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常見的幾種石雕香爐圖片的雕刻細節

2021-01-08 騰訊網

方形帶蓋石雕香爐

石雕香爐採用漳浦黑石料和福建青石加工而成,整個作品基本沒有留白處,造型緊湊,款式設計複雜,雕刻元素豐富,把中國傳統的神獸,龍紋,以及屋頂,走獸等元素全部展現了出來,可謂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 爐頂,為屋簷制式,在飛簷之上,有雙龍戲珠的石雕造型設計。

方形無蓋香爐

沒有帶蓋的方形石雕香爐,主要雕刻在爐身和爐腳上。香爐身上採用的是雙龍盤旋,龍頭為主要效果,龍身和雲紋各有不同程度的浮雕效果。香爐腳的設計也是很精緻巧妙,線條呈流線型,用的是獅子頭的狻猊。

方形香爐鼎

佛寺的大殿都有一個長方形的爐盤,放著一個焚燒檀香的精緻小香爐,盤子前垂著刺繡的爐圍,很莊嚴美觀,是主持和尚上香專用的;大殿的佛事完畢,如要到其他配殿禮拜,侍者師就捧著爐盤前行,和尚便隨後到配殿上香。而這種常見的香爐選用優質的芝麻灰雕刻,兩旁的雙耳盤龍及四面的立體祥龍採用圓雕的工藝手法手工雕刻而成,象徵著龍的美好祝福,擺放在寺廟殿門前,用於香客燒香。

圓形帶蓋香爐

這是一款相對做工比較複雜,造型獨特,浮雕龍柱製作,整體結構設計巧妙,做工精湛,與寺院廟宇渾為一體。 香爐腳是獅子頭圖案雕刻而成,上面的圓形石雕香爐身上雕刻著一條龍圓形香爐上還有四方龍柱,並還雕刻著幾條栩栩如生的龍。可以說這是一款工藝價值很高的寺廟龍柱,也是非常典型的與寺廟建築風格相融。

圓形無蓋香爐

圓形在佛教中象徵著圓滿和完美的寓意,因此香爐除了方形外,圓形是最常見的。在香爐上依然雕刻著龍盤旋的圖案,爐耳則是以獅子造型來設計,而它的爐腳比較特別,採用的是三腳的神獸造型底座。一個石雕香爐就採用了多種動物作為雕刻對象,並且還加上了蓮花座的底座造型,整體也是大氣美觀。

圓形香爐鼎

石雕鼎是香爐款式中的一種,從它的造型你可能就會聯想到古代鼎器,沒錯,它就是根據古代鼎造型加工而成,從它的造型又讓人聯想起在古裝劇見到的煉丹爐。香爐則採用沉雕,浮雕兩種工藝加工,浮雕作品凸出,而沉雕工藝是凹進去的工藝,凹凸最高差有2公分,圖案方面,選擇各種甲骨文時期的圖案,展示一種遠古的視覺效果。 這樣的石雕香爐鼎也可以作為城市景區景觀擺設品,有著很好的裝飾性作用,且又帶著很強的歷史文化氣息。

天工爐

是一款以花崗巖石材加工的石雕香爐,這樣的石雕香爐很特別,香爐的上半身按照道教的煉丹爐造型設計,用於燒香使用,人們可以通過香爐口將紙錢丟進去,整體看起來很有佛教文化氣息,用於寺廟中是很適合的。

