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直刃還是弧刃好?近代刀劍合一與現代擊劍技術

2021-01-12 看北朝

刀劍相別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隨著冶金技術的進步和防護技術的發展,專用於突剌薄弱部位的西洋剌劍rapier開始出現。西洋剌極其狹長,劍鋒極其銳利,有些剌劍為了進一步強化突剌能力甚至取消了劍刃,採取多稜劍身。不過部分剌劍也使用了比較寬大的劍身,保留了劈砍能力。

▲稜身剌劍

▲闊刃剌劍

西洋剌劍rapier是現代擊劍運動的鼻祖,可以說才是我們很多人心目中的「劍」。但你用現代擊劍運動的內容反推回去以區別刀劍,那會註定失望。因為擊劍運動三大項目中的佩劍(saber),實際是馬刀。沒錯,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哥薩克騎兵手裡那既寬又彎的傢伙。

▲哥薩克馬刀

▲哥薩克馬刀

佩劍項目的規則有兩種比較有意思,一是劍鋒與劍刃都作為有效攻擊部位,二是人體腰部以上才作為有效被攻擊部位。這可以明顯地說明其起源。

而在西亞,則是各類弧刃戰刀由佔據了主要位置。如土耳其戰刀、阿拉伯戰刀、波斯戰刀等等。其實它們的造型非常一致,非常不斷向周邊擴散。俄羅斯直接採用土耳其戰刀作為制式武器,而且哥薩克馬刀的造型也受土耳其戰刀的影響。而一直用直刃刀劍的印度在此之後也開始使用類似的弧刃刀劍。

▲土耳其戰刀

▲波斯彎刀

▲印度彎刀pulwar

▲印度哈達劍

在遙遠的東方,蒙古馬刀影響深遠。漢族人重新奪取政權後,明朝參照蒙古馬刀的造型製造了雁翎刀作為制式武器長期裝備,一直沿用於清朝。

▲博物館中的蒙古馬刀

▲《元世祖出獵圖》中的蒙古馬刀

▲明代雁翎刀

但另一方面,同一時期,中國劍的造型則逐漸厚重化,有向剌劍repier發展的趨勢,不過因種種原因,這條線沒有走完。

▲宋代繪畫作品中的剌劍,與歐洲剌劍有同質化的趨勢。

刀劍合一

中世紀之後,世界逐漸步入熱兵器時代,刀劍的作用有所降低,但同時,隨著冷兵器種類的大量精簡,刀劍在軍隊中的裝備比例反而上升,特別是在騎兵部隊中,甚至超過長矛成為主要兵器。但刀劍的造型到底該是怎麼樣,直到拿破倫戰爭時期還爭論不休。在滑鐵盧戰役中,使用M1796式馬姆留克風格弧刃騎兵刀的英國騎兵與使用直刃騎兵刀的法國騎兵血拼一陣,雖然最終英國人贏得了戰爭,但在戰鬥中英國騎兵的致死率比法國騎兵高得多——很大程度上這要由M1796馬刀背鍋。

▲英國M1796馬刀

▲法國擲彈兵馬刀

當然,這並不是說弧刃刀劍就不如直刃刀劍。這要考慮到冶金技術的進步,以及戰場環境的變化,在全身重甲已經消失的年代,繼續使用當年的兵刃造型,頗有些食古不化的樣子。

在之後,全世界基本統一了認識,刀劍造型迅速融合,以窄身、直刃(或微弧刃)為標準造型,以充分發揮刀劍攻擊快速和技巧多變的特性,兼顧劈砍與剌殺。當然,也有繼續保留傳統的,比如俄國人的高加索馬刀等。

▲英國M1857馬刀

▲德國M1889馬刀

▲法國M1837海軍刀。長度比騎兵刀略短,便於艦上活動。

弧刃與直刃

許多人認為,弧刃適合劈砍,直刃適合突剌。事實上這個觀點經不起推敲。

先來看看這柄柴刀,專門為劈砍而誕生的工具,但它是直刃(部分地區的柴刀加了個鐮尖)。

▲中國柴刀

這柄專為對付重甲而存在的宋朝手刀,沒人敢說它不利於劈砍吧?

