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理退出執政聯盟:義大利的第三重危機?

2021-01-18 陶短房

1月14日,義大利前總理、義大利活力黨(Italia Viva)領袖倫濟(Matteo Renzi)宣布,他的政黨將退出由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所領導的執政聯盟,從而給這個飽受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影響的南歐大國,帶來了「第三重危機」。

 

秤砣雖小壓千斤

 

由於國情、政體特殊,地域對立嚴重,加上大中小、左中右黨派林立,二戰後的義大利內閣素以「短命」著稱,能任滿4年任期的僅一次(2001-2005年,第二次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內閣)。

現任總理孔特是法學家出身,原本是個無黨無派的「政治素人」,2018年因左翼民主黨(PD)內閣倒臺,他作為「派系黏合劑」被兩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M5S)和北方聯盟(Lega Nord)推舉,出任由上述兩黨組成的聯合內閣總理;2019年,北方聯盟退出內閣,五星運動不得不和3個左翼政黨——民主黨、義大利活力黨、自由與平等黨(LeU)聯合,於2019年9月5日組成新內閣。

第二次孔特內閣在630人組成的義大利眾議院中擁有341席,加上「不入閣但信任內閣」的幾個小黨,共有358席,佔據較明顯優勢;而在由321席組成的義大利參議院中,執政聯盟擁有167席,優勢並不明顯。

和大多數實行代議制的國家不同,義大利參、眾兩院在組閣方面「權重」幾乎相等,內閣必須同時擁有兩院過半議席支持,才能穩定執政,否則就會搖搖欲墜,隨時崩塌——這也是二戰後義大利內閣動輒推倒重來的關鍵之一。

倫濟曾在2014-2016年以民主黨代表身份出任過義大利總理,但2016年底因力推憲改公投失敗而去職,隨即另起爐灶組建義大利活力黨。該黨作為義大利政壇新生力量,在參院僅有15席,眾院也不過30席,都是第六大黨,但正所謂「秤砣雖小壓千斤」,在總理弱勢、內閣由多黨構成且議會席位優勢不明顯的背景下,義大利活力黨這區區45個議會席位,便成了能當金箍棒耍的「超級繡花針」,為拉攏年輕氣盛(擔任總理時僅39歲,是義大利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理)、野心勃勃的倫濟,執政聯盟在21個部長中給了小小的義大利活力黨兩個位置(農業部長貝拉諾娃Teresa Bellanova、家庭部長博內蒂Elena Bonetti),另外還專設了一個「負責外交事務的副總理」,由該黨的斯卡法魯託(Ivan Scalfarotto)出任。

最近數周以來,倫濟和義大利活力黨就不斷折騰「散夥飯」,儘管總理孔特和執政聯盟的其它政黨百般安撫,這位前總理卻一副「油鹽不進」、不依不饒的姿態,並最終和執政聯盟「一拍兩散」,上述兩位部長和一位副總理業已退出內閣。

由於執政聯盟兩大黨(五星運動和民主黨)在眾院議席較多,除義大利活力黨外其它執政聯盟或親執政聯盟政黨「情緒尚穩定」,其在眾院的優勢看來不會因喪失義大利活力黨的30個席位而動搖;但在參院,失去義大利活力黨的15席後,執政聯盟將只剩152席,已喪失了多數席位——如前所述,這意味著第二次孔特內閣隨時可能垮臺。

 

倫濟到底要什麼?

 

倫濟退出執政聯盟檯面上的理由,是對孔特內閣防疫表現及經濟復甦資金使用方式不滿。

作為歐洲受新冠疫情影響最早的國家,義大利累計死亡病例已突破8萬例,是歐洲最多的,倫濟將之歸咎於「總理及執政聯盟表現不力」;為幫助成員國抒緩因疫情及疫情應對措施而遭受重創的經濟,歐盟推出「恢復基金」(eu recovery fund),孔特計劃動用分配給義大利的2000多億歐元「恢復基金」,作為本國大規模恢復計劃的一部分,倫濟表示此舉將造成「巨額資金浪費」,且會「增加義大利債務負擔」,理由是「執政聯盟管理及資金使用能力不佳」。

1月12日,內閣會議通過了義大利大規模恢復計劃,但來自義大利活力黨的閣員全部棄權,當時觀察家就紛紛預言,倫濟會採取「以退為進」的方式「逼宮」。兩天後,這一切成為了現實。

倫濟到底要什麼?

