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國分康孝說:「一個人要作出離婚的選擇比作出結婚的選擇要難得多了。」
誠然,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離婚也同樣如此,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離婚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但夫妻緣分已盡,婚姻只剩下空殼,若強行繼續下去,對孩子仍然會有影響,於是他們勇敢地選擇了離婚。
可是能夠做到好聚好散的夫妻少之又少,大多都是撕破臉皮,甚至視對方為仇人,要不是孩子的原因,真的能做到老死不相往來。
遠房表姐和表姐夫離婚那會兒,真叫一個熱鬧,兩人從村裡一直打到縣裡,找我們家族最有名望的太爺爺評理。
太爺爺問他們為什麼要離婚?表姐說:「我生了兩個丫頭片子,婆婆就給臉色看,做丈夫的非但不體諒我,還說我事多,這日子怎麼過?」
表姐夫說:「我媽是老思想,我也不是沒說,反正咱們又不住在一起,你非得讓老人給你道歉,這不是讓我為難嗎?」
太爺爺肯定不讓離婚,說了很多寬慰的話,但婚姻是他們兩個人的,外人即使說破嘴皮,人家鐵定不想過,咱也無能為力。
其實表姐夫人挺好的,表姐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雖然婆婆重男輕女,可表姐夫對她很好,不在一個屋簷下,日子怎麼就不能過了?
她非要離婚,並且要把兩個孩子都帶走,表姐夫說:「你一個女人怎麼養得起兩個孩子,房子留給你吧,孩子的撫養費,我一分不會少。」
表姐夫的淨身出戶沒有換來表姐的反思和感動,反而懷疑表姐夫外面有人,否則怎麼會這樣痛快的離婚呢?
本來表姐夫想等表姐想明白了再復婚,可表姐的不信任和無理取鬧,讓他徹底傷心,跑去大城市打工了,期間認識了現在的妻子,相處一年多,領回老家準備登記結婚。
表姐指著表姐夫的鼻子罵:「被我說對了吧,外面如果沒有女人,咋出去一年就回來結婚,沒良心的男人,我詛咒你永遠不會幸福。」
從那以後,兩人跟仇人似的,表姐一不高興,表姐夫別想看孩子,更不讓孩子跟爸爸親近。
離婚不管什麼原因,也不管是誰的錯,兩人畢竟還有共同的孩子,沒必要視對方為死對頭,折磨了自己,也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了影響。
但是生活中,大多數離婚的夫妻,要麼彼此敵對,要麼老死不相往來,甚至不能提到對方,一聽到那個人的名字,馬上就炸了,內心的恨意始終在心頭縈繞。
而有的夫妻離婚後,仍然能做到和睦相處的關係,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李丹和童澤,曾是親朋好友眼中豔羨的一對夫妻,兩人學歷高,工作好,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按理說,這樣的婚姻應該算是穩固的,可結婚的第九年,兩人辦理了離婚。
離婚的原因和童澤的工作性質有關,他是電子工程師,經常跑全國各地的大工廠,提供培訓和處理機器的售後難點。
孩子三歲前,出差還不是很頻繁,後來廠裡業務越來越多,他只能扔下妻兒,為生活和理想奔波,家裡的一切都交給了妻子。
李丹工作也忙,一直都是娘家媽幫忙帶娃,夫妻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一年不超過一個月,感情也自然沒有了。
過春節的時候,兩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彼此感覺很陌生,沒有一點夫妻的親近感,李丹說:「我能感受到咱倆現在的關係,做朋友很合適,你覺得呢?」
童澤尷尬地笑了一下說:「你說的正是我想說的,但我怕你怨恨我。」兩人對視了一下,心照不宣,出了正月,兩人辦理了離婚。
童澤把房子留給了妻子,他只要出差回來,第一時間拎著禮物看孩子和前嶽母,畢竟孩子一直是老人幫忙帶的。
兩個人相處的很和睦,沒有任何爭吵和恨意,離婚並沒有給孩子造成影響,反而兩個人更愛他們的孩子。
李丹說:「我們兩個人能做到和睦相處,孩子的原因必不可少,最主要的原因是,離婚之前我們就沒有了感情,這是兩人心知肚明的事。
所以離婚是真心實意地放手對方,祝福彼此找到各自的幸福。」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人們從來未曾把離婚當作單偶制家庭的替代物,只是因為特殊的理由,婚姻不容繼續下去時,人們才用離婚的方法,來減輕痛苦而已。」
感情破裂也好,還是過著過著沒有了感情,選擇離婚的目的,一是減輕彼此的痛苦,二是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結婚不一定會幸福,但離婚一定是為了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不管為什麼而離婚,兩人曾經相愛過,即使不想關係和睦,也不要做仇人,因為彼此有共同的孩子。
你對前任的仇視,很容易轉化為壞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小小的心靈,又如何分辨出大人感情的是非對錯呢?
更何況離婚本身就給孩子造成了影響,難道做父母的不應該多為孩子考慮一下嗎?
所以,正常的相處方式,就是做最熟悉的陌生人,見面了打個招呼,平時過好自己的生活,沒有往來沒有交集,各自安好。
今日話題:你認為夫妻離婚,該如何相處?
我是麗姐,每天分享婚戀情感,人生百態。點擊上面的關注,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