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扶貧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人民日報評論鄉村產業振興

2020-12-17 閃電新聞

圍繞質量效益振興鄉村產業(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31))

提升扶貧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將使農民群眾的收入更為穩定,助力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拓展和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能致富的產業,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依託。筆者採訪中發現,只有緊緊扣住提升質量效益這個關鍵,才能真正實現產業振興、產業富農的目標。

雲南臨滄大力發展澳洲堅果種植。種了8年,臨滄市永德縣崇崗鄉田小映家的澳洲堅果去年終於進入掛果期,第一次豐收就收入兩萬元。沒想到今年開花時節的一場乾旱影響了堅果收成,產量不如預期,價格也不比往年,讓田小映備受打擊。

脫貧攻堅以來,不少貧困山區貫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的部署,大力推廣經濟作物種植,讓許多貧困群眾因此受益。鄉村產業和扶貧產業的大發展,既推動了先進種植技術的推廣,也為規模化生產、後續銷售加工提供了可能。也應看到,單一農業產業存在一定市場風險,一旦遭遇天災或者市場行情轉變,農民收入就可能受損。鄉村產業發展壯大不容易,各方面都應積極作為,為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適當開展多種經營,有助於分散種植風險。雖然今年堅果收成不好,可田小映今年套種的魔芋卻收穫頗豐,明年他準備再進一步擴種。近年來,從套種咖啡、魔芋、砂仁,到發展林下養殖、開展鄉村旅遊、進行精深加工,再到建立堅果研究所、推廣滴灌技術,臨滄在發展多種經營上下了不少功夫,同時也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減少極端天氣等給農民增收造成的影響。

保障農民穩增收,提升農民種植養殖水平、提高農業自身質量效益最為關鍵。雲南雲澳達堅果開發有限公司農業技術總監李曉波介紹,示範基地一畝堅果產量高的能到1噸,平均也在600公斤以上,但基地之外的不少農戶,堅果畝產量才100公斤左右。「這固然和種植晚、樹齡小有關,但採後管理不到位、追肥不夠,都會影響來年產量。」隨著果樹進入掛果期,規範化、專業化種植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出來。對此,雲澳達公司從種植大戶著手,提高規範種植水平。據永德縣津澳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佔繼軍介紹,當地已經開始通過合作社的方式組織農戶參加技術培訓。

從產業鏈視角看,做長做強農業產業鏈,有助於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從根本上改善產業效益。前些年,臨滄的堅果產業發展存在加工產品的規模小、產品單一、缺乏本土品牌等問題。如今,這些短板正在加速補強。「產業做龍身,企業當龍頭。」臨滄市鎮康縣委書記董萬春強調了培育龍頭企業的重要性。有了初加工,就能降低價格波動風險;培育品牌,就能提高產品附加值;有了財政稅收,政府才有資金持續推進產業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升扶貧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將使農民群眾的收入更為穩定,助力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拓展和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從各地實際出發,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呵護好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意願和收益,一定能鞏固農業發展大好形勢,增進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李茂穎

