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近1億噸轉基因大豆,為何市面上很少見到?

2020-12-19 吃貨歷史觀

國產大豆之,曾經的淨出口國,到現如今的最大進口國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小時候的記憶中,秋天收穫的季節裡,除了小麥和水稻,最常見的便是大豆了,金黃的色澤,圓圓的形狀,最會讓人有種說不出的喜悅。

大豆,也稱黃豆,古時稱「菽」,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很多美食的原料,比如早餐吃的豆腐腦、豆腐皮以及豆漿,都源於此。

中國也一直是大豆的主產區,擁有豐富的大豆品種資源,但由於近代史上的落後,以及人口與耕地面積的緊張,國產的大豆早已經無法滿足國人的消費需求了。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便開始從國際上進口大豆了,中國也從最初的大豆淨出口國,逐漸變為大豆淨進口國。

中國進口大豆的數量從最初的十幾萬噸,到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總計進口大豆8551.1萬噸(絕大部分為轉基因大豆)。

這其中大部分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雖然與歷史最高峰2017年的9552.6萬噸相比有所回落,但突破1億噸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了。

而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豆產量增至1810萬噸,同比增加13%,主要原因來自播種面積增加以及政府提供的多項補貼,但與進口數量相比,已經明顯處於劣勢了。.

進口的大豆都去了哪裡?二師兄最有發言權

一提到轉基因大豆,估計很多人都會有種談虎色變的感覺,雖然對於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是否有害尚無定論,但對此國家還是採取了較為保守的態度,所以我們平時吃到的大部分豆製品,都是中國原產的非轉基因大豆製作的。

那進口的近1億噸大豆去了哪裡呢?

大家還記得在上文中提到的「國產的大豆早已經無法滿足國人的消費需求」這句話麼,其實有心人便會想到,人們富起來了為何執著於大豆消費呢?

這其實是因為大豆在榨完油後,殘留的廢渣豆粕是重要的豬飼料來源,而富起來的國人最先一飽口腹之慾的便是吃肉,尤其是吃豬肉。

在過去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一年之中能夠吃到肉的機會屈指可數,一般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買上些豬肉給忙碌了一年的家人解解饞,民間也因此將過年宰豬稱為殺年豬。

所以吃豬肉,對於國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飽口福的事情了,同時也是自身生活富足的側面證明。於是十幾億人的訴求,催生了中國驚人的豬肉消費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的數據,當年全球豬肉消費量為11103.4萬噸,中國豬肉消費量為5487萬噸,佔了近一半,也就是說全球一半的豬肉都進了中國人的肚子裡。

如此迅速增長的豬肉消費量,背後自然有龐大的豬肉產業鏈,而養這麼多豬,豬飼料自然也會有龐大的消耗,這便是中國為何每年進口如此之多的大豆的主要原因了。

沒錯,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最後都進了豬肚子裡,然後轉化成了我們每個人吃的豬肉。

大家還記得正大綜藝這個節目麼?

其背後的贊助冠名商便是著名的飼料品牌正大集團,其進入中國的時間正好是中國豬肉消費量迅速崛起的時間點。正大集團旗下的產業也都與此相關,比如進口大豆的加工廠,豬飼料的加工廠,其銷售的產品除了各類飼料,還包括一部分食用油,這背後便是大豆製作成豬飼料的產業鏈。

為何不多種點大豆?不划算也「不安全」

中國是世界上著名的農耕民族,我們的先人用汗水澆灌土地,用種出來的五穀雜糧養活了這個民族數千年。

現如今,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雖然中國也擁有龐大的土地面積,但可以耕種的土地比例卻很少,用有限的耕地面積養活龐大的人口,無疑是一件十分艱巨的任務。

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做取捨,用有限的耕地來種植國人的主要糧食來源:水稻和小麥,畢竟吃飽肚子是第一要務。

但除了要吃飽,吃的好也是所有人的訴求,這時候我們就不得不考慮進口一部分糧食,這其中就包括玉米、大麥,以及我們提到的大豆。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有限的土地來種植大豆,但相應的我們就要減少水稻和小麥的種植面積,這也意味著我們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大米和小麥。

民以食為天,少吃點肉或者少吃點農副產品,可以忍一忍,但如果吃不上米麵,就關係到國計民生了,同時也是將一個國家的命脈交到了別國之手。

兩害相權取其輕,中國就不得不選擇每年從國外進口巨量的大豆了。

除此之外,與水稻和小麥相比,大豆的畝產量很低,根據數據顯示,1畝地的大豆產量約為120公斤,而小麥和水稻,要遠高於此,如水稻畝產量可以達到1000~1200公斤。

