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倒回去看大一的自己,可以說是非常的熱血了,剛開學的時候,就已經在努力描繪大學四年的美好藍圖,至少要做班長,進個自己喜歡的社團或者部門,在裡面發光發熱,然後留任做個部長,好好談一場戀愛,最好還要拿個獎學金,不能給自己留下什麼遺憾然後就這樣一路走到畢業。
第一次競選落敗,沒當成班幹部,參加了好幾個部門的面試,很努力的想要表現自己,甚至也為了完成一份策劃書熬夜熬到凌晨三四點,終面的回答在宿舍練了又練,最後也沒有能進一個部門。
有喜歡的女生,但是也沒有能談戀愛,上了大學才發現很多大學老師講課原來是對著PPT讀的,明明高中的老師講課都各有特色,引經據典突然就失去了興趣。
開始時不時逃課,然後等考試月開始預習,背好老師劃的重點和師兄師姐給的資料,就可以毫無懸念的不掛科。
我的大學生活,和我想像的大學生活,相去甚遠。
大二有了大一的經驗,那股熱血的勁頭沒有了,反而覺得可以靜下心來做些事情,以前逃課多了覺得也就那麼回事,在宿舍無非就是打遊戲睡覺,也不見得很開心,現在反而能坐著聽老師講課了,偶爾還會做做筆記。
雖然還沒想好以後想要做什麼職業,也不太知道這個專業其實真正能做些什麼,但是聽師兄師姐說有些證書,有比沒有好,所以我也開始學大家一樣靜靜地去圖書館複習,也終於把證書考了回來。
看到在部門裡的朋友們都是用愛發電,各種事情堆積如山,有時候趕工作到深夜只能忍困不眠,好不容易約出來吃個飯,連眼神都是灰暗的,有些社團甚至只是個空殼。
這時候我也當上了團支書,雖然瑣事很多,但是我不用為了留任而對師兄師姐嬉皮笑臉,只需要踏踏實實幹事情,心裡也多了一份舒坦。
因為很喜歡打球,又順利加入了球隊,是個很溫暖的大家庭,大家一起努力訓練,拼勁全力比賽的樣子,很難忘。也順利談了一場戀愛,雖然結果有點不盡人意,但是留下來的只有開心的過程。最後雖然也沒拿到獎學金,但是意外的考的還算不錯,看來還可以再多努力一下。
大三再次聽朋友說要努力學習的時候,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和他說了句加油。不知道他今年是不是像上年那麼「努力」呢,但願不是。
大四的師兄師姐,班助也陸陸續續要畢業了,畢業這個詞開始頻繁的在我耳邊響起,我也去參加了他們的畢業跟拍,去看他們答辯,班助臨走前還趕上了最後一天和他喝了幾杯。
他問我準備大四了對於畢業之後有沒有什麼打算,我說大概有一些規劃,但是感覺還是有些灰暗,師兄有些猶豫,然後他跟我說「再多努力一點吧」。
身邊開出現計劃考研和考公的同學朋友了,看著他們仿佛又回到了高三的生活,日復一日的宿舍—飯堂—圖書館三點一線的生活,我思索良久,最後還是決定去找實習。
以前只是為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零零碎碎的做過一些兼職,突然要找實習了有些不習慣,幸好最後也順利找到了,雖然不是特別喜歡的工作,但是也不是特別討厭,好歹,也能學到專業課學不到的東西。
沒有特別感受到大人常常說的那種職場的灰暗,暑假也算是過得有滋有味。
大四秋招應該是每年這個時候的熱詞了,你以為秋招才剛剛開始,其實它已經快要結束了。
再次回到學校,大家的話題好像都是實習,校招和offer,還沒拿到offer的同學,也並不甘心就這樣認輸,一個星期跑好幾場宣講會,已經拿到offer的,心裡也不踏實,還是想多找找說不定會有驚喜呢。
我也不例外,開始向我喜歡的公司投簡歷,有一部分得到了反饋並且可以更進一步,但更多的,是石沉大海。
國慶回到家和親戚們聚餐,大家開始打聽我的近況,我還是笑著說「我最近挺好的,不用擔心」。
他們叫我要不就趁還沒畢業考個教師證吧?留在家這邊做個老師挺好的,我只能很無奈的點點頭說好啊我考慮一下。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的大學生活就和大多數人一樣,也沒有什麼特別亮眼的地方,但是我想說的是能夠勇敢的承認自己的普通,才是開始努力的前提吧。
成功的其實永遠都只是極少數人,而大多數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有所收穫,過得平凡而快樂,為什麼那個平凡的不可以是我?
在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傳遞的速度太快信息量太爆炸,成功的案例傳播的太廣以至於給人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可能確實很勵志,但是最後我所看到的是一時的熱血並不能讓我變得更出彩。
所以完全可以不用一上來就給自己一個完美的設定,拿獎學金談戀愛做部門大佬什麼的。
大學有的是試錯的機會,可以嘗試鼓起勇氣去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為之努力,成為那個平凡中帶點不平凡的人。
儘管最後可能你也沒有逃過命運的慣性,變成和我差不多的平凡大學生,但是你已經有值得珍藏的回憶,留下了將來和孩子說起來也會開懷大笑的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