▲宋朝手刀

蘇格蘭闊劍,被它砍一下試試。

▲蘇格蘭闊劍claymore

歐洲的戰爭繪畫中,長劍的劈砍能力也是不差的。

在BBC的紀錄片中,與日本打刀作劈砍能力對比的是義大利五指劍,結論是不相上下。

▲義大利五指劍

事實上,弧刃最大的特點不是劈砍,而是切割。當刃部接觸目標後,根據手腕或前臂的擺動,刀刃可以繼續在接觸部位進入切割運動,進一步增加傷害。

下面這段文字應該解釋得更詳細和明確。

以下內容摘自拔刀齋論壇《拿破崙時代的英軍騎兵及騎兵軍刀》一文。

弧刃馬刀能提供一種切割性的打擊。當這種類型的刀刃邊緣碰到一個目標之後,它在繼續砍入目標的同時也在目標表面划過,這種對目標的切割效果增加了最初的砍擊所造成的傷害。相比之下,一把直刃武器在砍擊時所提供的打擊更類似於斧子對木頭的斫擊。

這種不同之處在刀劍形制的設計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一把弧刃馬刀在提供極為有效的切割性砍擊的同時,可能因為過於彎曲而無法進行精確而厲害的刺殺;另一方面,大仲馬在《三個火槍手》裡描寫的那種輕刃長劍如果被用於砍殺的話,恐怕都不能對一個穿著普通外套的人造成任何嚴重的傷害。由於無法提供切割的效果,如果一把直刃刀劍要進行砍擊的話,它的重心應當在劍柄的前部,而且必須擁有足夠的重量。如前所述,直刃武器的砍和斧子的斫很相似,那麼想像一下,一把斧子為什麼那麼重而且質量都集中在一個長柄的前端?個中原理不難理解。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那種有著輕微弧線的刀劍(比如法軍近衛擲彈騎兵和近衛龍騎兵所佩的蒙特勞倫西式擲彈騎兵軍刀——譯註)。這種刀劍很明顯傾向於走一條在兩種使用方式下都能起到作用的中庸之道。這種牆頭草的做法導致這種刀劍過直而不能進行有效的切割,同時它的弧線又使得精確的刺擊變得更難。雖然看起來這種形制的刀劍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表現平平,但它存在難以量化的適應性上的優勢,所以仍然有其生存空間。

除了使用技巧之外,直刃刺劍和弧刃馬刀還有其他一些特質上的差異。弧刃馬刀可以流暢地切割而並不依靠它本身的重量和慣性去斫擊敵人,所以可以做得比直刃刺劍更輕巧而易於掌控,同時刀身的形狀還帶給了武器另一點便利:弧形的馬刀可以很方便地從身體的一邊移到另一邊,而這一點對一個前方存在礙手礙腳的馬的頭頸的騎兵來說是極為有利的。更重要的是,在白熱化的近戰中,砍相對刺來說是一個更加本能的動作,因此在一個普通的騎兵手中,利於砍的馬刀要比刺劍來得有效。

但是刺劍也有它自己的優勢。比如說當面對一個全身上下頂盔帶甲的敵人時,刺擊幾乎是唯一能給對方造成決定性傷害的打擊手段[3]。並且刺擊也是最能有效運用馬匹向前衝擊的動能的攻擊方式。事實上當衝鋒時,騎兵應以三分位起勢(tierce,擊劍術語,指防守三分位,即右肩窩部位的一種起始姿勢——譯註)持劍,伸直手肘使劍尖直指前方,手稍抬高讓劍尖略低於劍柄,扣緊大拇指並且鎖住手腕關節(這一點非常重要)。這種握劍姿勢使得馬匹衝鋒的動能大大增加了刺擊的力量。這和騎槍的使用方式有幾分相似,騎手要做的只不過是對準目標而不必費心去發力,因為僅僅藉助馬匹的衝力這種刺擊的威力已經極為可怖了:如果準確刺中,對方幾乎肯定當場斃命。不過,雖然能收到可怕的殺傷效果,但刺擊,尤其是在高速衝鋒中的刺擊有其潛在的危險性。刺中之後軍刀很有可能卡在敵人體內而無法抽回,而這在最樂觀的情況下也能讓騎手失去他的武器。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更壞的情況」的話,我會告訴你在美國內戰中騎兵使用的軍刀被稱為「斷腕者」可並不是沒有來由的。

