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溫縣供電公司焦裕祿共產黨員服務隊為首屆「麻花節」現場保電喬明輝攝
溫縣,南依黃河,北臨沁水,是千年古縣,太極聖地,盛產四大懷藥,國網溫縣供電公司紮根這片沃土,扛起使命擔當,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當排頭、作表率,把脫貧攻堅作為最重大的政治任務、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緊、抓實、抓好,讓這片希望的田野迴響起一曲曲幸福歌。
情系百姓, 「小藍人」託起「滿倉夢」
「俺村自1999年7月整村從洛陽市新安縣倉頭鄉搬遷至溫縣以來,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供電公司功不可沒!」12月1日,溫縣倉頭村黨支部書記李保林說道。窗外,三五成群的麻雀在嶄新的電線上曬暖,村裡的大喇叭裡,很應景地播放著歌曲《走在幸福的路上》:「看山水的盛裝,看田野的畫廊,你我燦爛的笑容是生活的春光,吉祥的鳥兒陪伴著我,走在幸福的路上……」
該村共有770戶,其中18戶貧困戶,國網溫縣供電公司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和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始終做到對貧困群眾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
「俺家的沙發、柜子都是玉剛送的,他還送衣服、吃的。」倉頭村貧困戶梁京偉的母親逢人便誇她的「電親戚」。
梁京偉夫婦因殘致貧,生活不能自理,一直由長年有病的母親照顧。他們的「電親戚」楊玉剛到家裡走訪時,看到屋裡連個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就自己掏錢買來了沙發、柜子、桌子,找人幫忙抬進屋裡擺放整齊,東西有地方放了,街坊們來家裡也有了坐的地方。剛一入冬,楊玉剛又給他們送來棉衣和棉被,用愛溫暖著貧困戶的心。
暢月英也是倉頭村貧困戶,年近八旬,和無勞動能力的兒子梁偉子相依為命,依靠國家兜底政策維持生活。營銷黨支部幫扶黨員許國軍到家裡走訪時,看到其家裡房頂漏水,直接拿出500元錢找人進行房屋補漏,解決了貧困戶的生活難題。
該公司幫扶責任人始終把群眾當親人,把貧困戶的苦和難放在心上,先後籌資7萬餘元,為該村貧困戶整改線路、油漆門窗、修蓋廁所、修繕房屋、鋪設路面等,將溫暖送到了貧困群眾的心上。與此同時,為了支持該村村史館(福滿倉)、幸福院(愛滿倉)、便民服務中心(順滿倉)、書屋(知滿倉)、文化大院(樂滿倉)等系列黨建綜合體項目,該公司組織相關部門勘察線路,制訂詳細的施工方案,投資193.7萬元,為該村新建、改造變壓器3臺,新立電桿102基,架設線路8000餘米,改造下戶線9000米,不僅扮靚了村容村貌,也為「滿倉五兄妹」的順利誕生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11月24日,村支書李保林帶領村民,將寫著「情系百姓真情為民,排憂解難扶貧幫困」大字的錦旗和感謝信送到了供電公司。「脫貧攻堅、電力先行,請鄉親們放心,我們將繼續真抓實幹,總結運用好脫貧攻堅中的經驗作法,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穩步銜接做出更大的貢獻!」在座談會上,該公司黨委書記郎林煜表示。
電力先行,「小麻花」擰出大產業
初冬時節,走進溫縣南韓村,目光所及,是極具特色的牆壁畫、銅人像,撲鼻而來的,是誘人的麻花香味。特色產品體驗中心的直播設備前,主播正用自改自唱的歌曲為村裡的特產代言,為鄉親帶貨:「小村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村來,收穫特別多,嘗一嘗,說一說,小村特產真不錯,請你的朋友一起來,小村來做客……」
「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助力小麻花『擰』出『大產業』,離不開供電公司的傾情相幫!」11月27日,黃莊鎮黨委書記張偉說。
