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米方傑/文圖
最近,在火山小視頻上
洛陽小夥代昌麟受到網友注目
他將易拉罐、礦泉水瓶等廢品
改造成了汽車等各類模型
受到熱捧
代昌麟是如何將這些廢品變廢為寶的
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這幾天,隨著上海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垃圾分類」絕對屬於熱詞,各種垃圾分類段子更是走紅網絡。
而與此同時,在火山小視頻等網絡平臺上,一位名叫「改造破爛王」的網友用一雙巧手將易拉罐、礦泉水瓶、紙箱等廢品,改造成各種汽車模型或小玩具,受到眾多網友關注。
記者留意到,「改造破爛王」經常會將自己用廢品改造製作的小汽車、卡車、桌椅板凳,甚至坦克、直升機等模型拍成視頻發布在網絡視頻平臺上,別出心裁的設計讓不少人感嘆原來我們隨手丟失的廢品竟然還能被這樣改造。
「改造破爛王」製作的這些模型很好地結合了廢舊物品自身特點,例如他用一個易拉罐就製作出了一把精緻的椅子,用易拉罐等廢品製作的汽車模型同樣很逼真,不僅引擎蓋和車門可以打開,還能跑動。在「改造破爛王」製作的模型和玩具中,融入了不少創意和奇思妙想,他用旺仔牛奶罐子和鐵絲製作的自動存錢罐充滿創意,受到眾多網友點讚,「改造破爛王」也成為新晉「網紅」。
7月5日,記者聯繫到「改造破爛王」,得知他的真名為代昌麟,1987年出生的他是河南洛陽人。交談中,記者得知他能成為「網紅」絕非偶然,他從14年前便開始自己摸索著利用易拉罐等廢品做這樣的模型了。
「當時我還在上高中,最初就是將易拉罐做成小的汽車模型,送給朋友。」代昌麟對於自己第一次用易拉罐做小汽車模型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汽車等模型,但因為商場賣得太貴了,就自己試著做。
高中畢業後,代昌麟南下打工。「當時上班不是很忙,閒暇時就撿起了這個愛好。」代昌麟告訴記者,他將同事們喝完的飲料瓶等搜集起來,繼續做起了模型。「平常也會跟著同事去網吧上網,其他人都是玩遊戲,我去主要是查看相關資料及汽車圖片等。」
2012年,代昌麟從杭州回到了老家洛陽,幹起了裝修行業,這時的他依然是一邊工作,一邊在閒暇時利用廢品製作模型。「當時,在網上看到別人賣自製手工品,我也試著開了個網店,把自己製作的汽車模型等掛了上去。但隔了近半年才賣出一輛。」代昌麟表示,當時這一單賣了200多塊錢,讓他興奮很久。隨後,網店生意慢慢有了起色。
代昌麟告訴記者,一直到2014年下半年,他製作的模型才開始熱銷起來,而其中一個原因是自己所在的洛陽市洛寧縣下崮鎮有了快遞網點,現在他最多一天能發十幾件快遞。
談起自己的創作,代昌麟介紹說,剛開始做的時候,構思後在紙上畫出大致模樣,之後找不同的廢品材料進行裁剪組裝。「這幾年比較流行各類短視頻,我也在火山小視頻上註冊了帳號,把自己做的小汽車等模型發了上去,有時候也會把製作過程拍下來發上去,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網上很多人問我是不是收破爛的,於是我就把自己的網名改成『改造破爛王』。」
代昌麟告訴記者,此前一個企業看到他用廢品製作的模型和玩具後,給他郵寄了幾百個易拉罐,讓他做越野車模型。現在代昌麟已不再做裝修工作,而是在家專職做各類模型和玩具。據其介紹,生意好的時候,一月有近萬元收入。14年來,代昌麟已用撿來的易拉罐做了8000多個汽車模型等,現在家裡還囤了3萬餘個廢舊易拉罐等,「我專門騰出一個屋子存放這些廢品。」代昌麟告訴記者,這些廢品一部分是自己撿來的,還有一大部分是自己從廢品收購站買的。
代昌麟表示,這些易拉罐和礦泉水瓶子等,很多人喝完後都隨手扔掉了,他感覺很可惜。代昌麟呼籲大家能夠利用好這些廢品,讓它們產生新的價值,同時他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垃圾分類,真正變廢為寶。
責編 :王 丹
東方今報
全心全意為洛陽人民服務
新聞熱線:1551797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