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上漲,我國對美國大豆進口開始加速,還進口了13萬張牛皮

2020-12-24 每日糧油

據來自國家有關部門的通告顯示,下周12月22日將舉行進口大豆競價,與此同時,在主管部門的一系列調控下,東北主產區國產大豆價格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勢頭。

然而,從全球大豆市場來看,資金對大豆價格的炒作仍未結束。

周四晚,由於出口數據強勁,美國CBOT大豆價格創下四年半新高,其中最為活躍的3月期約收高17.50美分,報收1205.50美分/蒲式耳。

最新數據顯示,截止截至12月10日的一周,我國買家淨買入約92萬噸美國大豆,作為對比,前一周淨買入68.54萬噸。

實際上,市場更關心的則是中國對美國玉米和高粱的採購進度。

數據顯示,在同一周我國對美國玉米和高粱的採購數量分別達到了23.18萬噸和32.59萬噸,總計56萬噸,這樣的周度購買數據儘管未創新高,但也是罕見的。此外,這一周的對華裝運數量分別是玉米35萬噸,高粱32.5萬噸。

其他方面,當周我國還買入6.83萬噸美國小麥22.58萬包棉花,700噸牛肉,1.16萬噸豬肉和13.79萬張美國整牛皮。

市場認為,此階段對美國農產品的大量採購除了完成第一階段協議外,更重要的在於國內同類商品的供應市場出現了供應緊張的局面。

資料顯示,由於2008-2015年國家實施的臨儲收購導致國內玉米庫存創歷史記錄,為此國家在2016年起對玉米實施去庫存,玉米深加工時隔8年後再度受到政策鼓勵。

從歷史數據來看,在玉米深加工得到有效鼓勵的這幾年,我國累計消耗掉了臨儲玉米庫存約2.4億噸——而且,隨著新項目的陸續投產,玉米深加工對玉米的需求量還處於上升階段。

與此同時,在2019年下半年伴隨著國內豬肉價格的快速上漲,在一系列政策鼓勵下各地養殖業陷入瘋狂擴張——相對於玉米深加工,生豬養殖門檻更低,短短一年的時間,全國規模豬場比年初增加1.6萬家,散養戶比年初增加228萬戶。

玉米深加工和養殖業的快速擴張,帶來的則是我國對玉米、大豆、高粱等粗糧消費的增長。

儘管目前進口大豆已佔我國大豆消費總量的80%以上,但今年預期超億噸的進口還是讓市場吃驚:如果按此發展速度,明年我國的大豆進口量有望達到1.2億噸的水平。

目前有消息顯示,我國已經有買家開始在國際市場尋購2021年9月份收購的下一季美國大豆。

而在穀物市場,據來自美國農業部的最新銷售數據顯示,截止12月10日的一周,美國對我國農產品的裝運數量分別為小麥6.8萬噸,玉米35萬噸,高粱32.5萬噸,大豆170萬噸和豆油1.06萬噸。

此外,從我國海關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1-11月我國糧食進口已經創同比新高,達到1292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