相關焦點

  • 如何製作一套合適的石雕香爐
    香爐的製作與佛像、或其他一類佛教用品略有不同,不僅要考慮到整體的美觀度,還要考慮其實用性,佛教教義的表現情況(一般是從尺寸和各部件上的雕刻圖案來定)。如何製作一套符合現代化人們需求的石雕香爐呢?福建的石雕廠家是這麼做的。
  • 石雕香爐價格在福建的優勢
    石雕香爐既然是石材雕刻香爐,那就要細化到哪種石材,因為不同石材的選擇,石雕香爐價格石雕香爐是一種以石材雕刻而成的香爐,並且是可以採用不同的石材雕刻,不同的石材,其價格也是有很大差別,另外在香爐的尺寸規格大小以及它的加工工藝的差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這也是為什麼石雕香爐的價格有的在幾千,有的也有幾萬的差別。
  • 泉州雕刻廠家深度講解三足圓形青石香爐
    在這些石雕香爐中,有一款石雕香爐堪稱是八閩地區的經典款,那就是三足圓形青石香爐,這種香爐為何如此吸引眾人眼球,是如何成為幾十上百年來,閩南人民的「真香」青石雕香爐呢?且隨泉州和之石雕廠家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吧。三足圓形石雕香爐在閩南地區也叫天公爐。天公是誰呢?這還要從當地的一個民間故事說起。
  • 寺廟石雕釋迦牟尼佛大型石雕如來佛雕刻
    石雕釋迦牟尼佛是由天然石材雕刻而成。石雕釋迦牟尼作為佛教創始人,人們雕刻的佛像,「千佛一面」都以他為標準,數量多。肉髻凸出、飾波發、面容圓潤,雙目微啟、表情莊重、和藹、淡泊,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給人以撫慰關懷的親切之感。
  • 浙江石雕人物雕刻直銷——安鄉新聞
    石雕孔子(校園石雕孔子像孔子石像圖片大全),輝耀石業。嶽飛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而趙構、秦檜集團嶽飛和向侵略者投降的卑鄙行為。石雕孔子像是指以吳道子版的孔子樣本為依據用各種上等的玉石材料雕刻而成的孔子像,它的面部表情和藹可親,莊嚴慈祥,是智慧的師表形象。石雕孔子像的意義體現了人道精神,向人們傳達了孔子的儒家學說。在中國常見的石雕孔子像一般以玉石雕刻而成,顏色樸實而平凡,就像孔子的良好品質,預示著人們對孔子真誠的嚮往,製作雕像的玉石一般都是耐腐蝕經久不衰的,就像孔子留給後世的良言警句。
  • 惠安石雕華表廣場石雕華表雕刻
    石雕華表是代表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傳統建築。其外形就是一個巨大石柱,但是石柱上面的雕刻極為精美複雜。石雕華表一般分為底座、柱體和柱頂三個部分。石雕華表-凱巖石業石雕華表-凱巖石業石雕華表起源於上古的堯舜時期。在古代的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不單是古代帝王宮殿外的裝飾品,也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為民的標誌。
  • 石雕出食臺寺廟七寶如來施食臺石雕花崗巖石雕孤魂臺雕刻
    石雕出食臺也叫石雕施食臺,是一種由石材加工製作而成的,通常我們在寺院大雄寶殿兩側都會有看到擺放著石雕出食臺,是用於盛放食物的用品。所放的食物最早是給叫做鬼子母神的佛教弟子食用,後面逐漸成為寺院建築的一種必須擺件,其寓意也逐漸轉變為寺院為八方群眾提供食物。
  • 石雕牌坊造型那麼多,你知道牌坊上雕刻的石雕的寓意嗎
    石牌坊在我國歷史悠久,常被用於寺廟、景區、宗祠、陵園和農村村口等地方,石雕牌坊屬於大型的石雕建築,講究造型逼真,手法圓潤細膩,紋式流暢灑脫,使得石雕牌坊結構勻稱和諧,造型美觀大方,在石雕牌坊上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圖案,通過用這種形式來表達不同的意義和祝福。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下牌坊上的石雕雕刻的寓意。
  • 西方人物雕刻 偉人貝多芬石雕像 石雕貝多芬半身像
    石雕人物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石雕之一,它的取材有很多,今天向大家引見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音樂家和作曲家貝多芬。貝多芬石雕像-凱巖石業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生於1770年,是一個偉大的德國音樂家,也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開展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因而被尊稱為「樂聖」。
  • 古代神話人物雕刻 大型石雕董永七仙女的相傳 牛郎織女雕塑
