某拒不搬離房屋,毛某於是申請強制執行。就在強制執行過程中,熊某又以民間借貸糾紛為由訴至法院,要求毛某返還其借款本金並支付逾期利息共計13萬餘元。

一個佔著房屋不搬,一個不肯還款,熊某與毛某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為儘快化解雙方矛盾,東湖區人民法院法官先後對毛某、熊某進行勸解。2020年10月,經法官多次溝通,從情理、法理角度出發為雙方做思想工作,最終毛某同意歸還熊某借款9.5萬元,並撤銷強制執行申請,熊某同意搬離房屋並撤回對毛某的起訴,雙方達成和解並籤署和解協議。

延伸閱讀:

法官線上普法:抵押房產借款,這些小聰明耍不得

抵押房產套取資金高利轉貸法律不支持;抵押了房產為他人借款做擔保,籤了合同即便沒辦抵押登記,甚至把房子都賣了也得承擔相應責任……隨著民間借貸投資的活躍,涉及房產抵押借貸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有些小聰明真是耍不得。今天上午,北京西城法院「訴源治理直通車」進行線上普法,通過分析典型案例向社區居民解讀房產抵押借款的那些法律誤區和問題。

想借款吃利息,手頭卻沒有足夠的資金,有的人就想抵押房產,拿著貸款牟取利息差,這種方法可行嗎?張先生因為做生意急需周轉資金,向朋友李先生借款100萬元,並承諾給年利率15%的高額利息。李先生手頭沒這麼多錢,可架不住高息的誘惑,於是他用房產做抵押向銀行貸款100萬元,借款年利率6%。李先生盤算著,吃這利息差,一年就能掙9萬。

但借款到期後,張先生卻因生意不景氣為由,拖著不還錢。李先生只好起訴到法院要求張先生償還100萬元借款,並按照年利率15%支付利息。

不過,李先生的如意算盤還是落空了。法官介紹說,在民間借貸領域,借款的資金來源是一個重點問題。原則上,民間借貸出借人的資金必須是自有資金,不允許套取銀行的貸款再轉借他人進行牟利。否則,會讓信貸資金脫離了監管,資金安全難以保障,也擾亂了國家的信貸秩序。

張先生與李先生之間的《借款協議》雖是雙方自願籤訂,但李先生出借的100萬元是房產抵押貸款,且約定的利率高於銀行貸款利率。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因此法院最終判定雙方籤訂的《借款協議》無效。

因為合同無效,李先生也不能按照約定的15%年利率索要利息。法院判定張先生除了應返還本金之外,還要賠償佔用款項期間李先生向銀行貸款的年利率6%的利息損失。對想吃利息差的李先生來說,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在另一起案件中,抵押房產為他人借款做擔保的房先生也耍了個小聰明。房先生的親戚孫某向同窗好友曹先生借款200萬元,曹先生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要求孫某提供抵押擔保。孫某便央求房先生,用房先生的房子做了抵押擔保。可抵押合同籤訂後,房先生找各種理由拖著不配合辦理抵押登記手續,還急著把房子賣了。借款到期後,孫某沒有還錢,曹先生便將孫某和房先生一併起訴。

房先生自認為沒辦抵押登記,就可以不承擔責任了。可他想錯了。法官介紹說,根據我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當事人之間訂立的抵押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房先生作為抵押人對房產沒有辦理抵押登記具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法院判決房先生在抵押擔保房產的價值範圍內對孫某不能償還的債務承擔補充清償責任。

(原標題:「你不還錢,我就住你房子不走!」 男子強住鄰居房子長達10年)