本文作者:專業豐胸隆美爾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名刃與中國唐刀
    從此,產生了世界三大名刃。 亞洲好利刃,歐洲也瘋狂。在查理曼統治的時代,最簡樸的劍也能值三頭母牛的價錢。查理大帝自己的那把傳奇式的劍「喬依烏斯」據說是半人半神的「韋蘭鐵匠」所造。如何鑑賞古刃?對現代刀劍愛好者來說,一般情況是從以下四點去鑑賞古刃:一是刃身金屬質量;二是整體式樣;三是裝飾及配件;四是歷史背景。
  • 世界三大名刃,為何沒有中國的刀劍呢?原因看了讓人惋惜
    雖然這一路的演變生出了許多的武器,但是刀劍的地位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無人可及的,即使是到了現代的高科技武器時代,刀劍也一直沒有離開人們的眼底,這數千年之中的歷史裡,全世界有著三大名刃最為出名。那麼是那三大名刃如此出眾民留青史呢?第一個是伊斯蘭諸族的大馬士革刀,還有就是馬來諸族的馬來克力士劍,最後就是出現在許多日本動漫中的日本武士刀。
  • 為何在世界三大名刃中有日本刀,卻沒有中國的兵器?原因讓人嘆息
    在如今世界上,公認的三大名刃分別為伊斯蘭諸族的大馬士革平面花紋刃(俗稱大馬士革刀)、馬來諸族的糙面焊接花紋刃(俗稱馬來克力士劍)和日本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俗稱日本刀);因為花紋刃鑄造技術極為複雜而艱難,製造者又極為保密,自古以來也是只有少數人能有幸得到,這使它極為珍貴,世界各國的王室貴族,都以能得到上佳良刃而自豪。
  • 世界公認的三大名刃為何沒有中國刀劍?追究根本,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世界三大名刃是:大馬士革刀、日本東洋刀、馬來克力士劍。 世界上公認三大名刃中沒有中國刀,這樣的原因是有深刻的社會背景的。從此,花紋刃的鑄造技藝在中土失傳,而大馬士革花紋刀、馬來人的糙面焊接花紋刃、日本的暗光花紋刃開始名播天下。一段文明在本土衰亡,而在異域結下他鄉的果實,讀來不知是悲是喜。
  • 假面騎士聖刃:刀劍騎士戰死,流蘇攜神秘人出現,聖刃暴怒新形態
    大家好,《假面騎士聖刃》劇情開始迎向高潮,飛羽真終於回憶起兒時的約定,也讓我們明白了為什麼賢人如此衝動原因。在第十一話中,我們知道了反派們開始著手實施計劃,已經成功連接了兩個世界,十二話中六個世界只剩下刀劍騎士所影響的世界沒有被連接,一切都在說明如今情況十分危急,水之劍士身受重傷,刀劍騎士被王劍重創陣亡。
  • 近現代騎兵刀大盤
    今天跟大家談一下【近現代騎兵刀大盤】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俄羅斯哥薩克騎兵刀——恰西克
  • 《刀劍神域》跌下神壇,評分未入及格線,《鬼滅之刃》續作又能有...
    2012年一部神作誕生,此動畫名字叫《刀劍神域》,主題是虛擬網絡世界戰爭,故事由14歲少年桐人與15歲少女亞絲娜一起開啟,該作品當前共有3季與一部劇場版,第1季評分是9.7分,第二季劇場版評分是9.4分,第二季動畫評分是7.6分,第三季則分為上部分與下部分,上部分評分為9.2分,下半部就未入及格線,評分跌至4.7分,《刀劍神域
  • 假面騎士01聖刃玩梗趣圖 刃姐囑託刀劍 賢人:別說了人都涼了
    假面騎士聖刃介於近期作為三騎的espada也就是刀劍的待遇悽慘到了一定的境界,所以近期作為知名的同人畫師,還順帶玩梗了一波,其繪製的同人趣味圖非常的好玩和有看點,不得不說進入令和時代後,三騎的待遇有點慘。
  • 假面騎士聖刃七大騎士官方海報:刀劍最為神聖,劍閃即將登場!
    聖刃的基礎形態並不具備傳統騎士的那種美感,反而會給人一種花裡胡哨的感覺。比方說肩膀上的龍頭設計,眼睛的位置,同時左右兩邊也不是對稱的,再配合上這個頭上的利刃,總會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但在組合不同神騎書之後,聖刃的造型還是蠻不錯的,個人倒是很期待聖刃擁有完整裙擺的模樣。
