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頭巴東村:勤致農場撬起規模效益 促長效脫貧助鄉村振興

2020-11-22 湛江新聞網

    

勤致農場員工勤姐在認真分揀海產品。 記者 李忠 攝

    一個農場10個功能區域規模效益促長效脫貧

    「勤致農場是巴東村一個規模成熟的扶貧產業項目。佔地71畝,精細分了10個功能區域。有花螺養殖區、黑山羊養殖區、農作物種植區、魚蝦幹加工區、走地雞養殖區、光伏示範區、試驗田種植區、光伏走廊、野炊野餐區、綜合服務中心等。勤致農場通過一個大的扶貧產業打包多個小扶貧產業項目,合力撬起了規模效益。不但在實踐操作中建立了長效脫貧機制,也助力推動鄉村振興。」11月19日上午,坡頭區政法委副書記陳日林帶記者走訪坡頭區南三鎮巴東村的勤致農場時如是說。鎮掛點幹部南三鎮紀委書記王亦建告訴記者,巴東村通過因戶施策,「創業+就業+產業+民生」等扶貧措施多管齊下,巴東村貧困人口191戶559人全部達到「八有」標準,貧困村出列10個指標全部完成,於2019年底申請了貧困戶退出和貧困村出列。

    「2019年農場農產品銷售額超過100萬元,光伏收入約14萬元(半年),總收益約64萬元,年底拿出30萬元對貧困戶進行了分紅。2020年營業額超過200萬元,光伏收入20.5萬元(三個季度),總收益92萬元,年底拿出51萬元給貧困戶分紅,分紅數量比2018和2019年的總和還多。同時農場有10個固定工作崗位,提供30個臨時工作崗位。」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佛山供電局駐村隊長羅大強表示,為了保障脫貧長效機制,目前巴東村委會成立了由村兩委、鎮掛點幹部、駐村工作隊和村民小組代表組成的扶貧資產管理領導小組和工作辦公室,對巴東村扶貧資產進行確權管理。勤致農場的後續經營和管理辦法也已出臺。在後備幹部方面,已考察引進兩名大學生後備幹部,他們將是產業項目管理的主力軍。除了理順好巴東村長效脫貧機制,接下來會繼續發揮巴東勤致綜合農場扶貧產品商城平臺,收納更多南三鎮特色產品,拓展更開闊的電商平臺,讓終端消費扶貧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貧困戶成為農場管理骨幹逐步由內生力促良性循環

    「我2016年就到農場幹活了,剛開始只是打掃衛生做一些雜物,現在我基本成為這個農場日常管理者了。每個月在農場的月薪有3300元,加上在家務農的其他收入,我一年的收入在7萬元左右。我非常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魚蝦幹加工區,在2019「南粵慈善之夜」被評為「脫貧奮進人」的貧困戶陳康為噙著淚花對記者說出她的心聲。陳康為的丈夫2013年因車禍去世,家庭經濟負擔都壓在她身上,駐村工作隊了解情況後,安排其進入勤致農場工作。通過她自身的努力,她不但成為了農場的班長,經濟收入也大大得到提升。

    在黑山羊養殖區域,貧困戶陳業昆、陳照英正啟動機器碎草。羅大強告訴記者,基於他們熟悉放養黑山羊,日常的餵養、放養、割草等都交給他們。每人每月的月薪3400元。「今年的花螺市場非常不錯,每公斤批發價在110元到120元之間,是這麼多年來行情最好的一年。」在花螺養殖區,技術人員朱建衛在養殖場巡查。羅大強告訴記者,養殖花螺非常講究技術,不管是技術人員的聘請,還是技術入股,都是具備多年水產養殖經驗豐富的人員。尤其是技術入股,要求是養殖大戶,這不僅在促進技術、降低成本上有保障,在擴大銷售上也是有保證的。據了解,花螺養殖區一共有38池花螺,每池花螺產量在300到400斤左右,半年左右可以出池進入市場。「我們並不是埋著頭幹活,在啟動勤致農場各個項目的時候已經開始消費扶貧的嘗試,產品出來後,首先通過對口單位的食堂試吃,小範圍地在單位職工群展示,到建立綜合農場扶貧產品商城,這幾年來各個環節都踩得非常準。」羅大強告訴記者,10個功能區發展農場產業項目6個,投入資金397萬元,開展黑山羊養殖、走地雞養殖、花螺養殖、海鴨蛋醃製、魚蝦幹加工、玉米種植等項目,產業項目2020年收益約23.2%。實施光伏項目1個,投入基建資金約520萬元,實施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發電先滿足農場用電,餘電上網售賣。光伏項目每年為農場節省約6萬元電費,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2020年收益約6%。