來源:綜合光明網 大江網 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07

相關焦點

  • 一樓下水道堵塞,責任在樓上鄰居?法院這樣判
    蕪湖市民胡先生在蕪湖鳩江區有一套房屋,房屋位於1樓,因為房子的下水道堵塞導致家中進了汙水,造成了地面、牆面、家具等損失,他認為樓上的鄰居們應該對此事承擔責任,一氣之下,他將樓上21位鄰居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損失。6月7日,記者從蕪湖鳩江區法院獲悉,法院對此案作出了一審判決。
  • 法院判決被告十日內還錢,被告不按期還錢怎麼辦?
    有個朋友諮詢這樣一個問題:法院判欠款人10日內還錢,如果欠款人10日內不還錢該咋辦?這個問題是司法實踐中很常見的問題,實際是法院判決履行和執行的問題。根據各地法院的統計,法院判決生效後,被告自覺履行的,多數法院在30-50%左右,比前幾年多了一些,但是實際上還是很多。也就是說,法院生效後,大體上有一半以上的被告根本不理睬法院的判決。
  • ...法院嗎?你們不是說我不還錢要來抓我嗎?我在家,你來抓我噻!」​
    【小案大道理】「喂,法院嗎?你們不是說我不還錢要來抓我嗎?我在家,你來抓我噻!」​ 「叮鈴鈴......」威信縣人民法院執行局辦公室的電話響了:「喂,你是威信法院嗎?
  • 他欠債不還,我就住在他家直到還錢為止,這樣的方法真的可行嗎?
    被人欠債不還,確實是很令人痛苦的,為了要到錢也是想盡了辦法,但最終還是拿不回錢來。於是,有許多人就用上了「以賴制賴」的方法:你欠錢不還是老賴,那麼我就住在你家耍賴!或許有的人認為,你既然不還錢,那麼我就可以上門要債,這是我的權利!那麼上門要債就需要有一個必要的限度,就像正當防衛一樣,需要一個必要的限度。上門去等待並找到債務人,索要債務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長期的住下,幹擾了他家人的正常生活,影響了他的居住自由。
  • 老人看房價飛漲後悔賣房,強住進已賣掉房子耍無賴:不還房子不走
    張秀香家人說,老太太幾年前以五十萬的價格把房子賣給他們,之後,老太太就一直在東北生活,可就在最近,已經八十多歲的老人家突然拉著女兒跟侄女就上門了,說想要回自己的房子。這麼離譜的要求,張秀香家人當然不同意。一套面積一百平米的房子位於北京海澱區的三環外,現在市價已經是五六萬一個平米了,老太太想要回房子也可以,至少得按現行的行情出錢再說。
  • 男子欠錢數十萬!做生意每月只願還三千,債主:我怕到死都還不清
    雲南男子欠錢數十萬!做生意每月只願還三千,債主:我怕到死都還不清眾所周知,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以前借錢的人是大爺,但是到了現在欠錢的卻變成了大爺。有些人借別人錢的時候很爽快,張口就借,但是到了需要還錢時,卻百萬抵賴,可能他真的有錢也不會還你。當然,現在的借錢和欠錢糾紛在我們國家法院是能夠審判的,如果借款人拒絕還款,是要承擔一定的法律的責任,如果他和你事先寫有欠條,還是不擔心錢要不回來的。近日,雲南省法院就審理一起關於因為借款問題的糾紛。
  • 欠110多萬不還 法院現場強制清房時 男子態度強硬:我不同意
    都市頻道原創專題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2014年9月1號淦文(化名)借給甄遠輝110餘萬元,用於甄遠輝生意上的資金周轉,約定每月利息為兩分。前面8個月都能順利結算,然而從2015年6月份開始,甄遠輝就以各種理由拒絕付利息了。
  • 欠債不還老賴2020政策,10萬判幾年
    今天小妹和大家聊聊老賴欠債不還2020年政策出臺了,別以為欠債不還還是一個人的事,2020年,全國法院都在破解執行難,不僅老賴處處受限,連老賴的家人都要處處受限!老賴虛擬帳戶法院可查封,凍結,支付寶,行動支付,微信支付等網絡虛擬交易帳戶中的資金,也屬於法院可執行人,財產範圍。同時,法院可網上凍結,劃扣老賴財產,2016年2月起,人民法院和金融機構通過網絡方式發送電子法律文書,接收金融機構查詢機構查詢,凍結,扣劃,處置等的結果數據和電子回執。
  • 誰賣了我的房子
    接線民警告訴她:" 你趕緊住進去,房子是你的,你早該住。"後來她才知道,房門之所以開著,是 " 法官帶人來看房了 "。相關法律文書顯示,2017 年 9 月,該房產被北京保俶貿易有限公司抵押給程某,後程某起訴該公司欠款,該公司未履行法院判決,海澱區人民法院將該房屋拍賣。" 貼了一個通知,讓我 10 天之內騰房。"
  • 陝西大姐被家暴40年起訴不判離婚事件,感情沒了就是不離也是痛苦
    網友留言:我離婚時也是這麼難,讓我再被丈夫打一次,再走一次家暴的程序才能離婚,否則雙方分居半年以上才給離婚,第一次離婚也予以駁回,訴訟費300元由起訴方我承擔。人家法官是為法律負責。我只好回家,在選擇某一天前夫不注意時偷偷拿著自己衣服離開了那個家,在外面前夫找不到的地方租個房子,分居了半年後又起訴,法院才強判離婚。網上有一則新聞,一位陝西黃陵縣的大姐結婚40年了,被丈夫家暴了40年,要求起訴法院離婚,法院判不給離婚!引起了很多的網友的熱議,有的網友說離婚這麼難,乾脆就不結婚了?
  • 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2019年「老賴」迷惑行為大賞
