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新疆昌吉供電公司駐奇臺縣大泉塔塔爾族鄉大泉湖村工作隊隊員張翼德來到村民艾海孜·如則家,走訪查看養殖區域情況。何玉成 攝
走進新疆奇臺縣大泉塔塔爾族鄉大泉湖村,一座座小院乾淨舒適,村子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榆樹枝條隨風擺動;三區分離(生活區、種植區、養殖區)後的美麗庭院,通上動力電的特色作坊,牛羊成群規模化的養殖區裡,到處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
大泉湖村是全國唯一以塔塔爾族為主體的鄉鎮。近年來,新疆昌吉供電公司駐奇臺縣塔塔爾族鄉大泉湖村工作隊協助當地政府,通過三區分離改造、安裝動力電、發展養殖業等方式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改善人居環境,現在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在這條「走出來」的脫貧路上,幸福正在「生根發芽」。
通上動力電 「繪」出好生活
「電車床加工就是快啊,通上動力電後,比起手工,每天多做好幾個呢,掙的錢也多了。」7月16日,馬合索提·圖拉巴開心地對新疆昌吉供電公司駐奇臺縣大泉塔塔爾族鄉大泉湖村工作隊隊員張翼德說。
馬合索提是村裡的手工「達人」,2019年以前,靠著自己精湛的手藝,每個月通過製作特色彩繪手工藝品收入有2000多元。平日裡,妻子照顧家庭,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他專心做手工藝品,雖然不算富裕,但是一家四口日子過得簡單幸福。
然而,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了原本幸福的一家,妻子突發腿疾,一病不起,一時間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都壓在了馬合索提一個人的身上,照顧生病的妻子、扶養年幼的孩子,製作手工藝品的時間少之又少,生活陷入困境。
馬合索提不想就此放棄手工藝製作。工作隊了解情況後,與他探討安裝動力電、引進電車床加工的新路子,這一想法成為點燃馬合索提擺脫困境的星星之火。
今年,工作隊上報計劃,為他安裝了三相動力電,電力有了保障,馬合索提也買來了電動車床用於製作工藝品。機械加工極大地提高了製作效率,由以前每2天製作一個彩繪工藝品,到現在每天可以製作3-4個,月收入增加到5000多元。
手工變電動,動力電帶來了收入增加,一家人不再一籌莫展。「你們真是幫了我的大忙,現在掙錢多了,日子好過了,以後想辦法再做大一點,多掙一些錢。」馬合索提高興地對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阿布拉江·買買提說。
脫貧致富,不漏一戶,不落一人。2020年,新疆昌吉供電公司計劃投資50萬元,給大泉湖村81戶村民安裝三相動力電,為電焊、粉草、電動農機使用、工藝品加工等提供電力支持,拓寬村民的致富路。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完成13戶村民動力電安裝,其餘68戶計劃年底前完成。
新疆昌吉奇臺縣大泉塔塔爾族鄉大泉湖村村民馬合索提·圖拉巴開心地和女兒正在為新趕製的手工藝品繪製圖案。何玉成 攝
發展養殖業 走出致富路
艾海提是大泉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是通過國家政策扶持,「搭」上「致富車」中的一戶。
2005年,艾海提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隨著病情的惡化,已經不能正常行走。為了治病,他先後進行了5次大手術,欠下了20多萬元的債務,加上行動不便,沒有收入來源,成為了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6年至2018年新疆昌吉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幫助艾海提填報申請國家扶貧政策,先後享受扶貧安居房一套,母牛2頭,母羊14隻,並用14隻母羊換取母牛2頭開啟了養牛之路。
養殖初期,分給艾海提的牛就被散養在自家院子後,沒有牛棚,風吹日曬,不利於母牛成長,結親幹部與工作隊了解情況後,看到雜草叢生的前院與雜亂散養的後院,與艾海提商量後決定幫助他改造院子。
一周後,栽滿果樹的果園、乾淨整潔的牛棚、鮮花盛開的小院,艾海提在結親幹部與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院子煥發了新面貌,乾淨的居住環境、養殖條件,也為自己日常生活及牛群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多虧了供電公司結親幹部的幫助,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借了我12000元的治病救命錢,還和駐村工作隊一起幫我搭牛棚、砌了圍牆,開墾果園、菜園,幫我挺過了最困難的時刻。」艾海提感動地說。
因為艾海提行動不便,駐村工作隊春天幫忙種菜、秋天協助粉草,艾海提有什麼困難工作隊都會第一時間給予幫助。開始養牛以後,迎來了好日子,在自己的努力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艾海提的牛群數量不斷增多,到了2020年,養殖規模達到12頭,每年通過養牛帶來的收益達到10萬元以上,不僅還上了所有債務,而且走出了一條養殖致富路。
三區分離後 展現新面貌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人還未進村,牛糞味先來。」曾經,這是大泉湖村的普遍現象。
如今,山裡通了柏油路,村裡有了環衛工,家裡有了果蔬院,處處增綠、家家有景、戶戶整潔。大泉湖村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實施中有了大變化,人居環境的改善正在給大泉湖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阿米拉汗家的變化最為明顯,但是一開始「家園改造」她最不願意。「我們生活慣了,改造太麻煩。」阿米拉汗說,其他村民也表現出不願的情緒。
當時,很多村民從老舊的氈房搬進定居新房,一些陋習積重難返,原本乾淨的院落滿是牛羊糞草,路邊的樹坑裡隨處可見的垃圾和廢棄瓶罐,與道路旁綠色的點綴顯得格格不入。
「示範引領、小家做起」成為舉措之一。新疆昌吉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討論、動員,在工作隊小院子裡帶頭搭起了葡萄架、種上了果樹、蔬菜瓜果等,並依照計劃將村子按片區劃分,指定負責人,主動為村民買樹苗菜苗,一樣一樣「示範」,教他們動起來。
繪就「生活福地」,打造美麗鄉村。一年時間,村民家裡的飯桌上有了自家種的瓜果菜,院子裡長出了新綠,大家都陸續自覺地管理起了「小家園」。
「我們好多人自己種菜吃,院子好看又整潔。」阿米拉汗有些害羞地說。她還動員起了其他村民參加勞動,一起改變村貌。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這些才是開始,我們不能停下腳步,要接著整外部環境,把這個村子變美。」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阿布拉江·買買提說。
搬沙運泥,種植花苗、壘牆砌磚……剛剛完成了綠化改造,今年4月,工作隊又忙著幹起了三區分離,村裡的壯漢子一個個活躍在牆頭磚旁為美麗家鄉出力貢獻,以前隨處可見的「牛馬滿院跑、羊群比人多」的生活現象將成為過去。
「這樣分離好,安全了、乾淨了。」阿米拉汗一邊收拾院子一邊笑著說。截至目前,新疆昌吉供電公司協助政府已完成全村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三區分離改造。
今年,工作隊還為村裡買了環衛車,居家老人上崗當起環衛工,道路兩旁糞土垃圾、瓶罐殘枝不見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何玉成 張桂花)
(責編:李龍、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