南韓村是省級貧困村,有自製特色小麻花的傳統,前些年,村民任軍在村兩委的支持下,開始製作特色小麻花,由於加工廠在村邊,供電半徑長,線徑細,存在用電「卡脖子」現象,加工廠僅上了3臺生產設備,產量和效益都得不到保障。近年來,為支持貧困村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供電公司不斷加快電網建設步伐,先後為該村新建改造5個臺區,增加容量1400千伏安,架設線路6000餘米,整理下戶線4000餘米,更換電錶箱123個,看著用電面貌煥然一新,村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大刀闊斧地發展生產,僅任軍的麻花加工廠,就增加了十幾臺生產設備,年產量突破20萬斤,效益至少翻了15倍。小麻花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解決了村裡貧困戶的就業問題,變輸血為「造血」,激發了貧困群體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今年5月22日,南韓村以「麻花」為媒舉辦首屆「麻花節」,遊人蜂擁而至,品嘗脆香的「鐵棍山藥小麻花」、特色鍋巴,體驗網紅鞦韆、傳統烙畫,觀看民俗表演等。為做好「麻花節」保電工作,供電公司黃莊供電所提前與鄉政府和村委溝通對接,準確掌握活動信息,了解用電需求,敷設用電線路。保電人員駐守活動現場提供服務,成為「麻花節」上一道靚麗的電力風景線。
據悉,該村已順利摘掉省級貧困村的帽子,成為溫縣鄉村旅遊的新名片,並被評為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焦作市鄉村旅遊示範村,村裡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美麗鄉村的步伐愈加穩健。
深化行業扶貧
小村莊敲開幸福門
「走過了一窪那個又一窪,窪窪地裡頭好莊稼,咱社裡要把那電線架,架了高壓,架低壓呀……」11月22日,溫縣刁李莊村村民們的心情就像豫劇《李雙雙》裡這段唱詞一樣,充滿喜悅。連日來,溫縣供電公司林召供電所的同志們放棄周末休息,加班加點,為該村更換46個老舊錶箱,規範整理用電線路,排查消除安全隱患,村民們看著供電所人員在寒冷的天氣裡,滿身灰土忙碌著,既心疼又感動。
刁李莊村2014年被確定為省級貧困村,全村289戶,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為深化行業扶貧,全力助推脫貧攻堅,供電公司組織人員深入了解該村用電情況,針對供電線路老舊、電壓低等現狀,進行實地勘察,精心規劃,為該村新增變壓器3臺,增容600千伏安,架設高低壓線路1500米,有效解決了群眾用電難的問題,通過農網改造升級,讓村民用上了放心電,養殖、小副業加工等生產生活用電也有了可靠的電力保障。
光伏扶貧項目是國家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為有效促進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貧困戶增收,2017年,刁李莊先後建成光伏扶貧村級電站2座,帶動貧困戶18戶,每戶可增收1000元。為提高光伏電站發電效率,促進貧困戶收益增長,林召供電所組織人員定期對電站的線路、設備進行義務維護,對電站周邊影響運行安全的樹障草木進行砍伐修剪,對光伏組件悉心清理,確保了扶貧電站的正常運行。
入冬以來,氣溫不斷降低,為進一步提升供電服務質量,確保群眾溫暖度冬,供電所又按照公司相關工作部署,進村入戶,開展大走訪活動,及時排除用電隱患,宣傳扶貧政策、「煤改電」政策和網上國網APP等,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辦理相關用電業務,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用電「獲得感」。
「我們要找準定位,積極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按照『一個確保、四個全力』要求,把責任再扛實,作風再務實,監督再壓實,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為建設美麗中國賦能!」國網溫縣供電公司總經理範不井在脫貧攻堅工作會上鏗鏘有力地說。
截至目前,溫縣262個行政村「整村推進」電網改造已全部完成,在全省電網改造名列前茅。全縣實現了村村通動力電和機井通電全覆蓋,農網薄弱局面得到根本扭轉,受理光伏扶貧納入補貼項目476個,其中村級電站46個,戶用光伏項目430個涵蓋23個貧困村,惠及貧困家庭1476戶。智能可靠的電網和優質貼心的服務為全縣脫貧攻堅和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電力保障,該公司榮獲社會扶貧愛心企業、「愛在古溫圓夢金秋」助學先進單位、優秀攻堅團隊等多項榮譽。
(文章來源: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