    精選出這份2019年「老賴」迷惑行為大賞榜單(點圖片看詳細內容):2019「老賴」迷惑行為大賞12019年10月10日13時,正值午休時間。走到張某家胡同口時,一個中年男子迎面走來,執行幹警便上前問道:「大哥,您知不知道這家的張某去哪裡了?」中年男子回答:「他呀,我認識,聽說在外地做生意,前些日子讓車給撞死了,剛埋了不長時間。我知道墳埋在哪裡,領你們去看。」
  • 2020年最牛最火冷笑話:9歲小女孩成老賴,被法院限制高消費
    原本以為,如果舉行一次2020年最牛最火的冷笑話比賽,冠亞軍爭奪必定在「大衣哥」和川建國之間進行,豈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點懸念都沒有,便將「大衣哥」和川建國輕鬆拿下。2020年10月,河南鄭州中院終審判令9歲小女孩陳蔓「替父還債」55萬元。因其無法還錢,11月25日,法院向她發出限制消費令。
  • 【司法在線】第179期:房屋空置該不該交物業費?法院判了(含《民法...
    法院判了(含《民法典》新規) 2020-12-10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被家暴40年不判離婚,珍惜晚年幸福?
    陝西醫女子稱結婚40年常被丈夫打罵,忍到仨子女成年後起訴離婚。法院卻判不離。理由是:夫妻生活40載,應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晚年,只要雙方互諒溝通仍是一個美滿的家庭,駁回了女子的離婚訴求。從1980年結婚到2020年起訴,長達四十年的婚姻生活,丈夫脾氣暴躁,經常打罵妻子,妻子為了孩子忍了40年,忍到孩子都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才起訴離婚,而法院竟然不判離婚。
  • 男子向好友借7萬用冥幣還錢:錢,才是人性的驗金石
    近日,一則令人震驚的新聞登上熱搜: 安徽滁州一名男子向好友借7萬元,卻用冥幣還錢。 欠債還錢,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偏偏有的人,明明手裡有錢,卻還避而不談。 12月23日,在浙江金華,一位6旬老人手持判決書跪討百萬債務的新聞登上熱搜。 2009年時,洪某找老人借錢蓋房,出於好心,老人把房子抵押給銀行,直接把錢給了洪某。
  • 一個人欠你錢,被判刑去監獄蹲了10年才出來,還能讓他還錢嗎?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還有訴訟時效的問題,假如欠你錢的被判刑10年,那麼他承擔的刑事責任,並不影響你向他索要債務啊。如果是要等從監獄裡面出來才主張還款,可能會面臨很大的麻煩。一是通過其家屬表達要還錢的意思,如果家屬不代為償還,那麼家屬可以通過親情電話將信息告知他,那麼訴訟時效還能取到中斷的效果。二是直接向法院起訴,法院會組織到監獄去開庭審理,只是判案的地方不一樣了,訴訟的程序是一樣的,並不需要擔心。
  • 男子驅車故意撞傷鄰居,法院審判時還拒不承認:誤把油門當剎車
    2021年1月8日,吳某因故意傷害罪被北京西城法院判決有期徒刑7年。 由於吳某長期將車停在兒子臥室的窗戶下,影響了鄰居的室內光線,受害人劉某與吳某發生了多次糾紛,還提起過民事訴訟。2018年10月24日上午,劉某和吳某再次因此引發爭議。
  • 「我給你租好房子了,我們分開住吧」,婆婆:要走你們走,我不走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就像我跟老公一樣,我們倆在婚姻中都過得很累,但是我們都不捨得離開對方,所以就只能繼續留在婚姻中。不過這樣也好,累說明有問題需要解決,累說明我們付出了,早晚有一天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有人或許會不同意小玉的說法,會說太累的婚姻不如放棄,不如單身。這確實也是一種出路,但是,人跟人不一樣,不是所有人在婚姻中感覺累的時候都想放棄。
  • 用鄰居名字叫狗狗?原因竟是養狗與鄰居相處不睦!報復心也太強了
    高雄一名42歲施姓男子,因長期與陳姓鄰居相處不睦,他竟將愛犬名字取成鄰居的名字,甚至還直接在家門口飆罵「我的狗叫陳XX」、「陳XX是哪條狗啊」等語,陳姓鄰居不甘受辱報警提告。高雄地院審理後,認為施男的行為顯然並未尊重陳男的人身尊嚴,加上2人並未達成和解,因此依公然侮辱罪判施男罰金5千元新臺幣(約1156元人民幣),得易服勞役5日,可上訴。
  • 離櫃概不負責!銀行多給女子1600,要求返還時被拒,法院這樣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在到銀行的櫃檯辦理業務時,總是會看到工作人員擺出一個牌子,上面寫有「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幾個字,而且會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前來來存錢和取錢的儲戶要點清數目,確保沒有差錯,如果數目不不對,離開櫃檯後,銀行是不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