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總有一種力量讓人充滿希望。為樹立樂東黎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先進典型,講好樂東脫貧攻堅故事,近日人民網海南頻道記者走進樂東田間地頭,聚焦基層一線脫貧攻堅人物的奮鬥歷程,尋找「最美扶貧人」。
樂東扶貧人於亞傑
人民網樂東11月24日電(記者 毛雷)「脫貧攻堅一定要有產業助力。我願意為脫貧戶們提供支持,他們如果要種植沃柑,我就送種苗,提供技術支持。」樂東金果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於亞傑表示,沃柑種植初期投資少,但每畝每年回報可達幾萬元。
金果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與抱由鎮合作開展扶貧產業化發展項目
2012年,看中樂東良好的土壤和氣候優勢,於亞傑開始嘗試種植水果,從芒果、青棗到芭樂、火龍果,種植了幾百畝。但是這些品種市場不大,如何做出差異化?
於亞傑便外出調研,從四川、廣西等地引進了9個柑橘品種試種。經過科研團隊反覆馴化,終於有兩個品種成功掛果,而且口感極佳。她把這兩個品種分別命名為「樂東寶柚」和「沃柑」。
2014年,於亞傑將種植基地放到抱由鎮只九村,種植了1500畝「樂東寶柚」和「沃柑」。水果種植和維護需要人手,基地從只九村等周邊村莊招收了不少村民就業,負責噴水、打藥等工作。如果是包吃住的,每月發3200元工資;如果是打短工的,一天給110元,哪怕做半年,也有1萬多元的收入。
過去從未接觸過扶貧工作的於亞傑沒意識到,自己正帶動周邊貧困戶就業脫貧。
在樂東縣委縣政府和抱由鎮委鎮政府的推動下,金果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與抱由鎮合作開展扶貧產業化發展項目,將扶貧受益對象擴大到抱由鎮全部貧困戶2173戶8948人,每年按時間按規定發放入股分紅。
在了解扶貧工作和相關政策以後,於亞傑注意到許多貧困戶守著寶貴的土地沒有充分開發利用,十分感慨。她更希望給願意種植樂東寶柚、沃柑的村民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持,還可以保底收購。「打工只是暫時性的,要教會他們如何利用土地,還要鼓勵他們的孩子去上學,轉變落後的思想。」
她利用公司的技術優勢,為周邊村莊貧困戶提供種養植技術培訓,累計培訓200多人次。對亞傑來說,任何科技成果只有轉化了,才會對社會產生貢獻。「把這些技術攥在手裡沒有任何意義。」
「扶貧」讓於亞傑有些「上癮」,也很有成就感。當記者問及「扶貧是否給企業帶來負擔」時,她果斷地否認了。
作為樂東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會長,她還經常組織專家和學者給150個合作社開展培訓,從農業技術到財務知識、法律知識,以降低合作社未來發展的風險。
為了給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打下良好基礎,於亞傑聯合只九村把村民及扶貧產業園抗旱引水工程落實並實施,建設了抗旱引水工程3.2公裡,解決了只九村615畝農田及沃柑產業園1500畝抗旱農業用水難的問題。
這兩年,於亞傑投入15萬多元,幫助抱邱村、只九村的3戶貧困戶建設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看到有的貧困戶在家裡的「床」只是兩塊磚頭搭著一塊木板、一張涼蓆。於亞傑便斥資16萬多元購買了210套床具,逐戶送給抱由鎮的部分貧困戶和困難老人。她還經常組織員工一起慰問周邊村莊的貧困戶和孤寡老人,為他們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物資。
去年,為了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於亞傑斥資舉辦了「樂東寶柚節」、「樂東沃柑節」大型扶貧晚會,將晚會現場認購「樂東寶柚」的20萬元款項劃作「扶貧資金」,助力抱由鎮的脫貧攻堅工作。
開展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是樂東縣扶貧的主要舉措。為了加快推進旅遊扶貧工作的開展,使旅遊扶貧工作更加精準,樂東縣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去年授予金果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旅遊扶貧後備箱基地」稱號。此舉旨在吸引更多遊客自駕來到抱班村和只九村,把原生態的瓜果蔬菜帶回家,把汽車後備箱填滿。
聽說附近村子有一名孤兒,於亞傑正在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準備給孩子進行資助。「脫貧攻堅是全社會的責任,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感,扶貧也要心甘情願地去做,體現企業的社會價值。」於亞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