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月工資兩千的人嗎?我的答案是,一定有的!儘管這個比例看起來好像很少,但實際上人數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意料。
前段時間不是還有一句話很流行嗎?「9億人口,月入不足兩千」。
根據財新的數據來看,月收入2000元以下有9.64億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7200萬人。
那些月入兩千的人,都是做什麼的呢?
一、月入兩千,都是幹嘛的?
首先,我們需要除開那些正在受教育的人群和老人群體,其次,我們再來談談兩千以下的工作,都有可能是幹嘛的。
從現有的幾個一線城市來看,幾乎不太可能有兩千以下收入的人群,除非是沒有工作或是待業在家,因為這個幾個城市的最低工資標準已經是在兩千元以上了。
因此,這部分人群還是在相對落後的中西部以及一些偏遠山區居多。
那他們都是幹嘛的呢?
一、底層勞動力人員
在一些小城市或者是鄉鎮從事保潔和保安的人員,在包吃包住的情況下,工資一般都是在兩千元左右。
例如在一些鄉鎮企業的保潔人員和保安們,一個月工資也就是兩千元,一般都是兩班倒少數三班倒,上接近十二個小時的工作,還是挺辛苦的。
2.企業不景氣和小店員工
除了一些底層的勞動人員之外,在鄉鎮的飯店服務員薪資也不算太高,尤其是一些小吃店的服務員,工作比較輕鬆,一天也只做幾個小時的這種。
這類工作既沒有五險一金,上班時間又比較輕鬆。
除此之外,那就是一些工廠了。我們以富士康為例,績效好的時候富士康加班多,一個月能有五千以上的收入,但在淡季的時候,沒有訂單量的話,那基本上都是零加班,每周雙休,那就只有拿底薪的份。
富士康底薪為2100,扣除五險一金和住宿吃飯,那一個月的實際收入就只有一千多。
3.個體戶
除了以上兩種情況之外,還有一種群體存在,那就是個體戶。
這裡的個體戶,通常指的不是在城市裡的「個體戶」,而是在農村從事農民一類的工種。
這類人群絕大部分都在農村,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家庭人口規模龐大,老人和小孩的人口負擔重,小學和文盲教育程度的比例相當高,大部分是自僱就業、家庭就業或失業,或乾脆退出了勞動力市場。
因此,這部分群體的收入就非常低廉了,一個月幾百元都佔比有很多。
別懷疑這個群體的真實性,我嫂子今年不過才三十歲,安徽人,一樣是一個沒念過書的「文盲」。你沒遇到過,不代表不存在。
以上,基本是涵蓋了這個收入群體可能從事的職業之和了。
二、薪資這麼低,為何還有人願意幹呢?
這一點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問題。
在他們看來,隨隨便便來到大城市,一個月再不濟三四千元是能夠保證的,而不至於有這麼低的收入。
的確,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符合邏輯的,但還有一點我們沒有想到,那就是「家庭因素」。
舉個例子吧,以80後90後為主體,一部分沒有讀高中或大學的人早早的出門打工,來到城市打拼進廠賺錢,可對80後以上的人群來說,他們的顧慮就是有可能家中有需要照顧的人,也有可能是自己不會識字,難以在大城市生存下來,還有可能是交通不便等等。
這些情況,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其實月入兩千,學歷反倒不是那麼重要的一個因素。制約他們去大城市的,更多的還是家庭因素、交通不便和不識字等等常規原因。
以我嫂子為例,十幾年前結婚後就幾乎一直在小鎮上帶孩子,把孩子從幼兒園帶到小學再到初中,一直到前年才來到大城市上班,做酒店保潔一個月三千多,就這,還因為不會寫字差點丟了工作。
除了我嫂子這一個個例,我相信還有更多的人,依然還在農村做著農民幹著體力活等不算工作的工作,這篇文章,他們這個群體根本不會有機會看到,他們甚至還不會用「智能機」。
而這個時代,或許離他們已經愈發遙遠。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點擊【關注】,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個人成長心得。