大多數義大利政治分析家認為,年紀輕輕、迄今卻已先後跳槽和自建4個政黨的倫濟,打的仍是「以小博大」、「待價而沽」的算盤,希望趁執政聯盟焦頭爛額之際,「勒索」到更大的一塊「餅」。

 

第三重危機

 

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義大利經濟已頹勢畢露,2019年3季度,義大利央行預測「2020年可能出現零增長」,隨著疫情的爆發和蔓延、加重,央行不斷下調2020年經濟增速預期,至7月已下調至負增長9.5%,且2021年(4.8%)、2022年(2.4%)的恢復速度也並不理想。

可以說,經濟、疫情分別構成義大利第一重、第二重危機,且兩重危機相互疊加,令義大利朝野和社會不堪重負。

正如孔特在倫濟「逼宮」後所言,此時此刻「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閣」——兩重危機上再疊加第三重危機,義大利是真的吃不消了。

問題在於,倫濟恰是看準了這一點才「逼宮」的,「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來」,倫濟正等著孔特來協商,來討價還價,以避免執政聯盟瓦解,從而導致內閣解散,重新選舉。從目前民調情況看,一旦重新選舉,在野的民粹政黨北方聯盟和右翼政黨義大利力量黨(Forza Italia)可能斬獲更多議席,從而令組閣形勢和義大利政治前景更趨複雜、微妙。這是孔特和執政聯盟所極力避免的,也正是倫濟「獅子大開口」的最佳「肉票」。

問題在於執政聯盟其它成員對倫濟和他的義大利活力黨目前所佔內閣席位已覺「過分」,如果後者以「綁票勒贖」做派索取更多內閣席位,很可能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那麼,除了滿足倫濟「胃口」,還有什麼其它選項?

首先,執政聯盟可以嘗試在參院拉攏一兩個小黨加盟,組建新的執政聯盟。不過參院席位少、政黨數也少,迴旋餘地並不大;其次,孔特可以選擇辭職,借推舉新總理重組執政聯盟,但孔特無黨無派,此次問題又出在參院,這一招未必好使;第三招最簡單也最有效——解散議會,重新選舉,但這樣做就要甘冒「玉石俱焚」,義大利政治版圖重新「洗牌」的巨大風險,這是義大利乃至歐盟許多人所不願看到的。

當然,變數還是有的。

倫濟雖然動作不小,胃口也大,實際卻是「麻杆打狼兩頭怕」:最新民調顯示,義大利活力黨在義大利選民中的支持率不過區區3%,一旦要價過高,迫使執政聯盟寧肯冒險觸發選舉也不肯「割肉」,他這個根基淺薄的小黨弄不好雞飛蛋打,連現在的「一畝三分地」也保不住。因此,虛晃一槍,撈多點油水見好就收的概率,也並非沒有。

 

 

 