所以這樣算下來,用有限的土地種大豆就很不划算了。

當然,進口大豆除了主要用來做豬飼料以外,也同樣被用來製作雞鴨鵝等其他家畜的飼料,只不過香蕉與豬肉這幾類肉產品的比例要少很多。

從大豆到豬肉,從豆腐腦到紅燒肉,糧食與美食從來就沒有小問題,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背後的故事和真相一定要好好了解,我是吃貨歷史觀,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下期和你再見。

2020.7.1(晚)

相關焦點

  • 大豆進口大幅下滑 豆粕供應緊張!價格一個月不到大漲15%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中國每年9成以上的大豆消費依賴進口,並且近年來一直保持增加態勢,不過本月,大豆進口卻出現了罕見的大幅下滑。在北方主要糧食進口港山東日照港,11月進口量同比降幅已經超過10%。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局面呢?
  • 墨西哥玉米淪陷,阿根廷大豆淪被挾持了
    1990~1992年,墨西哥玉米產量居世界第4位,玉米品質有百餘種以上,墨西哥農民每年都會顆粒飽滿的玉米保存起來留作明年耕種的種子。在1992年美國與墨西哥籤署的貿易協定後,大量低價的美國轉基因玉米湧入墨西哥,墨西哥本地玉米產業鏈紛紛被摧毀與洗牌,最終墨西哥農民只能被迫從美國種子公司買來轉基因玉米種子,以及配套的殺蟲劑,化肥來繼續種植玉米。
  • 價格上漲,我國對美國大豆進口開始加速,還進口了13萬張牛皮
    其他方面,當周我國還買入6.83萬噸美國小麥22.58萬包棉花,700噸牛肉,1.16萬噸豬肉和13.79萬張美國整牛皮。市場認為,此階段對美國農產品的大量採購除了完成第一階段協議外,更重要的在於國內同類商品的供應市場出現了供應緊張的局面。
  • 3000萬噸,美國大豆對華出口或飆漲77%!價格卻水漲船高?
    今年我國大豆進口量持續增加。據中國官方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大豆達9280.3萬噸,同比增長17.5%,月度進口大豆數量也連續六個月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有多個機構認為,中國今年進口大豆有望突破1億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那麼,在疫情之下,為何今年突然大量買進美豆?
  • 中國糧食產量年年豐收,為什麼卻從「出口國」變成「進口國」了?
    那麼中國糧食安全是否有保障?答案是肯定的: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而且中國曾經還是糧食出口國!每年進口上億噸,中國長期成為了糧食淨進口國這些年來,中國糧食年年豐收,糧食產量已經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除了每年的新糧,中國還有大量的儲備糧,庫存稻麥可供全國吃一年以上。
  • 轉基因食品,你真的了解麼?《二》如何挑選健康食品
    3、美國的轉基因食品只供飼料,人不允許使用。4、廣西推廣轉基因玉米近10年的地區,56.7%的男大學生精子不合格,無生育能力。5、歐盟地區嚴格抵制轉基因食品。6、俄羅斯研究證實,可使倉鼠三代絕種。二、目前來說,轉基因的品種非常的多,我國批准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僅有棉花和番木瓜,批准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種作物。
  • 宏觀|國產大豆走出獨立行情
    今年巴西大豆產量創下1.24億噸的歷史最高紀錄,上半年全球大豆供應充裕,國際市場大豆價格維持低位震蕩運行,進口大豆到港完稅成本集中在2900~3200元/噸。監測顯示,6月底沿海地區進口大豆分銷價格集中在3250元/噸,比1月初的3280元/噸下降30元/噸。按照6月底黑龍江地區食用大豆價格測算,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價差達到2250元/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 耿爽:今年以來中國企業自美採購大豆2000萬噸
    中方還將加快採購美國農產品。  耿爽表示,這兩天有不少媒體向我們詢問中方自美國採購農產品的情況。我們就此專門向有關部門進行了了解。據我所知,中國企業根據國內市場需要,以市場化的方式自主採購了美國農產品。根據初步掌握的信息,今年以來,中國企業自美採購的農產品包括:大豆2000萬噸、豬肉70萬噸、高粱70萬噸、小麥23萬噸、棉花32萬噸。中方還將加快採購美國農產品。
  • 大豆庫存低位 豆粕聞風起舞
    美國國內大豆需求強勁,大豆壓榨量進一步攀升,美國大豆庫存進一步下降至500萬噸附近的低位水平。同時2021年隨著拜登的上臺,國內對國內大豆進口必將有一定程度變化。一旦出現進口超預期,勢必進一步降低美國大豆庫存水平,抬升全球大豆價格。投機基金、大豆升貼水和運費、拉尼娜氣候爆發預期均提振大豆價格。