這其中除了大豆進口繼續保持增長外,小麥、玉米及高粱、大麥的進口增速最為明顯。

與此同時,在我國糧食作物進口明顯增加外,1-10月份我國的肉類進口同比增加了68%,食糖進口同比增加了28.4%。

如果說,此前我們已經成功破解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那麼接下來的將是「誰能養好中國」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東北國產大豆價格繼續上漲單產破記錄 進口大豆數量也將破紀錄
    今年,種大豆的可能要高興一把了。首先是今年的大豆生產者補貼繼續高於玉米,黑龍江地區在200元/畝左右,其次是,今年的東北大豆上市以來,價格高開高走。據每日糧油收集到的各地大豆收購信息顯示,目前莫旗塔溫敖寶糧庫新季大豆收購價2.1元/斤;北安市趙光源發糧貿、鯪羽糧油貿易則達到了2.15元/斤;嫩江市新良收購價格則在2.1-2.2元/斤;東海糧油國標二等2.18元/斤;吉慶豆業最新收購價格則為2.19元/斤。由於當前大豆價格較好,加上天氣也還不錯,進入下周之後預計黑龍江大豆收穫進度將有所加快。
  • 生意社:進口大豆數量劇增 8月豆粕反彈乏力
    據生意社數據監測:進入三季度,豆粕開始扭轉乾坤,價格觸底回升,7月豆粕振蕩上漲為主,漲幅接近7%。8月開始,豆粕延續7月末弱勢下跌行情,價格高臺跳水,持續下跌,跌幅超過3%。月中嘗試上漲並未成功,臨近月末價格重回漲勢,整個8月依舊下行為主,月初豆粕市場均價3045元/噸,月末豆粕市場均價3002元/噸,價格下跌1.4%。
  • 大豆進口大幅下滑 豆粕供應緊張!價格一個月不到大漲15%
    日照嵐山港營銷商務中心業務經理 李培山:近期尤其是下半年開始,與往年相比有一個明顯下降的趨勢。可能與國家近期也逐漸加強了對進口大豆的一些逐步嚴控。尤其對流向這一塊。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跨國企業要向中國出口大豆,必須獲得轉基因安全證書。不過隨著10月下旬國務院修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原有的轉基因證書申請流程發生了一些變化。
  • 豆粕價格回調和大豆上漲互相背離的原因
    美國農業部(USDA)的數據顯示,2019~2020年度美國大豆的收割面積大幅下降至3033萬公頃,單產達到3.19噸/公頃,大豆的產量大幅下降至9667萬噸。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ABIOVE)的數據顯示,2020年巴西大豆基本收割完畢,產量達到1.26億噸。
  • 今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預計增加 能滿足生豬豆粕需求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今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預計增加,能滿足生豬豆粕需求 2020年無論是國產大豆,還是進口大豆及下遊豆粕、豆油,市場價格都有望保持基本穩定。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農業農村部今日(1月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2019年,我國大豆進口減少,預計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將有所增加,能夠滿足生豬產能恢復後的豆粕需求。據悉,2019年,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我國大豆進口小幅下降,進口來源向巴西、阿根廷進一步集中。
  • 3000萬噸,美國大豆對華出口或飆漲77%!價格卻水漲船高?
    今年我國大豆進口量持續增加。據中國官方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大豆達9280.3萬噸,同比增長17.5%,月度進口大豆數量也連續六個月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有多個機構認為,中國今年進口大豆有望突破1億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那麼,在疫情之下,為何今年突然大量買進美豆?
  • 東北大豆突破2.8元,一月大漲450,進口成本高,啥時破3元
    今年的糧食行情十分火熱,不少穀物價格都迎來了持續反彈上漲,玉米、稻穀、小麥價格都漲到了較高的價格,相比去年高出了不少,這也讓農民對未來的行情很是期待,希望糧價還能繼續上漲。除了3大主糧外,大豆的行情也十分瘋狂,從今年年初開始就在持續上漲中,如今也漲到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價位。
  • 我國加大美國大豆採購量,美國大豆漲價,國內豆粕也跟著暴漲?
    【豆粕價格行情分析及預測】行情寶數據顯示:7月6日國內豆粕市場再度大漲,各地油廠及貿易商豆粕現貨報價較上周五大幅上調40-100元/噸。美國大豆期貨盤面持續上漲,直接帶動國內豆粕期現價格的走高。統計各地豆粕現貨價格情況:華東、華南沿海港口地區豆粕主流報價漲至2800-2950元/噸附近,吉林、遼寧地區豆粕價格漲至2960-3040元/噸附近,華北地區豆粕報價漲至2880-2900元/噸附近,華中地區豆粕報價漲至2950-3000元/噸附近,西南、西北多地豆粕報價漲至3050-3100元/噸。
  • 飼料新規強制減少豆粕含量 大豆進口或減1000萬噸