    董永七仙女人物石雕-凱巖石業石雕董永賣身葬父,來到傅家灣給傅員外幫長工。石雕董永與七仙女雕塑常見的石料有花崗巖,漢白玉,芝麻灰等各種石材。董永與七仙女古代人物雕塑我們在很多旅遊景點能夠看到,這個民間傳說故事愈加引人入勝,「董永與七仙女」藝術形象得以人人皆知,也表現出惠安石匠雕塑的功力是十分不錯的。
  • 石欄杆常見的雕刻圖案動物的寓意
    石雕護欄是建築工程維護,也是一種常見護護欄,常見於護城河、景區公園、園林等園林景觀的裝飾用,石欄杆就需要雕刻一些裝飾圖案以發揮修飾的功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石欄杆-動物的雕刻圖案和寓意。一、石欄杆常見的雕刻圖案之動物(1)石欄杆雕刻圖案-鶴在民間流傳,鶴重要的寓意就是「壽比南山不老松」,祝願老人家身心健康長命百歲。
  • 三都「三雕」用雕刻留住時光
    這些石雕雕刻設計手法多種多樣,可以分為浮雕、圓雕、沉雕、鏤雕等。不同的雕刻技法造就了線條粗細不一、立體程度各異的石雕作品,或精妙小巧,或粗獷大氣。  儘管石雕製品種類繁多,雕刻方法不同,但其加工工序大致相同,一般分為石料選擇、模型製作、坯料成型、製品成型、局部雕刻、拋光、清洗、製品組裝等幾步。
  • 想要學習石雕?先從選擇石料開始,教大家如何挑選石雕材料
    現代,石雕藝術已經慢慢成型,很多工序已經流程化了,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工具都可以自己購買,喜歡石雕藝術的朋友,或者時間多,想親手製作幾個石雕留作紀念的朋友,可以慢慢的學習一下如何雕刻加工石雕(其實簡單的石雕沒那麼難,更多的是一種耐性)。
  • 動物石雕花崗巖石雕招財貓擺件
    據介紹,石雕招財貓一說起源於1000多年前的中國,另外一說則起源於日本,是日本傳統文化中常見的貓型偶像擺設,被視為一種招財招福的吉祥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江戶。石雕招財貓-凱巖石業石雕招財貓-凱巖石業石雕招財貓舉左手表示招福;舉右手則寓意招財;兩隻手同時舉起,就代表「財」和「福」一起到來的意思。此外,招財貓胸前掛著的金鈴,也有開運、招財、招福、緣起之意。
  • 泉州石雕地藏王菩薩坐像石雕地藏菩薩寺廟佛像雕塑
    說起石雕地藏王菩薩(簡稱地藏菩薩),相信大多人都知道,地藏王菩薩一般都是以光頭或者戴個五佛冠,也就是法師常戴的帽子。地藏王菩薩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右手會有一根禪杖;左手當胸棒有一顆寶珠。石雕地藏王菩薩-凱巖石業佛經介紹,石雕地藏菩薩是釋迦滅度後、彌勒未生前,眾生賴以救苦的大悲菩薩,他以「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願堅定地和我們在一起,以無盡慈悲和無邊願力
  • 巧奪天工的美學:加洛林文藝復興時期石雕、木雕、石英和象牙雕刻
    這和一些相關的石頭都被雕刻,而且可能是很精心的切割,在許多低矮處留下了浮雕,而且很可能原本被上了顏色(今天我們能看到的黑色背景是現代的情況)。對圖像的闡釋是困難的,對旅行、戰爭和儀式的描繪是反映了神話還是當時的時代背景,仍然極具爭議性。同樣難以確定的是這些石雕的年代、功能以及與其他地方石雕之間可能的歷史聯繫,特別是蘇格蘭的皮克特式石雕和在蘇格蘭、英格蘭北部以及特別是愛爾蘭的大十字架。
  • 康百萬莊園的石雕藝術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鞏義融媒記者 吳瑞霞石雕是盛開在鞏義市康百萬莊園的又一藝術奇葩。雕刻精美,風格鮮明,立體感強,文化內涵強烈,不僅是石雕藝術品,同時也是民俗生活的寫照。不僅反映了豫商家族的地位,代表了河南明清時期的建築裝飾風格,還是民間工匠聰明智慧的象徵,也是康家追求吉祥富貴的具體體現。目前,在莊園最常見的石雕藝術品是柱礎,有一百多個,形式有三十多種,最高的68釐米,最低的33釐米,大多數都在40—50釐米之間。
  • 香爐發展演變史
    博山爐的造型變化豐富,工藝精美絕倫,據《兩京雜記》記載:長安巧工丁緩善做博山爐,能夠在重重疊疊山巒之間雕刻奇珍異獸作為裝飾。此外,唐代香爐最顯著的特點是多用金屬制,主要有銀、銀鍛金,銅、銅鍍的幾種,其中以銀或鍍金銀香爐最多。
  • 青田石雕節 擦亮僑鄉金名片
    石雕小鎮巧遇歸來客隨心參觀故宮典藏的青田印章圖片展覽、盡興玩轉中國石雕小鎮的大小攤位、雲端圍觀高潮迭起的精品石雕拍賣會、現場聆聽石雕大師匠心傳承的《工匠精神·青田宣言》……從青田石雕博物館到甌南街道青田石文化創意街區,從山口鎮古色古香的清代宅院——林宅到青田石雕大師的母親山——封門山,一路走去,浸潤在濃鬱的石雕文化中,人們無不被對巧奪天工的青田石雕藝術所折服
  • 石雕佛塔的各個結構的用途及寓意
    石雕佛塔也被叫做石雕寶塔,是一種大型的石塔建築,當我們看到那種大型層數又非常高的石雕佛塔的時候,就會想,如此高的建築,人們是如何建造而成的。在一次同行去寺廟的路上,看到一座有著三十幾米高的石塔,朋友就說如此高的石塔,說跟房子一樣一層層的網上雕刻建造而起的嘛。其實一般找廠家定做的石佛塔一般由多層石塊按照固定的層次堆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