  • 《一粒豆子的傳奇故事》四 非轉基因大豆是全球最健康的營養食品
    一粒豆子的傳奇故事第四章塞克雅,持續為您講述中國大豆的傳奇故事美國轉基因大豆雖然出油率高,但蛋白質含量低,口感差,只適合加工食用油或作為養殖家禽家畜的飼料。圖片來自baidubaike為什麼呢?人們通過先進的科技手段檢測出在所有食物當中各種營養成分含量與結構 , 唯有大豆營養價值最高,大豆蛋白質是雞鴨魚肉蛋的2-3倍,牛奶的12倍;鈣鎂鉀含量是雞鴨魚肉蛋的8-10倍,是牛奶的3-5倍;其他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基本也屬大豆最高。因此2000年以來中國飲食文化與養生文化中,大豆是絕對的主角,從我們經常吃的豆腐、豆乾、豆皮、豆筋、豆豉、豆油,到每天喝點豆漿、豆奶都是由大豆製成的。
  • 為什麼在中國你不需囤糧?糧荒已徹底解決,大米庫存1.09億噸
    但現在的中國確實不用太擔心口糧問題了。近十年來中國的口糧自給率超過98%以上,從中央糧倉到地方糧倉都儲備充足,品類齊全,即使完全不進口,中國的口糧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這並非輕描淡寫的一個自然結果,「飢餓」曾是一代人的生活符號,它不是憑空消散的。
  • 大豆價格頂部永遠難猜到 農墾拍賣底價高達2.8-2.95元
    但有一條是被市場認可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在疫情防控下已經很難違規流入食品大豆領域!這裡需要給大家科普一下大豆方面的一些基礎知識。在我國,大豆消費分為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兩大類,其中非轉基因大豆主要是國產大豆,轉基因則主要是進口豆。
  • 轉基因大米未等到轉基因小麥已率先登場 阿根廷首開記錄
    早在2009年我國頒發兩個轉基因大米品種的安全證書的時候,很多人預計中國會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的國家,但此後,隨著國內外糧食供需關係的變化,我國在轉基因作物研究方面開始轉向了大豆、玉米品種,而對於小麥、大米的轉基因研究則明顯放慢了步伐。
  • 大米製品漸成重災區:我國出口歐盟米粉再現轉基因成分
    僅2013年中國出口歐盟的大米製品中,就有25次被查出含有轉基因成分。以今年為例,在8月10日同樣輸往英國的一批火鍋年糕被檢測出轉基因;6月24日輸歐米粉被檢出轉基因…… 隨著近年來我國大米製品中多次出轉基因成分,目前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701第1號通知,對我國產大米製品和木瓜產品實施進口轉基因檢查措施,檢查頻率為每次進口時都應保存和檢查貨物。
  • 豆粕價格回調和大豆上漲互相背離的原因
    美國農業部(USDA)的數據顯示,2019~2020年度美國大豆的收割面積大幅下降至3033萬公頃,單產達到3.19噸/公頃,大豆的產量大幅下降至9667萬噸。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ABIOVE)的數據顯示,2020年巴西大豆基本收割完畢,產量達到1.26億噸。
  • 行業觀察:我國轉基因大米可出口至美國?想多了!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日糧油小麥、玉米、稻穀、大豆行情交流群 重點提示:近期,經常有讀者反饋收不到文章,這是因為騰訊修改推送規則了!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把公眾號設為星標,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在前進的道路上每日糧油與你們同行。
  • 東北國產大豆價格繼續上漲單產破記錄 進口大豆數量也將破紀錄
    今年,種大豆的可能要高興一把了。首先是今年的大豆生產者補貼繼續高於玉米,黑龍江地區在200元/畝左右,其次是,今年的東北大豆上市以來,價格高開高走。據每日糧油收集到的各地大豆收購信息顯示,目前莫旗塔溫敖寶糧庫新季大豆收購價2.1元/斤;北安市趙光源發糧貿、鯪羽糧油貿易則達到了2.15元/斤;嫩江市新良收購價格則在2.1-2.2元/斤;東海糧油國標二等2.18元/斤;吉慶豆業最新收購價格則為2.19元/斤。由於當前大豆價格較好,加上天氣也還不錯,進入下周之後預計黑龍江大豆收穫進度將有所加快。
  • 美國作為頭號經濟大國為何推崇農業,而中國卻遍地是樓房?
    按理說,美國農業的發達和廣闊的人均耕地佔有率和美國特有的農業生產模式是分不開的。那麼,美國和中國同為世界大國,為何兩國的農業看起來卻存在很大差異。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美國的農村耕地多,中國的農村房子多。這是為什麼呢?或者說這中間存在怎樣的差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