相關焦點

  • 義大利難民危機升溫
    中新網8月3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在義大利西西里高等法院第三行政法庭27日裁定西西里大區政府必須立即終止執行相關驅逐和阻止非法移民的法令後,當地時間8月30日,在西西里蘭佩杜薩島登陸的非法移民和難民,在不到24小時內已達到500多人。難民危機正在持續升溫。
  • 疫情中心的義大利:深陷黑手黨、腐敗和信任危機的國度
    為進一步遏制疫情傳播,義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發表電視講話宣布,義大利將暫停全部非必要的非關鍵性生產活動,直至4月3日。孔特稱,義大利正面臨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自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中國直至今日蔓延全球,國家治理能力的強弱與是否能夠快速有效地打好抗疫殲滅戰之間有著直接必然聯繫,這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實。
  • 突尼西亞總理辭職,執政尚不足5個月
    本文轉自【新華網】;原標題:【突尼西亞總理辭職】突尼西亞總理埃利亞斯·法赫法赫15日辭職。他執政尚不足5個月。突尼西亞總統凱斯·賽義德將提名新總理,若新總理人選組閣失敗該國將再次舉行議會選舉。去年10月議會選舉後,復興運動黨成為議會最大黨,該黨提名成員哈比卜·傑姆裡為總理,但他未能成功組閣。時任財政部長法赫法赫今年1月被總統賽義德提名為新總理,於2月底組閣成功。 過去數周,關於法赫法赫持有一家垃圾處理公司股權的媒體爆料令突尼西亞政局緊張。美聯社報導,這家企業從突尼西亞政府獲得價值千萬美元的合同。
  • 印度鄰國斯裡蘭卡總統「炒掉」總理 外媒又扯上中國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印度鄰國斯裡蘭卡爆發了一場政治風波:總統把總理解職,迎回了前總統。這一幕讓外媒有點不痛快,又扯上「中國威脅」。 據路透社10月27日報導,斯裡蘭卡總統西裡塞納(Maithripala Sirisena)26日解除了總理維克勒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的職務,並任命前總統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a)擔任政府新總理。 27日,西裡塞納又宣布暫停斯裡蘭卡議會至11月16日。
  • 歐洲領導人影響力排行榜出爐 德總理默克爾被稱「基石」
    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政客歐洲版(Politico Europe)發布2021年歐洲最具影響力領導人排行榜,德國總理默克爾被稱為歐洲的「基石」;義大利總理孔特則被評為歐洲最值得信賴和努力工作的國家領導人,也是義大利現代史上最穩定的領導者
  • 德國前總理科爾:充滿爭議的「統一總理」也是北京烤鴨的擁躉
    德國前總理科爾:充滿爭議的「統一總理」也是北京烤鴨的擁躉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胡春春 2017-06-17 13:39 來源:澎湃新聞
  • 「二戰風雲19」世界危機:三國軸心結成
    當義大利因為進攻衣索比亞而受到全世界唾罵的時候,希特勒不離不棄的為墨索裡尼提供了一切所需要的援助。患難見真情之下,墨索裡尼對於希特勒的印象大為改觀,並且迅速與德國結成聯盟。——前情回顧這個時候的希特勒已經成為了德國的總理。
  • 歐盟面臨崩潰危機?英國降息50BP+300億英鎊刺激,冰島、義大利也有...
    歐洲3月11日早晨,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與歐洲貨幣聯盟領導人和歐洲央行行長進行了緊急電話會議,並呼籲官員們提供快速的財政支持。拉加德告知歐盟領導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歐洲面臨2008年那樣的危機,經濟將遭遇很大的衝擊,現在就需要採取緊急措施。她警告歐盟領導人,如果不採取大膽行動會,增加"部分經濟崩潰"的風險。
  • 義大利總理警告:沒有哪個歐盟國家能在這場「海嘯」中倖免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義大利總理警告:沒有哪個歐盟國家能在這場新冠病毒「海嘯」中倖免【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博雅琪】當前,歐洲正努力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勢頭。路透社援引義大利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義大利總理孔特17日對歐盟領導人發出警告稱,新冠病毒正在歐洲引發一場「社會經濟海嘯」,沒有那個歐盟國家可以倖免。 法蘭西24電視臺說,目前,義大利正遭受一場以歐洲為中心的全球衛生危機的最嚴重打擊。孔特 資料圖報導稱,歐盟領導人17日在一個視頻會議上就疫情當前是否關閉歐洲的外部邊界並採取經濟刺激措施進行了討論。