作者:楊文明

相關焦點

  • 精準施策 實現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有效銜接
    丁愛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推進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相銜接,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核心任務,需要及時謀劃、精準施策、創新推進。
  • 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韓長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單列專章作出部署安排,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六安市金安區聚焦鄉村振興主題 把脈農村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是解決相對貧困的唯一途徑,同時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最為關鍵,也是壯大集體經濟、確保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保障。金安區聚焦鄉村振興主題,以「三舉措」精心謀劃扶貧產業發展。一是培育主導產業。立足全區脆桃、葡萄、藍莓、稻蝦、白鵝、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發展情況,按照規模化、特色化、產業化方向,科學確定特色產業發展重點類別和重點區域,編制引導和扶持目錄,制定出臺更加精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同時對發展壯大的特色產業結構要從種養業轉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種養環節逐漸轉移到加工、銷售、品牌建立、農旅產業融合等環節,提升產品品質,持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 大布蘇鎮:產業扶貧養殖先行 扣響鄉村振興之門
    這些羊不僅是大布蘇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的出路,更是他們打開鄉村振興之門的新路徑。為鞏固脫貧成果,增強貧困戶內生動力,大布蘇鎮與縣惠民村鎮銀行溝通,通過建立像及平村一樣的育肥羊養殖基地,為全鎮所有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貼息貸款,一時間,大布蘇鎮的育肥羊養殖合作社如雨後春筍般,在這裡落地生根。
  • 坡頭巴東村:勤致農場撬起規模效益 促長效脫貧助鄉村振興
    勤致農場通過一個大的扶貧產業打包多個小扶貧產業項目,合力撬起了規模效益。不但在實踐操作中建立了長效脫貧機制,也助力推動鄉村振興。」11月19日上午,坡頭區政法委副書記陳日林帶記者走訪坡頭區南三鎮巴東村的勤致農場時如是說。
  • 福建省漳平市: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先行(茶葉篇)
    「產業興旺」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與關鍵依託,是實現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基礎,在當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產業發展,不同於以往農村產業的構建,它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舉措,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指導,構建新機制,搭建新平臺,培育新業態,形成新動能。
  • 臨澤縣新華鎮「三曲聯奏」譜寫鄉村振興樂章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奏響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樂章。促進產業轉型 奏響鄉村振興「富民曲」大力實施產業升級富民工程,以勝利、富強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為引領,新華、明泉、生態區等產業扶貧基地為延伸,持續加快蔬菜產業發展,著力提升蔬菜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做好新時代的「三農」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把握新形勢、明確新任務、展現新作為。  鄉村振興開局良好、成效顯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在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農業農村工作穩中有進,鄉村振興開局良好。
  • AI主播說新聞|千億級產業集群,提升國際競爭力……咱山東農
    近日,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在新發展格局中,山東鄉村振興有哪些著力點?讓我們一起在《建議》中尋找答案吧。
  • 【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牛勢牧歌】牛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2020-12-17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對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全面部署,強調「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金融機構要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積極發揮作用。支持支柱產業發展。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
  • 蘇錦山: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
    上海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主任蘇錦山在致辭中表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浦東按照全市「三園工程」的總體部署,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美麗庭院」建設促進了鄉村環境和鄉村面貌顯著提升,「家門口服務」 提升了鄉村軟環境,鄉村發展的良好底色底板已基本形成。新區鄉村建設也著力從「美麗庭院」向「美麗田園」拓展,積極探索鄉村產業發展的模式和路徑,有力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夯實鄉村振興內生驅動。
  • 產業扶貧「三重三輕」問題怎麼破解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原標題:「三重三輕」怎麼破解產業扶貧是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持續增收的根本途徑。近年來,貧困地區瞄準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因地制宜高質量推進產業扶貧,取得了積極成效。解決「三重三輕」問題的關鍵,在于堅持新發展理念,在扶貧企業與貧困戶之間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莎車縣以工業化思維謀劃產業扶貧,在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上下功夫,提升了產業扶貧成效,值得總結和借鑑。產業扶貧,就是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脫貧,產業培育和發展得好,才會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廣東紫金縣:產業扶貧讓鄉村振興和脫貧奔康...
    記者了解到,「紫金客茶谷」是廣東省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紫金縣茶葉產業園的核心示範區,也是紫金縣扶貧產業示範園,打造多彩茶園、林下茶種植、生態康養、客茶產學研及體驗、客家文化風情、鄉村田園綜合和戶外運動七大功能區。
  • 白銀:強產業 促振興 摘窮帽
    近年來,白銀市堅持把精準脫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鄉村振興,徹底甩掉了「窮帽子」。聚焦重點 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近年來,白銀市立足資源稟賦,培育形成了牛、羊、菜、果、薯、藥和小雜糧、黑毛驢、水產養殖、文冠果「十大特色產業」。通過開展「破三弱、強造血」「兩園兩率兩節點」等產業脫貧行動,建成脫貧產業園330個、特色產業園403個。在「扶貧抓產業、產業抓覆蓋、覆蓋抓達標、達標抓效益」的發展模式下,每家每戶都有了「旱澇保收」的增收渠道,貧困戶依託產業實現增收3165元。
  • 宿松:補鏈強鏈,夯實鄉村產業根基
    宿松縣依靠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油茶產業,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讓荒山變金山,砍樹人變成了種樹人。找準了產業發展路徑,不僅推動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群眾持續增收,也趟出了一條振興鄉村的路子。產業發展是脫貧之基,是振興之本。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施以來,農村扶貧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嬗變。
  • 松桃吹響種植產業發展扶貧衝刺號
    今年以來,我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按照「四不摘」的要求,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吹響種植產業發展扶貧衝刺號,助推脫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突出成效。鞏固脫貧人口不返貧、貧困村出列不倒退。
  • 【一線傳聲】金融如何支持鄉村振興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5月,中央政治局通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上述兩個文件的出臺,不僅指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同時還明確了實施的具體路徑,指出金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要「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
  • 村有當家產業 戶有致富門路 人有一技之長——鄉村產業如何落地生根?
    為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實現可持續脫貧和發展,靈璧縣以產業帶動為突破口,在每個有條件的貧困村發展1項特色產業、至少建成1個扶貧產業園,每個有發展條件和意願的貧困戶發展1項特色產業項目。
  • 薛佔海在延長縣調研時強調 鞏固脫貧成果 狠抓產業項目 紮實推動...
    他強調,要鞏固脫貧成果,狠抓產業項目,紮實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薛佔海一行走進延長縣有機農特產品消費扶貧專區,現場查看扶貧農特產品,並詳細了解商戶收購、監測、定價、銷售情況。薛佔海指出,消費扶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也是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重要方法,要充分發揮消費扶貧市場主體作用,積極探索降低農特產品成本的有效途徑,引導企業主動優化產品結構、提升質量,滿足市場多元需求,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要健全帶貧益貧機制,集眾智、聚眾力,加強產品整合,抓好公用品牌打造,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產品供應水平,不斷形成品牌和規模效益,帶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