  • 鬼滅之刃:現代風裝扮別有風味,炭治郎與香奈乎氣質很般配
    喜歡動漫的朋友即使沒看過《鬼滅之刃》,應該也聽說過這部動漫。熟悉鬼滅的朋友應該知道,鬼滅一開始並不受重視,是後來憑藉著口碑一點點成為臺柱子級存在的。這樣一部靠口碑大火的動漫必然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其中人物的畫風和引人入勝的劇情。
  • 假面騎士聖刃:13集先行圖,4位騎士直面王劍,聖刃開啟強化形態
    而且伴隨著刀劍的犧牲,騎士團與王劍之間的矛盾徹底激化。而十三集的先行圖內容被揭示後,不僅四位騎士直面王劍,且聖刃開啟強化形態。先行圖畫面公開其實之所以本次《假面騎士聖刃》的第十三集內容,備受眾多粉絲的期待,主要還是因為隨著刀劍的下線,不僅「說書人」流蘇首次出現在神山飛羽真面前,並且就連來自阿瓦隆的神秘人都再次現身。所以眾多特攝劇粉絲,都不由開始期待聖刃故事情節的反轉。
  • 大馬士革刀為什麼會成為世界第一名刃?科學解釋
    就是在這本書中,周緯認為,在冷兵器時代,亞洲的兵器鍛造技術在全世界始終處於領先地位。而冷兵器鍛造的最頂級工藝,是一種稱為「花紋刃工藝」的合金鍛造技術。世界上最早的花紋刃出現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它的原理是通過鑄造或者鍛造技術,把幾種不同的材質結合在一起,製成合金,從而獲得比單一金屬更好的實用性能。
  • 劍聖到底出破敗厲害還是智慧末刃厲害
    劍聖到底出破敗厲害還是智慧末刃厲害劍聖作為一位戰士,經常出現在打野位置,憑藉其強大的收割能力和強大的後期一度在野區單挑的環境中處於不敗之地,作為打野位第一件必出血刃打野刀,第二件無疑是羊刀,但是在第三件裝備上有兩種爭議,到底是出破敗還是出智慧末刃呢
  • 假面騎士聖刃:刀劍正式參戰,王劍是他的父親
    《假面騎士聖刃》第5集中,三騎假面騎士刀劍正式參戰,只是沒想到大反派王劍竟然是他的父親。看來15年前的事情,有著太多牽連,王劍也絕非只是背叛真理之劍那麼簡單。另外刀劍的實力很強,而且劍術極高,對上食人魚米吉多那一套動作實在太帥。
  • 假面騎士聖刃:刀劍shf,前期退場的三騎終於發售了!
    假面騎士聖刃在本周的故事可以說是神展開了,賢人竟然是以這種方式退場的。
  • 紅透半邊天的鬼滅之刃到底是套路番還是神作?
    熟悉鬼滅之刃的盆友都知道,鬼滅之刃去年可謂是大紅大紫,漫畫銷量也是取得了排名第一的好成績,這些成績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當然這跟鬼滅之刃的動漫化是分不開的,動漫的製作水準之高,直接挽救了差點被腰斬的漫畫,鱷魚也怕是捏了一把汗啊。
  • 假面騎士聖刃四大騎士皮套寫真:刀劍背影超帥,大劍號稱最強!
    假面騎士聖刃作為令和時代第二部作品,整體來說的話觀感還可以的。而在十月份的宇宙船雜誌圖上我們也是看到了假面騎士聖刃的皮套寫真,同時也是看到了四位騎士的皮套特寫。整體來說的話,三騎的顏值是四位騎士最高的一個了!
  • 以花紋鋼為主的龍泉刀劍到底需不需要覆土燒刃
    有近20天沒有寫文章了,主要是經此一疫後,好多流水線還是沒有捋順,有些料子也備不出來,好多定製的顧客催單,我也是心急如焚,對於一個需要協作的手工藝來說,一個環節卡住了,整個進度就慢了,各位多體諒吧,這次百年不遇的疫情趕在這個百年未見之大變局中,大家還是沉心靜氣的好,利己利人。
  • 當假面騎士聖刃脫掉裝備之後:聖刃和劍鋒毫無差別,刀劍顏值爆表
    假面騎士聖刃作為令和時代第二部作品,目前的關注度還是很高的。雖說首話的觀感不如假面騎士零一,但就目前來說假面騎士聖刃的觀感在持續上升之中。尤其是這兩周的故事對於人物的塑造還是蠻不錯的,個人也是越來越好奇王劍真正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