    完善和升級產業系統讓農場成為綜合扶貧載體

    據了解,巴東村成立「湛江市南三示範區巴東勤致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對產業項目開展管理,農場所有扶貧資產確權歸屬巴東村集體。「目前村委逐步接手農場管理,駐村工作隊進行輔助管理。」羅大強說。

    為了更好保障扶貧產業的良性高效運營,實行了產業硬體升級,在魚乾、蝦幹生產基地,引入了高功率紫外線消毒殺菌燈等設備,自主設計魚乾、蝦幹生產線,並擴大冷庫容量,將原材料和成品分開存放,保障魚乾、蝦幹高質量出品;在光伏養螺基地,引導光伏廠家開發光伏發電在線監測APP軟體,實時監控光伏運行數據。整個農場安裝了視頻監控,工作人員隨時隨地用手機或電腦檢查農場各個區域的運行情況,科技化、智能化的現代化綜合農場初見雛形。同時,進行產業軟體升級,對農場採購、生產、銷售、財務等管理制度進行編制並實施,為農場項目經營管理奠定基礎。電商銷售升級,巴東勤致農場升級網上微店,按照目前先進的社交電商模式建立巴東扶貧產品商城,設置農產品獎補和分銷提成,進一步與市場對接。線下銷售與線上推廣緊密結合,實行以銷定產。

    在產業發展轉型方面,項目實施按照「集中力量發展優勢項目」的思路升級,花螺養殖、黑羊山養殖需要較強技術,按照「技術管理人員+貧困戶」模式開展,同時向「農場出貧困戶出基礎設施+社會專業養殖場出種苗出管理包銷售」等合作方式發展。海鴨蛋醃製和蝦幹加工等因周邊有很多專業作坊,採用「農場配方+外委加工」的合作方式發展。湛江雞按「農場示範+收購村民或貧困戶家雞」的方式實施。魚乾是農場的特色項目,保留按照自產自銷的方式實施。項目的實施和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效率進一步提高。通過產業項目收入分紅,助力貧困戶增收,啟動產業扶貧的作用;農場有固定工10個,帶動周邊臨時工30個,起到就業扶貧的作用;農場設置有科普室、種養體驗區,可以把農場種養經驗傳播出去,與當地中小學形成務農實踐聯動,起到教育扶貧的作用;農場形成了經營性扶貧資產,確權到巴東村民委員會,歸屬集體所有,起到資產扶貧的作用。巴東勤致農場逐步發展成為集產業扶貧、就業扶貧、資產扶貧和教育扶貧為一體的綜合扶貧載體。