    但據新浪期貨獲得的消息,有跡象顯示飼料業協會會員已經開始執行了新的豆粕標準。  一位資深的產業界人士對新浪期貨表示,此舉可能會使得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因此減少1000萬噸。   該意見說明:  我國是飼料資源短缺的國家,蛋白質飼料長期依賴進口,成為制約我國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發展的瓶頸。
  • 美國大豆漲價了!我國還要大量採購!這就是豆粕漲價的原因?
    【豆粕價格行情分析及預測】行情寶數據顯示:6月22日國內豆粕現貨價格略有上漲,部分地區油廠及貿易商豆粕報價較上周五提高10-30元/噸,上漲動力主要來自期貨盤面的帶動。受出口需求增加預期提振,美國大豆期貨市場小幅收高,受此影響,今日大連豆粕期貨市場低位開盤逐漸走高,仍舊維持在近兩月的高價位。國內豆粕現貨價格低位震蕩多日後,今日在期貨市場及美豆盤面的帶動下出現小幅反彈跡象。
  • 三大主要食用油價格上漲 專家:我國有能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今年,國內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油瓶子」安全問題成為百姓關注的熱點。對此,專家表示,雖然我國食用油對外依賴程度較高,但我國油脂油料生產能力不斷提高,有完善的糧油儲備制度,也有多元化的油脂油料進口渠道。因此,我國有能力保障「油瓶子」安全。
  • 又一家山東壓榨企業被外資收購 美國巴西大豆玉米價格漲勢不停
    嘉吉糧油(日照)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偉表示,未來會用半年左右的時間,爭取在明年五月份左右開始投產,在企業達產之後,我們預計一年的大豆的加工量將會達到120萬噸。此前,嘉吉在華大豆壓榨及油脂精煉工廠分別位於廣東、河北及江蘇省,包括東莞嘉吉糧油有限公司、嘉吉糧油(陽江)有限公司、河北嘉好糧油有限公司、嘉吉糧油(南通)有限公司等。
  • 突發:加速上漲之後貿易商開始出貨 東北玉米收購價格小範圍下跌
    在國家政策調控之下,東北玉米價格也即將迎來頻繁波動行情。根據每日糧油最新收到的消息顯示,昨天還是全範圍大幅上漲的行情,轉眼到今天,就出現了小範圍的下跌。但市場頂部已達的心理預期開始在市場顯現威力,每日糧油日前就曾指出,一些資金開始在期貨市場獲利離場,這也是導致本周大商所期貨價格走低的主因。此外,繼大豆之後,大商所也對玉米市場發出了預警公告——大商所作為我國國產大豆、玉米期貨的商品交易所,對國內的大豆、玉米價格走勢具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作用。
  • 2020年12月18日進口大豆到國內港口C&F及升貼水報價
    原標題:2020年12月18日進口大豆到國內港口C&F及升貼水報價   美灣大豆(1月
  • 宏觀|國產大豆走出獨立行情
    作者:張立偉 王遼衛 鄭祖庭2020年上半年國產大豆價格大幅上漲,進口大豆價格震蕩下跌;三季度國產大豆價格高位回落,但進口大豆價格大幅上漲。今年國產大豆價格走出獨立行情,與進口大豆之間價差大幅擴大,進口大豆與國產大豆「兩個市場」的格局初步形成。應當抓住當前有利時機,擴大國產大豆優勢,推動國產大豆產業健康發展。
  • 進口凍肉不受青睞,為何我國還大量進口?內行人道出實情
    文:稚野最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引起廣大居民的一番熱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國也成為了肉類生產大國,甚至變成了肉類第一大進口國。豬肉價格的「異動」,揪著每一個人的心,很多的居民都不禁發出疑惑,豬肉的價格還能恢復到原樣嗎?
  • 大豆的「瘋狂」:不斷漲價,一豆難求,漲到3元是不是夢?
    價格一直在不斷上漲。為了遏制食品價格的反彈,政府只能增加進口。前三季度進口量高達1.0206億噸,同比增長25%。其中,進口玉米667萬噸,同比增長72.5%;累計進口大豆7453萬噸,同比增長15.5%。即使有大量的進口,玉米和大豆的價格也沒有下降,而且市場還在上漲。他們日益增長的信心與養豬的恢復有很大關係。
  • 2020年我國豆粕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多重因素提振國內豆粕價格
    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由於我國耕地面積有限加上國產大豆出油率遠低於進口大豆,因此現階段我國主要依賴進口大豆作為主要的油料來源。我國國產大豆以食用為主,蛋白含量高,與進口大豆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兩個市場。
  • 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近1億噸轉基因大豆,為何市面上很少見到?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便開始從國際上進口大豆了,中國也從最初的大豆淨出口國,逐漸變為大豆淨進口國。中國進口大豆的數量從最初的十幾萬噸,到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總計進口大豆8551.1萬噸(絕大部分為轉基因大豆)。
  • 11月23日全國各地玉米豆粕價格,豆粕價格下跌,玉米上漲!
    玉米行情:上周部分地區玉米價格出現回落現象,主要集中在山東地區。因山東地區廠前到車量急劇增加至1000輛以上,導致今日山東多家用糧企業下調玉米收購價10-40元/噸,另有部分企業繼續抬價收購。而東北等地玉米價格仍維持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