  • 觀察|納卡停火引爆亞美尼亞內政危機,總理去留的三種可能
    在帕西尼揚將失敗歸咎於前任政府的同時,一些亞美尼亞前統治精英也試圖將過錯歸咎於現任政府。從1991年亞美尼亞從蘇聯獨立至2018年帕西尼揚上臺前的所有在世的亞美尼亞前任總統都建議現任總理辭職。此外,甚至連現統治精英也跳出來抨擊現政府。
  • 執政聯盟內訌致預算案難產 以色列或將迎來兩年內第四次選舉
    本文轉自【海外網】;來源:視覺中國 海外網12月22日電據美聯社22日報導,以色列執政聯盟的議員否決了延遲預算案最後期限的提案,以色列或將迎來兩年內的第四次選舉。自從在今年五月份組成執政聯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和國防部長本尼·甘茨領導的藍白黨就一直在國家預算案上爭執不下。在21日深夜召開的會議上,維持政府運轉和阻止議會解散的最後努力失敗了,利庫德集團和藍白黨的議員否決了延遲預算案最後期限的提案。
  • ...財聯社3月18日訊,義大利總理孔特17日對歐盟領導人發出警告稱...
    2020-03-18 08:23:01來源:FX168 【義大利總理警告:沒有哪個歐盟國家能在這場新冠病毒「海嘯」中倖免】財聯社3月18日訊,義大利總理孔特17日對歐盟領導人發出警告稱,新冠病毒正在歐洲引發一場「社會經濟海嘯」,沒有那個歐盟國家可以倖免。
  • 德國執政黨危機談話 要求圖林根州重新...
    在德國自由民主黨圖林根州黨主席克梅裡希就任圖林根州州長僅一天就宣布辭職後,德國執政黨聯盟黨和社會民主黨8日在首都柏林總理府舉行危機談話後發表聲明,要求東部圖林根州儘快重新選出州長和新一屆州議會。新華社直斥選舉結果「不可原諒」參會的執政黨代表支持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立場,直斥這次圖林根州州長選舉結果「不可原諒」,不能容許藉助極右翼選票組建政府或形成議會多數派,有必要重新選舉。
  • 法國總統改組內閣 前總理艾羅擔任外交部長
    據新華社電 法國總統奧朗德11日改組內閣,瓦爾斯繼續擔任政府總理,前總理艾羅接替法比尤斯擔任外交部長。  法國總統府當天發表新聞公報說,新內閣共有18名部長和20名國務秘書,比上屆內閣的32人增加6人。
  • 默克爾放棄連任德國總理,「自願」背後是什麼「陽謀」?
    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突然變得無比感性,12月9日,她發表了26分鐘的演講,期間竟然數次哽咽, 甚至雙手合十,用近乎懇求的口吻求德國人遵守隔離規定。默克爾這一表現可不像那個世人所熟知的淡定「鐵娘子」,被媒體評價為默克爾執政15年來最感性的一次演講,當然也可能是唯一一次。
  • 前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歐元危機已過去
    兩度出任義大利總理、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羅馬諾·普羅迪(Romano Prodi)如今又有了一個新身份——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下稱「中歐商學院」)歐盟教席教授,而且一籤約就是三年。
  • 斯裡蘭卡總理發表聲明請辭 解散政府主動「讓路」
    斯裡蘭卡總理拉尼爾·維克勒馬辛哈20日宣布請辭,政府將解散。  【主動「讓路」】  維克勒馬辛哈當天發表聲明,說他已經把請辭決定告訴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擬21日正式遞交辭呈並卸任。  斯裡蘭卡媒體報導,維克勒馬辛哈辭職緣於他所屬執政聯盟推選的候選人在16日總統選舉中輸給拉賈帕克薩。這一聯盟由執政黨統一國民黨領導,維克勒馬辛哈是統一國民黨黨魁。  前國防和城市發展部常務秘書拉賈帕克薩在總統選舉中得票52.25%;現任住房、建設和文化事務部長薩吉特·普雷馬達薩得票41.99%。  拉賈帕克薩18日宣誓就職。
  • 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之母去世 馬哈蒂爾參加葬禮送慰問
    中新社吉隆坡12月19日電 (記者 陳悅)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之母拉哈諾阿18日去世。馬政府於19日為其舉行葬禮。拉哈諾阿的丈夫拉扎克在馬來西亞總理任內於1974年訪問北京,與時任中國總理的周恩來籤署兩國建交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