    鞏固幫扶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為鞏固幫扶成果,巴東村扶貧工作隊將在理順扶貧產業項目的屬性上,開展產業發展長效機制實踐和探索,推進扶貧產業與鄉村產業振興的有效銜接,為鄉村產業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羅大強表示,最迫切要做的,就是鼓勵村委及當地致富人才參與到農場經營管理中。以農場為農業產業教育基地,大力培養村後備幹部和產業管理人才,培育致富帶頭人,指導帶動貧困戶和村民發展生產,打造帶不走的工作隊,為鄉村產業人才振興儲備力量。以巴東勤致農場為載體,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鼓勵發展現代化農業、綠色農業、休閒農業、農村電商等。下一步繼續搭建巴東勤致農場產業經營平臺,與巴東村種養殖貧困戶籤訂協議,優先銷售其農特產品,逐步發展巴東勤致農場品牌和平臺,銷售南三島包括海鮮在內的青蟹、南美白蝦、生蠔、海鴨蛋、番薯、蓮藕等土特產。同時,把巴東勤致農場建設成為南三島有示範作用的扶貧基地和農業教育基地,吸引更多人群過來開展各類活動,增加農場知名度和提高品牌效應,進一步帶動鄉村產業的發展。

    繼續加強統籌規劃。與當地政府聯動整合項目,在區和鎮的產業鏈範圍進行統籌設計,擴大鄉村產業規模效應,增加鄉村產業市場競爭力。如坡頭區有5個省定貧困村,有光明村、沙城村的蓮藕基地,有山嘴村的鄉村大世界旅遊點,有五裡村的海釣基地,也有巴東村的勤致農場,這些都可以整合成為扶貧旅遊路線等,可以完成遊、玩、吃、購的過程。經過整合,形成規模效益,鄉村產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努力發揮資產扶貧的造血功能,讓扶貧資產保值增值。健全產銷對接機制,積極對接扶貧專業市場,做好消費扶貧;推進與大公司大企業合作,開展產品包銷合作機制;推進巴東勤致農場綜合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加大與龍頭企業合作,探討農場承包等多種方式完善產業發展長效機制。目前,勤致農場扶貧資產已超千萬元,通過資產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等多個扶貧領域外延輻射,不但產生了規模效益,還助推了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金寨縣鐵衝鄉:「五隊」齊發力 鄉村振興助脫貧
    金寨縣鐵衝鄉:「五隊」齊發力 鄉村振興助脫貧 2020-10-12 16:42:10   來源:六安新聞網
  • 奏響鄉村振興前奏曲 推動鄰水縣脫貧攻堅與經濟社會發展互促共進
    鄰水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發展機遇,深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聯動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統籌推進,協調發展,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模式,釋放「脫貧攻堅+」乘數效應,奏響鄉村振興前奏曲,推動脫貧攻堅與經濟社會發展互促共進。
  • 滴滴啟動「橙心助農」計劃 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
    1月7日,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發布橙心助農計劃,建立促生產、保流通、助消費的扶貧助農體系,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目前,橙心優選小程序已上線「橙心助農」專區,實現全國貧困縣200多種助農產品的對接銷售,「從鄉野到餐桌,消費扶貧,讓每一份耕耘都有收穫。"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提升扶貧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人民日報評論鄉村產業振興
    圍繞質量效益振興鄉村產業(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31))提升扶貧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將使農民群眾的收入更為穩定,助力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拓展和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讓農業成為有奔頭、能致富的產業,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依託。
  • 市委書記林賢進調研重點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工作
    市委書記林賢進調研重點項目建設、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工作 2020-06-05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三島上「386199部隊」脫貧記
    朱文滔抖音賣的貨,多半來自他和扶貧隊一手創立的巴東勤致綜合農場。20多年前,大學畢業的朱文滔站在就業分配的人生路口上,他選擇離開家鄉。沒想到,20多年後,他回到鄰村巴東村,開展扶貧工作。圖為航拍視角下的巴東村。
  • 民樂縣永固鎮黨建引領助脫貧發展產業促振興
    甘肅張掖網民樂訊 民樂縣永固鎮西村黨支部在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全力打造西村中藥材產業扶貧典型示範區,以「六區」建設為重點,帶動落實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400畝,新建中藥材扶貧加工車間一座,全力推行「三鏈富民」模式,做到了「黨建+產業+脫貧攻堅」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 白銀:強產業 促振興 摘窮帽
    白銀:強產業 促振興 摘窮帽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侯小寶「全市37.0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80萬白銀人民將以昂揚的姿態步入全面小康社會近年來,白銀市堅持把精準脫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鄉村振興,徹底甩掉了「窮帽子」。聚焦重點 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 【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莓」好生活,「莓」好產業
    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 「莓」好生活,「莓」好產業。12月15日,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草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濟南市歷城區西泉家庭農場負責人宿傳豹,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興玉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強,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會員單位、淄博綠農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新做客山東鄉村廣播《鄉村振興 家庭農場在行動》專欄。本欄目由山東省家庭農場協會和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聯合製作播出。
  • 濰坊財政打好政策引導「組合拳」,增強鄉村振興「支撐力」
    為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支持鄉村振興,濰坊市財政局積極濰坊財政打好政策引導「組合拳」,增強鄉村振興「支撐力」。加大財政資金「扶」。一方面,將鄉村振興作為重點保障領域,按照財政投入「力度不減、總量增加、效果更優」原則,整合市級及以上涉農資金43.16億元,統籌設立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集中財力破解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問題。另一方面,加快財政涉農資金支出進度,按照「因素法」分配到縣,提高縣級使用資金自主權,提升鄉村振興投入針對性,目前市級及以上資金已全部下達,保障涉農資金充分發揮支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脫貧攻堅等作用。
  • 雙橋鎮脫貧攻堅成色足 鄉村振興底色亮
    回首雙橋鎮脫貧攻堅歷程,該鎮始終堅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同步實施,努力推進有機結合、良性互動,從「有保障」到「更完善」,從「解決溫飽」到「產業發展」,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如今,雙橋鎮百姓的腰包鼓了、人心暖了,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勾勒出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譜寫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絢麗畫卷。
  • 民樂永固鎮:黨建引領助脫貧 發展產業促振興
    西村黨支部下設黨小組3個,共有黨員81名,是全縣的19個貧困村之一,2019年已實現整體脫貧。+脫貧攻堅」融合發展的新模式,駛上了產業致富的快車道。  強化支部引領,扶持到戶,持續拓寬致富渠道  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班長」,西村黨支部立足全村中藥材種植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把種植黃芪作為助農增收重要抓手。
  • 雲對話•兩會大家談|全國政協常委王學典:建立脫貧長效機制 鄉村...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特殊時期召開的全國兩會,承載著特殊的期待。5月23日晚,山東省政協在濟南組織有關新聞媒體記者,視頻連線部分住魯全國政協委員,圍繞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和熱點話題開展「雲訪談」。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
  • 劉非到雙峰調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婁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非到雙峰縣調研,並主持召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長效機制,以壯大扶貧產業為抓手,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市委副書記華學健參加。
  • 臨澤縣新華鎮「三曲聯奏」譜寫鄉村振興樂章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奏響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樂章。促進產業轉型 奏響鄉村振興「富民曲」大力實施產業升級富民工程,以勝利、富強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為引領,新華、明泉、生態區等產業扶貧基地為延伸,持續加快蔬菜產業發展,著力提升蔬菜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 六聚焦六提升——打造南通特色鄉村振興示範
    六聚焦六提升——打造南通特色鄉村振興示範 來源: 市委農辦綜合處(發展規劃處) 發布時間:2020-08-10 字體:[ 大 中 小 ] 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召開後,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迅速組織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
  • 1-10月 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促減稅超950億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1-10月,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促減稅超950億元——財稅「真金白銀」助力脫貧(銳財經)日前,在江蘇省如皋市瀚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稅務局工作人員在對出口產品訂單量及生產情況進行實地了解,同時宣傳稅收政策紅利,助力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涉稅問題。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11月3日,市委副書記李鋒深入蓮都區巖泉街道、碧湖鎮就農民增收、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進行督導調研,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大力弘揚踐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厲行「麗水之幹」,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標對表奮力衝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確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家喻戶曉、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